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傍晚,那一抹斜陽悠悠地灑落在尋常百姓家的小院裏。


    陽光輕柔地撫摸著每一處角落,為院子披上一層暖黃的薄紗。


    院子裏,歡聲笑語和煙火日常交織在一起。


    嬉笑追逐聲、談天說笑聲,與廚房裏飄出的飯菜香氣相互交融。


    處處都洋溢著濃濃的蛇年年味,讓人滿心歡喜,沉浸在這溫馨的氛圍中。


    院子中央,一張八仙桌被宇道擦得鋥亮。


    宇道拿著抹布,仔細地擦拭著桌麵,不放過任何一個小汙漬。


    桌角的每一道棱邊,都被宇道精心打理。


    如今的八仙桌泛著溫潤的光澤,宛如一位安靜的守望者。


    靜靜地等待著豐盛的年夜飯上桌,承載起一家人團圓的歡樂時光。


    桌上,幾盤洗淨的水果已經擺放整齊。


    圓潤的橘子在斜陽的輕撫下,表皮閃爍著微光。


    那細膩的果皮,仿佛被陽光鍍上了一層金,象征著吉祥如意 。


    一家人圍坐時,張婉落輕輕剝開橘子。


    “嘶”的一聲,橘子皮被緩緩剝開,一股清新的果香瞬間四溢開來。


    那香味濃鬱而甜美,恰似幸福在齒間悄然綻放,滿是家的味道。


    而在桌子的正中央,擺放著一個精致的蛇形木雕擺件。


    木雕上的蛇身蜿蜒曲折,每一處彎曲都自然流暢,仿佛正靈動地遊走。


    鱗片雕刻得極為細膩,一片片清晰可見,甚至能感受到雕刻者的用心。


    口中還含著一顆圓潤的寶珠,在光線的映照下,閃爍著迷人的光澤。


    寓意著“靈蛇吐珠,福氣滿盈” 。


    為整個餐桌,增添了一抹靈動與喜慶。


    讓年夜飯的氛圍,更加濃厚。


    自宇道的生肖論述火了之後,市麵上一下子多了許多“蛇年”的生肖產品。


    這股蛇年熱潮,也蔓延到了這個小院。


    院子的屋簷下,掛著一排手工編織的蛇形燈籠。


    燈籠的外皮用輕薄的絲綢製成,質地柔軟,在微風中輕輕飄動。


    上麵繪著精美的圖案,有象征吉祥的如意紋,線條流暢優美,寓意著好運連連。


    還有寓意豐收的麥穗紋 ,栩栩如生,仿佛能看到金黃的麥浪在風中搖曳。


    暖黃色的燈光從燈籠裏透出來,將整個院子映照得溫馨而喜慶。


    微風吹過,燈籠輕輕晃動,仿佛靈動的蛇在歡快地舞動。


    它們的影子在地麵上搖曳生姿,為這個除夕的夜晚增添了別樣的景致,如夢如幻。


    大家在這充滿蛇年特色的氛圍裏,滿心期待著即將到來的年夜飯。


    廚房中,宇道站在灶台前,全身心投入煎魚的工序中。


    經改造的蒸汽風箱唿唿鼓風,發出有力的聲響,將火苗吹得愈發旺盛。


    熊熊的火苗歡快地舔舐著鍋底,仿佛在為年夜飯加油助力。


    魚身逐漸被煎至金黃,表麵泛起一層誘人的色澤。


    發出誘人的滋滋聲,那香味直往人鼻子裏鑽,引得人垂涎欲滴。


    “小落,遞我點鹽。”


    宇道一邊目不轉睛地盯著鍋裏,一邊喊道,額頭上滲出了細密的汗珠。


    宇道的眼神專注而堅定,生怕錯過魚的每一絲變化。


    這魚在年夜飯裏寓意“年年有餘”,承載著對富足生活的祈願。


    故而宇道做得格外用心,每一個細微的動作,都飽含著對新年的期待。


    為了讓魚的味道更鮮美,宇道提前用蔥薑蒜和秘製的醬料醃製。


    宇道仔細地將調料均勻地塗抹在魚身上,按摩著每一處魚肉。


    煎魚時宇道還不時輕輕晃動鍋身,確保魚受熱均勻,每一麵都能煎得恰到好處。


    因要做飯和幫忙,張婉落身著粗布衣衫,紮著利落的馬尾。


    腰間係著的舊圍裙被清洗得潔淨,邊角處雖有些磨損,但依然整潔如新。


    聽到宇道的唿喊,張婉落迅速遞上鹽罐,動作嫻熟又敏捷。


    張婉落利落轉身,腳步輕快地來到旁邊的木桌旁,準備協助王玉蘭包餃子。


    此時,廚房裏彌漫著濃濃的煙火氣息。


    爐灶上的水壺冒著熱氣,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響,似乎也在為即將到來的年夜飯歡唿。


    餃子形如元寶,吃餃子象征著“招財進寶”。


    是年夜飯裏不可或缺的美味,承載著人們對新一年財富和好運的期盼。


    桌上的餃子皮摞得整整齊齊,每一張都像是精心製作的藝術品,薄厚均勻,透著淡淡的麵粉香氣。


    那是糧食最本真的味道,質樸而溫暖,讓人瞬間感受到家的溫馨。


    餡料散發著濃鬱的香氣,有豬肉大蔥的,香味醇厚。


    豬肉的鮮嫩與大蔥的辛辣完美融合,每一絲香氣都在刺激著味蕾。


    還有韭菜雞蛋的,清新爽口。


    嫩綠的韭菜與金黃的雞蛋搭配在一起,色彩誘人,香氣撲鼻,讓人垂涎欲滴。


    王玉蘭坐在桌前,雙手如飛,一個個餃子在她手中迅速成型。


    王玉蘭的手法嫻熟流暢,手指靈動地捏著餃子皮,動作一氣嗬成,一看就是包餃子的老手。


    隻見王玉蘭拿起一張餃子皮,放在掌心,用勺子舀起適量的餡料,輕輕放在皮中央,


    隨後手指快速舞動,三兩下便捏出了漂亮的褶子,一個飽滿圓潤的餃子就誕生了。


    張婉落則在一旁認真學習,雖手法稍顯生疏,但眼神中滿是專注。


    張婉落眉頭微微皺起,緊緊盯著王玉蘭的每一個動作,生怕錯過任何一個細節。


    學著王玉蘭的樣子,張婉落拿起一張餃子皮,放上餡料,開始捏褶子。


    然而,張婉落的手指似乎不太聽使喚,褶子捏得歪歪扭扭,餃子也有些“站”不穩。


    但張婉落沒有氣餒,一次次嚐試,一次次改進,不斷調整著自己的手法。


    “婉落,餃子褶子再捏緊些,下鍋才不容易散。”


    王玉蘭耐心指導著,偶爾抬手,用手背輕輕拭去額頭的汗珠。


    畢竟,包餃子這門手藝,是每一個華夏人都應該學會的手藝。


    它不僅是一種烹飪技巧,更是家的傳承,承載著親情與溫暖。


    這時,張婉落不小心將餡料沾到了臉上。


    但張婉落她自己卻渾然不知,依舊專注於手中的餃子。


    王玉蘭眼疾手快,用手指輕輕幫張婉落抹去,笑著說:


    “瞧你,都成小花貓了。”


    張婉落先是一愣,隨後反應過來,也跟著笑了起來。


    兩人相視一笑,溫馨的氛圍在空氣中彌漫,仿佛連空氣都變得甜甜的,滿是家的溫暖。


    這一刻,廚房的煙火、餃子的香氣、親人的笑容,構成了一幅最美的年夜飯畫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蒸汽大清,挽救神幻華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海森堡裏薛定諤的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海森堡裏薛定諤的貓並收藏蒸汽大清,挽救神幻華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