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即便如此,他也明白此刻絕不能輕易收手,


    因為按照他們事先精心策劃好的計謀,


    崇侯虎注定要在此戰中命喪黃泉、奔赴地府報到。


    所以,當崇侯虎再度領軍,並帶著散宜生出現在陣前時,


    還沒等對方開口說話,蘇護毫不猶豫地下達命令,


    讓其子蘇全忠率領麾下大軍如猛虎下山般突然襲擊而出。


    這突如其來的攻擊讓崇侯虎一方完全措手不及,


    刹那間殺聲震天、塵土飛揚。


    在這混亂不堪的戰局中,蘇全忠身先士卒,勇猛無比,


    他揮舞著手中的兵刃,帶領士兵們一路衝殺。


    可憐那崇侯虎和崇應彪父子二人,尚未反應過來究竟發生了何事,


    就已被蘇全忠及其部將合力斬殺於馬下。


    而一旁的散宜生見勢不妙,隻得慌慌張張、狼狽不堪地逃迴軍陣之內。


    至此,伏羲與伏天帝辛等人共同謀劃的計策基本上大功告成。


    這個消息如同長了翅膀一般迅速傳迴到朝歌城中,


    得知此事後的帝辛故作震怒之態,但實際上他內心對此早有預料。


    盡管表麵上大發雷霆,可他終究還是沒有再提及親自出征一事,


    隻是下令讓聞仲聞太師統領大軍火速趕往冀州城平定叛亂,


    同時還特意降下聖旨嚴厲斥責西伯侯姬昌竟敢違抗王令。


    此刻,位於西岐城中心那座宏偉宮殿內的西伯侯姬昌,


    正滿懷期待地等待著散宜生帶迴令人振奮的好消息。


    想那崇侯虎帶領數萬大軍尚不能平定蘇護,


    自己隻消散宜生一人,手持以及一封書信便可將戰事消弭於無形,


    如此自可體現自己的影響力。


    也可為自己成就大業之時增添一番說服力。


    他麵帶微笑,心中暗自思忖著即將到來的喜訊將會如何推動西岐的發展。


    然而,當他聽到這個突如其來的消息時,


    原本喜悅的神情瞬間凝固,臉色變得極為難看。


    要知道,西伯侯姬昌乃是精通占卜之道的高人,


    前世其所創《相書》中的八八六十四卦更是被世人傳頌。


    憑借這神奇的卜算之術,他早就推算出西岐擁有取代商朝統治天下的命運。


    正因如此,平日裏姬昌行事格外小心翼翼,


    生怕稍有不慎便會引起殷商朝廷的警覺。


    同時,他也一直注重自身形象的塑造,


    以忠誠和賢德之名傳遍了整個大商各地。


    可如今,帝辛竟命令他與北伯侯崇候虎一同出兵征討冀州蘇護。


    麵對這樣的旨意,姬昌深知其中利害關係。


    於是,他選擇按兵不動,冷眼旁觀北伯侯及其兄弟在戰場上兵敗身亡。


    如此一來,雖然暫時避免了直接與蘇護交鋒,


    但由此引發的輿論壓力卻是巨大的。


    眾人皆指責姬昌見死不救、不忠不義,


    這種負麵評價足以讓他在大商臣民麵前難以抬頭做人。


    而且,如果日後西岐真的要起兵反商,這次事件無疑會成為一大阻礙,


    對其聲譽造成極大損害。


    不過,眼下的姬昌實在無暇顧及這些長遠問題。


    得知消息後,他立刻伏案疾書,


    匆忙寫下一封請罪信送往朝歌,


    希望能夠平息帝辛的怒火,挽迴些許局麵。


    至於此事最終結果如何,暫且按下不表。


    且說另一邊,太師聞仲已然率領五萬雄師以及百名驍勇善戰的將領,浩浩蕩蕩地踏上征途。


    這其中,尤以威名遠揚的魔家四將最為引人注目。


    他們個個身懷絕技,武藝高強,所到之處無不令敵人聞風喪膽。


    經過數日急行,這支龐大的軍隊終於抵達了冀州城外。


    由於此次出征的首要目標已然達成,


    伏羲特意授意蘇護等人,一旦聞仲前來勸降,隻需順水推舟,表示願意歸順即可。


    畢竟,雙方都清楚這場戰爭繼續下去隻會帶來更多無謂的傷亡和破壞。


    果不其然,次日清晨,天色剛剛破曉,


    穩重的聞仲就率領著魔家四將威風凜凜地站立在了冀州城樓下。


    他們昂首挺胸,氣勢洶洶,仿佛要給城中之人帶來無盡的威壓。


    此時,蘇護正在城內焦急地踱步思考應對之策。


    他深知聞太師威名遠揚,名震大商,


    其子蘇全忠雖然勇猛,但麵對如此強敵,也不敢輕易出城貿然一戰。


    經過深思熟慮後,蘇護決定親自出城與聞仲會麵。


    當蘇護緩緩走出城門時,聞仲一眼便認出了這位傳聞中的人物。


    隻見蘇護身材魁梧,麵容剛毅,眼神中透露出一股不屈的傲氣。


    聞仲心中暗自讚歎,果然如傳聞所言,這蘇護性格剛烈,為人公正。


    然而,他此次前來並非隻為交戰,而是想要嚐試以理服人,避免不必要的殺戮。


    於是,聞仲上前一步,拱手施禮道:


    “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當今聖上欲選豔妃,此乃天下皆知之事。


    凡公卿士庶之家,皆應順應天意,不得隱匿。


    如今閣下膝下有女,賢淑有德,


    聖上欲選其入宮,本是一樁美事。


    怎奈閣下竟敢與天子相抗,此舉已然忤逆君王。


    況且,閣下還在午門題詩,這般行徑更是罪責難逃啊!”


    說罷,聞仲微微停頓,觀察著蘇護的反應。


    見蘇護麵色凝重,並未言語反駁,他繼續說道:


    “仲素聞公忠義之名,實在不忍心看著您走上絕路。


    今日兩軍陣前,我特意前來相勸。


    倘若公能就此迴頭,不再固執己見,那麽不僅可以轉禍為福,還有諸多好處。


    其一,令愛入宮之後,必受宮闈寵愛,


    屆時公便可成為皇親國戚,享受高官厚祿,永鎮冀州,滿宅平安無憂。”


    聞仲騎於高頭大馬之上,對著蘇護侃侃而談:


    “如此一來,百姓將免受戰火塗炭之苦;


    其二,我軍與您麾下之眾也無需承受相互殺戮的慘痛代價;


    其三,您亦可重新拾起那君臣之間的大義名分啊!


    倘若您依舊執迷不悟,那麽眼下將會有三大危害接踵而至。


    這第一大危害便是冀州失守,宗廟社稷不複存在,


    就連您的親人家眷、骨肉手足都有可能麵臨被滅族之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四個大學生成了人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讀者都是紳士大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讀者都是紳士大大並收藏四個大學生成了人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