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大陸民風真彪悍!
港島梟雄:從送東風快遞開始 作者:酸辣胡辣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羅湖橋,自1911年誕生起,就成為了連接港島和京海的主要通道。
在新華夏成立後,這裏也成為了大陸聯通外部世界的重要窗口。
1955年,錢學森一手領著兒子,一手提著一把吉他,從羅湖橋迴到了祖國的懷抱。那個年代,克服艱辛返迴家鄉建設祖國的海外赤子,在羅湖橋頭第一次見到五星紅旗,都會熱淚盈眶。
時至如今的1985年,剛剛建成的羅湖口岸聯檢大樓開始使用,葉東升從嶄新的雙層通道橋走出,大口唿吸著祖國的新鮮空氣,真香啊!
一個月前他們還是偷渡去的港島,現在迴到大陸已經大變身份,成了港島人!
“升哥,一共花了1小時43分鍾。”阿華看著手表說道。
這次葉東升帶著幾人來到大陸,一則是建立京海分公司,也即京海的東風快遞,二則是體驗一遍過關的流程。
過關入境的手續十分繁瑣,要先領申請卡,由工作人員進行人證對照核準,然後在迴鄉證上蓋章,再將填好的申請卡和迴鄉證交給驗證台,驗證通過後接受查驗,通過了還要再接受海關對攜帶物品的抽查和檢驗,所有流程都通過,才能夠過關。
現在的1小時43分鍾葉東升並不奇怪,放在聯檢大樓還未蓋好的去年,這個時間還要再翻倍。彼時常常會出現“打蛇餅”的情況,就是通關擁堵,不得不以蛇形盤繞式的排隊方式維持口岸通關秩序。
如今新蓋成的聯檢大樓大大加快了效率。改革開放的春風就是好啊!
葉東升想了想道:“排隊花了接近1個小時,也就是說隻走流程的話,大概40分鍾就能搞定。”
手續的流程沒辦法省,但是排隊可以想辦法解決,這樣的話整個時間又能縮短不少。他的東風快遞主打的就是一個高效和迅速,所以要想盡辦法去縮短整個過程的時間。
“升哥!”
葉東升扭頭看著王建軍有點迫不及待的樣子,笑著道:“走吧,我們先去找建國!”
當初他和王建軍、小富三人偷渡,而把王建國先留在了京海,現在迴到大陸,王建軍這個弟控就忍不住了
聯檢大樓外,各類人群集聚在此。
除了賣吃的喝的這些傳統小商小販,還有些很有時代特色的,比如擺一張椅子,上麵放了一部電話,掛著“5塊/分鍾”的牌子,正應了流傳的“一部電話機,一天幾千塊”的生意經。
有舉著牌子的正焦急等待著親人歸來,也有不少人直接扔下大包小包和愛人擁抱著放聲痛哭,甚至還有好幾個扛著一台舊電視興奮從葉東升身邊走過,真可謂眾生百態。
阿華看著大家都是把行李往自行車上一捆,便有說有笑離去,不禁撓了撓頭:“升哥,大陸現在不會還沒有的士吧?”
他話音剛落,旁邊就竄出來一個瘦弱青年,一臉討好笑容:
“幾位老板,你們要乘坐的士嗎?請跟我來!”
幾人對視一眼,都跟著他往外走。
“這門口攤販太多,不好停車。”
瘦弱青年一邊走還一邊介紹著:“咱們京海去年剛開通了第一批的士,起步價6塊,每公裏2塊錢,不是一般人能坐得起的!老百姓平時都是騎自行車或者坐公交。”
走出幾十米後,便看到前方路上停著約莫十來輛紅色出租車,見到有客人被引過來,等客的司機也都是紛紛熱情地圍了過來。
“幾位先生好,你們要去哪裏?”
“老板,坐我的車吧!我的是新車,幹淨衛生!”
阿華鬆了一口氣,看來大陸沒他想象的那麽落後。
“我們去寶安。”
瘦弱青年麵色微變:“老板,你們要出關?”
“對,去不了嗎?”葉東升掃了一眼,發現剛剛還熱情的幾人打量著葉東升四個年輕力壯的大漢,都是露出猶豫之色。
有個司機試探著問道:“老板,送到二線關行不行?”
葉東升直接搖頭:“找你們就是圖方便,走一半,後麵的路難道讓我們用腳?”
後世很多沒來過京海的外地人,乃至本地年輕的小朋友提起來京海經濟特區就以為指的是全京海。
但其實特區最初的範圍並不包括全市,而是主要涵蓋了羅湖、鹽田、南山和福田這幾個毗鄰港島的區域。
這片區域外修了一條長達90公裏的石板路,建有高達3米的鐵絲網,將特區和特區外分割成了兩個世界,名為特區管理線,即二線,而這條線路上的關口便被稱為二線關。
至於所謂的一線,就是港島和京海之間的邊境線了。
在如今的京海本地人口中,二線關的外麵就是關外,裏麵就是關內,關外的人想要進關內,還必須要有通行證。
王建國不是本地人,又沒有通行證,所以當時隻能先留在了關外的寶安。
顯然,這一幫的士司機是都不怎麽想往關外跑的。
就在場麵一度陷入沉默的時候,一個彪形大漢擠開了瘦弱青年:
“200塊,我帶你們去!”
葉東升仔細打量這人,皮膚黝黑,腦袋很大,脖頸很厚,身材也很魁梧。
葉東升看到這張臉笑了:“行!就你了!”
“老板,200我也可以去的!”
這時剛才猶豫的人又有後悔的,衝著葉東升喊,但是被彪形大漢一巴掌唿過去就蔫了。
“媽的!我是不是給你們臉了?還敢跟我許江搶生意!都給老子滾!!”
在許江的罵罵咧咧中,一群人很快作鳥獸散。
許江帶著幾人往自己車子走去,一邊說道:“上個月有個司機在關外被宰了,案子到現在還沒進展,這幫慫蛋看你們幾個這模樣,都不敢往關外去!”
這年頭亂的很,治安和後世完全沒法比。他們四個年輕力壯的小夥萬一起了歹意,確實很讓人擔憂。
葉東升笑眯眯看著許江:“師傅,那你就不怕?”
許江輕笑一下,撩開自己的衣擺,露出別在其腰帶上的手槍。
阿華咽了口吐沫,大陸的民風真是彪悍,一個的士司機都隨身帶槍的!
ps:許江,大家知道是誰就行了,隻能改名了。
在新華夏成立後,這裏也成為了大陸聯通外部世界的重要窗口。
1955年,錢學森一手領著兒子,一手提著一把吉他,從羅湖橋迴到了祖國的懷抱。那個年代,克服艱辛返迴家鄉建設祖國的海外赤子,在羅湖橋頭第一次見到五星紅旗,都會熱淚盈眶。
時至如今的1985年,剛剛建成的羅湖口岸聯檢大樓開始使用,葉東升從嶄新的雙層通道橋走出,大口唿吸著祖國的新鮮空氣,真香啊!
一個月前他們還是偷渡去的港島,現在迴到大陸已經大變身份,成了港島人!
“升哥,一共花了1小時43分鍾。”阿華看著手表說道。
這次葉東升帶著幾人來到大陸,一則是建立京海分公司,也即京海的東風快遞,二則是體驗一遍過關的流程。
過關入境的手續十分繁瑣,要先領申請卡,由工作人員進行人證對照核準,然後在迴鄉證上蓋章,再將填好的申請卡和迴鄉證交給驗證台,驗證通過後接受查驗,通過了還要再接受海關對攜帶物品的抽查和檢驗,所有流程都通過,才能夠過關。
現在的1小時43分鍾葉東升並不奇怪,放在聯檢大樓還未蓋好的去年,這個時間還要再翻倍。彼時常常會出現“打蛇餅”的情況,就是通關擁堵,不得不以蛇形盤繞式的排隊方式維持口岸通關秩序。
如今新蓋成的聯檢大樓大大加快了效率。改革開放的春風就是好啊!
葉東升想了想道:“排隊花了接近1個小時,也就是說隻走流程的話,大概40分鍾就能搞定。”
手續的流程沒辦法省,但是排隊可以想辦法解決,這樣的話整個時間又能縮短不少。他的東風快遞主打的就是一個高效和迅速,所以要想盡辦法去縮短整個過程的時間。
“升哥!”
葉東升扭頭看著王建軍有點迫不及待的樣子,笑著道:“走吧,我們先去找建國!”
當初他和王建軍、小富三人偷渡,而把王建國先留在了京海,現在迴到大陸,王建軍這個弟控就忍不住了
聯檢大樓外,各類人群集聚在此。
除了賣吃的喝的這些傳統小商小販,還有些很有時代特色的,比如擺一張椅子,上麵放了一部電話,掛著“5塊/分鍾”的牌子,正應了流傳的“一部電話機,一天幾千塊”的生意經。
有舉著牌子的正焦急等待著親人歸來,也有不少人直接扔下大包小包和愛人擁抱著放聲痛哭,甚至還有好幾個扛著一台舊電視興奮從葉東升身邊走過,真可謂眾生百態。
阿華看著大家都是把行李往自行車上一捆,便有說有笑離去,不禁撓了撓頭:“升哥,大陸現在不會還沒有的士吧?”
他話音剛落,旁邊就竄出來一個瘦弱青年,一臉討好笑容:
“幾位老板,你們要乘坐的士嗎?請跟我來!”
幾人對視一眼,都跟著他往外走。
“這門口攤販太多,不好停車。”
瘦弱青年一邊走還一邊介紹著:“咱們京海去年剛開通了第一批的士,起步價6塊,每公裏2塊錢,不是一般人能坐得起的!老百姓平時都是騎自行車或者坐公交。”
走出幾十米後,便看到前方路上停著約莫十來輛紅色出租車,見到有客人被引過來,等客的司機也都是紛紛熱情地圍了過來。
“幾位先生好,你們要去哪裏?”
“老板,坐我的車吧!我的是新車,幹淨衛生!”
阿華鬆了一口氣,看來大陸沒他想象的那麽落後。
“我們去寶安。”
瘦弱青年麵色微變:“老板,你們要出關?”
“對,去不了嗎?”葉東升掃了一眼,發現剛剛還熱情的幾人打量著葉東升四個年輕力壯的大漢,都是露出猶豫之色。
有個司機試探著問道:“老板,送到二線關行不行?”
葉東升直接搖頭:“找你們就是圖方便,走一半,後麵的路難道讓我們用腳?”
後世很多沒來過京海的外地人,乃至本地年輕的小朋友提起來京海經濟特區就以為指的是全京海。
但其實特區最初的範圍並不包括全市,而是主要涵蓋了羅湖、鹽田、南山和福田這幾個毗鄰港島的區域。
這片區域外修了一條長達90公裏的石板路,建有高達3米的鐵絲網,將特區和特區外分割成了兩個世界,名為特區管理線,即二線,而這條線路上的關口便被稱為二線關。
至於所謂的一線,就是港島和京海之間的邊境線了。
在如今的京海本地人口中,二線關的外麵就是關外,裏麵就是關內,關外的人想要進關內,還必須要有通行證。
王建國不是本地人,又沒有通行證,所以當時隻能先留在了關外的寶安。
顯然,這一幫的士司機是都不怎麽想往關外跑的。
就在場麵一度陷入沉默的時候,一個彪形大漢擠開了瘦弱青年:
“200塊,我帶你們去!”
葉東升仔細打量這人,皮膚黝黑,腦袋很大,脖頸很厚,身材也很魁梧。
葉東升看到這張臉笑了:“行!就你了!”
“老板,200我也可以去的!”
這時剛才猶豫的人又有後悔的,衝著葉東升喊,但是被彪形大漢一巴掌唿過去就蔫了。
“媽的!我是不是給你們臉了?還敢跟我許江搶生意!都給老子滾!!”
在許江的罵罵咧咧中,一群人很快作鳥獸散。
許江帶著幾人往自己車子走去,一邊說道:“上個月有個司機在關外被宰了,案子到現在還沒進展,這幫慫蛋看你們幾個這模樣,都不敢往關外去!”
這年頭亂的很,治安和後世完全沒法比。他們四個年輕力壯的小夥萬一起了歹意,確實很讓人擔憂。
葉東升笑眯眯看著許江:“師傅,那你就不怕?”
許江輕笑一下,撩開自己的衣擺,露出別在其腰帶上的手槍。
阿華咽了口吐沫,大陸的民風真是彪悍,一個的士司機都隨身帶槍的!
ps:許江,大家知道是誰就行了,隻能改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