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薅羊毛黨
大明輩分我最大,我的嶽父朱重八 作者:貓頭叔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楊榮很快給趙輝迴信了。
楊榮果然知道很多,不過他是因為通曉邊事,對四夷都比較了解而已。
在信中楊榮給趙輝介紹了兩處地方,一處是烏斯藏,另一處是西域,據楊榮了解這兩地方的羊毛比較長,至於羊嘛,楊榮也是沒有的,他隻是姓楊,不是真的羊村村長。
趙輝想要羊,還得自己想辦法才成。
“奶奶個熊的,一個在新疆,一個在西藏。”
尷尬的是這倆地方對目前的大明來說都是兩眼一抹黑,趙輝連那裏有什麽政權都不清楚,更不用說安排人去尋找合適的羊種了。
羊毛衫的生產,牧民們很快有點窺到門道了,這紡羊毛線的流程並不麻煩,但難就難在,他們蒙古女人不善於女紅,讓她們織毛衣實在難為她們了。於是隻好由泰寧衛牧民提供紡好的羊毛線,交給大寧的軍匠、女眷來織成羊毛衫,兩幫人相互合作,互惠互利。
趙輝便讓泰寧衛以工代賑,他們提供羊毛與羊毛線,大寧提供糧食,幫助他們度過糧荒。
兩廂合作之下,竟然還頗為順遂。
趙輝拿到完工的第一件羊毛衫,與火兒赤台邊喝酒邊吹牛皮。
“小火赤啊,你說這羊毛衫,能賣多少錢?”
火兒赤台伸出一巴掌,美滋滋道:“怎麽也得賣五十文吧?”
趙輝差點一口酒噴他臉上,“你大膽點講!膽子大點,往大了說!”
火兒赤台小心翼翼道:“那五……百文?”
趙輝嗤笑道:“太少了。換個單位,你再猜!”
火兒赤台試探道:“換成大明寶鈔?”
趙輝笑著搖搖頭,自從開海禁後,大量銀子湧入,大明寶鈔在這幾年徹底崩盤,內廷負責印刷寶鈔的寶鈔司已經不再印刷鈔票了,改印廁紙了——寶鈔貶值得跟草紙差不多。
“那能賣五兩銀子?”
趙輝伸出一根手指,在火兒赤台眼前晃了晃,笑道:“賣五十兩一件!”
火兒赤台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五十兩!這這這……簡直就是天價了。”
趙輝嘿嘿嘿地直笑:“羊毛衫織出來,我讓人挑花色最好看、麵料最柔軟的兩件,隻要兩件,送去給皇上和太後穿,然後剩餘的全部拉到江南去賣。這五十兩隻是大商號的進貨價,賣出去最少二百兩一件。”
這玩意玩的就是一個物以稀為貴,等產量上來了,自然就不會有這麽貴的價格。不過由於羊種的問題,至少在近幾十年,羊毛衫都不會便宜到成為人人買得起的產品,注定隻能成為有錢人專屬的奢侈品——就跟絲綢一樣。
火兒赤台不解:“我聽說江南很熱,怎麽會有人買?”
趙輝笑他對大明不了解,不過他也不了解蒙古,應該說大明從官員到百姓都不了解蒙古。就算泰寧衛牧區離京師不過三四百裏路,趙輝對泰寧衛的情況也是一知半解。
幾杯美酒一下肚,火兒赤台便竹筒倒豆子,給趙輝將泰寧衛的情況講了個底掉。
原來泰寧衛最早來自於元朝的遼王,他們自稱是翁牛特人。朱棣靖難成功後,先封了火兒赤台他爹忽剌班胡為指揮僉事。他爹忽剌班胡是草根出身,純粹靠幫朱棣打仗才受封的。第二年,朱棣又封遼王後人阿隻罕為都督,也就是現在指揮使脫火赤他爹。
於是泰寧衛事實上就存在了兩大分支,名義上都受脫火赤管轄,實際上大多數時間都是各過各的。
脫火赤仇視漢人,做夢也想恢複大元的榮光,自然跟朵顏衛、阿魯台都眉來眼去的。
火兒赤台因為曆史原因,自然更願意跟大明來往了,自襲封以來,經常前去京師入貢。有一次他金印被阿魯台給搶了,他還上奏請求朝廷補發一個大印給他。
聽了火兒赤台的介紹,趙輝頓時明白為啥火兒赤台來降順的原因了。火兒赤台並非遼王後裔,又總跟漢人交往,那當然跟兀良哈其他人尿不到一個壺裏去,見明朝皇帝來親征,順水推舟就投降了。
如今見趙輝在大寧衛待著不走了,應該更為高興,畢竟火兒赤台投降大明怕的就是報複,趙輝跟釘子一樣紮在大寧,脫火赤想要報複就不得不掂量掂量了。
明白了這一關節,趙輝心裏也暗爽,有了火兒赤台這一臂助,恢複大寧衛就更容易了。
“小火赤啊,我給你起個漢名怎麽樣?”趙輝對火兒赤台笑道,“以後你老要和我們漢人打交道,總叫你蒙古名不太方便。”
火兒赤台很高興:“好啊。”
“不如就叫火基好了。”
火兒赤台疑惑道:“火雞是什麽意思?”
“寓意你的部落如火一般旺,你的基業穩固如山。”趙輝信口胡謅。
火兒赤台大喜,欣然接受。
趙輝從火鍋裏夾了一筷子羊肉,蘸了蘸他帶來的各色香料。
一口羊肉下肚,趙輝又抿了一口酒,舒坦地笑道:“火鍋真是個好東西,古往今來都很受歡迎,也不知道是我們哪位先賢發明的。”
火兒赤台恭維道:“你們漢人總是很聰明,不過有時候聰明過頭,老喜歡坑人。”
趙輝拍拍胸脯,“小火雞……你放心,我趙輝行事做人,從來坦坦蕩蕩,絕不陰人。”
火兒赤台又請求道:“大人,不如順便賜我一個漢姓吧?”
趙輝連忙搖頭,賜姓一般得皇帝賜,自己可不能越殂代皰,便攛掇火兒赤台上表,請求賜姓,可以仿金忠例,同樣賜姓金。
這樣火兒赤台就有了漢名——金火雞,一聽就是富哥,不是麽?
有了火兒赤台的投靠和以工代賑的“薅羊毛”黨,這個冬天大寧城十分繁忙。閑著沒事的泰寧衛男人出工幫趙輝蓋房子、修複城牆,趙輝則供應他們一天兩頓飯,一稀一幹。
趙輝成功恢複了大寧的城垣,避免了開春被南下的蒙古人突臉開大。泰寧衛部眾則得到了明軍的庇護,既沒受到報複也沒餓死人,實在是雙贏。
火兒赤台將此事上奏朱瞻基,順便還請皇帝賜姓。趙輝則上貢了兩件羊毛衫,給皇上和太後開開洋葷。
朱瞻基下旨褒獎了二人,還順手給火兒赤台賜名金義,完全把趙輝的一點惡趣味給攪黃了。
天氣漸暖,大雪融化,趙輝又上奏希望朱瞻基趕緊催促移衛的兵馬趕緊搬家來大寧,他估摸著阿魯台不會甘心大明朝又重新占據大寧,今年一定會大舉反撲的。
趙輝又詢問火兒赤台也就是金義的看法。
經過一個冬天的合作,金義對趙輝已經佩服得五體投地,知無不言。
“如果我是阿魯台的話,春天就南下,拿下大寧。”金義邊吃著火鍋,邊與趙輝侃侃而談。
趙輝不解:“春天,馬兒餓了一個冬天,都瘦了,春天就南下勝算不大啊,他阿魯台又沒有攻城的能力。”
金義給趙輝夾了一塊牛肉,“就像這肉,得趁熱吃,等涼了,又涼又塞牙。阿魯台估摸著大寧城牆一個冬天修不好,皇上也不會在冬天大舉派兵來大寧駐防,春天你們漢人的糧食也還沒收成,大寧城內也必然缺糧,無法長期堅守。”
金義又總結道:“春天!隻有這個春天才有機會,晚了他阿魯台也就不來了。”
趙輝頓時警覺道:“臥槽!言之有理。”
楊榮果然知道很多,不過他是因為通曉邊事,對四夷都比較了解而已。
在信中楊榮給趙輝介紹了兩處地方,一處是烏斯藏,另一處是西域,據楊榮了解這兩地方的羊毛比較長,至於羊嘛,楊榮也是沒有的,他隻是姓楊,不是真的羊村村長。
趙輝想要羊,還得自己想辦法才成。
“奶奶個熊的,一個在新疆,一個在西藏。”
尷尬的是這倆地方對目前的大明來說都是兩眼一抹黑,趙輝連那裏有什麽政權都不清楚,更不用說安排人去尋找合適的羊種了。
羊毛衫的生產,牧民們很快有點窺到門道了,這紡羊毛線的流程並不麻煩,但難就難在,他們蒙古女人不善於女紅,讓她們織毛衣實在難為她們了。於是隻好由泰寧衛牧民提供紡好的羊毛線,交給大寧的軍匠、女眷來織成羊毛衫,兩幫人相互合作,互惠互利。
趙輝便讓泰寧衛以工代賑,他們提供羊毛與羊毛線,大寧提供糧食,幫助他們度過糧荒。
兩廂合作之下,竟然還頗為順遂。
趙輝拿到完工的第一件羊毛衫,與火兒赤台邊喝酒邊吹牛皮。
“小火赤啊,你說這羊毛衫,能賣多少錢?”
火兒赤台伸出一巴掌,美滋滋道:“怎麽也得賣五十文吧?”
趙輝差點一口酒噴他臉上,“你大膽點講!膽子大點,往大了說!”
火兒赤台小心翼翼道:“那五……百文?”
趙輝嗤笑道:“太少了。換個單位,你再猜!”
火兒赤台試探道:“換成大明寶鈔?”
趙輝笑著搖搖頭,自從開海禁後,大量銀子湧入,大明寶鈔在這幾年徹底崩盤,內廷負責印刷寶鈔的寶鈔司已經不再印刷鈔票了,改印廁紙了——寶鈔貶值得跟草紙差不多。
“那能賣五兩銀子?”
趙輝伸出一根手指,在火兒赤台眼前晃了晃,笑道:“賣五十兩一件!”
火兒赤台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五十兩!這這這……簡直就是天價了。”
趙輝嘿嘿嘿地直笑:“羊毛衫織出來,我讓人挑花色最好看、麵料最柔軟的兩件,隻要兩件,送去給皇上和太後穿,然後剩餘的全部拉到江南去賣。這五十兩隻是大商號的進貨價,賣出去最少二百兩一件。”
這玩意玩的就是一個物以稀為貴,等產量上來了,自然就不會有這麽貴的價格。不過由於羊種的問題,至少在近幾十年,羊毛衫都不會便宜到成為人人買得起的產品,注定隻能成為有錢人專屬的奢侈品——就跟絲綢一樣。
火兒赤台不解:“我聽說江南很熱,怎麽會有人買?”
趙輝笑他對大明不了解,不過他也不了解蒙古,應該說大明從官員到百姓都不了解蒙古。就算泰寧衛牧區離京師不過三四百裏路,趙輝對泰寧衛的情況也是一知半解。
幾杯美酒一下肚,火兒赤台便竹筒倒豆子,給趙輝將泰寧衛的情況講了個底掉。
原來泰寧衛最早來自於元朝的遼王,他們自稱是翁牛特人。朱棣靖難成功後,先封了火兒赤台他爹忽剌班胡為指揮僉事。他爹忽剌班胡是草根出身,純粹靠幫朱棣打仗才受封的。第二年,朱棣又封遼王後人阿隻罕為都督,也就是現在指揮使脫火赤他爹。
於是泰寧衛事實上就存在了兩大分支,名義上都受脫火赤管轄,實際上大多數時間都是各過各的。
脫火赤仇視漢人,做夢也想恢複大元的榮光,自然跟朵顏衛、阿魯台都眉來眼去的。
火兒赤台因為曆史原因,自然更願意跟大明來往了,自襲封以來,經常前去京師入貢。有一次他金印被阿魯台給搶了,他還上奏請求朝廷補發一個大印給他。
聽了火兒赤台的介紹,趙輝頓時明白為啥火兒赤台來降順的原因了。火兒赤台並非遼王後裔,又總跟漢人交往,那當然跟兀良哈其他人尿不到一個壺裏去,見明朝皇帝來親征,順水推舟就投降了。
如今見趙輝在大寧衛待著不走了,應該更為高興,畢竟火兒赤台投降大明怕的就是報複,趙輝跟釘子一樣紮在大寧,脫火赤想要報複就不得不掂量掂量了。
明白了這一關節,趙輝心裏也暗爽,有了火兒赤台這一臂助,恢複大寧衛就更容易了。
“小火赤啊,我給你起個漢名怎麽樣?”趙輝對火兒赤台笑道,“以後你老要和我們漢人打交道,總叫你蒙古名不太方便。”
火兒赤台很高興:“好啊。”
“不如就叫火基好了。”
火兒赤台疑惑道:“火雞是什麽意思?”
“寓意你的部落如火一般旺,你的基業穩固如山。”趙輝信口胡謅。
火兒赤台大喜,欣然接受。
趙輝從火鍋裏夾了一筷子羊肉,蘸了蘸他帶來的各色香料。
一口羊肉下肚,趙輝又抿了一口酒,舒坦地笑道:“火鍋真是個好東西,古往今來都很受歡迎,也不知道是我們哪位先賢發明的。”
火兒赤台恭維道:“你們漢人總是很聰明,不過有時候聰明過頭,老喜歡坑人。”
趙輝拍拍胸脯,“小火雞……你放心,我趙輝行事做人,從來坦坦蕩蕩,絕不陰人。”
火兒赤台又請求道:“大人,不如順便賜我一個漢姓吧?”
趙輝連忙搖頭,賜姓一般得皇帝賜,自己可不能越殂代皰,便攛掇火兒赤台上表,請求賜姓,可以仿金忠例,同樣賜姓金。
這樣火兒赤台就有了漢名——金火雞,一聽就是富哥,不是麽?
有了火兒赤台的投靠和以工代賑的“薅羊毛”黨,這個冬天大寧城十分繁忙。閑著沒事的泰寧衛男人出工幫趙輝蓋房子、修複城牆,趙輝則供應他們一天兩頓飯,一稀一幹。
趙輝成功恢複了大寧的城垣,避免了開春被南下的蒙古人突臉開大。泰寧衛部眾則得到了明軍的庇護,既沒受到報複也沒餓死人,實在是雙贏。
火兒赤台將此事上奏朱瞻基,順便還請皇帝賜姓。趙輝則上貢了兩件羊毛衫,給皇上和太後開開洋葷。
朱瞻基下旨褒獎了二人,還順手給火兒赤台賜名金義,完全把趙輝的一點惡趣味給攪黃了。
天氣漸暖,大雪融化,趙輝又上奏希望朱瞻基趕緊催促移衛的兵馬趕緊搬家來大寧,他估摸著阿魯台不會甘心大明朝又重新占據大寧,今年一定會大舉反撲的。
趙輝又詢問火兒赤台也就是金義的看法。
經過一個冬天的合作,金義對趙輝已經佩服得五體投地,知無不言。
“如果我是阿魯台的話,春天就南下,拿下大寧。”金義邊吃著火鍋,邊與趙輝侃侃而談。
趙輝不解:“春天,馬兒餓了一個冬天,都瘦了,春天就南下勝算不大啊,他阿魯台又沒有攻城的能力。”
金義給趙輝夾了一塊牛肉,“就像這肉,得趁熱吃,等涼了,又涼又塞牙。阿魯台估摸著大寧城牆一個冬天修不好,皇上也不會在冬天大舉派兵來大寧駐防,春天你們漢人的糧食也還沒收成,大寧城內也必然缺糧,無法長期堅守。”
金義又總結道:“春天!隻有這個春天才有機會,晚了他阿魯台也就不來了。”
趙輝頓時警覺道:“臥槽!言之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