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為天地立心
庇護的罪婦成女帝後,竟瘋狂壓榨我 作者:首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然而,縱然佟如達聲嘶力竭地為蘇言辯解,嗓子都快要喊啞。
但是,麵對這些怒火上頭的考生,即便他的聲音再大,也直接被淹沒在鋪天蓋地的謾罵聲中,根本無濟於事。
眼看著幾名考生為了攻擊自己,直接將佟如達推翻在地。
蘇言臉色倏然一沉,猛然從袖口中亮出火銃,對著天空扣下扳機。
“肅靜!”
“砰!”
一聲震天動地的巨響,使得周圍瞬間安靜下來。
考生們一個個噤若寒蟬,看著蘇言手中寒芒凜凜的火銃,都不由悻悻閉上嘴巴。
蘇言目光環視著眾人,沉默少頃,冷聲道,“首先,我知道你們心中有委屈。”
“頭甲全都被世族子弟包攬,這件事之中必定存在著黑幕。”
“我向你們保證,一定會將此事調查得清清楚楚,還你們所有人一個公道。”
“其次,你們今日的嘴臉,屬實是讓我感到惡心。”
“爾等平日裏飽讀聖賢之書,自詡聖賢弟子,難道就是為了博取功名?”
“見自己沒有考到功名,就直接忘了滿嘴的之乎者也和仁義道德,還想去皇宮鬧事。”
“你們是因為朝廷的黑暗和不公,所以義憤填膺,憤憤不平嗎?”
“你們隻是痛恨,自己不是這些不公的利益既得者而已。”
蘇言這番話,直接戳中了考生們的內心,使得眾考生都有些慚愧地低下頭。
一人不滿嚷嚷道,“你這狗官,漂亮話說得倒是好聽。”
“我們寒窗苦讀,進京趕考,不就是為了功名嗎?”
“不為了功名,還能是為了什麽?”
“問得好。”
蘇言微微一笑,不緊不慢道,“那我且問你們,我改革科考,重撰考題,又是為了什麽?”
“你們可知道,為了讓科考迎來脫胎換骨的革新,我要得罪多少人,動了多少人的利益,遭到多少人的憎恨,迎來多少數不清的明槍暗箭。”
“如果隻是為了功名利祿,我為什麽不沿用舊製,繼續吃前朝的老本,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而是頂著來自各方的阻力,冒著隨時喪命的風險,要做這些費力不討好的事?”
這個問題,頓時將眾考生都給問住。
一個個滿臉懵逼,小心翼翼道:“為……為什麽?”
蘇言神情一凜,淡然喝道,“為,天地立心。”
“為,生民立命。”
“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蘇言的語氣雖平靜淡定,但一番話,卻振聾發聵,擲地有聲。
使得全場陷入一陣久久的沉默,每個人臉上都寫滿了難以置信的震驚。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
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蘇言這四句話,看似是口出狂言,狂得無邊無際。
但是,卻讓他們所有人的內心,都掀起一陣軒然大波。
這才是聖人之書,想教會給他們的道理。
這才是他們每一名讀書人,都應該視為己任的聖賢之道。
“蘇大人……”
“我們……知錯了……”
不知是誰第一個帶頭,膝蓋彎曲緩緩下跪。
所有人都跟著撲通一聲跪在地上,眼眶簌簌流下悔恨的淚水。
“我等苦讀多年,卻被功名迷住了雙眼,被利祿蒙了心智。”
“不知不覺間,便已經成為我們曾經最為厭惡痛恨的官僚。”
“幸而今日得蘇大人指點,我等才終於撥雲見日,茅塞頓開。”
“我輩文人,苦讀聖賢之書,絕不能空圖功名利祿,榮華富貴。”
“從今往後,我們都當以蘇大人為楷模!”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原本怨氣衝天的眾考生,被蘇言一語點透,一個個愧疚頓悟,無地自容,各自離開。
眼看著這些考生終於散去,蘇言才如釋重負出了口長氣。
今日之事,屬實是險之又險。
雖然恩科頭甲出現黑幕,與他沒有丁點關係。
但是,參加院試的考生,發生大規模的暴亂,不論出於什麽原因,歸根結底都是他這個主考的責任。
如果真的讓這些人去皇宮鬧事,再鬧出幾條人命來,這事便大了。
幸虧自己靈機一動,用張載的經典語錄,把這群考生都感動得跟孫子似的。
否則的話,還指不定要捅出多大的簍子。
“蘇大人……”
佟如達站起身來,晃晃悠悠迴到蘇言麵前。
這小子身上本就受了傷,剛剛為了阻攔暴動的考生們,更是被推翻在地,身上多出好幾個腳印。
蘇言關切道,“如達,沒事吧?”
“蘇大人,學生無礙。”
佟如達激動道,“蘇大人,你剛剛那番話說得真好。”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蘇大人這般思想和壯誌,讓學生也深受教誨!”
“隻是……誠然我輩文人讀聖賢書,不為功名利祿。”
“也不能讓那些不學無術的世族子弟,竊據頭甲的功名吧?”
蘇言淡笑道,“那是自然。”
“如達,這點銀子你拿著,先迴去歇著,好好養養傷。”
“我一定會將這件事,查得清清楚楚,水落石出。”
“不僅要揭露那些世族子弟的真麵目,更要將那些盜賣功名的狂賊統統揪出來。”
“讓他們為他們的所作所為,付出代價!”
……
深夜時分,裕王府。
裕親王坐在太師椅上喝著茶水,滿臉笑容,意氣風發。
黃如漢和肖敬山二人站在他的麵前,畢恭畢敬道,“王爺,殿試的考題,我們已經都擬好了……”
“很好。”
裕親王微笑道,“今日皇榜,張貼出去了吧?”
二人點了點頭:“已經在張貼在申明亭了。”
裕親王挑了挑眉,饒有興味道:“那些窮酸書生,沒有看出不對勁來?”
“看出了。”
黃如漢迴答道,“那些考生看出,頭甲的一百人皆是世族子弟。”
“原本義憤填膺,想要到皇宮鬧事討要說法。”
“沒想到蘇言卻突然現身,用一番話將他們全都給勸住,才免去了一場騷亂。”
但是,麵對這些怒火上頭的考生,即便他的聲音再大,也直接被淹沒在鋪天蓋地的謾罵聲中,根本無濟於事。
眼看著幾名考生為了攻擊自己,直接將佟如達推翻在地。
蘇言臉色倏然一沉,猛然從袖口中亮出火銃,對著天空扣下扳機。
“肅靜!”
“砰!”
一聲震天動地的巨響,使得周圍瞬間安靜下來。
考生們一個個噤若寒蟬,看著蘇言手中寒芒凜凜的火銃,都不由悻悻閉上嘴巴。
蘇言目光環視著眾人,沉默少頃,冷聲道,“首先,我知道你們心中有委屈。”
“頭甲全都被世族子弟包攬,這件事之中必定存在著黑幕。”
“我向你們保證,一定會將此事調查得清清楚楚,還你們所有人一個公道。”
“其次,你們今日的嘴臉,屬實是讓我感到惡心。”
“爾等平日裏飽讀聖賢之書,自詡聖賢弟子,難道就是為了博取功名?”
“見自己沒有考到功名,就直接忘了滿嘴的之乎者也和仁義道德,還想去皇宮鬧事。”
“你們是因為朝廷的黑暗和不公,所以義憤填膺,憤憤不平嗎?”
“你們隻是痛恨,自己不是這些不公的利益既得者而已。”
蘇言這番話,直接戳中了考生們的內心,使得眾考生都有些慚愧地低下頭。
一人不滿嚷嚷道,“你這狗官,漂亮話說得倒是好聽。”
“我們寒窗苦讀,進京趕考,不就是為了功名嗎?”
“不為了功名,還能是為了什麽?”
“問得好。”
蘇言微微一笑,不緊不慢道,“那我且問你們,我改革科考,重撰考題,又是為了什麽?”
“你們可知道,為了讓科考迎來脫胎換骨的革新,我要得罪多少人,動了多少人的利益,遭到多少人的憎恨,迎來多少數不清的明槍暗箭。”
“如果隻是為了功名利祿,我為什麽不沿用舊製,繼續吃前朝的老本,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而是頂著來自各方的阻力,冒著隨時喪命的風險,要做這些費力不討好的事?”
這個問題,頓時將眾考生都給問住。
一個個滿臉懵逼,小心翼翼道:“為……為什麽?”
蘇言神情一凜,淡然喝道,“為,天地立心。”
“為,生民立命。”
“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蘇言的語氣雖平靜淡定,但一番話,卻振聾發聵,擲地有聲。
使得全場陷入一陣久久的沉默,每個人臉上都寫滿了難以置信的震驚。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
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蘇言這四句話,看似是口出狂言,狂得無邊無際。
但是,卻讓他們所有人的內心,都掀起一陣軒然大波。
這才是聖人之書,想教會給他們的道理。
這才是他們每一名讀書人,都應該視為己任的聖賢之道。
“蘇大人……”
“我們……知錯了……”
不知是誰第一個帶頭,膝蓋彎曲緩緩下跪。
所有人都跟著撲通一聲跪在地上,眼眶簌簌流下悔恨的淚水。
“我等苦讀多年,卻被功名迷住了雙眼,被利祿蒙了心智。”
“不知不覺間,便已經成為我們曾經最為厭惡痛恨的官僚。”
“幸而今日得蘇大人指點,我等才終於撥雲見日,茅塞頓開。”
“我輩文人,苦讀聖賢之書,絕不能空圖功名利祿,榮華富貴。”
“從今往後,我們都當以蘇大人為楷模!”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原本怨氣衝天的眾考生,被蘇言一語點透,一個個愧疚頓悟,無地自容,各自離開。
眼看著這些考生終於散去,蘇言才如釋重負出了口長氣。
今日之事,屬實是險之又險。
雖然恩科頭甲出現黑幕,與他沒有丁點關係。
但是,參加院試的考生,發生大規模的暴亂,不論出於什麽原因,歸根結底都是他這個主考的責任。
如果真的讓這些人去皇宮鬧事,再鬧出幾條人命來,這事便大了。
幸虧自己靈機一動,用張載的經典語錄,把這群考生都感動得跟孫子似的。
否則的話,還指不定要捅出多大的簍子。
“蘇大人……”
佟如達站起身來,晃晃悠悠迴到蘇言麵前。
這小子身上本就受了傷,剛剛為了阻攔暴動的考生們,更是被推翻在地,身上多出好幾個腳印。
蘇言關切道,“如達,沒事吧?”
“蘇大人,學生無礙。”
佟如達激動道,“蘇大人,你剛剛那番話說得真好。”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蘇大人這般思想和壯誌,讓學生也深受教誨!”
“隻是……誠然我輩文人讀聖賢書,不為功名利祿。”
“也不能讓那些不學無術的世族子弟,竊據頭甲的功名吧?”
蘇言淡笑道,“那是自然。”
“如達,這點銀子你拿著,先迴去歇著,好好養養傷。”
“我一定會將這件事,查得清清楚楚,水落石出。”
“不僅要揭露那些世族子弟的真麵目,更要將那些盜賣功名的狂賊統統揪出來。”
“讓他們為他們的所作所為,付出代價!”
……
深夜時分,裕王府。
裕親王坐在太師椅上喝著茶水,滿臉笑容,意氣風發。
黃如漢和肖敬山二人站在他的麵前,畢恭畢敬道,“王爺,殿試的考題,我們已經都擬好了……”
“很好。”
裕親王微笑道,“今日皇榜,張貼出去了吧?”
二人點了點頭:“已經在張貼在申明亭了。”
裕親王挑了挑眉,饒有興味道:“那些窮酸書生,沒有看出不對勁來?”
“看出了。”
黃如漢迴答道,“那些考生看出,頭甲的一百人皆是世族子弟。”
“原本義憤填膺,想要到皇宮鬧事討要說法。”
“沒想到蘇言卻突然現身,用一番話將他們全都給勸住,才免去了一場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