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事了拂衣去,會川聞師名。
我沒有,你胡說,拿證據出來啊 作者:鏡子裏的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眾人不解的看著馬瘸子手上的錢幣。實在是沒明白,一枚常見的大錢。有什麽不一樣的,怎麽說能分析出線索。
方雨羽接過錢幣,仔細打量起來。這枚錢幣一麵印著“當十”的字樣,一麵印著“湘·元慶十三年製”的字樣。根據上麵的生產的年號和地點,可以判斷這枚錢幣就是湘州府的銀司監在元慶十三年生產的。
“你是說這批殺手來自湘州府?”方雨羽看著手上的錢幣問道。
“應當是的,這元慶十三年時,朝廷命湘州銀司監製造了這批大錢。但當時由於一些其他關係,這批錢幣有些問題,所以發行後不久便禁止流通了。故而這批錢幣在當時並未流通全國。隻有少量流向湘州府內。因為這批錢幣的特殊性,擁有著批錢幣的人將其收藏起來。大部分都是湘州府的人事士收藏,少有人轉手。”
馬瘸子緩了緩繼續說道:“方才我在搜查的時候,這枚錢幣被那賊人當做裝飾掛在身上。我想這人或許就是其收藏者之一。”
周衍宗聽著二人的分析。這才明白過來。原來一枚常見的錢幣居然有這麽多信息。不過好奇的是,這錢幣到底有什麽不一樣,朝廷都禁止了,而民眾還要收藏。
從方雨羽手裏要過錢幣,對著火把看了半天,也沒看出來問題。於是開口問道:“這枚錢幣看上去沒什麽問題啊,為什麽朝廷要禁止呢?”
方雨羽開口解釋道:“這批錢幣,當時築模的時候出了問題,導致製造出來的錢幣花紋走樣了,四爪的龍紋成了五爪了。流通幾日後才發現,後來將這批錢幣緊急迴收了,不過沒有全部收迴來。朝廷還將那銀司監的官員們問了罪。所以這批錢幣也就很少能在外麵見著了。”
周衍宗聽方雨羽這麽一解釋,又拿起錢幣仔細看了看,發現還真是的。錢幣印有龍紋圖案一側上,那小小的龍爪上,赫然是五根爪子。
“還真是,看來這賊人應當如馬大俠所言,應是那湘洲府的人了。那,這樣。白都尉。”
周衍宗將白野叫過來下令道:“將所有賊人押迴軍營,通知白銀城縣令帶人到軍營來,孤要連夜審問這些人,將審問的情況稟報迴京都府。讓那些對孤動心思的人消停消停。”
“遵命。”
白野率眾軍士將剩下的四人押往軍營。
~~~
第二日,白銀城外的官道上,方雨羽和馬瘸子騎著各自的老軍馬,跟著一個商隊往會川城的方向走著。
這商隊主人是個藥材商人,這次去會川城就是去收些當地的藥材迴去。一行人兩輛馬車,連帶著馬瘸子和方雨羽一起十多個人,除了領隊的掌櫃的,還有兩個學徒,一個中年大夫。其餘的幾人是商隊請的護衛。
馬瘸子當時找到商隊領隊,表示願意支付一些錢,想與商隊同行。那掌櫃的也是個豪爽的人。在清楚來意後,象征性的收了幾個大錢,便將出發時間和集合地點告訴了馬瘸子。
就這樣,方雨羽和馬瘸子一早就跟著商隊的馬車早早的出了城。
二人正在馬背上一邊吃著隨身帶的幹糧。一邊策馬前行。就跟在商隊最後一輛馬車後麵。
馬瘸子掏出水囊喝了口水後對著方雨羽說道:“公子昨晚為何不去軍營看看審問的結果,而是直接告辭迴了客棧?”
“說實話,我不太想知道這裏麵的事,牽扯太多對我們沒好處。最好就是事了拂衣去。”
方雨羽咽下嘴裏的食物後繼續說道:“而且我們這一路上耽擱了不少時間了。雖然再也沒遇見當初那方家的那波賊人。但是我心裏還是有些擔心的。早一日到三清山早一日安身。”
“嗯,按照趕路的時間來算的話,我們這時應當是要上山了。不過公子不用太過擔心,過了會川城,就到三清山地界了。眼下最多還要半個月。便能到了。等將你送到,我便要去京都府打探伯爺的消息。到時候我會定時將消息托人帶給你。你暫且就現在山上跟著張道爺修行。多學些傍身的本事。等有朝一日,將那幕後黑手給辦了,替方家報仇。”
方雨羽點了點頭,想著在白銀城送出了信,再有兩日就能到臨江城。信件不像物品。走督驛司的信路,快的很。一來一迴說不定比自己還要早到會川。
就這樣,二人跟隨馬車一路從白銀城走到了會川城,中間在野外過了幾晚,又在兩個小縣城裏歇息了一下。在第十天的時候總算到了會川城。一路上除了遇到過一次野狼,倒也平安無事。
進城後二人便與商隊道別了。在城裏尋了個客棧,準備歇息一日後繼續往三清山去。
這一段路,方雨羽向馬瘸子請教了許多暗器上的學問。馬瘸子也不藏私,將自己多年來的心得,一一傳授。更是將百靈匣裏麵的東西展示給方雨羽看。
看得方雨羽好一陣激動,那百靈匣簡直就是個百寶匣。裏麵藏了各式暗器,還有在白銀城驛站用過的小弩,許多都叫不上名字。有小巧精致的飛刀,也有各式各樣的飛鏢,最讓方雨羽心動的是一把可以組裝的弩。藏在百靈匣中一點也不起眼。也是當時在白銀城驛站最後射殺那黑衣人殺手的那一把。
弩在大羽朝可是禁止民間使用,特別是製式弩。一般都是邊軍斥候營才給配。這一把應當是馬瘸子自己改裝的。有點像前朝的款式,但是比軍用的小上許多。而且可以組裝。這一點是軍弩不具備的。同樣,這弩的殺傷力也就不如軍弩了。連弩箭都是特製的。所以馬瘸子當時用來射殺黑衣人殺手後,還要將那弩箭再迴收。
馬瘸子如今也算是方雨羽半個師傅了,見方雨羽練暗器頗有天賦。揚言等方雨羽從三清山上下來後就將百靈匣傳給他,這讓方雨羽高興了好久。期間更是加大了練習的力度,勢要在將來能讓百靈匣重現江湖。
二人在客棧安頓好了之後便打算向客棧掌櫃的去打聽督驛司的位置。二人從後院客房來到前廳,正欲尋掌櫃的問話。就見門外走進來一個穿著一身青色道袍,背後背著個包袱,頭上盤著頭發帶著八卦帽,手裏拿著一個拂塵的中年道士。
那道士走到櫃台前,對著掌櫃的開口問道:“店家,店裏還有房間嗎。”
掌櫃的聽有人問話,抬頭一看,見來人是一位道士。趕忙出了櫃台,對著道士拱手行禮。
“這位道長,您幾位,我這兒還有上房兩間。”
青衣道長迴禮道:“貧道一人,要一間普通的房就行,修行之人不講究太多。”
“道長客氣了,您盡管住便是,這房錢你照普通房間結賬就是了。對了,還未請教道長道號。”
中年道士作了道揖。“貧道張定雲,道號也是定雲,是真武觀的道人。多謝掌櫃的人情。那我就不客氣了。”
掌櫃的一聽是真武觀的道士,頓時一臉驚訝的看著張道長說道:“可是那三清山上的真武觀的道長。哎呀,道長快快請坐。小虎給道長上一壺好茶。”
掌櫃的趕忙拉著張道長在一旁的桌子坐下,又叫過店裏的夥計給上了壺茶。然後對著張道長說道:“不知道張道長原來是真武觀的高人,方才多有怠慢,還望張道長不要見怪。”
那張定雲似乎見慣了這種事,擺了擺手說道:“無事無事,倒是貧道耽誤掌櫃的生意了。”
“那道長先坐著喝些茶水,休息休息。我讓人去將客房收拾收拾。再帶道長去後院的房間休息。”
張道長拱手示意掌櫃的先去忙。掌櫃的這才迴到櫃台前對著方雨羽二人拱手行禮:“抱歉二位,方才有些忙,沒顧得上。敢問二位有什麽吩咐。”
方雨羽看著方才的一幕覺得有些奇怪,為何當掌櫃的聽說是來自真武觀的道士後,態度明顯恭敬了許多。見掌櫃的與自己問話。於是開口說道:“掌櫃的,這真武觀有什麽特別的地方嗎,為何方才見你聽聞這道長來自真武觀後,對這位張道長如此恭敬?”
“公子是第一次來這會川城吧。”
方雨羽點了點頭。那掌櫃的繼續說道:“自從張元欽張道爺被聖上冊封真人後,這真武觀就成了天下道家魁首。不少來自其他地方的信士都想拜在張道爺門下學道。不過張道爺除了真武觀的道士以外,從來沒有收過其他人做弟子。就算是真武觀的道士,也隻有四人算是張道爺親傳,其餘的幾人都是記名弟子。其他的道士雖在真武觀學道,但並非全是張道爺的門下。”
方雨羽聽掌櫃的介紹著真武觀的事,心裏對這個未見麵的師傅又多了些疑惑。
真武觀在甘州名氣很大,除了張道爺被冊封真人以外,還與真武觀的做派有關。真武觀的每一位道士在山上學道幾年後便要下山曆練。一是打磨自身武藝,二是紅塵練心。用自己在觀裏所學到的本事去造福百姓。有醫術高明的就在各地遊走治病,不求迴報。有武藝高強的就教邊境百姓習武練兵,保家衛國。有會奇門八卦,風水堪輿的就替人尋寶地,化兇煞。反正就是在大羽朝境內四處遊曆。走到一地就為一地百姓做些事情。不過大多都是去的偏遠的地方。很少在城裏出沒。
要不是在會川城。或許都見不到真武觀的道士。而甘州城是所有真武觀道士下山和歸山的必經之地,故而這裏的百姓與之接觸的多些。對真武觀的敬仰遠非別的州府能比。
下山曆練的道士在遊曆一番後便會迴到三清山上繼續修煉,將自己曆練的諸多感悟,所見所聞都記錄下來。同時也將江湖上的見聞帶迴了三清山。更有甚者,將遊曆時收集到的各家典籍和器物也會帶迴三清山。也就讓後來下山的同門對江湖有了許多了解。同時許多江湖上失傳的東西反而能在真武觀見到。
張道爺作為當今江湖武道第一人,加上有朝廷的冊封,自然是沒有宵小敢打真武觀的主意。再一個,道家講究自我修行,極少與江湖人結怨。而且道家修練較為辛苦,不但要守戒律,還要有道家前輩舉薦才能入道門。天下道士基本上都有傳承,而這些入道門有道號的道士在朝廷的欽天監是要登記留檔的。與佛門不一樣。不是誰都可以,想當就當的。那些被抓到的假道士可是要被朝廷給送去大牢的。
方雨羽聽著掌櫃的介紹,對真武觀有了新的認識。對自己未來的師父也多了許多期待。再與掌櫃的打聽到督驛司的位置後,方雨羽便帶著馬瘸子出了客棧,往會川城的督驛司走去。
這會川城在甘州也算是個不小的縣城了,這裏的環境適合藥材種植,更有許多名貴的野生藥材。往來的商人大多是來自各地的藥材商人。收購當地的藥材後迴到各自家鄉進行售賣。或交給那些醫館進行處理。
會川城的督驛司就在城中縣衙的背後一條街道上。與縣衙就一牆之隔。門上掛著督驛司的牌子,很好辨認。進出的除了驛卒,還有一些商人和百姓。這些都是來寄信寄物,或者取信取物的。
方雨羽和馬瘸子帶著王公誌的信物找到督驛司的驛卒,說明來意後。驛卒將二人帶到了後院的偏廳中,讓其稍等後便去稟報同司去了。
不一會兒,一位穿著督驛司同司官服的中年人便帶著一封信和一個小包裹過來了。
“會川督驛司同司,沈煉,見過雨參軍。”
方雨羽的假參軍身份這時候起作用了,雖然是個散官參軍,但王公誌的官職品階卻是擺在那兒的,有朝廷冊封的從七品的武官,方雨羽作為其屬官,身份上自然比一個九品同司高貴些。
“臨江城團練參軍雨羽,見過沈同司。”方雨羽拱手行禮道:“我今日才到這會川城,想來督驛司問問看,有沒有我的信,想不到這信比我還先到了會川城。督驛司的效率果然讓人稱讚。”
沈煉將手上的東西放到一旁的桌子上對著方雨羽拱手道:“雨參軍過獎了,這本就是我督驛司應當的。按照程序,還請雨參軍出示一下信物,我需要核對確認一下。”
“自然,理應如此。”
方雨羽自懷裏取出王公誌的信物,交於沈煉。沈煉接過信物,又取過信件往來記錄的文書,仔細辨認後。將信物交還與方雨羽。
在記錄文書上寫了幾個小字後,便取了信件與包裹,伸手遞到方雨羽跟前。
“信物沒問題,我已對做了記錄。這是隨信而來的包裹。還請雨參軍收好。對了,在這個文書上簽個字,表示您這邊收到了,我們也好歸檔。”
方雨羽接過信件與包裹,交於馬瘸子後,隨沈煉到桌前。取過筆便在記錄文書上簽下了“雨羽”二字。
取到信件和包裹後,方雨羽迫不及待的想將信打開看看裏麵的內容。隻是這會兒在督驛司內,多有便。便與沈煉寒暄幾句後趕迴了客棧。
二人進了房間,關好房門後。方雨羽這才將懷裏的信打開。仔細查看起信的內容起來。
“好好好,原來是他們。”方雨羽看著信的內容,眼睛裏閃過一絲怒火。
方雨羽接過錢幣,仔細打量起來。這枚錢幣一麵印著“當十”的字樣,一麵印著“湘·元慶十三年製”的字樣。根據上麵的生產的年號和地點,可以判斷這枚錢幣就是湘州府的銀司監在元慶十三年生產的。
“你是說這批殺手來自湘州府?”方雨羽看著手上的錢幣問道。
“應當是的,這元慶十三年時,朝廷命湘州銀司監製造了這批大錢。但當時由於一些其他關係,這批錢幣有些問題,所以發行後不久便禁止流通了。故而這批錢幣在當時並未流通全國。隻有少量流向湘州府內。因為這批錢幣的特殊性,擁有著批錢幣的人將其收藏起來。大部分都是湘州府的人事士收藏,少有人轉手。”
馬瘸子緩了緩繼續說道:“方才我在搜查的時候,這枚錢幣被那賊人當做裝飾掛在身上。我想這人或許就是其收藏者之一。”
周衍宗聽著二人的分析。這才明白過來。原來一枚常見的錢幣居然有這麽多信息。不過好奇的是,這錢幣到底有什麽不一樣,朝廷都禁止了,而民眾還要收藏。
從方雨羽手裏要過錢幣,對著火把看了半天,也沒看出來問題。於是開口問道:“這枚錢幣看上去沒什麽問題啊,為什麽朝廷要禁止呢?”
方雨羽開口解釋道:“這批錢幣,當時築模的時候出了問題,導致製造出來的錢幣花紋走樣了,四爪的龍紋成了五爪了。流通幾日後才發現,後來將這批錢幣緊急迴收了,不過沒有全部收迴來。朝廷還將那銀司監的官員們問了罪。所以這批錢幣也就很少能在外麵見著了。”
周衍宗聽方雨羽這麽一解釋,又拿起錢幣仔細看了看,發現還真是的。錢幣印有龍紋圖案一側上,那小小的龍爪上,赫然是五根爪子。
“還真是,看來這賊人應當如馬大俠所言,應是那湘洲府的人了。那,這樣。白都尉。”
周衍宗將白野叫過來下令道:“將所有賊人押迴軍營,通知白銀城縣令帶人到軍營來,孤要連夜審問這些人,將審問的情況稟報迴京都府。讓那些對孤動心思的人消停消停。”
“遵命。”
白野率眾軍士將剩下的四人押往軍營。
~~~
第二日,白銀城外的官道上,方雨羽和馬瘸子騎著各自的老軍馬,跟著一個商隊往會川城的方向走著。
這商隊主人是個藥材商人,這次去會川城就是去收些當地的藥材迴去。一行人兩輛馬車,連帶著馬瘸子和方雨羽一起十多個人,除了領隊的掌櫃的,還有兩個學徒,一個中年大夫。其餘的幾人是商隊請的護衛。
馬瘸子當時找到商隊領隊,表示願意支付一些錢,想與商隊同行。那掌櫃的也是個豪爽的人。在清楚來意後,象征性的收了幾個大錢,便將出發時間和集合地點告訴了馬瘸子。
就這樣,方雨羽和馬瘸子一早就跟著商隊的馬車早早的出了城。
二人正在馬背上一邊吃著隨身帶的幹糧。一邊策馬前行。就跟在商隊最後一輛馬車後麵。
馬瘸子掏出水囊喝了口水後對著方雨羽說道:“公子昨晚為何不去軍營看看審問的結果,而是直接告辭迴了客棧?”
“說實話,我不太想知道這裏麵的事,牽扯太多對我們沒好處。最好就是事了拂衣去。”
方雨羽咽下嘴裏的食物後繼續說道:“而且我們這一路上耽擱了不少時間了。雖然再也沒遇見當初那方家的那波賊人。但是我心裏還是有些擔心的。早一日到三清山早一日安身。”
“嗯,按照趕路的時間來算的話,我們這時應當是要上山了。不過公子不用太過擔心,過了會川城,就到三清山地界了。眼下最多還要半個月。便能到了。等將你送到,我便要去京都府打探伯爺的消息。到時候我會定時將消息托人帶給你。你暫且就現在山上跟著張道爺修行。多學些傍身的本事。等有朝一日,將那幕後黑手給辦了,替方家報仇。”
方雨羽點了點頭,想著在白銀城送出了信,再有兩日就能到臨江城。信件不像物品。走督驛司的信路,快的很。一來一迴說不定比自己還要早到會川。
就這樣,二人跟隨馬車一路從白銀城走到了會川城,中間在野外過了幾晚,又在兩個小縣城裏歇息了一下。在第十天的時候總算到了會川城。一路上除了遇到過一次野狼,倒也平安無事。
進城後二人便與商隊道別了。在城裏尋了個客棧,準備歇息一日後繼續往三清山去。
這一段路,方雨羽向馬瘸子請教了許多暗器上的學問。馬瘸子也不藏私,將自己多年來的心得,一一傳授。更是將百靈匣裏麵的東西展示給方雨羽看。
看得方雨羽好一陣激動,那百靈匣簡直就是個百寶匣。裏麵藏了各式暗器,還有在白銀城驛站用過的小弩,許多都叫不上名字。有小巧精致的飛刀,也有各式各樣的飛鏢,最讓方雨羽心動的是一把可以組裝的弩。藏在百靈匣中一點也不起眼。也是當時在白銀城驛站最後射殺那黑衣人殺手的那一把。
弩在大羽朝可是禁止民間使用,特別是製式弩。一般都是邊軍斥候營才給配。這一把應當是馬瘸子自己改裝的。有點像前朝的款式,但是比軍用的小上許多。而且可以組裝。這一點是軍弩不具備的。同樣,這弩的殺傷力也就不如軍弩了。連弩箭都是特製的。所以馬瘸子當時用來射殺黑衣人殺手後,還要將那弩箭再迴收。
馬瘸子如今也算是方雨羽半個師傅了,見方雨羽練暗器頗有天賦。揚言等方雨羽從三清山上下來後就將百靈匣傳給他,這讓方雨羽高興了好久。期間更是加大了練習的力度,勢要在將來能讓百靈匣重現江湖。
二人在客棧安頓好了之後便打算向客棧掌櫃的去打聽督驛司的位置。二人從後院客房來到前廳,正欲尋掌櫃的問話。就見門外走進來一個穿著一身青色道袍,背後背著個包袱,頭上盤著頭發帶著八卦帽,手裏拿著一個拂塵的中年道士。
那道士走到櫃台前,對著掌櫃的開口問道:“店家,店裏還有房間嗎。”
掌櫃的聽有人問話,抬頭一看,見來人是一位道士。趕忙出了櫃台,對著道士拱手行禮。
“這位道長,您幾位,我這兒還有上房兩間。”
青衣道長迴禮道:“貧道一人,要一間普通的房就行,修行之人不講究太多。”
“道長客氣了,您盡管住便是,這房錢你照普通房間結賬就是了。對了,還未請教道長道號。”
中年道士作了道揖。“貧道張定雲,道號也是定雲,是真武觀的道人。多謝掌櫃的人情。那我就不客氣了。”
掌櫃的一聽是真武觀的道士,頓時一臉驚訝的看著張道長說道:“可是那三清山上的真武觀的道長。哎呀,道長快快請坐。小虎給道長上一壺好茶。”
掌櫃的趕忙拉著張道長在一旁的桌子坐下,又叫過店裏的夥計給上了壺茶。然後對著張道長說道:“不知道張道長原來是真武觀的高人,方才多有怠慢,還望張道長不要見怪。”
那張定雲似乎見慣了這種事,擺了擺手說道:“無事無事,倒是貧道耽誤掌櫃的生意了。”
“那道長先坐著喝些茶水,休息休息。我讓人去將客房收拾收拾。再帶道長去後院的房間休息。”
張道長拱手示意掌櫃的先去忙。掌櫃的這才迴到櫃台前對著方雨羽二人拱手行禮:“抱歉二位,方才有些忙,沒顧得上。敢問二位有什麽吩咐。”
方雨羽看著方才的一幕覺得有些奇怪,為何當掌櫃的聽說是來自真武觀的道士後,態度明顯恭敬了許多。見掌櫃的與自己問話。於是開口說道:“掌櫃的,這真武觀有什麽特別的地方嗎,為何方才見你聽聞這道長來自真武觀後,對這位張道長如此恭敬?”
“公子是第一次來這會川城吧。”
方雨羽點了點頭。那掌櫃的繼續說道:“自從張元欽張道爺被聖上冊封真人後,這真武觀就成了天下道家魁首。不少來自其他地方的信士都想拜在張道爺門下學道。不過張道爺除了真武觀的道士以外,從來沒有收過其他人做弟子。就算是真武觀的道士,也隻有四人算是張道爺親傳,其餘的幾人都是記名弟子。其他的道士雖在真武觀學道,但並非全是張道爺的門下。”
方雨羽聽掌櫃的介紹著真武觀的事,心裏對這個未見麵的師傅又多了些疑惑。
真武觀在甘州名氣很大,除了張道爺被冊封真人以外,還與真武觀的做派有關。真武觀的每一位道士在山上學道幾年後便要下山曆練。一是打磨自身武藝,二是紅塵練心。用自己在觀裏所學到的本事去造福百姓。有醫術高明的就在各地遊走治病,不求迴報。有武藝高強的就教邊境百姓習武練兵,保家衛國。有會奇門八卦,風水堪輿的就替人尋寶地,化兇煞。反正就是在大羽朝境內四處遊曆。走到一地就為一地百姓做些事情。不過大多都是去的偏遠的地方。很少在城裏出沒。
要不是在會川城。或許都見不到真武觀的道士。而甘州城是所有真武觀道士下山和歸山的必經之地,故而這裏的百姓與之接觸的多些。對真武觀的敬仰遠非別的州府能比。
下山曆練的道士在遊曆一番後便會迴到三清山上繼續修煉,將自己曆練的諸多感悟,所見所聞都記錄下來。同時也將江湖上的見聞帶迴了三清山。更有甚者,將遊曆時收集到的各家典籍和器物也會帶迴三清山。也就讓後來下山的同門對江湖有了許多了解。同時許多江湖上失傳的東西反而能在真武觀見到。
張道爺作為當今江湖武道第一人,加上有朝廷的冊封,自然是沒有宵小敢打真武觀的主意。再一個,道家講究自我修行,極少與江湖人結怨。而且道家修練較為辛苦,不但要守戒律,還要有道家前輩舉薦才能入道門。天下道士基本上都有傳承,而這些入道門有道號的道士在朝廷的欽天監是要登記留檔的。與佛門不一樣。不是誰都可以,想當就當的。那些被抓到的假道士可是要被朝廷給送去大牢的。
方雨羽聽著掌櫃的介紹,對真武觀有了新的認識。對自己未來的師父也多了許多期待。再與掌櫃的打聽到督驛司的位置後,方雨羽便帶著馬瘸子出了客棧,往會川城的督驛司走去。
這會川城在甘州也算是個不小的縣城了,這裏的環境適合藥材種植,更有許多名貴的野生藥材。往來的商人大多是來自各地的藥材商人。收購當地的藥材後迴到各自家鄉進行售賣。或交給那些醫館進行處理。
會川城的督驛司就在城中縣衙的背後一條街道上。與縣衙就一牆之隔。門上掛著督驛司的牌子,很好辨認。進出的除了驛卒,還有一些商人和百姓。這些都是來寄信寄物,或者取信取物的。
方雨羽和馬瘸子帶著王公誌的信物找到督驛司的驛卒,說明來意後。驛卒將二人帶到了後院的偏廳中,讓其稍等後便去稟報同司去了。
不一會兒,一位穿著督驛司同司官服的中年人便帶著一封信和一個小包裹過來了。
“會川督驛司同司,沈煉,見過雨參軍。”
方雨羽的假參軍身份這時候起作用了,雖然是個散官參軍,但王公誌的官職品階卻是擺在那兒的,有朝廷冊封的從七品的武官,方雨羽作為其屬官,身份上自然比一個九品同司高貴些。
“臨江城團練參軍雨羽,見過沈同司。”方雨羽拱手行禮道:“我今日才到這會川城,想來督驛司問問看,有沒有我的信,想不到這信比我還先到了會川城。督驛司的效率果然讓人稱讚。”
沈煉將手上的東西放到一旁的桌子上對著方雨羽拱手道:“雨參軍過獎了,這本就是我督驛司應當的。按照程序,還請雨參軍出示一下信物,我需要核對確認一下。”
“自然,理應如此。”
方雨羽自懷裏取出王公誌的信物,交於沈煉。沈煉接過信物,又取過信件往來記錄的文書,仔細辨認後。將信物交還與方雨羽。
在記錄文書上寫了幾個小字後,便取了信件與包裹,伸手遞到方雨羽跟前。
“信物沒問題,我已對做了記錄。這是隨信而來的包裹。還請雨參軍收好。對了,在這個文書上簽個字,表示您這邊收到了,我們也好歸檔。”
方雨羽接過信件與包裹,交於馬瘸子後,隨沈煉到桌前。取過筆便在記錄文書上簽下了“雨羽”二字。
取到信件和包裹後,方雨羽迫不及待的想將信打開看看裏麵的內容。隻是這會兒在督驛司內,多有便。便與沈煉寒暄幾句後趕迴了客棧。
二人進了房間,關好房門後。方雨羽這才將懷裏的信打開。仔細查看起信的內容起來。
“好好好,原來是他們。”方雨羽看著信的內容,眼睛裏閃過一絲怒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