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覺得,是小賀子?”竹葉將洛知微頭上的珠翠釵環卸去,滿臉憂色,不時朝門口張望了一眼,“小主為何不覺得是香鬆,而是小賀子?”
“香鬆曾與我一起去過碧凰宮向皇後請安,那日賢妃踢翻了我藏好的手爐,將我的衣裙燒壞,應暇傳皇後的意思,請我去換了衣裙再離開。”洛知微一邊說著,一邊從梳妝台前起身,行至榻邊,將倒扣著的書拿起來,閑閑翻看,“那時應暇與香鬆並無眼神交流,假若香鬆是皇後的人,能這般沉得住氣,又怎麽會將我與皇上泛舟之事這般草率的便告訴了皇後呢?”
竹葉將妝奩收拾整齊,訥訥不言許久,才猶豫道:“那小主,咱們要如何處置這個小賀子啊?”
“不用咱們處置。”洛知微淡淡道,心神仍在書頁上。
除了之前被洛知微以宮人太多,不合規矩為由遣走的三個,是為皇帝暗中看顧洛知微的人,送進思渺宮的人都是江義敏精心挑選過的,底子幹淨。
想來小賀子也是臨時被收買了,才闖出這禍事來。
第二日請安完,江義敏便帶著一串宮人站在思渺宮的院子裏。
“洛貴人,您已晉封,按照規矩,當由四人伺候,除了竹葉和香鬆,皇上的意思是,由您再挑選兩位。”
“兩位?”洛知微站在廊下,略有不解,“江公公是不是搞錯了,思渺宮中已有三位宮人伺候。”
說著,洛知微向宮門口看去,卻不見小賀子的身影。
江義敏一愣,躬身道:“迴洛貴人,前幾日小賀子去禦前送您做的玉液羹,不慎打翻了桌案上的一隻祭藍釉膽瓶,那日因洛將軍在,皇上便不好責怪,隻是按照宮規,那小賀子得杖責,往後就不便在思渺宮伺候洛貴人了。”
竹葉抬眸,打量了一番江義敏送來的人,心下無奈地歎了一口氣,不知道這迴又會送來幾個眼線。
洛知微隨意挑選了兩個長相相近的,問了名字,一個叫杜鵑,一個叫杜若。
“便將這兩人留下吧。”
江義敏見狀,又道:“思渺宮沒有掌事太監,隻怕...”
洛知微笑了笑,“隻怕再有個毛手毛腳的,若是再打翻了思渺宮裏的禦賜之物便不好了。”
江義敏隻得應諾,帶著旁人離開了思渺宮。
竹葉讓香鬆帶著杜鵑和杜若在思渺宮裏熟悉規矩,自己則跟著洛知微入了寢殿。
“小主,這麽看來,皇上已經知道了?”
“自然。”洛知微走到書桌邊,斂了衣袖,又磨了些墨,執筆臨帖。
碧凰宮內,應暇入內來,在吳皇後的耳邊低語兩句,吳皇後一怔,“慎行司?”
“是啊,說是杖責,結果抓去了慎行司拷打,隻怕...會將咱們供出來。”
吳皇後斂正心神,拿起一把剪子,將盆栽的旁枝修剪掉,冷然道:“本宮是皇後,皇上怎麽會聽信他胡亂攀咬。”
應暇垂首,不再說話。
吳皇後一邊欣賞著那盆羅漢鬆,一邊頭也不抬繼續道:“那事,辦得如何了?”
“迴皇後娘娘,奴婢給將軍府遞了信兒,明後日便可成了。”
吳皇後挑眉,得意地笑了笑,“那便等著吧,帝王疑心,也該讓洛知微嚐嚐了。”
次日,剛到戌時,顧桓祁便到了碧凰宮。
不是初一也並非十五,吳皇後欣喜之外,隱隱有些不安。
估計是那小賀子攀咬,皇帝這是來問責來了。
“臣妾見過皇上。”
“起來吧。”
玄青色的身影從身旁走過,不曾停留片刻。
吳皇後臉上溫婉的笑意僵了僵,直起身來,朝一旁的小宮女道:“去將皇上愛吃的山楂糕拿來。”
“是。”
吳皇後在顧桓祁手邊奉上了一盞茶,笑容溫柔,立在一旁等著顧桓祁開口。
顧桓祁看了一眼手邊茶盞,摩挲著腰間色玉墜,“朕這些日子裏,有些疑問,想來問問皇後。”
吳皇後垂眸。
“朕聽聞,當初寧氏被人推下涼亭之事,皇後已經查出了真相?”
吳皇後清麗的睫毛顫抖著,抬眸一瞬,對上顧桓祁冷峻的目光,而後躲閃道:“臣妾無能,並未查明其中之事。”
“是嗎?”顧桓祁從袖中拿出一張灰黃的宣紙,扔在地上,“這是寧氏死前的認罪書,上麵分明寫著她對馮答應下毒前,得皇後娘娘告知,馮答應將寧氏推下了涼亭。”
吳皇後半信半疑地看了一眼地上的認罪書,竟當真是這般寫的,猛地一陣暈眩起來,不由向後踉蹌了一步。
顧桓祁收迴目光,轉過頭去,冷聲道:“給皇後看座。”
宮人搬來一把軟椅,攙扶著吳皇後坐下身。
“朕拿著這認罪書問過馮答應了,她已經招認了,皇後可有話跟朕說?”
吳皇後心一橫,抬眸道:“臣妾確實有話同皇上說。”
顧桓祁眼中凝結起了一層寒冰,右手食指撓了撓自己的眉峰,略帶好奇地哦了一聲,等著吳皇後繼續說下去。
“洛貴人與從前的舊人那般相似,皇上難道不覺得奇怪嗎?”
顧桓祁冷峻的神色倏然一變,眸底多了兩分陰鷙,強裝平靜道:“樣貌相近有何奇怪,你與那吳常在不也是如此?”
“樣貌相似自然不奇怪,隻是她們都喜歡煙青色,都對桂花有不服之症,字跡還都是簪花小楷。”
吳皇後一字一句說著,見顧桓祁摩挲著玉墜的手微微一滯,便知道自己賭對了。
帝王疑心甚重,早就聽說顧桓祁曾派人去查過洛知微從前長大的地方,如今看來,顧桓祁也懷疑過洛知微的來曆。
“臣妾托母家查明洛貴人的來曆,皇上猜猜,怎麽著?”吳皇後瞥了一眼地上的認罪書,不屑地勾起了唇角,紅唇微微揚起,熱烈下藏著些陰險。
顧桓祁轉過頭去,並未看見吳皇後臉上的神情,徑直道:“朕沒空與你打啞謎,你直說便是。”
吳皇後卻不急,深吸一口氣,平複了方才的暈眩,“那便請皇上與臣妾一同移步正殿,再聽臣妾與皇上一一道來也不遲啊。”
“香鬆曾與我一起去過碧凰宮向皇後請安,那日賢妃踢翻了我藏好的手爐,將我的衣裙燒壞,應暇傳皇後的意思,請我去換了衣裙再離開。”洛知微一邊說著,一邊從梳妝台前起身,行至榻邊,將倒扣著的書拿起來,閑閑翻看,“那時應暇與香鬆並無眼神交流,假若香鬆是皇後的人,能這般沉得住氣,又怎麽會將我與皇上泛舟之事這般草率的便告訴了皇後呢?”
竹葉將妝奩收拾整齊,訥訥不言許久,才猶豫道:“那小主,咱們要如何處置這個小賀子啊?”
“不用咱們處置。”洛知微淡淡道,心神仍在書頁上。
除了之前被洛知微以宮人太多,不合規矩為由遣走的三個,是為皇帝暗中看顧洛知微的人,送進思渺宮的人都是江義敏精心挑選過的,底子幹淨。
想來小賀子也是臨時被收買了,才闖出這禍事來。
第二日請安完,江義敏便帶著一串宮人站在思渺宮的院子裏。
“洛貴人,您已晉封,按照規矩,當由四人伺候,除了竹葉和香鬆,皇上的意思是,由您再挑選兩位。”
“兩位?”洛知微站在廊下,略有不解,“江公公是不是搞錯了,思渺宮中已有三位宮人伺候。”
說著,洛知微向宮門口看去,卻不見小賀子的身影。
江義敏一愣,躬身道:“迴洛貴人,前幾日小賀子去禦前送您做的玉液羹,不慎打翻了桌案上的一隻祭藍釉膽瓶,那日因洛將軍在,皇上便不好責怪,隻是按照宮規,那小賀子得杖責,往後就不便在思渺宮伺候洛貴人了。”
竹葉抬眸,打量了一番江義敏送來的人,心下無奈地歎了一口氣,不知道這迴又會送來幾個眼線。
洛知微隨意挑選了兩個長相相近的,問了名字,一個叫杜鵑,一個叫杜若。
“便將這兩人留下吧。”
江義敏見狀,又道:“思渺宮沒有掌事太監,隻怕...”
洛知微笑了笑,“隻怕再有個毛手毛腳的,若是再打翻了思渺宮裏的禦賜之物便不好了。”
江義敏隻得應諾,帶著旁人離開了思渺宮。
竹葉讓香鬆帶著杜鵑和杜若在思渺宮裏熟悉規矩,自己則跟著洛知微入了寢殿。
“小主,這麽看來,皇上已經知道了?”
“自然。”洛知微走到書桌邊,斂了衣袖,又磨了些墨,執筆臨帖。
碧凰宮內,應暇入內來,在吳皇後的耳邊低語兩句,吳皇後一怔,“慎行司?”
“是啊,說是杖責,結果抓去了慎行司拷打,隻怕...會將咱們供出來。”
吳皇後斂正心神,拿起一把剪子,將盆栽的旁枝修剪掉,冷然道:“本宮是皇後,皇上怎麽會聽信他胡亂攀咬。”
應暇垂首,不再說話。
吳皇後一邊欣賞著那盆羅漢鬆,一邊頭也不抬繼續道:“那事,辦得如何了?”
“迴皇後娘娘,奴婢給將軍府遞了信兒,明後日便可成了。”
吳皇後挑眉,得意地笑了笑,“那便等著吧,帝王疑心,也該讓洛知微嚐嚐了。”
次日,剛到戌時,顧桓祁便到了碧凰宮。
不是初一也並非十五,吳皇後欣喜之外,隱隱有些不安。
估計是那小賀子攀咬,皇帝這是來問責來了。
“臣妾見過皇上。”
“起來吧。”
玄青色的身影從身旁走過,不曾停留片刻。
吳皇後臉上溫婉的笑意僵了僵,直起身來,朝一旁的小宮女道:“去將皇上愛吃的山楂糕拿來。”
“是。”
吳皇後在顧桓祁手邊奉上了一盞茶,笑容溫柔,立在一旁等著顧桓祁開口。
顧桓祁看了一眼手邊茶盞,摩挲著腰間色玉墜,“朕這些日子裏,有些疑問,想來問問皇後。”
吳皇後垂眸。
“朕聽聞,當初寧氏被人推下涼亭之事,皇後已經查出了真相?”
吳皇後清麗的睫毛顫抖著,抬眸一瞬,對上顧桓祁冷峻的目光,而後躲閃道:“臣妾無能,並未查明其中之事。”
“是嗎?”顧桓祁從袖中拿出一張灰黃的宣紙,扔在地上,“這是寧氏死前的認罪書,上麵分明寫著她對馮答應下毒前,得皇後娘娘告知,馮答應將寧氏推下了涼亭。”
吳皇後半信半疑地看了一眼地上的認罪書,竟當真是這般寫的,猛地一陣暈眩起來,不由向後踉蹌了一步。
顧桓祁收迴目光,轉過頭去,冷聲道:“給皇後看座。”
宮人搬來一把軟椅,攙扶著吳皇後坐下身。
“朕拿著這認罪書問過馮答應了,她已經招認了,皇後可有話跟朕說?”
吳皇後心一橫,抬眸道:“臣妾確實有話同皇上說。”
顧桓祁眼中凝結起了一層寒冰,右手食指撓了撓自己的眉峰,略帶好奇地哦了一聲,等著吳皇後繼續說下去。
“洛貴人與從前的舊人那般相似,皇上難道不覺得奇怪嗎?”
顧桓祁冷峻的神色倏然一變,眸底多了兩分陰鷙,強裝平靜道:“樣貌相近有何奇怪,你與那吳常在不也是如此?”
“樣貌相似自然不奇怪,隻是她們都喜歡煙青色,都對桂花有不服之症,字跡還都是簪花小楷。”
吳皇後一字一句說著,見顧桓祁摩挲著玉墜的手微微一滯,便知道自己賭對了。
帝王疑心甚重,早就聽說顧桓祁曾派人去查過洛知微從前長大的地方,如今看來,顧桓祁也懷疑過洛知微的來曆。
“臣妾托母家查明洛貴人的來曆,皇上猜猜,怎麽著?”吳皇後瞥了一眼地上的認罪書,不屑地勾起了唇角,紅唇微微揚起,熱烈下藏著些陰險。
顧桓祁轉過頭去,並未看見吳皇後臉上的神情,徑直道:“朕沒空與你打啞謎,你直說便是。”
吳皇後卻不急,深吸一口氣,平複了方才的暈眩,“那便請皇上與臣妾一同移步正殿,再聽臣妾與皇上一一道來也不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