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踴躍報名,全村總動員
如此當官帶著民眾奔小康 作者:阿南小說狂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老書記宣布會議結束,所有村民們立馬跑到村委會正門口的公示欄,看著剛剛村委會工作人員,貼上去的兩個告示通知。
關於明天的工程,這一張告示通知上麵,是劃分的一段又一段的工程示意圖,還需要招聘一名爆破手,爆破手的工錢是2000塊錢,負責三座石頭山的爆破。
這一些經過爆破下來的石子,全部都會用在平整路麵的上麵,因為到時候這一些通往石頭山的道路,全部都是重型泥頭車壓進壓出,很容易就壞掉,所以路基多用一點石頭來鋪設,可以增加道路的壽命。
第二張告示通知上麵,就是一個個的招聘崗位,爆破手,泥頭車司機,挖機司機,推土車司機,木匠,操作設備人員,砍伐人員,普通勞動力工人,等等,每一個崗位上麵都有相應的工資。
還有到市裏邊公司上班的人員,有行政人員,銷售人員,管理人員,還有財務二把手人員,以及一些文員,這些崗位算下來,需要的人手可不少。
大家看完之後,開始在心裏麵盤算著,究竟哪一個崗位適合自己,有些在外務工的人員,也在盤算著自己在外麵打工賺的錢,和迴來在村委會企業上班賺的錢,哪個更劃算?
更有一些都已經在盤算,家裏的所有勞動力,有幾個人可以去村委會企業上班,每個月可以賺多少錢?
反正這時候,每個人的心裏,都開始將算盤打得劈裏啪啦響,開始有大量的人,掏出手機,跟家裏麵的人,商量了起來。
大部分人認為,在家門口賺錢,哪怕比去外麵務工賺錢,少個幾百塊錢,都覺得劃算,最起碼家裏的老人和小孩,能夠照顧得到。
最主要的一個,那就是因為村民們的學曆普遍較低,去到大城市務工,也是幹一些體力活,或者是去工廠當一個普通工人,沒日沒夜的幹。
每天的工作時間很長另說,最主要的是還拿不到多少錢,沒有自己的時間,也沒有自己的空間,每一天就是上班下班睡覺。
每天的工作時間,都是12個小時以上,每天都是拖著疲憊的身體,迴到宿舍裏麵,稍微休息了一下,洗一下澡,不知不覺就到了睡覺的時間。
要是休息時間不夠,白天還會影響工作,想要賺到更多的錢,那都是計件的,影響了工作,也就影響了賺錢,根本就不敢生病,哪怕生病了也隻能硬扛,最主要的還是心疼錢。
如果每個月在家裏上班,少個幾百塊錢,不但可以照顧好老人,還可以跟小孩子們多親近,同時幹完活迴來,在自己家裏也比較自在。
反正每個人,對於自己現在的收入現狀,以及進入到村委會企業工作的未來,做出了不一樣的對比和決定。
開完會之後,許喬龍理都不理他們這些人,直接讓人買了一些好菜,讓村委會婦女主任,拿著這些菜,去劉老書記家裏做飯。
等到下午兩點鍾之後,才開始接受報名登記,給村民們留出足夠的時間去考慮,還有明天工程開工的一些必備工具,許喬龍也安排了治保主任,去鎮上統一采購。
在劉老書記家裏,吃完午飯之後,許喬龍就返迴村委會,自己所住的房間休息了一會,等到他起來的時候,往樓下一看,整個村委會的門口,黑壓壓的都是人。
還沒有到村委會的上班時間,這些村民們在家匆匆吃完飯,就都全部來到了村委會,比今天中午,開全村會議的人數還要多,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能來的全部都已經過來了。
一切都在許喬龍的預料當中,中午1點30分,隻見杜律副主任,拿著兩份勞動合同,在公示欄上麵貼了出來,然後對著眼前黑壓壓的人群開口道。
“這一次,村裏的招聘和工程,不是給政府幹的,而是給企業幹的,所以按照許主任的要求,每個人想要去幹,都必須簽訂下這一份勞動合同。”
“無論是誰,隻要簽訂下這一個合同,全部都按照合同上麵所寫的規定行事,無論是你們或者是企業,隻要違反了合同上麵所約定的條約,就可以拿著這份合同去政府問責。”
“你們大家都看看,有任何不懂的,全部放到台麵上來問,免得簽完合同之後,又是唧唧歪歪,村委會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將會忙得腳不沾地,沒那麽多的時間,來跟你們扯皮。”
說完之後,杜副主任就讓開了身子,讓村民們先看看合同上麵的內容,合同上麵所寫的協議非常簡單,沒有什麽彎彎繞繞和貓膩,就是約定工程進度,以及工程款的結算方式。
另外幾份合同上麵,就是一份最簡易的勞動合同,這些合同簽下之後,要在正月初八那一天才生效。
許喬龍讓村委會的工作人員,寫出了好幾份簡易的勞動合同,為的是讓所有村民們心裏有底,讓他們明明白白的知道,這錢怎麽賺,知道什麽事情不能幹,幹了就要扣錢。
許喬龍比誰都清楚,在這個地方,無論是村委會或者是鎮政府,在這些村民的麵前,口號喊得震天響都無濟於事。
他們的祖輩,包括他們在內,吃過太多政府的虧,政府的公信力,在他們麵前等於零。
要不是他們內心,還有那麽一絲畏懼法律的話,分分鍾看你不順眼,該揍你還是揍你,管你是不是公務人員。
想讓這些村民聽話,想讓他們幹好活,那就拿出白紙黑字,明明白白的賺錢,明明白白的幹活,最後誰要是賺不到錢,他們也隻會自認倒黴,認為是自己的問題。
至於這幾份勞動合同,為什麽如此簡易,那是為了讓這些村民,更好的理解,雙方的責任,寫的多了,限製多了,村民們可不買賬。
他們隻不過是知識有限,並不是傻子,分分鍾跟你摳字眼,再加上這麽多人在場,一點點小問題,都能給你鬧上天。
工程合同,上麵注明了承包多少段工程,拿多少錢的報酬,在規定時間內,沒有完成的,需要扣掉相應的工錢。
招聘的勞動合同,根據崗位的不同,有拿固定工資的,也有最低工資加績效工資再加提成的,這些合同都一目了然,都用大白話,在紙上麵寫的一清二楚。
連村委會企業拖欠工資,都有相應的補償方式,主打一個讓你們賺錢賺的明明白白,要是誰違反了合同的規定,沒有任何的情麵可講,全部按照合同規定,該報官的報官,該處罰的處罰。
由於過來的人數過多,下午兩點鍾的招聘會,沒有在村委會裏麵進行,同樣是在外麵的大廣場進行。
治保主任維持好秩序,又安排了八個村委會的臨時工作人員,協助村委會這一場招聘工作,事實上就是登記人員的名字,和登記他們所要去任職的崗位。
第一個進行的,就是關於工程的承包,無論是誰上來領取一個工程,簽下合同之後,許喬龍就坐在那100萬現金旁邊,開始數著1500塊,直接交到那個人的手裏麵。
領取工程是有要求的,整個北溪村管理區總共599戶,每一戶隻能領取一段工程,等到最後有人放棄領取工程,剩下的工程,再由有興趣的人來領取。
工程領取的過程非常順利,總共放出去了490個工程路段,有109戶人家,放棄了工程的認領,許喬龍在村委會群裏,詢問了三次之後,確定這109戶人家,不認領這一些工程。
確定下來之後,當即在現場,放出這109段工程的繼續認領,很快,這109段工程,就被剩下的村民,給瓜分一空。
有一戶人家,直接領取了四段工程,那是因為他嶽父家的人手很多,又是別的管理區村民,嶽父家的人,又都沒有出外務工,他準備將這些工程,認領下來之後,讓嶽父家的人過來幹活。
許喬龍可不管那麽多,誰認領了工程,簽下了合同,就必須按照合同上麵的規定去完成,至於他們叫誰過來幹,他通通不管。
緊跟著就是村委會企業的各個崗位應聘,這一次的招聘工作,隻是作為一個登記而已,沒有正式的簽訂勞動合同,因為報名應聘的崗位,基本上都是普通崗位。
需要全部進行登記之後,再來慢慢的安排,每一個人相應的崗位,這些來應聘的人,上到65歲,下到18歲,可以說是全家的勞動力都出動了。
要不是許喬龍一再要求,必須成年才可以來應聘,有可能家裏那些十三四歲的小孩,都想著來這裏找一份工作,賺點零花錢。
許喬龍本來就是這個地方土生土長的人,他非常清楚,如果他不做這個規定的話,別說十三四歲,就是十一二歲的人,都有人來應聘。
他小的時候,同樣是為了能賺點零花錢,在別人家摘完青橄欖之後,都會帶著蛇皮袋,爬上這些已經采摘過的青橄欖果樹,去上麵尋找一些漏網之魚。
一天尋找下來,也可以找到好幾斤青橄欖,然後拿著這幾斤青橄欖,去鎮上賣給那些收青橄欖的商人,換取屬於自己的零花錢。
關於明天的工程,這一張告示通知上麵,是劃分的一段又一段的工程示意圖,還需要招聘一名爆破手,爆破手的工錢是2000塊錢,負責三座石頭山的爆破。
這一些經過爆破下來的石子,全部都會用在平整路麵的上麵,因為到時候這一些通往石頭山的道路,全部都是重型泥頭車壓進壓出,很容易就壞掉,所以路基多用一點石頭來鋪設,可以增加道路的壽命。
第二張告示通知上麵,就是一個個的招聘崗位,爆破手,泥頭車司機,挖機司機,推土車司機,木匠,操作設備人員,砍伐人員,普通勞動力工人,等等,每一個崗位上麵都有相應的工資。
還有到市裏邊公司上班的人員,有行政人員,銷售人員,管理人員,還有財務二把手人員,以及一些文員,這些崗位算下來,需要的人手可不少。
大家看完之後,開始在心裏麵盤算著,究竟哪一個崗位適合自己,有些在外務工的人員,也在盤算著自己在外麵打工賺的錢,和迴來在村委會企業上班賺的錢,哪個更劃算?
更有一些都已經在盤算,家裏的所有勞動力,有幾個人可以去村委會企業上班,每個月可以賺多少錢?
反正這時候,每個人的心裏,都開始將算盤打得劈裏啪啦響,開始有大量的人,掏出手機,跟家裏麵的人,商量了起來。
大部分人認為,在家門口賺錢,哪怕比去外麵務工賺錢,少個幾百塊錢,都覺得劃算,最起碼家裏的老人和小孩,能夠照顧得到。
最主要的一個,那就是因為村民們的學曆普遍較低,去到大城市務工,也是幹一些體力活,或者是去工廠當一個普通工人,沒日沒夜的幹。
每天的工作時間很長另說,最主要的是還拿不到多少錢,沒有自己的時間,也沒有自己的空間,每一天就是上班下班睡覺。
每天的工作時間,都是12個小時以上,每天都是拖著疲憊的身體,迴到宿舍裏麵,稍微休息了一下,洗一下澡,不知不覺就到了睡覺的時間。
要是休息時間不夠,白天還會影響工作,想要賺到更多的錢,那都是計件的,影響了工作,也就影響了賺錢,根本就不敢生病,哪怕生病了也隻能硬扛,最主要的還是心疼錢。
如果每個月在家裏上班,少個幾百塊錢,不但可以照顧好老人,還可以跟小孩子們多親近,同時幹完活迴來,在自己家裏也比較自在。
反正每個人,對於自己現在的收入現狀,以及進入到村委會企業工作的未來,做出了不一樣的對比和決定。
開完會之後,許喬龍理都不理他們這些人,直接讓人買了一些好菜,讓村委會婦女主任,拿著這些菜,去劉老書記家裏做飯。
等到下午兩點鍾之後,才開始接受報名登記,給村民們留出足夠的時間去考慮,還有明天工程開工的一些必備工具,許喬龍也安排了治保主任,去鎮上統一采購。
在劉老書記家裏,吃完午飯之後,許喬龍就返迴村委會,自己所住的房間休息了一會,等到他起來的時候,往樓下一看,整個村委會的門口,黑壓壓的都是人。
還沒有到村委會的上班時間,這些村民們在家匆匆吃完飯,就都全部來到了村委會,比今天中午,開全村會議的人數還要多,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能來的全部都已經過來了。
一切都在許喬龍的預料當中,中午1點30分,隻見杜律副主任,拿著兩份勞動合同,在公示欄上麵貼了出來,然後對著眼前黑壓壓的人群開口道。
“這一次,村裏的招聘和工程,不是給政府幹的,而是給企業幹的,所以按照許主任的要求,每個人想要去幹,都必須簽訂下這一份勞動合同。”
“無論是誰,隻要簽訂下這一個合同,全部都按照合同上麵所寫的規定行事,無論是你們或者是企業,隻要違反了合同上麵所約定的條約,就可以拿著這份合同去政府問責。”
“你們大家都看看,有任何不懂的,全部放到台麵上來問,免得簽完合同之後,又是唧唧歪歪,村委會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將會忙得腳不沾地,沒那麽多的時間,來跟你們扯皮。”
說完之後,杜副主任就讓開了身子,讓村民們先看看合同上麵的內容,合同上麵所寫的協議非常簡單,沒有什麽彎彎繞繞和貓膩,就是約定工程進度,以及工程款的結算方式。
另外幾份合同上麵,就是一份最簡易的勞動合同,這些合同簽下之後,要在正月初八那一天才生效。
許喬龍讓村委會的工作人員,寫出了好幾份簡易的勞動合同,為的是讓所有村民們心裏有底,讓他們明明白白的知道,這錢怎麽賺,知道什麽事情不能幹,幹了就要扣錢。
許喬龍比誰都清楚,在這個地方,無論是村委會或者是鎮政府,在這些村民的麵前,口號喊得震天響都無濟於事。
他們的祖輩,包括他們在內,吃過太多政府的虧,政府的公信力,在他們麵前等於零。
要不是他們內心,還有那麽一絲畏懼法律的話,分分鍾看你不順眼,該揍你還是揍你,管你是不是公務人員。
想讓這些村民聽話,想讓他們幹好活,那就拿出白紙黑字,明明白白的賺錢,明明白白的幹活,最後誰要是賺不到錢,他們也隻會自認倒黴,認為是自己的問題。
至於這幾份勞動合同,為什麽如此簡易,那是為了讓這些村民,更好的理解,雙方的責任,寫的多了,限製多了,村民們可不買賬。
他們隻不過是知識有限,並不是傻子,分分鍾跟你摳字眼,再加上這麽多人在場,一點點小問題,都能給你鬧上天。
工程合同,上麵注明了承包多少段工程,拿多少錢的報酬,在規定時間內,沒有完成的,需要扣掉相應的工錢。
招聘的勞動合同,根據崗位的不同,有拿固定工資的,也有最低工資加績效工資再加提成的,這些合同都一目了然,都用大白話,在紙上麵寫的一清二楚。
連村委會企業拖欠工資,都有相應的補償方式,主打一個讓你們賺錢賺的明明白白,要是誰違反了合同的規定,沒有任何的情麵可講,全部按照合同規定,該報官的報官,該處罰的處罰。
由於過來的人數過多,下午兩點鍾的招聘會,沒有在村委會裏麵進行,同樣是在外麵的大廣場進行。
治保主任維持好秩序,又安排了八個村委會的臨時工作人員,協助村委會這一場招聘工作,事實上就是登記人員的名字,和登記他們所要去任職的崗位。
第一個進行的,就是關於工程的承包,無論是誰上來領取一個工程,簽下合同之後,許喬龍就坐在那100萬現金旁邊,開始數著1500塊,直接交到那個人的手裏麵。
領取工程是有要求的,整個北溪村管理區總共599戶,每一戶隻能領取一段工程,等到最後有人放棄領取工程,剩下的工程,再由有興趣的人來領取。
工程領取的過程非常順利,總共放出去了490個工程路段,有109戶人家,放棄了工程的認領,許喬龍在村委會群裏,詢問了三次之後,確定這109戶人家,不認領這一些工程。
確定下來之後,當即在現場,放出這109段工程的繼續認領,很快,這109段工程,就被剩下的村民,給瓜分一空。
有一戶人家,直接領取了四段工程,那是因為他嶽父家的人手很多,又是別的管理區村民,嶽父家的人,又都沒有出外務工,他準備將這些工程,認領下來之後,讓嶽父家的人過來幹活。
許喬龍可不管那麽多,誰認領了工程,簽下了合同,就必須按照合同上麵的規定去完成,至於他們叫誰過來幹,他通通不管。
緊跟著就是村委會企業的各個崗位應聘,這一次的招聘工作,隻是作為一個登記而已,沒有正式的簽訂勞動合同,因為報名應聘的崗位,基本上都是普通崗位。
需要全部進行登記之後,再來慢慢的安排,每一個人相應的崗位,這些來應聘的人,上到65歲,下到18歲,可以說是全家的勞動力都出動了。
要不是許喬龍一再要求,必須成年才可以來應聘,有可能家裏那些十三四歲的小孩,都想著來這裏找一份工作,賺點零花錢。
許喬龍本來就是這個地方土生土長的人,他非常清楚,如果他不做這個規定的話,別說十三四歲,就是十一二歲的人,都有人來應聘。
他小的時候,同樣是為了能賺點零花錢,在別人家摘完青橄欖之後,都會帶著蛇皮袋,爬上這些已經采摘過的青橄欖果樹,去上麵尋找一些漏網之魚。
一天尋找下來,也可以找到好幾斤青橄欖,然後拿著這幾斤青橄欖,去鎮上賣給那些收青橄欖的商人,換取屬於自己的零花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