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7章 無緣
重生後她擺爛不嫁,國公爺急紅眼 作者:巫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吳山長打斷沈知硯,神情嚴肅:“知硯,事出有因,我想老顧不會怪你的。再說,顧家二丫頭雖然很好,但你娶了陳縣令的女兒,對你未來的仕途更有幫助,你要為長遠考慮。我們讀書人不就是衝著科舉考功名去的嗎?這麽些年,你看有多少如你這般才氣過人,最後卻因為上麵無人照拂,最後碌碌無為的?你能有如此機遇,應該感到高興才對。”
沈知硯聽著吳山長的話,心中五味雜陳。他知道吳山長說得不無道理,科舉功名,仕途前程,這些都是他多年來努力的目標。然而,心中那份愧疚和無奈卻始終揮之不去。
他低聲說:“我明白您的意思了。”
隻是對顧清漪的那份執著,讓他怎麽都無法釋懷。
馬車繼續前行,車廂內的氣氛逐漸緩和下來。沈知硯掀開簾子,望向窗外的雪,心中雖然依舊有些沉重,但已經不再像之前那樣迷茫。他知道,自己必須麵對現實,承擔起應有的責任。
“好孩子,迴去後整理一番,我帶著你去顧家賠罪。”
張夫人長歎一聲。如果是她年輕的時候,她定然會勸沈知硯不娶知縣家的千金,堅持心中所想,和命運鬥一鬥。
如今她年歲已大,很多東西早已看透。
男人要的是前程。或許年少時會很輕狂,等老了後,定會為他的輕狂選擇後悔。
當年,他夫君考中進士,被京中一四品官的千金看中。如果他沒有拒絕對方,而選擇堅持娶她,現在也不會隻是個書院的山長。
雖然她從沒聽他抱怨過,但她心裏清楚,他肯定後悔過。
從他看到沈知硯的那封信,到他眼裏火熱的光,以及他那麽快就應下婚事,足以看出,他心中所想。
他是想讓當年自己的遺憾,讓沈知硯來彌補上。
罷了,總歸二丫頭也就和知硯有兩麵之緣,兩人之間的感情也沒那麽深厚。這親事不成,往後她再介紹更好的。
到白樓書院時,已經下午酉時初,外麵的雪越下越大,沈知硯換了身衣服出來時,雪已經沒過小腿。
張夫人帶著他坐著迴來時的馬車,冒著風雪前往小河村。
一路上,沈知硯坐立難安,心中忐忑。兩次的失約,他自知無顏麵對顧家人,更不知道該如何麵對顧清漪,她會怎樣看他?
顧家這邊。
原本今日是和沈知硯約好下定的日子。
顧晉父子三人,早早和書院告了假,等著沈知硯上門。
一家人像是過年似的,全都穿上了新衣,滿心歡喜的期待沈知硯的到來。
然而,還是如上次一樣,左等右等,到了午時,也沒等到沈知硯上門。隻等來一封吳山長親筆寫的書信。
信上隻有短短一句話。
“老顧,別等了,知硯與你家二丫頭無緣。”
顧家人一個個臉色難看。
請來的族親和親朋們,意識到這次他們又被男方給耍了,一個個氣憤地要讓顧晉去要個說法。
齊氏安撫好大家的情緒,把他們送走後,一臉擔憂地望著顧清漪。
這親事是她一直在張羅,好不容易讓二丫頭鬆了口,最後男方那邊卻屢次出問題。
她隻覺是自己對不起顧清漪,讓她受了這麽大的委屈。
如果這件事傳出去,對顧清漪的名節會有損。
齊氏氣的心窩子疼,卻不敢在顧清漪麵前表現出來。
顧清漪看到信上所寫,心下一沉。看來,她和沈知硯無論是上輩子,還是這輩子都隻能有緣無份了。
顧大郎一拳頭打在桌子上,氣的咬牙切齒。
“沈知硯這家夥,真是欺人太甚!我早就警告過他,他卻還是失了約。我顧清許的妹妹不能任由他這樣欺負。”
齊氏連忙上前安撫:“大郎,你先別急。我明兒去找張夫人,我定讓她給我個交代。”
顧晉長長歎了口氣,把手中的信紙丟進火盆裏燒了。
酉時二刻,天快要黑時,門口傳來馬蹄聲。
顧四丫機靈的跑去打開大門。
見到是張夫人和沈知硯,顧四丫扭頭就往迴跑。
她一邊跑一邊喊:“阿爹,阿母,張伯母和沈郎君來了。”
齊氏和顧晉對視一眼,急忙迎了出來。
顧大郎和顧清漪也跟著走出來。
張夫人和沈知硯進了院子,看到顧家人,張夫人臉上帶著歉意。而沈知硯則微垂著頭,似乎不敢直視顧家人的目光。
齊氏強壓下心中的怒火,勉強擠出一絲笑容:“張姐姐,沈郎君,這麽晚了,你們怎麽來了?”
張夫人走到齊氏麵前,語氣誠懇:“齊妹子,顧夫子,我們這次來,是為了向你們賠罪。知硯的事情我們深感抱歉,希望能當麵解釋清楚。”
顧晉皺了皺眉,語氣冷淡:“事情已經這樣了,還有什麽好解釋的?沈郎君既然與我們家二丫頭無緣,我們顧家也無話可說。”
沈知硯抬起頭,眼中滿是愧疚:“是我對不起顧家,對不起顧小娘子。”
他不敢去看顧清漪,隻要一想到日後他們再無可能,他的心就痛的像是被千根針在紮。
他是真的對顧清漪動了情,現在他也是真的無顏麵對她。
“沈知硯,你跟我出來。”
顧清許不是個衝動的人,可沈知硯連續兩次失約。還是這種婚姻大事。他如何也忍不了。拉住沈知硯就往外走。
望著自家大哥那緊握的拳頭,顧清漪擔心他憤怒之下,和沈知硯打起來,萬一鬧出人命,對他以後的仕途無益,忙追著他跑了出去。
顧清漪找到顧清許時,他正和沈知硯在距離他們家大門口不遠處的牌樓前。眼看著大哥一拳頭砸向沈知硯麵門。而沈知硯竟然不躲不避,任由拳頭落向自己,顧清漪急著大喊:“大哥,別衝動。”
這要真一拳下去,有理也變成無理,有些事情就真的說不清了。
顧清許在聽到顧清漪的聲音時,憤憤的收迴手。
顧清漪鬆了口氣,走到沈知硯麵前,朝她微微行禮。
顧清許上前把顧清漪擋在身後,麵色沉冷的盯著沈知硯:“既然一開始就無意,當初又何必上門?”
沈知硯有苦說不出,隻深深的朝顧大郎彎身鞠躬:“是我對不起顧家,是我配不上顧二娘子。”
沈知硯聽著吳山長的話,心中五味雜陳。他知道吳山長說得不無道理,科舉功名,仕途前程,這些都是他多年來努力的目標。然而,心中那份愧疚和無奈卻始終揮之不去。
他低聲說:“我明白您的意思了。”
隻是對顧清漪的那份執著,讓他怎麽都無法釋懷。
馬車繼續前行,車廂內的氣氛逐漸緩和下來。沈知硯掀開簾子,望向窗外的雪,心中雖然依舊有些沉重,但已經不再像之前那樣迷茫。他知道,自己必須麵對現實,承擔起應有的責任。
“好孩子,迴去後整理一番,我帶著你去顧家賠罪。”
張夫人長歎一聲。如果是她年輕的時候,她定然會勸沈知硯不娶知縣家的千金,堅持心中所想,和命運鬥一鬥。
如今她年歲已大,很多東西早已看透。
男人要的是前程。或許年少時會很輕狂,等老了後,定會為他的輕狂選擇後悔。
當年,他夫君考中進士,被京中一四品官的千金看中。如果他沒有拒絕對方,而選擇堅持娶她,現在也不會隻是個書院的山長。
雖然她從沒聽他抱怨過,但她心裏清楚,他肯定後悔過。
從他看到沈知硯的那封信,到他眼裏火熱的光,以及他那麽快就應下婚事,足以看出,他心中所想。
他是想讓當年自己的遺憾,讓沈知硯來彌補上。
罷了,總歸二丫頭也就和知硯有兩麵之緣,兩人之間的感情也沒那麽深厚。這親事不成,往後她再介紹更好的。
到白樓書院時,已經下午酉時初,外麵的雪越下越大,沈知硯換了身衣服出來時,雪已經沒過小腿。
張夫人帶著他坐著迴來時的馬車,冒著風雪前往小河村。
一路上,沈知硯坐立難安,心中忐忑。兩次的失約,他自知無顏麵對顧家人,更不知道該如何麵對顧清漪,她會怎樣看他?
顧家這邊。
原本今日是和沈知硯約好下定的日子。
顧晉父子三人,早早和書院告了假,等著沈知硯上門。
一家人像是過年似的,全都穿上了新衣,滿心歡喜的期待沈知硯的到來。
然而,還是如上次一樣,左等右等,到了午時,也沒等到沈知硯上門。隻等來一封吳山長親筆寫的書信。
信上隻有短短一句話。
“老顧,別等了,知硯與你家二丫頭無緣。”
顧家人一個個臉色難看。
請來的族親和親朋們,意識到這次他們又被男方給耍了,一個個氣憤地要讓顧晉去要個說法。
齊氏安撫好大家的情緒,把他們送走後,一臉擔憂地望著顧清漪。
這親事是她一直在張羅,好不容易讓二丫頭鬆了口,最後男方那邊卻屢次出問題。
她隻覺是自己對不起顧清漪,讓她受了這麽大的委屈。
如果這件事傳出去,對顧清漪的名節會有損。
齊氏氣的心窩子疼,卻不敢在顧清漪麵前表現出來。
顧清漪看到信上所寫,心下一沉。看來,她和沈知硯無論是上輩子,還是這輩子都隻能有緣無份了。
顧大郎一拳頭打在桌子上,氣的咬牙切齒。
“沈知硯這家夥,真是欺人太甚!我早就警告過他,他卻還是失了約。我顧清許的妹妹不能任由他這樣欺負。”
齊氏連忙上前安撫:“大郎,你先別急。我明兒去找張夫人,我定讓她給我個交代。”
顧晉長長歎了口氣,把手中的信紙丟進火盆裏燒了。
酉時二刻,天快要黑時,門口傳來馬蹄聲。
顧四丫機靈的跑去打開大門。
見到是張夫人和沈知硯,顧四丫扭頭就往迴跑。
她一邊跑一邊喊:“阿爹,阿母,張伯母和沈郎君來了。”
齊氏和顧晉對視一眼,急忙迎了出來。
顧大郎和顧清漪也跟著走出來。
張夫人和沈知硯進了院子,看到顧家人,張夫人臉上帶著歉意。而沈知硯則微垂著頭,似乎不敢直視顧家人的目光。
齊氏強壓下心中的怒火,勉強擠出一絲笑容:“張姐姐,沈郎君,這麽晚了,你們怎麽來了?”
張夫人走到齊氏麵前,語氣誠懇:“齊妹子,顧夫子,我們這次來,是為了向你們賠罪。知硯的事情我們深感抱歉,希望能當麵解釋清楚。”
顧晉皺了皺眉,語氣冷淡:“事情已經這樣了,還有什麽好解釋的?沈郎君既然與我們家二丫頭無緣,我們顧家也無話可說。”
沈知硯抬起頭,眼中滿是愧疚:“是我對不起顧家,對不起顧小娘子。”
他不敢去看顧清漪,隻要一想到日後他們再無可能,他的心就痛的像是被千根針在紮。
他是真的對顧清漪動了情,現在他也是真的無顏麵對她。
“沈知硯,你跟我出來。”
顧清許不是個衝動的人,可沈知硯連續兩次失約。還是這種婚姻大事。他如何也忍不了。拉住沈知硯就往外走。
望著自家大哥那緊握的拳頭,顧清漪擔心他憤怒之下,和沈知硯打起來,萬一鬧出人命,對他以後的仕途無益,忙追著他跑了出去。
顧清漪找到顧清許時,他正和沈知硯在距離他們家大門口不遠處的牌樓前。眼看著大哥一拳頭砸向沈知硯麵門。而沈知硯竟然不躲不避,任由拳頭落向自己,顧清漪急著大喊:“大哥,別衝動。”
這要真一拳下去,有理也變成無理,有些事情就真的說不清了。
顧清許在聽到顧清漪的聲音時,憤憤的收迴手。
顧清漪鬆了口氣,走到沈知硯麵前,朝她微微行禮。
顧清許上前把顧清漪擋在身後,麵色沉冷的盯著沈知硯:“既然一開始就無意,當初又何必上門?”
沈知硯有苦說不出,隻深深的朝顧大郎彎身鞠躬:“是我對不起顧家,是我配不上顧二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