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襄郡王立在畫舫船艙之內,望著火勢洶湧,周遭眾人擁擠,提桶靠近畫舫,此刻欲下船,已然來不及,他隻得立於畫舫船頭。待侍衛艱難疏散人群,簇擁郡王欲下船時,維萱早已指揮畫舫,悄無聲響地靠近,並排停泊。
維萱與婉蓉移至船頭,衣袂飄飄,風姿綽約盡顯。維萱抬眸遠眺,忽見榮襄郡王與蘇長寧身影,她佯作訝然驚唿:“榮襄郡王,蘇姨娘,二位怎會現身於此?”
那聲音嬌柔卻透著幾分淩厲,仿若一道利箭劃破周遭嘈雜之音。未及二人作答,維萱款擺腰肢,上前數步,杏目含威,再度拔高聲調:“蘇姨娘,你今日在老夫人跟前可是言之鑿鑿,稱要親赴靈湘寺,為侯爺、太夫人祈福,以佑我承祥侯府平安順遂。可如今,卻與榮襄郡王同現於此,這是何道理?您二人……” 言至此處,畫舫內救火眾人停下手中動作,細聽維萱之言。
趙錦旭正欲開口,維萱怒目直視榮襄郡王,憤懣之情溢於言表,聲若洪鍾說道:“好你個榮襄郡王!您貴為天潢貴胄,竟全然不顧身份,悖逆倫常,公然引誘我承祥侯府妾室。眼下侯爺音信全無,您便如此肆意踐踏我侯府尊嚴,妄圖染指我府女眷,真當我侯府無人撐腰,任您張狂?” 話語落地,引得四下裏眾人紛紛朝他投來探尋目光。
趙錦旭聽聞維萱此言,臉色瞬間慘白如紙,毫無血色。那承祥侯一門忠烈,朝堂之上,父皇猶為感念其世代忠勇;民間之中,百姓傳頌其英勇事跡,讚不絕口。想當初,提起羅贏,被視作紈絝子弟,自戰場上手刃匈奴單於消息傳迴,再度提起此人,搖身一變,成為虎父無犬子之英雄。身為皇子,本應敬重功臣,他卻趁人失蹤,霸占人家妾室,此事無論捅到何處,皆為千夫所指。
蘇長寧見狀,駭得麵若死灰,雙腿仿若篩糠,幾欲癱軟在地。她心內慌亂如麻,暗自思忖:這陳維萱怎會現身於此?莫不是已然知曉了所有隱情?自己如今又該何去何從?若迴侯府,太夫人與老夫人定不會輕饒,那分明是自尋死路;思來想去,唯有留在榮襄郡王身側,或可覓得一線生機。
如此斟酌一番,她隻能拚盡全力,死死攥住榮襄郡王的衣角,似抓住救命稻草一般,欲往他懷中撲去。此刻的趙錦旭,滿心隻想著避嫌,哪有餘力顧及蘇長寧。
他眸光驟閃,慌亂之色溢於言表,倉促間抬手將蘇長寧用力推開。繼而,整了整衣衫,朝著維萱雙手抱拳,言辭間滿是懇切:“侯夫人,還請移步前方茶館,容趙某詳述一二。今日之事,斷非如夫人所臆測那般不堪。趙某與蘇姨娘確然素昧平生,她此番前來,隻為向趙某探聽侯爺的消息。趙某念其出自承祥侯府,不敢有絲毫怠慢,這才將她延請入畫舫。望夫人切勿無端揣度,莫要錯怪了好人,更莫要折損了趙某的聲名。”
彼時,畫舫內火勢已然得到控製,趙錦旭正欲下船,親自向維萱辯白。二人於船上這般高聲對談,引得周遭眾人紛紛側目,實乃有失儀態。
卻見維萱柳眉倒豎,高聲叱道:“榮襄郡王這是欲往何處?今日若不給妾身一個明白交代,我承祥侯府定是不依。今日午後,妾身與大嫂一直在這畫舫之中,並未瞧見郡王畫舫的蹤影,可眼下瞧著,你二人似出遊方歸,畫舫亦是方才靠岸。你二人共處至少二三個時辰,你竟還言說她是來向你打聽侯爺之事,這般言辭,漏洞百出,顯然不實。既如此,不若你我一道麵聖,在禦前分辨個清楚!”
言罷,不給趙錦旭絲毫分辯之機,維萱與婉蓉徑直下了船,疾步踏入婉蓉的馬車,須臾間,馬車揚塵而去。
趙錦旭望著維萱離去的身影,惱怒不已,袖中的手緊握成拳,臉上一陣白一陣紅。他自是知曉今日這事兒若傳揚出去,朝堂之上、市井之間不知要生出多少流言蜚語,於他聲名有損,郡王府眾人亦是顏麵無光。
待緩過神來,他迴首看向畫舫,蘇長寧還立在那兒,神色楚楚,眼中隱有淚光。趙錦旭心頭煩悶,卻也知此刻不能再亂了分寸,低聲道:“寧兒,今日之事怕是難以善了,你且先迴侯府,莫要再隨意出門。待本王尋得時機,向侯夫人道明其中曲折。”
蘇長寧淚如斷珠,泣訴道:“妾身若迴了侯府,恐是再難踏出那高門一步,太夫人與老夫人素性嚴苛,必不會輕饒於我。郡王殿下,您若不救妾身,妾身便隻有死路一條了呀。”
趙錦旭眉頭緊鎖,麵色冷峻如霜,冷哼一聲:“你此刻若不迴府,反倒坐實了你我有私通苟且之事。你隻需迴府言說,因著實心係羅贏安危,偶然聽聞本王在此遊樂,這才心急上前探問消息,牢牢咬死此事,承祥侯府眾人即便心有疑慮、心懷不滿,也拿你無可奈何。” 言罷,他一甩衣袖,大步流星下了船,乘轎匆匆沒入暮色之中。
蘇長寧緊攥著紅燕之手,悲戚哽咽:“怎會淪落至這般田地?那太廟一事何等嚴重,本以為能讓陳府陷入萬劫不複深淵,叫那陳維萱肝腸寸斷、痛徹心扉,孰料世事難料,諸多變故紛至遝來,到頭來反倒是我聲名狼藉,淪為眾人唾棄之物,落得個眾叛親離的淒慘下場。我心有不甘呐,姨娘血海深仇未報,我不能就此倒下。”
主仆二人相互偎依,仿若受傷的孤獸,腳步虛浮、踉蹌地下了船,茫然無措地走在江畔小道。周遭暮色漸濃,寒鴉聒噪,更添幾分淒涼。
驀地,侯府管家羅信率一眾仆婦,仿若兇神惡煞般,氣勢洶洶而來。羅信身旁小廝身形魁梧,滿臉橫肉,此刻手中緊握著粗糲繩索,在月色映照下透著股森寒之意。
蘇長寧見狀,嬌軀猛地一顫,寒意仿若從腳底直竄心頭,慌亂扭頭,提起裙擺,拚了命地往後奔逃,發絲淩亂,全然不知該奔往何處,唯聞風聲在耳畔唿嘯。
羅信見狀,大手一揮,仆婦們一擁而上朝著蘇長寧撲去。須臾間,便將她死死摁倒在地,蘇長寧掙紮間,裙擺撕裂,塵土飛揚,隻能發出嗚嗚咽咽的絕望聲響。
黃冬趁著眾人滅火之際,悄然折返侯府,將此事密報給管家羅信。羅信不敢有絲毫耽擱,即刻帶著數名粗壯仆婦小廝,手持棍棒,前來拿人。
待迴至侯府,羅信徑直將蘇長寧押入柴房。柴房內陰暗潮濕,彌漫著腐朽黴味,角落蛛網橫生。蘇長寧口中被粗暴地塞了布條,隻能發出嗚嗚咽咽、含糊不清的聲響,發絲淩亂地糊在臉上,淚水混著塵土,狼狽不堪。羅信哐當落鎖之後,對兩名膀大腰圓的仆婦說道:“好生看緊了,不許任何人探視,若有差池,唯你們是問!”
紅燕此刻正跪在瑞欣院之中,院內燈火昏黃,光影搖曳。老夫人端坐於上位,麵容冷峻,眼神仿若寒刀。她一聲令下,便有人上前剝去紅燕的外衣,僅留單薄中衣。紅燕瑟瑟發抖,屈膝跪地,光潔的石板地寒意透骨,老夫人一言不發,就這般將她晾在那兒。
趙錦旭在屋內來迴踱步,仿若困獸掙紮,急得焦頭爛額,額上汗珠密布。他忙不迭召來幕僚,他滿心憂慮,生怕陳維萱今晚便進宮向父皇告狀。幕僚們交頭接耳一番,紛紛進言,皆道隻需咬定牙關,矢口否認認得蘇長寧,若那蘇長寧妄圖攀咬殿下,便一口咬定是汙蔑。此事既未捉奸在床,隻要打死不認,旁人便無計可施,到頭來,皇上想必也隻能不了了之,權當一場鬧劇。
所幸一夜無事,晨光熹微,灑入屋內。看來那陳維萱並未進宮麵聖,趙錦旭長舒一口氣,這才稍稍寬心。想來她亦是知曉自己身為皇上親子,母妃又在後宮榮寵無雙,況且此事並無確鑿實證,她又哪來的把握能贏下這場禦狀,不過是虛驚一場罷了。
他尚未來得及暗自慶幸,父皇身邊的小太監鄭昌已然匆匆趕到郡王府。據鄭昌所言,天還未亮,承祥侯老夫人便協同陳維萱一道身著誥命服飾進了宮。二人直愣愣地跪在朝臣上朝必經之路,雙手緊握訴狀,口中不停哭訴,聲聲控訴榮襄郡王仗勢欺人、霸占承祥侯府妾室的惡行。
趙錦旭頓覺五雷轟頂,身形一晃,險些站立不穩。他瞪大雙眸,死死盯著鄭昌,良久,才迴過神來,咬牙問道:“你所言當真?” 鄭昌微微垂首,尖著嗓子迴道:“郡王殿下,咱家豈敢欺瞞,此刻宮門前早已圍了不少大臣,議論紛紛,陛下聞聽此事,龍顏大怒,傳召殿下即刻進宮呢。”
趙錦旭心亂如麻,在屋內來迴疾走幾步,額上冷汗如雨而下,心中暗忖:這陳維萱竟如此決絕,全然不顧皇家顏麵,徑直鬧到這步田地。他匆匆整理衣冠,妄圖穩住心神,可指尖仍止不住地顫抖。
待他隨鄭昌入得宮來,尚未靠近金鑾殿,便聽聞朝堂內一片嘈雜之聲。抬眼望去,隻見承祥侯老夫人白發蒼蒼,卻身姿挺直,跪在地上,手中高舉訴狀;陳維萱麵容清冷,緊抿雙唇,星眸中滿是堅毅。周邊大臣們交頭接耳,目光不時掃向這邊,或驚或歎,或暗含鄙夷。
趙錦旭硬著頭皮上前,剛要開口辯解,皇帝趙宵廷的怒喝聲已如炸雷般響起:“逆子!你可知罪?”
趙錦旭噗通跪地,伏地叩首:“父皇息怒,兒臣冤枉,此事定是有人蓄意栽贓,惡意誣陷。”
陳維萱直視趙錦旭,冷聲道:“郡王殿下,昨日畫舫之事,眾人皆有目共睹,你還敢狡辯?我侯府雖勢微,卻也不容這般欺淩。”
趙錦旭暗自叫苦,心下知曉此刻縱有百口,亦難辯白。然一旦認下此事,莫說自身榮華富貴傾頹在即,便是母妃於後宮之中,恐亦難脫牽連。
他眸光一閃,計上心來,旋即昂首高聲唿道:“父皇聖明,懇請明鑒!兒臣昨日偶然路遇蘇姨娘,不過寥寥數語寒暄罷了,何來欺辱霸占之說?定是那蘇姨娘心思叵測,妄圖借兒臣攀龍附鳳,指不定是承祥侯府眾人串通一氣,蓄意謀害兒臣,欲陷兒臣於萬劫不複之地。”
承祥侯老夫人夏氏老淚縱橫,泣不成聲:“我侯府滿門英烈,忠心可昭日月,不曾想如今竟被人如此肆意踐踏、汙蔑、欺辱至此,這爵位於我而言,又有何用?不要也罷!”
言罷,雙手顫抖著將頭冠取下,又要去解身上誥命服飾,唬得皇上龍顏失色,趕忙疾步上前製止,不容她再言語,連連安撫。
維萱與婉蓉移至船頭,衣袂飄飄,風姿綽約盡顯。維萱抬眸遠眺,忽見榮襄郡王與蘇長寧身影,她佯作訝然驚唿:“榮襄郡王,蘇姨娘,二位怎會現身於此?”
那聲音嬌柔卻透著幾分淩厲,仿若一道利箭劃破周遭嘈雜之音。未及二人作答,維萱款擺腰肢,上前數步,杏目含威,再度拔高聲調:“蘇姨娘,你今日在老夫人跟前可是言之鑿鑿,稱要親赴靈湘寺,為侯爺、太夫人祈福,以佑我承祥侯府平安順遂。可如今,卻與榮襄郡王同現於此,這是何道理?您二人……” 言至此處,畫舫內救火眾人停下手中動作,細聽維萱之言。
趙錦旭正欲開口,維萱怒目直視榮襄郡王,憤懣之情溢於言表,聲若洪鍾說道:“好你個榮襄郡王!您貴為天潢貴胄,竟全然不顧身份,悖逆倫常,公然引誘我承祥侯府妾室。眼下侯爺音信全無,您便如此肆意踐踏我侯府尊嚴,妄圖染指我府女眷,真當我侯府無人撐腰,任您張狂?” 話語落地,引得四下裏眾人紛紛朝他投來探尋目光。
趙錦旭聽聞維萱此言,臉色瞬間慘白如紙,毫無血色。那承祥侯一門忠烈,朝堂之上,父皇猶為感念其世代忠勇;民間之中,百姓傳頌其英勇事跡,讚不絕口。想當初,提起羅贏,被視作紈絝子弟,自戰場上手刃匈奴單於消息傳迴,再度提起此人,搖身一變,成為虎父無犬子之英雄。身為皇子,本應敬重功臣,他卻趁人失蹤,霸占人家妾室,此事無論捅到何處,皆為千夫所指。
蘇長寧見狀,駭得麵若死灰,雙腿仿若篩糠,幾欲癱軟在地。她心內慌亂如麻,暗自思忖:這陳維萱怎會現身於此?莫不是已然知曉了所有隱情?自己如今又該何去何從?若迴侯府,太夫人與老夫人定不會輕饒,那分明是自尋死路;思來想去,唯有留在榮襄郡王身側,或可覓得一線生機。
如此斟酌一番,她隻能拚盡全力,死死攥住榮襄郡王的衣角,似抓住救命稻草一般,欲往他懷中撲去。此刻的趙錦旭,滿心隻想著避嫌,哪有餘力顧及蘇長寧。
他眸光驟閃,慌亂之色溢於言表,倉促間抬手將蘇長寧用力推開。繼而,整了整衣衫,朝著維萱雙手抱拳,言辭間滿是懇切:“侯夫人,還請移步前方茶館,容趙某詳述一二。今日之事,斷非如夫人所臆測那般不堪。趙某與蘇姨娘確然素昧平生,她此番前來,隻為向趙某探聽侯爺的消息。趙某念其出自承祥侯府,不敢有絲毫怠慢,這才將她延請入畫舫。望夫人切勿無端揣度,莫要錯怪了好人,更莫要折損了趙某的聲名。”
彼時,畫舫內火勢已然得到控製,趙錦旭正欲下船,親自向維萱辯白。二人於船上這般高聲對談,引得周遭眾人紛紛側目,實乃有失儀態。
卻見維萱柳眉倒豎,高聲叱道:“榮襄郡王這是欲往何處?今日若不給妾身一個明白交代,我承祥侯府定是不依。今日午後,妾身與大嫂一直在這畫舫之中,並未瞧見郡王畫舫的蹤影,可眼下瞧著,你二人似出遊方歸,畫舫亦是方才靠岸。你二人共處至少二三個時辰,你竟還言說她是來向你打聽侯爺之事,這般言辭,漏洞百出,顯然不實。既如此,不若你我一道麵聖,在禦前分辨個清楚!”
言罷,不給趙錦旭絲毫分辯之機,維萱與婉蓉徑直下了船,疾步踏入婉蓉的馬車,須臾間,馬車揚塵而去。
趙錦旭望著維萱離去的身影,惱怒不已,袖中的手緊握成拳,臉上一陣白一陣紅。他自是知曉今日這事兒若傳揚出去,朝堂之上、市井之間不知要生出多少流言蜚語,於他聲名有損,郡王府眾人亦是顏麵無光。
待緩過神來,他迴首看向畫舫,蘇長寧還立在那兒,神色楚楚,眼中隱有淚光。趙錦旭心頭煩悶,卻也知此刻不能再亂了分寸,低聲道:“寧兒,今日之事怕是難以善了,你且先迴侯府,莫要再隨意出門。待本王尋得時機,向侯夫人道明其中曲折。”
蘇長寧淚如斷珠,泣訴道:“妾身若迴了侯府,恐是再難踏出那高門一步,太夫人與老夫人素性嚴苛,必不會輕饒於我。郡王殿下,您若不救妾身,妾身便隻有死路一條了呀。”
趙錦旭眉頭緊鎖,麵色冷峻如霜,冷哼一聲:“你此刻若不迴府,反倒坐實了你我有私通苟且之事。你隻需迴府言說,因著實心係羅贏安危,偶然聽聞本王在此遊樂,這才心急上前探問消息,牢牢咬死此事,承祥侯府眾人即便心有疑慮、心懷不滿,也拿你無可奈何。” 言罷,他一甩衣袖,大步流星下了船,乘轎匆匆沒入暮色之中。
蘇長寧緊攥著紅燕之手,悲戚哽咽:“怎會淪落至這般田地?那太廟一事何等嚴重,本以為能讓陳府陷入萬劫不複深淵,叫那陳維萱肝腸寸斷、痛徹心扉,孰料世事難料,諸多變故紛至遝來,到頭來反倒是我聲名狼藉,淪為眾人唾棄之物,落得個眾叛親離的淒慘下場。我心有不甘呐,姨娘血海深仇未報,我不能就此倒下。”
主仆二人相互偎依,仿若受傷的孤獸,腳步虛浮、踉蹌地下了船,茫然無措地走在江畔小道。周遭暮色漸濃,寒鴉聒噪,更添幾分淒涼。
驀地,侯府管家羅信率一眾仆婦,仿若兇神惡煞般,氣勢洶洶而來。羅信身旁小廝身形魁梧,滿臉橫肉,此刻手中緊握著粗糲繩索,在月色映照下透著股森寒之意。
蘇長寧見狀,嬌軀猛地一顫,寒意仿若從腳底直竄心頭,慌亂扭頭,提起裙擺,拚了命地往後奔逃,發絲淩亂,全然不知該奔往何處,唯聞風聲在耳畔唿嘯。
羅信見狀,大手一揮,仆婦們一擁而上朝著蘇長寧撲去。須臾間,便將她死死摁倒在地,蘇長寧掙紮間,裙擺撕裂,塵土飛揚,隻能發出嗚嗚咽咽的絕望聲響。
黃冬趁著眾人滅火之際,悄然折返侯府,將此事密報給管家羅信。羅信不敢有絲毫耽擱,即刻帶著數名粗壯仆婦小廝,手持棍棒,前來拿人。
待迴至侯府,羅信徑直將蘇長寧押入柴房。柴房內陰暗潮濕,彌漫著腐朽黴味,角落蛛網橫生。蘇長寧口中被粗暴地塞了布條,隻能發出嗚嗚咽咽、含糊不清的聲響,發絲淩亂地糊在臉上,淚水混著塵土,狼狽不堪。羅信哐當落鎖之後,對兩名膀大腰圓的仆婦說道:“好生看緊了,不許任何人探視,若有差池,唯你們是問!”
紅燕此刻正跪在瑞欣院之中,院內燈火昏黃,光影搖曳。老夫人端坐於上位,麵容冷峻,眼神仿若寒刀。她一聲令下,便有人上前剝去紅燕的外衣,僅留單薄中衣。紅燕瑟瑟發抖,屈膝跪地,光潔的石板地寒意透骨,老夫人一言不發,就這般將她晾在那兒。
趙錦旭在屋內來迴踱步,仿若困獸掙紮,急得焦頭爛額,額上汗珠密布。他忙不迭召來幕僚,他滿心憂慮,生怕陳維萱今晚便進宮向父皇告狀。幕僚們交頭接耳一番,紛紛進言,皆道隻需咬定牙關,矢口否認認得蘇長寧,若那蘇長寧妄圖攀咬殿下,便一口咬定是汙蔑。此事既未捉奸在床,隻要打死不認,旁人便無計可施,到頭來,皇上想必也隻能不了了之,權當一場鬧劇。
所幸一夜無事,晨光熹微,灑入屋內。看來那陳維萱並未進宮麵聖,趙錦旭長舒一口氣,這才稍稍寬心。想來她亦是知曉自己身為皇上親子,母妃又在後宮榮寵無雙,況且此事並無確鑿實證,她又哪來的把握能贏下這場禦狀,不過是虛驚一場罷了。
他尚未來得及暗自慶幸,父皇身邊的小太監鄭昌已然匆匆趕到郡王府。據鄭昌所言,天還未亮,承祥侯老夫人便協同陳維萱一道身著誥命服飾進了宮。二人直愣愣地跪在朝臣上朝必經之路,雙手緊握訴狀,口中不停哭訴,聲聲控訴榮襄郡王仗勢欺人、霸占承祥侯府妾室的惡行。
趙錦旭頓覺五雷轟頂,身形一晃,險些站立不穩。他瞪大雙眸,死死盯著鄭昌,良久,才迴過神來,咬牙問道:“你所言當真?” 鄭昌微微垂首,尖著嗓子迴道:“郡王殿下,咱家豈敢欺瞞,此刻宮門前早已圍了不少大臣,議論紛紛,陛下聞聽此事,龍顏大怒,傳召殿下即刻進宮呢。”
趙錦旭心亂如麻,在屋內來迴疾走幾步,額上冷汗如雨而下,心中暗忖:這陳維萱竟如此決絕,全然不顧皇家顏麵,徑直鬧到這步田地。他匆匆整理衣冠,妄圖穩住心神,可指尖仍止不住地顫抖。
待他隨鄭昌入得宮來,尚未靠近金鑾殿,便聽聞朝堂內一片嘈雜之聲。抬眼望去,隻見承祥侯老夫人白發蒼蒼,卻身姿挺直,跪在地上,手中高舉訴狀;陳維萱麵容清冷,緊抿雙唇,星眸中滿是堅毅。周邊大臣們交頭接耳,目光不時掃向這邊,或驚或歎,或暗含鄙夷。
趙錦旭硬著頭皮上前,剛要開口辯解,皇帝趙宵廷的怒喝聲已如炸雷般響起:“逆子!你可知罪?”
趙錦旭噗通跪地,伏地叩首:“父皇息怒,兒臣冤枉,此事定是有人蓄意栽贓,惡意誣陷。”
陳維萱直視趙錦旭,冷聲道:“郡王殿下,昨日畫舫之事,眾人皆有目共睹,你還敢狡辯?我侯府雖勢微,卻也不容這般欺淩。”
趙錦旭暗自叫苦,心下知曉此刻縱有百口,亦難辯白。然一旦認下此事,莫說自身榮華富貴傾頹在即,便是母妃於後宮之中,恐亦難脫牽連。
他眸光一閃,計上心來,旋即昂首高聲唿道:“父皇聖明,懇請明鑒!兒臣昨日偶然路遇蘇姨娘,不過寥寥數語寒暄罷了,何來欺辱霸占之說?定是那蘇姨娘心思叵測,妄圖借兒臣攀龍附鳳,指不定是承祥侯府眾人串通一氣,蓄意謀害兒臣,欲陷兒臣於萬劫不複之地。”
承祥侯老夫人夏氏老淚縱橫,泣不成聲:“我侯府滿門英烈,忠心可昭日月,不曾想如今竟被人如此肆意踐踏、汙蔑、欺辱至此,這爵位於我而言,又有何用?不要也罷!”
言罷,雙手顫抖著將頭冠取下,又要去解身上誥命服飾,唬得皇上龍顏失色,趕忙疾步上前製止,不容她再言語,連連安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