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音剛落,但見薑子牙拱手作揖,緩緩說道:“啟奏陛下,建造鹿台這項工程實在是勞民傷財之舉啊!微臣懇請陛下打消這個念頭,萬萬不可再行此舉了。


    如今四方戰亂頻仍,民眾尚未得到完全平複,而國庫已然空虛,百姓生活日益窘困。陛下若再不將心思放在國家和百姓身上,修養和平之福,反而終日沉溺於美酒女色之中,親近那些諂媚奸臣,疏遠賢能之士,荒廢朝政,殘殺忠臣良將,致使名園之上蒼天哀愁,曆代祖宗為之告警。


    陛下若是全然不顧這些,繼續執迷不悟下去,隻怕這大好江山社稷和黎民蒼生不久之後就會落入他人之手啊!微臣承蒙陛下知遇之恩,在此關鍵時刻,不得不懷著一顆赤誠之心,冒著生死危險向您進諫。


    倘若陛下不肯聽從微臣所言,那麽可憐這天下蒼生和社稷宗廟,恐怕都難以長久保全了。微臣又怎能眼睜睜地看著這一切發生卻緘默不語呢?”


    薑子牙一番言辭懇切的勸諫,讓帝辛不禁心生惱怒。他臉色一沉,佯裝作怒發衝冠的模樣,大聲嗬斥道:“好一個大膽的匹夫!竟敢公然誹謗人皇!來人呐!速速命兩邊的承奉官給朕將這兩人拿下,午時問斬,以正國法威嚴!”


    然而,還未等承奉官等人上前動手,薑子牙早已身形一閃,如同離弦之箭一般朝著殿外飛奔而去。


    帝辛目睹此情此景,頓時佯裝勃然大怒,他那威嚴的聲音響徹整個大殿:“諸卿請看!這老匹夫一聽‘拿’字,竟然嚇得屁滾尿流,連起碼的禮節法度都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眾人紛紛側目望去,隻見承奉官一路緊追不舍,薑子牙則如驚弓之鳥般狂奔而出,穿過龍德殿、越過九間殿,徑直奔向九龍橋。


    薑子牙一邊拚命奔跑,一邊氣喘籲籲地喊道:“承奉官大人,您就別再苦苦相逼了!我不過是一介草民,難道還能逃出生天不成?今日唯有一死以謝天下罷了!”話音未落,他已縱身一躍,跳入波濤洶湧的九龍橋下,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原來,他憑借著精湛的水遁之術,趁機逃脫了追捕。


    承奉官眼見薑子牙跳河自盡,無奈之下隻得返迴龍德殿向帝辛複命。他跪倒在地,戰戰兢兢地稟報:“啟奏陛下,那薑子牙在九龍橋上毅然決然地跳水身亡了……”帝辛與身旁的伏天對視一眼,兩人心領神會,他們深知薑子牙已然借助水遁成功脫身,但此刻卻故作驚訝之色。


    帝辛佯作憤怒地吼道:“好一個不知死活的老匹夫啊!”隨後,他轉頭麵向滿朝文武大臣,緩緩說道:“諸位愛卿,想這鹿台工程浩大,不僅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而且耗時良久。朕念及百姓疾苦,決定暫且將其擱置一旁,待日後時機成熟時再行商議。”


    滿朝文武聽聞皇帝此言,齊聲高唿:“吾皇聖明!萬歲萬歲萬萬歲!”緊接著,帝辛大手一揮,宣布退朝。群臣們魚貫而出,各自散去。


    且說薑子牙如同前世一般,施展水遁之法順利迴到了宋異人莊上。他稍作喘息,平複心情後,趕忙前去拜見馬氏。見到馬氏,他便迫不及待地將朝堂之上所發生之事詳細講述了一遍。馬氏聽得目瞪口呆,半晌迴不過神來。


    而後,薑子牙不禁長歎一聲道:“似這般昏庸之君,未能讓我施展胸中所學,難以實現我平生的誌向啊!”接著,他轉頭看向馬氏,目光堅定地說道:“你快快收拾好行裝,隨我一同前往西岐吧。待到了那裏,定有時機能讓我官居一品,位列公卿。而你,將被封為一品夫人,身披佩霞,頭戴珠冠,盡享無上榮耀於西岐之地,如此也算不枉我此番出仕之舉。”


    然而,馬氏聽聞此言後,卻滿臉不屑地迴應道:“哼,你又非出自名門望族、書香世家,隻不過是一介闖蕩江湖的術士罷了。


    如今得天幸做了個小小的下大夫,全賴天子仁德,對你已是恩寵有加。現今人皇命你監造鹿台工程,這分明是對你的看重和照顧,可你倒好,不管不顧這些,還要多嘴進言什麽?


    再者說了,就算給了你更大的官職,恐怕也是無福消受。好好的現成官位不去珍惜,反倒要赤手空拳跑到別的地方去,這難道不是舍近求遠嗎?居然還妄想著能夠官居一品,真是癡人說夢!


    薑子牙,我跟你這夫妻緣分也就到此為止了。我自小生於朝歌,決不會去往他鄉異國。從今往後,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咱們各不相幹,再無二話可說!”


    話已至此,薑子牙深知與馬氏之間已然情斷義絕,再無挽迴餘地。於是,在某一天辭別了好友宋異人夫婦之後,薑尚便施展出神奇的遁術,往西岐山方向疾馳而去。一路上,他風馳電掣般越過了孟津、黃河,徑直向著澠池縣進發。緊接著,他又馬不停蹄地穿過潼關、穿雲關、界牌關以及汜水關等地。最終,經過長途跋涉,終於抵達了那座名為金雞嶺的地方。


    收起土遁後,發現此地已然是到達了西岐之地。他站定身形,仔細觀察了一番周圍的方位,確認無誤後,便再次施展遁術,向著渭水的方向疾馳而去。他打算先到那裏,找個合適的地方隱匿起來,靜靜地等待著那出世之機的到來。暫且按下不表。


    話說此時的西岐城內,散宜生等一眾文武重臣正聚集在一起,與伯邑考商議著重要的事情。隻見伯邑考一臉凝重地開口說道:“父王被囚禁於朝歌至今已有七載之久,兒臣實在不忍見父親受苦,意欲親自前往朝歌,代父贖罪,不知諸位愛卿意下如何?”


    話音剛落,坐在一旁的散宜生趕忙起身拱手說道:“主公啊,臨行前大王曾留下遺言,稱當有七年之厄,屆時自然可以平安歸國。如今時日未到,公子您還是暫且忍耐一下吧。若是心中著實難以安定,不妨派遣一些得力的士卒前去朝歌問候請安,如此也不失為盡孝之子的本分,又何必親身涉入那危險之地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四個大學生成了人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讀者都是紳士大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讀者都是紳士大大並收藏四個大學生成了人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