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1938 年 4 月 25 在這個看似平凡卻又暗潮湧動的日子裏,張誌國悄然來到了一處隱秘的地下室。這裏光線昏暗,氣氛凝重,隻有幾盞昏黃的油燈散發著微弱的光芒。而等待他的,正是那位來自美國的外交大使——巴赫爾先生。


    兩人相對而坐,神情嚴肅。他們都深知這次會麵的重要性以及所涉及事務的敏感性。經過一番簡短的寒暄之後,張誌國直奔主題,表示願意以登陸艇的先進技術和詳細圖紙作為交換條件,希望巴赫爾能夠利用其在美國日報社的影響力,將日軍在南京實施的慘絕人寰的大屠殺以及 731 細菌部隊殘忍殺害中國人的真相公之於眾。


    巴赫爾靜靜地聽著張誌國的陳述,他的眼神時而閃爍著震驚,時而透露出一絲憂慮。當張誌國講完後,巴赫爾沉默片刻,然後緩緩開口道:“張先生,您所提供的信息實在令人痛心疾首,但這件事情關係重大,我需要時間去考慮如何操作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張誌國微微點頭表示理解,接著說道:“巴赫爾先生,我相信您會做出正確的選擇。這些日本侵略者的暴行必須被揭露,讓全世界都知道他們犯下的滔天罪行!”說完,他從隨身攜帶的公文包中取出一疊厚厚的文件,遞給了巴赫爾。這其中包含了關於日軍南京大屠殺和 731 細菌部隊的部分證據資料。


    巴赫爾接過文件,仔細翻閱起來。隨著閱讀的深入,他的臉色愈發陰沉,雙手也不禁微微顫抖。最後,他抬起頭來,鄭重地對張誌國說:“張先生,請放心,我一定會盡我所能,不辜負您的信任。”


    就這樣,在那個秘密的地下室裏,一場關乎正義與良知的交易就此達成……


    張誌國麵帶微笑地送別了來自美國的外交大使,然後轉身迅速整理好自己的著裝和情緒,準備迎接下一位重要客人——蘇聯的外交大使兼遠東軍區司令員霍可夫將軍。


    當霍可夫那高大而威嚴的身影出現在視野中時,張誌國快步迎上前去,熱情地與他握手寒暄。兩人先是禮貌性地交流了一些無關緊要的話題,但隨著對話的深入,氣氛逐漸變得嚴肅起來。


    在幾番言語的周旋之後,張誌國憑借著敏銳的洞察力和出色的談判技巧,終於從霍可夫的話語間捕捉到了關鍵信息,摸清了這位遠道而來的貴客此次行程的真正目的。


    原來,此次霍可夫不遠萬裏而來,心中懷揣著一個重要的使命——他期望能與中方成功地達成一項具有深遠意義且互惠互利的協議。為此,雙方展開了一場緊張而又激烈的談判。


    在經曆了長時間的深思熟慮之後,張誌國這位足智多謀、眼光獨到的代表,終於打破了僵局,提出了一個令人矚目的大膽交換條件。他語氣堅定地說道:“我方願意提供 2000 架先進的噴氣式戰鬥機,這些戰機具備卓越的性能和強大的戰鬥力;同時,再加上 1000 架威力無比的轟炸機。作為迴報,我們希望貴方在黑瞎子島的歸屬問題上做出適當的讓步。”


    當這個震撼人心的提議被拋出來時,原本喧鬧的會議室瞬間變得鴉雀無聲,仿佛時間都凝固在了這一刻。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約而同地集中到了霍可夫身上,想要從他的表情和反應中捕捉到一絲端倪。隻見霍可夫微微皺起眉頭,眼神深邃而凝重,顯然已經開始深入地思考這一方案可能會給自己一方帶來的種種利弊得失。


    一時間,會議室內彌漫著一種緊張而壓抑的氣氛,每個人都屏住唿吸,靜靜等待著霍可夫的迴應。


    張誌國緊緊地盯著霍可夫,他那銳利的目光仿佛能夠穿透對方內心深處的每一絲猶豫。時間一分一秒過去,空氣中彌漫著緊張的氣氛。終於,張誌國打破了沉默,語氣堅定地說道:“我可以提供 6000 噸糧食物資作為支援,這足以幫助你們解決當前所麵臨的困境。”


    聽到這個數字,霍可夫微微一怔,臉上露出難以置信的表情。他顯然沒有預料到張誌國會如此慷慨大方,但同時心中也不禁開始權衡利弊。畢竟,接受這樣一筆巨大的援助意味著要承擔一定的責任和義務。


    然而,經過短暫的思考之後,霍可夫意識到這筆物資對於他們來說實在太重要了。如果拒絕,可能會導致更多不可預測的後果。於是,他深吸一口氣,緩緩地點了點頭,表示同意接受這份援助。


    終於,在眾人屏息以待的目光注視下,霍可夫拿起那支精致的鋼筆,緩緩地在文件末尾簽下了他那龍飛鳳舞、蒼勁有力的名字。隨著筆尖與紙張接觸時發出的輕微沙沙聲,仿佛整個會議室都被這簡單卻又意義非凡的動作所凝固。當最後一筆落下,霍可夫輕輕放下手中的筆,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滿意的笑容。


    至此,這場備受矚目的會議在一片如釋重負的氛圍中順利落下帷幕。與會人員紛紛站起身來,相互交流著眼神和微笑,原本緊張嚴肅的氣氛瞬間變得輕鬆愉悅起來。大家開始收拾自己麵前的文件和物品,準備離開這個充滿激烈討論和重要決策的房間。而霍可夫則坐在原位,靜靜地看著人們離去的身影,心中暗自思忖著這次會議所帶來的影響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


    張誌國曆經千辛萬苦,終於將“黑瞎島嶼屬於中國”這一重要信息成功地傳遞到了革命聖地延安。這個消息猶如一道閃電劃破長空,迅速傳遍了整個延安地區。


    當紅色政黨的高層人物得知這個消息後,無不對張誌國的英勇和機智表示由衷的欽佩。他們紛紛感歎道:“張誌國同誌真是太了不起了!他不僅有著堅定的愛國信念,還能夠在如此艱難險阻的情況下完成這樣一項艱巨的任務。”


    在一次高級會議上,黨組織對張誌國的功績給予了高度評價,並決定對他進行表彰和獎勵。然而,張誌國卻謙虛地表示,自己隻是做了一個中國人應該做的事情。他說:“保衛祖國的領土完整,是我們每一個中華兒女義不容辭的責任。隻要能讓更多人了解真相,我個人的得失並不重要。”


    張誌國的事跡激勵著無數革命者勇往直前,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而不懈奮鬥。人們以他為榜樣,不畏艱險,努力拚搏,為國家的繁榮富強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時空特種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顏大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顏大山並收藏穿越時空特種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