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收購文玩老物件
我們村鐵蛋太快活了! 作者:一見傾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眾人議論紛紛中,李家人低著頭站在大槐樹下,李福海臉色難看,而李大柱更是紅著臉,別別扭扭地站在那兒。
李鐵走到場中央,沉聲道:
“今天,把村裏人叫來,就是要讓大家評評理。”
“李家找人砸老張家的房子,傷了人,這事大家都清楚,現在李家願意道歉,給老張家一個交代。”
李福海狠狠瞪了一眼李大柱,咬著牙說道:“老張,之前的事,是我們家做得不對,我們給你道歉。”
李大柱臉憋得通紅,半天才憋出一句:“對不起……”
老張冷冷地看著他們,沒說話,而是把目光投向李鐵。
李鐵點點頭,繼續說道:“道歉歸道歉,但老張家的損失必須賠償,醫藥費、修房子的錢,不能少。”
李福海臉皮抽了抽,最終歎了口氣:“行,按你說的賠。”
周圍的村民看到這一幕,紛紛低聲議論,眼神中滿是讚賞:“李鐵這小子,辦事有一套啊!”
道歉之後,村民們的關注點又迴到了土地糾紛上。
老張家依然不放心,開口道:“這次算是過去了,但地界的事,必須徹底解決,不然以後還得鬧矛盾。”
李鐵點頭:“放心,我已經聯係了朋友,這次一定給你們一個公正的結果。”
不久後,李鐵請來的律師帶著一份正式的土地測繪報告來到村裏,詳細說明了土地的歸屬情況。
“根據舊檔案和新測繪,爭議地塊確實存在邊界模糊的問題。”
律師解釋道,“不過按照曆史記錄,劃分應該是這樣的……”
律師在地上攤開地圖,詳細講解劃界依據,隨後讓老張家和李家分別簽字,正式確認邊界。
李家人雖然心裏不甘,但在李鐵的威懾下,也隻能乖乖簽字。
“從今天起,誰再敢破壞邊界,法律可不會輕易放過。”李鐵目光一掃,語氣堅定。
村裏的長輩們見狀,紛紛點頭稱讚:“這事總算有個了斷了,李鐵,幹得好啊!”
“就是,以後誰再鬧事,村裏人都不會答應!”
老張家終於鬆了一口氣,李家人也無話可說。
這事兒算是圓滿解決了,李鐵在村子裏的威望大增,相對應的,王有才的威望則越來越少。
這可把王有才愁得頭發都快白了。
他每天晚上躺在床上,眼睛盯著屋頂,翻來覆去地睡不著覺。
隻要一閉眼,腦子裏全是村民們圍著李鐵,恭恭敬敬地請他評理的畫麵。
王有才心裏憋著一口惡氣,他堂堂一個村長,怎麽現在成了個擺設?
更讓他火大的是,以前村裏人看見他,都得客客氣氣地喊一聲“王村長”。
可現在呢?有些人看見他,點個頭就走,甚至還有人幹脆繞道而行,生怕被他找上麻煩。
“媽的,這樣下去,我這個村長遲早得讓李鐵那小子給架空!”王有才氣得一拍桌子,滿臉陰沉。
他心裏明白,必須想辦法壓製李鐵的勢頭,否則,別說繼續當村長了,就連以後在村裏抬不起頭來。
於是,他把王坤叫到自己家,點上一根煙,眯著眼睛琢磨著:“坤子,咱們得想個法子,不能讓李鐵再這麽囂張下去了!”
王坤皺著眉頭,沉思了一會兒,小心翼翼地問:“二叔,你的意思是……”
王有才眯著眼,吐出一口煙圈,語氣陰冷:“咱們不是還有六萬塊錢嗎?咱們送出去,讓鎮上有人幫咱們收拾李鐵。”
王坤一聽,頓時兩眼一亮:“妙啊!隻要鎮上有人出麵,李鐵再有本事,也翻不了天!”
可話音剛落,王坤又皺起眉頭,有些擔憂地說:“可是二叔,現在查得嚴,誰敢收錢啊?”
王有才冷哼了一聲,眼裏透出一絲狡黠的光芒:“直接送錢當然不行,但咱們可以換個方式,錢可以換成文玩古董,送出去,那可就名正言順了。”
王坤眼睛一亮,連連點頭:“對!咱們村裏有不少人家裏都有祖上傳下來的東西,咱們可以低價收購,然後再拿去送人!”
王有才冷笑了一聲,眼裏閃過一絲狠厲:“就這麽辦!從今天下午開始,咱們就挨家挨戶去收,誰家有東西,咱們就買!”
下午,太陽正毒,王有才和王坤帶著一個筆記本,開始在村裏挨家挨戶地“收購”古董。
第一站,他們去了張老漢家。
張老漢家世代務農,但祖上曾經當過地主,家裏還有些舊物件。
他聽說王村長要收古董,便從櫃子裏翻出一個瓷碗,遞到王有才手上。
“王村長,這可是我爺爺那輩傳下來的,說是清朝的東西,值錢著呢。”
張老漢有些不舍,但家裏窮,能換點錢總是好的。
王有才接過瓷碗,隨便瞥了一眼,立刻皺起眉頭,搖頭晃腦地說:
“這碗成色不行,釉麵都有瑕疵,算不得什麽值錢貨,最多給你二百塊!”
“二百?!”
張老漢瞪大了眼睛,急了,“王村長,您這可太低了!我聽人說,這種碗在鎮上的古董店,至少得賣兩千塊!”
王坤冷笑一聲:“你聽誰說的?鎮上那些古董店的東西,哪有真貨?再說了,這碗就算真是清朝的,但也不是皇家禦用的,沒啥大價值,你要是不願意賣,那就算了。”
張老漢一聽,頓時猶豫了。
家裏最近正缺錢,要是不賣,這碗放在家裏也不能當飯吃。
再說了,王有才是村長,自己要是太過堅持,會不會得罪他?
想到這裏,張老漢咬了咬牙,歎了口氣:“算了,二百就二百吧。”
王有才嘴角微微一翹,滿意地點點頭:“這才對嘛。”
接著,他們又去了趙大爺家、李麻子的屋子,凡是聽說有老物件的,都一一走訪。
有些村民拿出老物件,想著能換點錢補貼家用,可王有才壓價壓得極狠,幾十塊、幾百塊就想把人家的祖傳物品拿走。
村民們心裏憋著氣,可又不敢當麵反駁,畢竟王有才是村長,惹惱了他,以後在村裏日子不好過。
李鐵走到場中央,沉聲道:
“今天,把村裏人叫來,就是要讓大家評評理。”
“李家找人砸老張家的房子,傷了人,這事大家都清楚,現在李家願意道歉,給老張家一個交代。”
李福海狠狠瞪了一眼李大柱,咬著牙說道:“老張,之前的事,是我們家做得不對,我們給你道歉。”
李大柱臉憋得通紅,半天才憋出一句:“對不起……”
老張冷冷地看著他們,沒說話,而是把目光投向李鐵。
李鐵點點頭,繼續說道:“道歉歸道歉,但老張家的損失必須賠償,醫藥費、修房子的錢,不能少。”
李福海臉皮抽了抽,最終歎了口氣:“行,按你說的賠。”
周圍的村民看到這一幕,紛紛低聲議論,眼神中滿是讚賞:“李鐵這小子,辦事有一套啊!”
道歉之後,村民們的關注點又迴到了土地糾紛上。
老張家依然不放心,開口道:“這次算是過去了,但地界的事,必須徹底解決,不然以後還得鬧矛盾。”
李鐵點頭:“放心,我已經聯係了朋友,這次一定給你們一個公正的結果。”
不久後,李鐵請來的律師帶著一份正式的土地測繪報告來到村裏,詳細說明了土地的歸屬情況。
“根據舊檔案和新測繪,爭議地塊確實存在邊界模糊的問題。”
律師解釋道,“不過按照曆史記錄,劃分應該是這樣的……”
律師在地上攤開地圖,詳細講解劃界依據,隨後讓老張家和李家分別簽字,正式確認邊界。
李家人雖然心裏不甘,但在李鐵的威懾下,也隻能乖乖簽字。
“從今天起,誰再敢破壞邊界,法律可不會輕易放過。”李鐵目光一掃,語氣堅定。
村裏的長輩們見狀,紛紛點頭稱讚:“這事總算有個了斷了,李鐵,幹得好啊!”
“就是,以後誰再鬧事,村裏人都不會答應!”
老張家終於鬆了一口氣,李家人也無話可說。
這事兒算是圓滿解決了,李鐵在村子裏的威望大增,相對應的,王有才的威望則越來越少。
這可把王有才愁得頭發都快白了。
他每天晚上躺在床上,眼睛盯著屋頂,翻來覆去地睡不著覺。
隻要一閉眼,腦子裏全是村民們圍著李鐵,恭恭敬敬地請他評理的畫麵。
王有才心裏憋著一口惡氣,他堂堂一個村長,怎麽現在成了個擺設?
更讓他火大的是,以前村裏人看見他,都得客客氣氣地喊一聲“王村長”。
可現在呢?有些人看見他,點個頭就走,甚至還有人幹脆繞道而行,生怕被他找上麻煩。
“媽的,這樣下去,我這個村長遲早得讓李鐵那小子給架空!”王有才氣得一拍桌子,滿臉陰沉。
他心裏明白,必須想辦法壓製李鐵的勢頭,否則,別說繼續當村長了,就連以後在村裏抬不起頭來。
於是,他把王坤叫到自己家,點上一根煙,眯著眼睛琢磨著:“坤子,咱們得想個法子,不能讓李鐵再這麽囂張下去了!”
王坤皺著眉頭,沉思了一會兒,小心翼翼地問:“二叔,你的意思是……”
王有才眯著眼,吐出一口煙圈,語氣陰冷:“咱們不是還有六萬塊錢嗎?咱們送出去,讓鎮上有人幫咱們收拾李鐵。”
王坤一聽,頓時兩眼一亮:“妙啊!隻要鎮上有人出麵,李鐵再有本事,也翻不了天!”
可話音剛落,王坤又皺起眉頭,有些擔憂地說:“可是二叔,現在查得嚴,誰敢收錢啊?”
王有才冷哼了一聲,眼裏透出一絲狡黠的光芒:“直接送錢當然不行,但咱們可以換個方式,錢可以換成文玩古董,送出去,那可就名正言順了。”
王坤眼睛一亮,連連點頭:“對!咱們村裏有不少人家裏都有祖上傳下來的東西,咱們可以低價收購,然後再拿去送人!”
王有才冷笑了一聲,眼裏閃過一絲狠厲:“就這麽辦!從今天下午開始,咱們就挨家挨戶去收,誰家有東西,咱們就買!”
下午,太陽正毒,王有才和王坤帶著一個筆記本,開始在村裏挨家挨戶地“收購”古董。
第一站,他們去了張老漢家。
張老漢家世代務農,但祖上曾經當過地主,家裏還有些舊物件。
他聽說王村長要收古董,便從櫃子裏翻出一個瓷碗,遞到王有才手上。
“王村長,這可是我爺爺那輩傳下來的,說是清朝的東西,值錢著呢。”
張老漢有些不舍,但家裏窮,能換點錢總是好的。
王有才接過瓷碗,隨便瞥了一眼,立刻皺起眉頭,搖頭晃腦地說:
“這碗成色不行,釉麵都有瑕疵,算不得什麽值錢貨,最多給你二百塊!”
“二百?!”
張老漢瞪大了眼睛,急了,“王村長,您這可太低了!我聽人說,這種碗在鎮上的古董店,至少得賣兩千塊!”
王坤冷笑一聲:“你聽誰說的?鎮上那些古董店的東西,哪有真貨?再說了,這碗就算真是清朝的,但也不是皇家禦用的,沒啥大價值,你要是不願意賣,那就算了。”
張老漢一聽,頓時猶豫了。
家裏最近正缺錢,要是不賣,這碗放在家裏也不能當飯吃。
再說了,王有才是村長,自己要是太過堅持,會不會得罪他?
想到這裏,張老漢咬了咬牙,歎了口氣:“算了,二百就二百吧。”
王有才嘴角微微一翹,滿意地點點頭:“這才對嘛。”
接著,他們又去了趙大爺家、李麻子的屋子,凡是聽說有老物件的,都一一走訪。
有些村民拿出老物件,想著能換點錢補貼家用,可王有才壓價壓得極狠,幾十塊、幾百塊就想把人家的祖傳物品拿走。
村民們心裏憋著氣,可又不敢當麵反駁,畢竟王有才是村長,惹惱了他,以後在村裏日子不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