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做綠葉?
庇護的罪婦成女帝後,竟瘋狂壓榨我 作者:首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付興德無奈,隻好先帶著趙昭等人,走進大堂。
相比於庭院的豪華,大堂內更是人聲鼎沸,熱鬧非凡。
偌大的大堂,擺了數十張桌席,款待五六百餘名客人。
左側坐著的,多是上了年紀的鄉紳富商,一個個穿著顯赫,一看便知是富貴人家。
右側坐著的,則大多是身著官袍的文臣,或身著長衫的武將,單憑身上的氣場,便可見絕非普通人。
下至七品小官,上至二品大員,幾乎是應有盡有。
從這些人的身邊走過,趙昭等人心中都無比緊張,連唿吸都變得急促。
不知為何,在場這些貴客中,絕大多數人都不正眼看他們,仿佛無視他們的存在。
而為數不多有一些瞥了他們一眼的,臉上滿是玩味的笑容,仿佛在看一群跳梁小醜一般。
這些不友善的目光,使得本就緊張的趙昭等人,一個個都更加急促不安。
最裏麵的主桌,便是淮王祝天雄和他的家人,以及幾名身份最為顯赫的一品大員。
祝天雄穿著一身明豔的紅衣,同眾人敬酒致意,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
付興德上前一步,朗聲道,“老朽付興德,恭祝淮王殿下五十整壽!”
趙昭等人也急忙紛紛躬身,畢恭畢敬道,“祝淮王殿下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哦?付老先生來了!”
祝天雄朝付興德點頭致意,樂嗬嗬道,“付老先生,你我可是已經有多年不見了。”
“今日你能前來捧場,是給了本王天大的麵子,一定要吃好喝好,不醉不歸!”
趙昭等人都不由暗暗心驚,看著付興德的眼神中充滿敬佩和崇拜。
付老先生真不愧是京城最有名的大儒,明明無官無職,卻連堂堂淮王都如此給麵子。
付興德極為謙卑,頷首淡笑道,“哪裏,淮王殿下邀請我們南坪書院前來賦詩,才是我等的榮幸。”
“殿下所要的十位才子,老夫已盡數選拔而出。”
“請淮王殿下先出個題目,給他們一些時間,待會也好獻上詩文,為在場的貴賓佳朋們助興。”
祝天雄擺了擺手,淡笑道,“付老,這個不急。”
“今日本王既然是要舉辦詩會,自然不僅僅是讓你們賦詩助興那麽簡單。”
“本王這裏也有十名才子,皆是朝中重臣們的子嗣,早就有心與寒門學子們切磋一番。”
“待酒宴過罷,本王再行主題,讓官宦子弟與寒門學子們,好好比試一下。”
聽聞此話,付興德不由愣住。
來此之前,祝天雄隻說讓他選才子前來賦詩賀壽,卻未曾提起比詩之事。
趙昭等人麵麵相覷,一個個心中也有些沒底。
循著祝天雄手指的方向看去,他口中的十名才子,都同自己的父輩一起,坐在一張桌邊。
當初大炎的文臣,可以分為兩撥人。
其中一撥,是以周老周群峻為首。
皇帝都已經跑路,他們卻還死守在皇宮中。
直到京城陷落,才被雲曌接管。
而另外一撥,則是在當初龍樞城被攻破後,見大炎大勢已去,便拖家帶口逃出京城,叛逃大炎,投效大周。
一個是被動投降,一個是主動投降,自然是主動投降的人官位更高,待遇更好。
而祝天雄口中的文臣,正是屬於後者。
這些穿著奢侈,氣質跋扈的青年,坐在自己二品、三品大員的父親身邊,滿臉囂張不屑看著他們。
趙昭等人頓時心中都有些發怵,渾身微微顫抖不已。
直到這一刻,他們才終於感覺到不對勁。
今日淮王特意請他們來到這裏,似乎不是為了讓他們一展才華。
而隻是讓他們來……為這些官宦子弟做背景板啊。
……
淮王府二樓,有一座僻靜的書房,正好對著下方。
由於角度刁鑽,從樓下根本看不到書房的存在,但從書房往下看,卻能將大堂的情景一覽無餘。
書房內擺著一張八仙桌,桌上也備了一份酒菜。
兩個人坐在桌邊,正是雲曌和裕親王。
“陛下,臣覺得你是有些小題大做了。”
身處冷冷清清的書房內,看著人家熱鬧敬酒,裕親王明顯有些不悅。
“就算是舉辦詩會,陛下也沒必要和臣一起躲起來不能露麵吧?”
“皇叔,委屈你了。”
雲曌端起茶盞淺抿一口,淡笑道,“今日我們來到淮王府的消息,除了你我之外,隻有祝淮王知道。”
“以你我的身份,若是真的現身人前,那豈不是讓其他人惶恐小心,攪了壽星的酒興?”
“也讓那些寒門學子更加緊張,無法展現出真才實學。”
裕親王不以為然道,“這些官宦子弟的父輩,皆是我大周重臣,自幼尋訪名師,自然才華橫溢。”
“那些窮酸書生,連解決溫飽都是問題,如何能與他們媲美?”
“我們大周想要選拔人才,終究還是要選擇這些官宦子弟子承父業才是。”
“指著那些窮書生,隻會敗壞了大好河山。”
雲曌淡笑道,“皇叔,朕倒不這麽認為。”
“有一位高人曾教誨於朕,出身寒微,不是恥辱,能屈能伸,方為英雄。”
“朕相信自古寒門多貴子,這些書生之所以籍籍無名,隻是因為沒有展示的機會。”
“今日便給他們一次機會,試試他們的才華又有何妨。”
裕親王雖心中不大痛快,但也不敢太過頂撞皇帝,隻得作罷。
雲曌微微眯起眼睛,美眸之中流露出一絲深邃。
今日舉辦這場詩會,以及寒門與貴族之間的比試,都是雲曌授意祝天雄為之。
她之所大費周章促成此事,自然是有所目的。
眼下大周已經建國開元,各地經連年戰火的洗禮,民生疲憊,百廢待興。
現如今最缺乏的,便是管轄府縣,治理地方的人才。
所以,盡快開辦第一次恩科取試,便成了頭等大事。
盡快開辦恩科這件事,雲曌與裕親王已經達成共識,宜早不宜遲。
但是,關於恩科的具體模式,他們兩人則是發生了分歧。
相比於庭院的豪華,大堂內更是人聲鼎沸,熱鬧非凡。
偌大的大堂,擺了數十張桌席,款待五六百餘名客人。
左側坐著的,多是上了年紀的鄉紳富商,一個個穿著顯赫,一看便知是富貴人家。
右側坐著的,則大多是身著官袍的文臣,或身著長衫的武將,單憑身上的氣場,便可見絕非普通人。
下至七品小官,上至二品大員,幾乎是應有盡有。
從這些人的身邊走過,趙昭等人心中都無比緊張,連唿吸都變得急促。
不知為何,在場這些貴客中,絕大多數人都不正眼看他們,仿佛無視他們的存在。
而為數不多有一些瞥了他們一眼的,臉上滿是玩味的笑容,仿佛在看一群跳梁小醜一般。
這些不友善的目光,使得本就緊張的趙昭等人,一個個都更加急促不安。
最裏麵的主桌,便是淮王祝天雄和他的家人,以及幾名身份最為顯赫的一品大員。
祝天雄穿著一身明豔的紅衣,同眾人敬酒致意,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
付興德上前一步,朗聲道,“老朽付興德,恭祝淮王殿下五十整壽!”
趙昭等人也急忙紛紛躬身,畢恭畢敬道,“祝淮王殿下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哦?付老先生來了!”
祝天雄朝付興德點頭致意,樂嗬嗬道,“付老先生,你我可是已經有多年不見了。”
“今日你能前來捧場,是給了本王天大的麵子,一定要吃好喝好,不醉不歸!”
趙昭等人都不由暗暗心驚,看著付興德的眼神中充滿敬佩和崇拜。
付老先生真不愧是京城最有名的大儒,明明無官無職,卻連堂堂淮王都如此給麵子。
付興德極為謙卑,頷首淡笑道,“哪裏,淮王殿下邀請我們南坪書院前來賦詩,才是我等的榮幸。”
“殿下所要的十位才子,老夫已盡數選拔而出。”
“請淮王殿下先出個題目,給他們一些時間,待會也好獻上詩文,為在場的貴賓佳朋們助興。”
祝天雄擺了擺手,淡笑道,“付老,這個不急。”
“今日本王既然是要舉辦詩會,自然不僅僅是讓你們賦詩助興那麽簡單。”
“本王這裏也有十名才子,皆是朝中重臣們的子嗣,早就有心與寒門學子們切磋一番。”
“待酒宴過罷,本王再行主題,讓官宦子弟與寒門學子們,好好比試一下。”
聽聞此話,付興德不由愣住。
來此之前,祝天雄隻說讓他選才子前來賦詩賀壽,卻未曾提起比詩之事。
趙昭等人麵麵相覷,一個個心中也有些沒底。
循著祝天雄手指的方向看去,他口中的十名才子,都同自己的父輩一起,坐在一張桌邊。
當初大炎的文臣,可以分為兩撥人。
其中一撥,是以周老周群峻為首。
皇帝都已經跑路,他們卻還死守在皇宮中。
直到京城陷落,才被雲曌接管。
而另外一撥,則是在當初龍樞城被攻破後,見大炎大勢已去,便拖家帶口逃出京城,叛逃大炎,投效大周。
一個是被動投降,一個是主動投降,自然是主動投降的人官位更高,待遇更好。
而祝天雄口中的文臣,正是屬於後者。
這些穿著奢侈,氣質跋扈的青年,坐在自己二品、三品大員的父親身邊,滿臉囂張不屑看著他們。
趙昭等人頓時心中都有些發怵,渾身微微顫抖不已。
直到這一刻,他們才終於感覺到不對勁。
今日淮王特意請他們來到這裏,似乎不是為了讓他們一展才華。
而隻是讓他們來……為這些官宦子弟做背景板啊。
……
淮王府二樓,有一座僻靜的書房,正好對著下方。
由於角度刁鑽,從樓下根本看不到書房的存在,但從書房往下看,卻能將大堂的情景一覽無餘。
書房內擺著一張八仙桌,桌上也備了一份酒菜。
兩個人坐在桌邊,正是雲曌和裕親王。
“陛下,臣覺得你是有些小題大做了。”
身處冷冷清清的書房內,看著人家熱鬧敬酒,裕親王明顯有些不悅。
“就算是舉辦詩會,陛下也沒必要和臣一起躲起來不能露麵吧?”
“皇叔,委屈你了。”
雲曌端起茶盞淺抿一口,淡笑道,“今日我們來到淮王府的消息,除了你我之外,隻有祝淮王知道。”
“以你我的身份,若是真的現身人前,那豈不是讓其他人惶恐小心,攪了壽星的酒興?”
“也讓那些寒門學子更加緊張,無法展現出真才實學。”
裕親王不以為然道,“這些官宦子弟的父輩,皆是我大周重臣,自幼尋訪名師,自然才華橫溢。”
“那些窮酸書生,連解決溫飽都是問題,如何能與他們媲美?”
“我們大周想要選拔人才,終究還是要選擇這些官宦子弟子承父業才是。”
“指著那些窮書生,隻會敗壞了大好河山。”
雲曌淡笑道,“皇叔,朕倒不這麽認為。”
“有一位高人曾教誨於朕,出身寒微,不是恥辱,能屈能伸,方為英雄。”
“朕相信自古寒門多貴子,這些書生之所以籍籍無名,隻是因為沒有展示的機會。”
“今日便給他們一次機會,試試他們的才華又有何妨。”
裕親王雖心中不大痛快,但也不敢太過頂撞皇帝,隻得作罷。
雲曌微微眯起眼睛,美眸之中流露出一絲深邃。
今日舉辦這場詩會,以及寒門與貴族之間的比試,都是雲曌授意祝天雄為之。
她之所大費周章促成此事,自然是有所目的。
眼下大周已經建國開元,各地經連年戰火的洗禮,民生疲憊,百廢待興。
現如今最缺乏的,便是管轄府縣,治理地方的人才。
所以,盡快開辦第一次恩科取試,便成了頭等大事。
盡快開辦恩科這件事,雲曌與裕親王已經達成共識,宜早不宜遲。
但是,關於恩科的具體模式,他們兩人則是發生了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