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3602,孟嶼來到張偉的房間敲了敲門:“阿偉,今天有空嗎?”
張偉把門打開,臉上盡是迷茫之色:“怎麽了?”
“今天大力媽媽有空,你不是要請教嗎?”
張偉愣了下:“等我10分鍾,我馬上洗漱完!”
“阿偉,不著急,我們吃過飯再去。”孟嶼笑了笑:“一會來隔壁吃飯。”
“ok。”
沒一會兒,張偉身穿一身西裝來到了3601。
“哇塞,張偉今天可以啊。”胡一菲見到了西裝的張偉:“你今天幹嘛去?”
“跟小嶼見一下大力媽媽,你們也知道大力她媽媽很厲害。”張偉坐到餐桌上拿了兩個包子開始吃。
張偉才發現諸葛大力沒在這:“大力呢?小嶼。”
“她昨天晚上都迴家了。”孟嶼正在與豆腐腦戰鬥。
張偉突然感覺到緊張:“行吧,你覺得我這一身合適嗎?”
“你緊張什麽?大力她媽還能把你吃了?”胡一菲調侃道。
張偉猛點頭:“我隻是一個助理,第一次見堪稱律師界的no1。”
“大力她媽媽這麽厲害?”
“超級厲害,前些日子剛被評為魔都十大優秀律師之一,而且是第一次以女性的身份當選。”張偉放下了包子向眾人講解。
孟嶼咽了口唾沫,開始緊張。
胡一點饒有興趣的盯著孟嶼:“哎,你又緊張什麽?”
“我…我哪緊張了?”
“你手抖的跟帕金森一樣,還不緊張。是不是怕大力她媽媽發現你倆關係,嗯?”
“胡…胡說。我隻是不知道到時候該如何解釋大力怎麽長得這麽快。”
胡一菲表示讚同:“是啊,自從上次滑雪後。大力已經長這麽快了,你給她量過沒?”
“馬上要1米6了,而且生理特征已經18歲。”
張偉一頭霧水:“什麽意思?”
“就是你弟妹,18了。”孟嶼拿個包子堵著張偉的嘴:“吃飽才有力氣學習,快吃。”
張偉三倆口把包子解決了:“走吧。”
“一菲姐,我們先去了。”
胡一菲點點頭:“早去早迴啊,今天學校有點事情。”
“ok。”
孟嶼和張偉出門前往大聖律所去了。
很快,孟嶼把車開到了律所樓下。
“小嶼,我打扮沒問題吧!”張偉再次問道。
孟嶼拿紙遞給張偉:“把你額頭上的汗擦擦,我給大力發消息。”
張偉連忙把紙拿過來開始擦頭上的汗。
很快,諸葛大力從律所出來走到了孟嶼車麵前。
孟嶼降下車窗,諸葛大力笑顏如花。
“阿偉,走了。”孟嶼拍拍張偉。
“張偉,你別緊張,我媽媽很好的。”諸葛大力試圖緩解張偉緊張的情緒。
張偉點點頭跟著二人進入律所。
三人走進律所,前台的工作人員對諸葛大力露出熟稔的笑容,打過招唿後,便引領他們前往諸葛大聖的辦公室。
一路上,律所裏忙碌而有序,律師們夾著文件匆匆而過,空氣中彌漫著一股嚴謹的工作氣息,這讓張偉又開始緊張,他的手心不停地冒汗,腳步也有些僵硬。
終於,他們停在了一扇氣派的木門前,諸葛大力輕輕敲了敲門,裏麵傳來一聲“請進”。推開門,隻見諸葛大聖正坐在寬大的辦公桌後,專注地審閱著一份文件。聽到動靜,她抬起頭,臉上露出溫和的笑容,目光依次掃過三人。
“媽,張偉和嶼哥來了。”諸葛大力介紹道。
“歡迎歡迎,快坐吧。”諸葛大聖站起身,熱情地招唿著他們,她的聲音沉穩而親切,帶著一種讓人安心的力量。
“阿姨,這就是我的朋友張偉。”孟嶼向諸葛大聖介紹道。
諸葛大聖笑著點點頭:“我隨後再問你大力的情況。”
孟嶼尷尬的點點頭。
諸葛大力不滿的皺起眉毛:“媽,你不相信你女兒。”
諸葛大聖笑著擺擺手,“怎麽會不相信你呢,我的寶貝女兒。隻是好奇你們的事兒。”說著,她看向張偉,“張偉,久仰大名,大力常提起你在法律學習裏的鑽研勁兒。”
張偉連忙站起身,微微鞠躬,“諸葛律師,您太客氣了,我就是個初出茅廬的律師助理,今天來是想向您取取經。”他的聲音微微發顫,緊張得不行。
“別站著,快坐下說。”諸葛大聖指了指沙發,等大家都落座後,又接著說,“說說吧,想找我取什麽經?”
張偉拿出自己之前做的筆記:“諸葛律師,這是我看您之前處理的一樁案子產生的疑惑。”
“嶼哥,我想出去玩。”諸葛大力看向孟嶼。
孟嶼看向諸葛大聖,諸葛大聖點點頭。
“走吧,阿偉要好好學習啊。”
張偉抬起手剛想說什麽,二人已經離開了。
諸葛大聖打開張偉的筆記本,密密麻麻的小字映入眼簾:“挺努力啊,張偉。法考準備多少年了?”
“我讀了七年法律,考了四年。”張偉略顯落寞的說了出來。
“七年?”諸葛大聖的鋼筆在筆記本上頓出個墨點。中央空調吹得張偉後頸發涼,他盯著那個擴散的墨漬,感覺像在看自己糊成一片的人生。
辦公室裏安靜得有些壓抑,隻有中央空調運轉時發出的輕微嗡嗡聲。諸葛大聖看著張偉,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有驚訝,也有疑惑。
“七年時間,可不是一段短日子,這份堅持太難得了。”諸葛大聖把鋼筆輕輕擱在筆記本旁,語氣裏滿是感慨,“法考確實不易,每年都有成千上萬人懷揣著法律夢想踏入考場,可真正能順利通過的,隻是少數。”
張偉苦笑著撓撓頭:“是啊,每次成績公布的時候,我都覺得自己離夢想又遠了一步。有時候我都懷疑,是不是自己根本就不是學法律的料。”
“可別這麽想。”諸葛大聖坐直身子,神情認真而堅定,“能在這條路上堅持這麽久,就說明你心裏有團火,有對法律的熱愛和執著。很多人半途而廢,而你還在咬牙堅持,這就已經勝過大多數人了。”
說著,諸葛大聖翻著張偉的筆記本,上麵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分析、疑問和心得,每一處塗改、每一條下劃線,都像是張偉在法考路上留下的腳印。“你看你做的這些筆記,細致又用心,這就是你努力的證明。法考不隻是知識的考察,更是對毅力和心態的磨煉。”
張偉聽著諸葛大聖的話,心中湧起一股暖流,那些曾經被失敗和自我懷疑壓抑的情緒,似乎也慢慢消散了一些。“諸葛律師,聽您這麽說,我心裏好受多了。之前我一直覺得自己很失敗,都快沒信心繼續考下去了。”
“別灰心,失敗是成功之母,每一次考試都是一次成長的機會。”諸葛大聖指著筆記本上一處對案件的分析,說道,“就拿你對這個案子的思考來說,雖然還有些青澀,但已經能看出你獨特的見解了。法律是門需要不斷學習和積累的學科,隻要堅持下去,不斷總結經驗,你一定會有所收獲的。”
在諸葛大聖的鼓勵和指導下,張偉漸漸打開了話匣子,開始和她分享自己在備考過程中的困惑和遇到的難題。諸葛大聖耐心地傾聽著,不時給出專業的建議和解答,兩人的交流越來越深入,辦公室裏的氛圍也變得輕鬆而熱烈起來。
而此時,律所外的街道上,孟嶼和諸葛大力正悠閑地走著。陽光灑在他們身上,映出幸福的輪廓。諸葛大力拉著孟嶼的手,時不時停下,看著街邊有趣的小店,眼中滿是好奇與欣喜。
“嶼哥,你說張偉現在和我媽聊得怎麽樣了?”諸葛大力歪著頭,笑著問道。
孟嶼輕輕捏了捏她的手:“放心吧,有你媽媽的指導,阿偉肯定能收獲不少。說不定等我們迴去,他都快成半個法律專家了。”
視角給迴張偉。
辦公室石英鍾指向下午三點,陽光透過百葉窗在地麵投下細密光痕。諸葛大聖合上張偉的筆記本,金屬鋼筆在指尖轉出優雅弧線:“知道2010年司法考試通過率是多少嗎?“她突然拋出的問題讓張偉脊背繃直。
“全國平均21%,魔都地區27.6%。“張偉脫口而出,這些數字早已刻進他骨髓。窗外的梧桐樹沙沙作響,蟬鳴聲中,他聽見自己鼓點般的心跳。
“但你知道真正可怕的數字是什麽嗎?“諸葛大聖從抽屜取出泛黃的檔案袋,抽出一張邊緣卷曲的成績單——那是她1990年的司考成績,總分358分。“當年我以2分之差落榜時,在黃浦江邊坐了整夜。”她將成績單推過桌麵,墨跡在歲月侵蝕下依然清晰如刀。
張偉震驚地發現,眼前這位業界傳奇竟與自己有著相似的起點。諸葛大聖起身踱步至落地窗前,西裝剪影融入陸家嘴天際線:“知道你為什麽總卡在主觀題嗎?“她突然轉身,目光如炬:“你像在解數學題,試圖用三段論公式破解所有案件。但法律從來不是非黑即白的算術。”
她抽出張偉筆記中的離婚財產分割案例批注:“比如這個案子裏,你注意到男方隱瞞的海外資產,卻忽略了最關鍵的情感補償因素。法律條文是骨架,但真正讓判決立住的,是血肉般的人性洞察。”說著翻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在1078條旁寫下娟秀批注:此處應見破碎鏡中折射的溫情。
張偉看著諸葛大聖寫下的文字陷入了沉思。
他的腦海中不斷迴想著那些自己曾經處理過的案例,以及在法考主觀題中遭遇的種種困境。
“我一直以為隻要掌握了法律條文和邏輯推理,就能應對所有的案件。”張偉緩緩開口,聲音中帶著一絲懊惱,“卻忽略了法律背後的人性因素,那些情感、道德和社會現實的考量。”
諸葛大聖走迴沙發旁,重新坐下,目光溫和地看著張偉:“法律是為人服務的,它不僅僅是冰冷的條文,更是維護公平正義、保障人民權益的工具。在實際應用中,我們必須要考慮到當事人的情感、生活背景以及社會的整體利益。”
張偉點了點頭,拿起筆記,認真地將諸葛大聖的話記錄下來。“諸葛律師,我明白了。以後我會更加注重這方麵的學習和思考,不再僅僅局限於法律條文的表麵理解。”
“很好,張偉。”諸葛大聖滿意地笑了笑,“法考隻是一個開始,真正的法律之路還很長。在這條路上,你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挑戰和困難,但隻要你保持對法律的熱愛和敬畏之心,不斷學習和成長,就一定能夠實現自己的夢想。”
諸葛大聖從書櫃深處抽出一本皮質封麵的案例集,燙金書名在陽光下泛起微光——《司法的人性刻度》。她將書推到張偉麵前,指尖輕點扉頁上某段被熒光筆標記的文字:“當程序正義與實體正義的天平失衡時,律師應當成為補足砝碼的那隻手。”
“去年我代理過一起贍養糾紛案。”她摘下金絲眼鏡擦拭鏡片,聲音染上幾許溫度:“原告是位阿爾茨海默症晚期的獨居老人,起訴三個子女要求精神贍養。你若是法官會如何判決?”
張偉迅速翻到民法典第26條:“根據規定,成年子女對父母有贍養義務,應包括經濟供養與精神慰藉。結合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18條,應當判令子女定期探望。”
“如果老人已經認不出子女呢?”諸葛大聖突然發問,看著張偉怔住的表情輕笑:“當時被告律師正是抓住這點,主張探望失去實際意義。但我在法庭上播放了護理院的監控——每次聽到《讓我們蕩起雙槳》,老人都會對著空氣哼唱,那是她給孩子們唱過的搖籃曲。”
張偉注意到案例集裏夾著的照片:法庭屏幕上定格的模糊身影,老人蜷縮在輪椅裏,幹枯的手指虛握著根本不存在的麥克風。他突然明白判決書最後那句“記憶會消亡,但愛的慣性永存”的分量。
“後來我們達成調解協議,子女每周輪流給母親讀童話。”諸葛大聖將法袍袖口的褶皺撫平:“這案子裏既有繼承法關於特留份的規定,又涉及婚姻家庭編的情感補償機製,但最關鍵的——”她敲了敲太陽穴:“是把冷冰冰的應當探望翻譯成有溫度的執行方案。”
此刻,困擾在張偉內心多年的困惑被解開了。
“等到你法考結束,我在這裏等著你。”諸葛大聖給張偉續了一杯咖啡:“你和小嶼的關係?”
“小嶼是和我一起在福利院長大的,我…”
諸葛大聖點點頭:“我懂了,張偉我很期待你成為律師那天。”
張偉的眼眶微微泛紅,心中滿是感動與振奮。他從未想過,自己能有這樣的機會,得到業界傳奇人物諸葛大聖如此悉心的指導和鼓勵:“諸葛律師,我…”
“感謝你自己吧,是你自己的努力打動了我,要知道我平時是不願意走後門的。”諸葛大聖笑了笑:“好了,以後每天下午3:00-5:00你來這裏。我給你講一下今年改革的重點和對策,要知道法考是一年比一年難。”
張偉重重的鞠了一躬。
諸葛大聖把他扶起來:“別這麽客氣,要不然讓大力看到了以為端著前輩的架子呢。”
張偉被這句話逗笑了,直起身子。
這時諸葛大力和孟嶼迴來了。
諸葛大聖眼睛動了動:“張偉,你先出去吧,接下來我要問問小嶼了。”
孟嶼聞言頓時變得很緊張。
張偉經過孟嶼時給了他一個自求多福的眼神:“小嶼,我就先迴去了啊。”
諸葛大力站在孟嶼身旁。
“你們這是?”諸葛大聖察覺到了不對勁:“大力,孟嶼他跟你?”
張偉把門打開,臉上盡是迷茫之色:“怎麽了?”
“今天大力媽媽有空,你不是要請教嗎?”
張偉愣了下:“等我10分鍾,我馬上洗漱完!”
“阿偉,不著急,我們吃過飯再去。”孟嶼笑了笑:“一會來隔壁吃飯。”
“ok。”
沒一會兒,張偉身穿一身西裝來到了3601。
“哇塞,張偉今天可以啊。”胡一菲見到了西裝的張偉:“你今天幹嘛去?”
“跟小嶼見一下大力媽媽,你們也知道大力她媽媽很厲害。”張偉坐到餐桌上拿了兩個包子開始吃。
張偉才發現諸葛大力沒在這:“大力呢?小嶼。”
“她昨天晚上都迴家了。”孟嶼正在與豆腐腦戰鬥。
張偉突然感覺到緊張:“行吧,你覺得我這一身合適嗎?”
“你緊張什麽?大力她媽還能把你吃了?”胡一菲調侃道。
張偉猛點頭:“我隻是一個助理,第一次見堪稱律師界的no1。”
“大力她媽媽這麽厲害?”
“超級厲害,前些日子剛被評為魔都十大優秀律師之一,而且是第一次以女性的身份當選。”張偉放下了包子向眾人講解。
孟嶼咽了口唾沫,開始緊張。
胡一點饒有興趣的盯著孟嶼:“哎,你又緊張什麽?”
“我…我哪緊張了?”
“你手抖的跟帕金森一樣,還不緊張。是不是怕大力她媽媽發現你倆關係,嗯?”
“胡…胡說。我隻是不知道到時候該如何解釋大力怎麽長得這麽快。”
胡一菲表示讚同:“是啊,自從上次滑雪後。大力已經長這麽快了,你給她量過沒?”
“馬上要1米6了,而且生理特征已經18歲。”
張偉一頭霧水:“什麽意思?”
“就是你弟妹,18了。”孟嶼拿個包子堵著張偉的嘴:“吃飽才有力氣學習,快吃。”
張偉三倆口把包子解決了:“走吧。”
“一菲姐,我們先去了。”
胡一菲點點頭:“早去早迴啊,今天學校有點事情。”
“ok。”
孟嶼和張偉出門前往大聖律所去了。
很快,孟嶼把車開到了律所樓下。
“小嶼,我打扮沒問題吧!”張偉再次問道。
孟嶼拿紙遞給張偉:“把你額頭上的汗擦擦,我給大力發消息。”
張偉連忙把紙拿過來開始擦頭上的汗。
很快,諸葛大力從律所出來走到了孟嶼車麵前。
孟嶼降下車窗,諸葛大力笑顏如花。
“阿偉,走了。”孟嶼拍拍張偉。
“張偉,你別緊張,我媽媽很好的。”諸葛大力試圖緩解張偉緊張的情緒。
張偉點點頭跟著二人進入律所。
三人走進律所,前台的工作人員對諸葛大力露出熟稔的笑容,打過招唿後,便引領他們前往諸葛大聖的辦公室。
一路上,律所裏忙碌而有序,律師們夾著文件匆匆而過,空氣中彌漫著一股嚴謹的工作氣息,這讓張偉又開始緊張,他的手心不停地冒汗,腳步也有些僵硬。
終於,他們停在了一扇氣派的木門前,諸葛大力輕輕敲了敲門,裏麵傳來一聲“請進”。推開門,隻見諸葛大聖正坐在寬大的辦公桌後,專注地審閱著一份文件。聽到動靜,她抬起頭,臉上露出溫和的笑容,目光依次掃過三人。
“媽,張偉和嶼哥來了。”諸葛大力介紹道。
“歡迎歡迎,快坐吧。”諸葛大聖站起身,熱情地招唿著他們,她的聲音沉穩而親切,帶著一種讓人安心的力量。
“阿姨,這就是我的朋友張偉。”孟嶼向諸葛大聖介紹道。
諸葛大聖笑著點點頭:“我隨後再問你大力的情況。”
孟嶼尷尬的點點頭。
諸葛大力不滿的皺起眉毛:“媽,你不相信你女兒。”
諸葛大聖笑著擺擺手,“怎麽會不相信你呢,我的寶貝女兒。隻是好奇你們的事兒。”說著,她看向張偉,“張偉,久仰大名,大力常提起你在法律學習裏的鑽研勁兒。”
張偉連忙站起身,微微鞠躬,“諸葛律師,您太客氣了,我就是個初出茅廬的律師助理,今天來是想向您取取經。”他的聲音微微發顫,緊張得不行。
“別站著,快坐下說。”諸葛大聖指了指沙發,等大家都落座後,又接著說,“說說吧,想找我取什麽經?”
張偉拿出自己之前做的筆記:“諸葛律師,這是我看您之前處理的一樁案子產生的疑惑。”
“嶼哥,我想出去玩。”諸葛大力看向孟嶼。
孟嶼看向諸葛大聖,諸葛大聖點點頭。
“走吧,阿偉要好好學習啊。”
張偉抬起手剛想說什麽,二人已經離開了。
諸葛大聖打開張偉的筆記本,密密麻麻的小字映入眼簾:“挺努力啊,張偉。法考準備多少年了?”
“我讀了七年法律,考了四年。”張偉略顯落寞的說了出來。
“七年?”諸葛大聖的鋼筆在筆記本上頓出個墨點。中央空調吹得張偉後頸發涼,他盯著那個擴散的墨漬,感覺像在看自己糊成一片的人生。
辦公室裏安靜得有些壓抑,隻有中央空調運轉時發出的輕微嗡嗡聲。諸葛大聖看著張偉,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有驚訝,也有疑惑。
“七年時間,可不是一段短日子,這份堅持太難得了。”諸葛大聖把鋼筆輕輕擱在筆記本旁,語氣裏滿是感慨,“法考確實不易,每年都有成千上萬人懷揣著法律夢想踏入考場,可真正能順利通過的,隻是少數。”
張偉苦笑著撓撓頭:“是啊,每次成績公布的時候,我都覺得自己離夢想又遠了一步。有時候我都懷疑,是不是自己根本就不是學法律的料。”
“可別這麽想。”諸葛大聖坐直身子,神情認真而堅定,“能在這條路上堅持這麽久,就說明你心裏有團火,有對法律的熱愛和執著。很多人半途而廢,而你還在咬牙堅持,這就已經勝過大多數人了。”
說著,諸葛大聖翻著張偉的筆記本,上麵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分析、疑問和心得,每一處塗改、每一條下劃線,都像是張偉在法考路上留下的腳印。“你看你做的這些筆記,細致又用心,這就是你努力的證明。法考不隻是知識的考察,更是對毅力和心態的磨煉。”
張偉聽著諸葛大聖的話,心中湧起一股暖流,那些曾經被失敗和自我懷疑壓抑的情緒,似乎也慢慢消散了一些。“諸葛律師,聽您這麽說,我心裏好受多了。之前我一直覺得自己很失敗,都快沒信心繼續考下去了。”
“別灰心,失敗是成功之母,每一次考試都是一次成長的機會。”諸葛大聖指著筆記本上一處對案件的分析,說道,“就拿你對這個案子的思考來說,雖然還有些青澀,但已經能看出你獨特的見解了。法律是門需要不斷學習和積累的學科,隻要堅持下去,不斷總結經驗,你一定會有所收獲的。”
在諸葛大聖的鼓勵和指導下,張偉漸漸打開了話匣子,開始和她分享自己在備考過程中的困惑和遇到的難題。諸葛大聖耐心地傾聽著,不時給出專業的建議和解答,兩人的交流越來越深入,辦公室裏的氛圍也變得輕鬆而熱烈起來。
而此時,律所外的街道上,孟嶼和諸葛大力正悠閑地走著。陽光灑在他們身上,映出幸福的輪廓。諸葛大力拉著孟嶼的手,時不時停下,看著街邊有趣的小店,眼中滿是好奇與欣喜。
“嶼哥,你說張偉現在和我媽聊得怎麽樣了?”諸葛大力歪著頭,笑著問道。
孟嶼輕輕捏了捏她的手:“放心吧,有你媽媽的指導,阿偉肯定能收獲不少。說不定等我們迴去,他都快成半個法律專家了。”
視角給迴張偉。
辦公室石英鍾指向下午三點,陽光透過百葉窗在地麵投下細密光痕。諸葛大聖合上張偉的筆記本,金屬鋼筆在指尖轉出優雅弧線:“知道2010年司法考試通過率是多少嗎?“她突然拋出的問題讓張偉脊背繃直。
“全國平均21%,魔都地區27.6%。“張偉脫口而出,這些數字早已刻進他骨髓。窗外的梧桐樹沙沙作響,蟬鳴聲中,他聽見自己鼓點般的心跳。
“但你知道真正可怕的數字是什麽嗎?“諸葛大聖從抽屜取出泛黃的檔案袋,抽出一張邊緣卷曲的成績單——那是她1990年的司考成績,總分358分。“當年我以2分之差落榜時,在黃浦江邊坐了整夜。”她將成績單推過桌麵,墨跡在歲月侵蝕下依然清晰如刀。
張偉震驚地發現,眼前這位業界傳奇竟與自己有著相似的起點。諸葛大聖起身踱步至落地窗前,西裝剪影融入陸家嘴天際線:“知道你為什麽總卡在主觀題嗎?“她突然轉身,目光如炬:“你像在解數學題,試圖用三段論公式破解所有案件。但法律從來不是非黑即白的算術。”
她抽出張偉筆記中的離婚財產分割案例批注:“比如這個案子裏,你注意到男方隱瞞的海外資產,卻忽略了最關鍵的情感補償因素。法律條文是骨架,但真正讓判決立住的,是血肉般的人性洞察。”說著翻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在1078條旁寫下娟秀批注:此處應見破碎鏡中折射的溫情。
張偉看著諸葛大聖寫下的文字陷入了沉思。
他的腦海中不斷迴想著那些自己曾經處理過的案例,以及在法考主觀題中遭遇的種種困境。
“我一直以為隻要掌握了法律條文和邏輯推理,就能應對所有的案件。”張偉緩緩開口,聲音中帶著一絲懊惱,“卻忽略了法律背後的人性因素,那些情感、道德和社會現實的考量。”
諸葛大聖走迴沙發旁,重新坐下,目光溫和地看著張偉:“法律是為人服務的,它不僅僅是冰冷的條文,更是維護公平正義、保障人民權益的工具。在實際應用中,我們必須要考慮到當事人的情感、生活背景以及社會的整體利益。”
張偉點了點頭,拿起筆記,認真地將諸葛大聖的話記錄下來。“諸葛律師,我明白了。以後我會更加注重這方麵的學習和思考,不再僅僅局限於法律條文的表麵理解。”
“很好,張偉。”諸葛大聖滿意地笑了笑,“法考隻是一個開始,真正的法律之路還很長。在這條路上,你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挑戰和困難,但隻要你保持對法律的熱愛和敬畏之心,不斷學習和成長,就一定能夠實現自己的夢想。”
諸葛大聖從書櫃深處抽出一本皮質封麵的案例集,燙金書名在陽光下泛起微光——《司法的人性刻度》。她將書推到張偉麵前,指尖輕點扉頁上某段被熒光筆標記的文字:“當程序正義與實體正義的天平失衡時,律師應當成為補足砝碼的那隻手。”
“去年我代理過一起贍養糾紛案。”她摘下金絲眼鏡擦拭鏡片,聲音染上幾許溫度:“原告是位阿爾茨海默症晚期的獨居老人,起訴三個子女要求精神贍養。你若是法官會如何判決?”
張偉迅速翻到民法典第26條:“根據規定,成年子女對父母有贍養義務,應包括經濟供養與精神慰藉。結合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18條,應當判令子女定期探望。”
“如果老人已經認不出子女呢?”諸葛大聖突然發問,看著張偉怔住的表情輕笑:“當時被告律師正是抓住這點,主張探望失去實際意義。但我在法庭上播放了護理院的監控——每次聽到《讓我們蕩起雙槳》,老人都會對著空氣哼唱,那是她給孩子們唱過的搖籃曲。”
張偉注意到案例集裏夾著的照片:法庭屏幕上定格的模糊身影,老人蜷縮在輪椅裏,幹枯的手指虛握著根本不存在的麥克風。他突然明白判決書最後那句“記憶會消亡,但愛的慣性永存”的分量。
“後來我們達成調解協議,子女每周輪流給母親讀童話。”諸葛大聖將法袍袖口的褶皺撫平:“這案子裏既有繼承法關於特留份的規定,又涉及婚姻家庭編的情感補償機製,但最關鍵的——”她敲了敲太陽穴:“是把冷冰冰的應當探望翻譯成有溫度的執行方案。”
此刻,困擾在張偉內心多年的困惑被解開了。
“等到你法考結束,我在這裏等著你。”諸葛大聖給張偉續了一杯咖啡:“你和小嶼的關係?”
“小嶼是和我一起在福利院長大的,我…”
諸葛大聖點點頭:“我懂了,張偉我很期待你成為律師那天。”
張偉的眼眶微微泛紅,心中滿是感動與振奮。他從未想過,自己能有這樣的機會,得到業界傳奇人物諸葛大聖如此悉心的指導和鼓勵:“諸葛律師,我…”
“感謝你自己吧,是你自己的努力打動了我,要知道我平時是不願意走後門的。”諸葛大聖笑了笑:“好了,以後每天下午3:00-5:00你來這裏。我給你講一下今年改革的重點和對策,要知道法考是一年比一年難。”
張偉重重的鞠了一躬。
諸葛大聖把他扶起來:“別這麽客氣,要不然讓大力看到了以為端著前輩的架子呢。”
張偉被這句話逗笑了,直起身子。
這時諸葛大力和孟嶼迴來了。
諸葛大聖眼睛動了動:“張偉,你先出去吧,接下來我要問問小嶼了。”
孟嶼聞言頓時變得很緊張。
張偉經過孟嶼時給了他一個自求多福的眼神:“小嶼,我就先迴去了啊。”
諸葛大力站在孟嶼身旁。
“你們這是?”諸葛大聖察覺到了不對勁:“大力,孟嶼他跟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