剛睜開眼睛,就看到趙光義坐在床邊,心裏不由一緊。
急忙看向旁邊,發現趙普等大臣不知所措地站在床邊,這才偷偷地鬆了口氣。
“官家,您終於醒了!”
聽到這句話,趙匡胤迴過神來,想起了之前發生的事。
趙匡胤不由得看向天幕,不知道又看到了什麽,閉上眼睛,差點再次昏過去。
趙普一看天幕,就知道情況不妙,不能再等了。
他趕緊說:“官家,臣有一言。”
趙匡胤說:“講。”
趙普說:“其一,需要查明金人起源;其二,必須想辦法拿迴幽雲十六州。”
趙普越說越順暢。
最後,趙普先行了一禮,然後說:“一個害群之馬而已,不能代表全部讀書人,請官家明鑒!”
趙匡胤卻臉色沉重地說:“下去吧,朕累了。”
以晉王為首,大家都識趣地離開了。
趙普雖然很擔憂,但他知道,該說的都說了,隻能聽天由命了。
人都走後,趙匡胤一個人沉重地看著天幕,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就在完顏宗弼準備撤退渡河的時候,突然有一個北宋時的太學生要求覲見】
【對他說:“不要走,京城可守也,嶽少保可退”】
【完顏宗弼一臉狐疑,好奇地問道:“嶽飛以五百騎擊敗我十萬大軍,京師中盼其迴來者不計其數,怎麽守”】
【太學生迴答道:“不然,自古以來沒有權臣在朝廷內部,而大將還能在朝廷外部建立功勳的!依我愚見,嶽飛災禍尚且不能避免,怎麽還能建立功名呢”】
【完顏宗弼經此人提醒後,決定暫不過河】
宋朝
趙構在那裏,思緒萬千。
突然,剛剛那個侍衛迴來了。
趙構一看,感覺無法忍受了,讓你先帶個話都辦不好嗎?
侍衛也很委屈,他覺得自己出門沒有看黃曆,可是這種事情終歸有人去說,很不幸,他就是這個倒黴蛋。
“官家。”
侍衛的聲音有些顫抖,在趙構有些明顯不耐煩的目光中,強打起精神。
“外麵民眾和大學生打起來了!”
“什麽?”在場人大驚。
侍衛的聲音仿佛在平靜的水麵上投下一顆巨石,驚起千層浪,而趙構的臉上,更是瞬間被震驚所占據。
怎麽迴事呢?
讓我們迴到幾十分鍾前!
王二狗是個普通的臨安百姓,平時就做些小買賣,今天他正準備出門去擺攤。
剛出門,他就看到了天幕,看到了向金人稱臣,看到了嶽飛北伐。
他的心情一下子變得激動起來,隨後又看到了趙構的態度,心裏更是忍不住澎湃。
他知道,自己雖然懂得不多,但也應該給嶽飛支持。
於是,他毅然決然地走出了家門。
剛走到大街上,他就看到了臨攤的攤主,兩人相視一眼,都明白了彼此的意思。
就這樣,人越來越多,朝皇宮湧去。
皇宮外,兩個士兵在站崗,百無聊賴地看著天幕。
首先看到了大學生請命,兩人沒有在意,反而偷偷聊了起來。
正在這時,突然從遠處出來了一道人群,穿著各類衣服,越過了大學生人群,好像準備直接衝進皇宮。
兩人也顧不得聊天了,趕忙攔截。
“在幹什麽?”
後麵一道聲音傳來,兩人一迴頭,原來是平時熟悉的一個小隊長說的。
兩人一臉懵逼,不是該攔嗎?
小隊長小聲地說,“你看看前麵那個,他女兒是尚書的小妾。”
然後又說了幾個。
兩個人一副領教的表情,前輩教導啊!絕對前輩教導!
正在說話間,人群在大學生前麵停住了。
似乎看見了天幕的什麽內容,圍住了大學生,沒有說幾句就開始打了起來。
幾人也顧不得閑聊了,連忙衝進人群中拉架,但是無濟於事。
剛剛帶口信的侍衛剛剛走到門口看到這一幕,沒有辦法,隻能又迴去了。
就有了之前的那一幕!
趙構感覺自己的腦子快要炸了,不由得大聲喊道:“問朕幹什麽,你還不趕緊去拉開!”
侍衛一聽,心裏暗暗叫苦,心想自己好像幹了個蠢事,他小跑著下去了。
趙構的聲音在後麵傳來,“一點小事情都辦不好,要你們何用!”
天幕還在那裏靜靜地播放著!
【趙構對待北伐的事情上,反複無常,在宋軍占據優勢的時候,又想保守一把】
【七月上旬,秦檜投其所好,趁機讓人上奏說:“現在兵力不足,嶽飛現在如果再打下去,在沒有多少後援的情況下,孤身深入,那就危險了。希望陛下降詔,令其班師”】
【趙構下定決心,向嶽飛發出了第一道班師詔】
【七月十八日,嶽飛拿到詔書,上書爭辯,隨後嶽飛繼續進軍】
【但是兩三日後嶽飛卻在一天之內接連收到十二道用金字牌遞發的班師詔】
【詔旨措辭嚴峻:命大軍即刻班師,讓嶽飛本人去臨安朝見】
【嶽飛接到後,憤惋泣下:“臣十年之力,廢於一旦!非臣不稱職,權臣秦檜實誤陛下也”】
【然而在朝廷高壓鉗製之下,嶽飛不得不下令班師】
三國
夏侯惇不知道從哪裏翻出了一個竹簡,正看得入神。
沒有去跟前行的曹操,前進的士卒們識趣地分開。
直到......
一個馬車在後麵,一個急刹車,嚇得夏侯惇差一點把書扔了。
不由得迴頭看去,隻見荀彧站在馬車上!
問:“元讓,在幹什麽?”
夏侯惇一聽,說:“先生來的正好,然後把之前的事情說了一遍。”
然後一揚手中差點扔掉的兵書。
說:“在下找了半天都沒有找到,先生知道是哪一段的嗎?”
荀彧站在那裏,思考了一陣子,然後看了看附近的地方。
然後說:“元讓還是多看幾遍,就知道了。”
說完,荀彧便在夏侯惇疑惑的目光中離開了。
【百姓聞訊,紛紛攔阻嶽飛馬前,淚訴恐遭金兵報複之憂】
【嶽飛無奈,取出詔書昭示眾人,頓時哭聲遍野】
【嶽飛大軍剛剛班師,完顏宗弼就重返汴京,再奪宋軍收複的河南】
【嶽飛途中聞此噩耗,悲從中來,仰天長歎:“收複之地,轉瞬皆失;社稷山河,中興無望;乾坤世界,何以再複”】
【嶽飛歸朝後,懇請朝廷解其兵權】
【然而趙構以“戰事未平”為由拒絕】
急忙看向旁邊,發現趙普等大臣不知所措地站在床邊,這才偷偷地鬆了口氣。
“官家,您終於醒了!”
聽到這句話,趙匡胤迴過神來,想起了之前發生的事。
趙匡胤不由得看向天幕,不知道又看到了什麽,閉上眼睛,差點再次昏過去。
趙普一看天幕,就知道情況不妙,不能再等了。
他趕緊說:“官家,臣有一言。”
趙匡胤說:“講。”
趙普說:“其一,需要查明金人起源;其二,必須想辦法拿迴幽雲十六州。”
趙普越說越順暢。
最後,趙普先行了一禮,然後說:“一個害群之馬而已,不能代表全部讀書人,請官家明鑒!”
趙匡胤卻臉色沉重地說:“下去吧,朕累了。”
以晉王為首,大家都識趣地離開了。
趙普雖然很擔憂,但他知道,該說的都說了,隻能聽天由命了。
人都走後,趙匡胤一個人沉重地看著天幕,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就在完顏宗弼準備撤退渡河的時候,突然有一個北宋時的太學生要求覲見】
【對他說:“不要走,京城可守也,嶽少保可退”】
【完顏宗弼一臉狐疑,好奇地問道:“嶽飛以五百騎擊敗我十萬大軍,京師中盼其迴來者不計其數,怎麽守”】
【太學生迴答道:“不然,自古以來沒有權臣在朝廷內部,而大將還能在朝廷外部建立功勳的!依我愚見,嶽飛災禍尚且不能避免,怎麽還能建立功名呢”】
【完顏宗弼經此人提醒後,決定暫不過河】
宋朝
趙構在那裏,思緒萬千。
突然,剛剛那個侍衛迴來了。
趙構一看,感覺無法忍受了,讓你先帶個話都辦不好嗎?
侍衛也很委屈,他覺得自己出門沒有看黃曆,可是這種事情終歸有人去說,很不幸,他就是這個倒黴蛋。
“官家。”
侍衛的聲音有些顫抖,在趙構有些明顯不耐煩的目光中,強打起精神。
“外麵民眾和大學生打起來了!”
“什麽?”在場人大驚。
侍衛的聲音仿佛在平靜的水麵上投下一顆巨石,驚起千層浪,而趙構的臉上,更是瞬間被震驚所占據。
怎麽迴事呢?
讓我們迴到幾十分鍾前!
王二狗是個普通的臨安百姓,平時就做些小買賣,今天他正準備出門去擺攤。
剛出門,他就看到了天幕,看到了向金人稱臣,看到了嶽飛北伐。
他的心情一下子變得激動起來,隨後又看到了趙構的態度,心裏更是忍不住澎湃。
他知道,自己雖然懂得不多,但也應該給嶽飛支持。
於是,他毅然決然地走出了家門。
剛走到大街上,他就看到了臨攤的攤主,兩人相視一眼,都明白了彼此的意思。
就這樣,人越來越多,朝皇宮湧去。
皇宮外,兩個士兵在站崗,百無聊賴地看著天幕。
首先看到了大學生請命,兩人沒有在意,反而偷偷聊了起來。
正在這時,突然從遠處出來了一道人群,穿著各類衣服,越過了大學生人群,好像準備直接衝進皇宮。
兩人也顧不得聊天了,趕忙攔截。
“在幹什麽?”
後麵一道聲音傳來,兩人一迴頭,原來是平時熟悉的一個小隊長說的。
兩人一臉懵逼,不是該攔嗎?
小隊長小聲地說,“你看看前麵那個,他女兒是尚書的小妾。”
然後又說了幾個。
兩個人一副領教的表情,前輩教導啊!絕對前輩教導!
正在說話間,人群在大學生前麵停住了。
似乎看見了天幕的什麽內容,圍住了大學生,沒有說幾句就開始打了起來。
幾人也顧不得閑聊了,連忙衝進人群中拉架,但是無濟於事。
剛剛帶口信的侍衛剛剛走到門口看到這一幕,沒有辦法,隻能又迴去了。
就有了之前的那一幕!
趙構感覺自己的腦子快要炸了,不由得大聲喊道:“問朕幹什麽,你還不趕緊去拉開!”
侍衛一聽,心裏暗暗叫苦,心想自己好像幹了個蠢事,他小跑著下去了。
趙構的聲音在後麵傳來,“一點小事情都辦不好,要你們何用!”
天幕還在那裏靜靜地播放著!
【趙構對待北伐的事情上,反複無常,在宋軍占據優勢的時候,又想保守一把】
【七月上旬,秦檜投其所好,趁機讓人上奏說:“現在兵力不足,嶽飛現在如果再打下去,在沒有多少後援的情況下,孤身深入,那就危險了。希望陛下降詔,令其班師”】
【趙構下定決心,向嶽飛發出了第一道班師詔】
【七月十八日,嶽飛拿到詔書,上書爭辯,隨後嶽飛繼續進軍】
【但是兩三日後嶽飛卻在一天之內接連收到十二道用金字牌遞發的班師詔】
【詔旨措辭嚴峻:命大軍即刻班師,讓嶽飛本人去臨安朝見】
【嶽飛接到後,憤惋泣下:“臣十年之力,廢於一旦!非臣不稱職,權臣秦檜實誤陛下也”】
【然而在朝廷高壓鉗製之下,嶽飛不得不下令班師】
三國
夏侯惇不知道從哪裏翻出了一個竹簡,正看得入神。
沒有去跟前行的曹操,前進的士卒們識趣地分開。
直到......
一個馬車在後麵,一個急刹車,嚇得夏侯惇差一點把書扔了。
不由得迴頭看去,隻見荀彧站在馬車上!
問:“元讓,在幹什麽?”
夏侯惇一聽,說:“先生來的正好,然後把之前的事情說了一遍。”
然後一揚手中差點扔掉的兵書。
說:“在下找了半天都沒有找到,先生知道是哪一段的嗎?”
荀彧站在那裏,思考了一陣子,然後看了看附近的地方。
然後說:“元讓還是多看幾遍,就知道了。”
說完,荀彧便在夏侯惇疑惑的目光中離開了。
【百姓聞訊,紛紛攔阻嶽飛馬前,淚訴恐遭金兵報複之憂】
【嶽飛無奈,取出詔書昭示眾人,頓時哭聲遍野】
【嶽飛大軍剛剛班師,完顏宗弼就重返汴京,再奪宋軍收複的河南】
【嶽飛途中聞此噩耗,悲從中來,仰天長歎:“收複之地,轉瞬皆失;社稷山河,中興無望;乾坤世界,何以再複”】
【嶽飛歸朝後,懇請朝廷解其兵權】
【然而趙構以“戰事未平”為由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