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在這次擴招員工,不到一個星期時間就差不多招滿了,生產部兩人也是從東成公司招過來的,一個是陳汝林、一個是李國生,陳汝林是廣東陽江人,畢業於廣州一所工業大學,在東成公司幹了有一年半,李國生是湖南長沙人,原來就是國企機械廠職工,後來南下打工,在東成幹了有兩年時間。


    一凡知道他們兩人的情況,在麵試時,也就沒有多問什麽,隻跟他們說,大家又可以同舟共濟,同歡樂共患難了,希望他們倆在公司好好幹。


    倉庫增加的一名管理員是男的,是原來在虎門同行業幹過的統計員,一凡強調倉庫招男的管理員,就是考慮到倉庫有時有些重活,靠兩位女同誌去幹有些力不從心,這是跟楊珊平時聊天時談到的。


    其他車間要招的人基本是公司老員工介紹的熟悉人,都是些熟練操作工,麥小寧在招這些人時,都曾麵試過,而且當場就叫他們去車間操作,經她同意之後,才確定招進來上班。


    公司門外,仍然有些想進公司來上班的,可惜的是,那些沒招進來的都是生手,有幾個還是本公司員工想介紹的,一凡和麥小寧一直堅持非熟練工不招。


    在這場招工中,有些老員工想讓自己的人進來,費盡了心機,他們也知道,公司一凡說了算,隻要一凡點了頭,就不成問題。


    這段時間經常有老員工請他出外麵去吃飯喝酒,帶著他們自己的人一起讓一凡見見,一凡都以各種理由拒絕他們的吃請。


    然而也有失算的時候,特別是剛開公司就在公司幹的元老,他們知道一凡在東莞是獨身一人,認為一凡在生理需求上會是個空缺,出了一些餿主意,吃過飯後,叫想進公司的女人在外麵開房,陪一凡睡一晚,這樣的話,一凡自然就會照顧她們進公司上班。


    一凡聽過她們的話之後,覺得好笑,這種下三濫的事都能想得出來,過後想想也是,在九八年的金融風暴影響之下,很多公司撐不下去,有些公司勉強活了下來,到處的公司沒有事做,出外打工的人、還有一部分剛剛大學畢業的人,走進社會就茫然,自己父母花一生的心血繳出來的大學生,一畢業就找不到事做,還不如那些早早步入社會的同學,他們麵對這個世界都有些心灰意冷,不知自己的前途到底在哪裏,用色誘的方法也不失為一種好的方法,也許管用,但他們打錯了算盤,更不知一凡身邊的女人多得讓她們意料不到。


    一凡靜下心來想一想,現在如此多的在職職工,也包括自己,南下打工,在茫茫的南方城市,吃盡人間苦,一心想賺大錢,這種風氣能維持多久,到底值不值得,長年的拋妻棄子,隻為碎銀幾兩,到頭來這部人的出路在哪,等到年齡大了時候,這部分的歸宿在哪?


    另外就是這部分大學生們,國家慢慢走向大學生畢業不包分配,這麽多的大學生就業的路在哪,畢業即為失業,這部分大學生就像爛尾樓一樣成了爛尾娃。


    他們肩不能挑手不能提,他們以後能幹些什麽,好的崗位進不去,差的崗位自己不願去,成了高不著低不就的一代人,父母花了一麻布袋的錢,什麽也沒賺到,最後賺到的隻是那一麻布袋子女讀過的書,拿去廢品收購站去賣都換不來一包煙錢,這到底是製度的悲哀,還是人性的悲哀。


    更有甚者,一些人提出每個月在公司幹活,到時工資分給一凡一兩百,一凡想,即使自己再窮再難也不會去賺這點昧良心的錢。


    一凡是一個道士出身,向善是自己為人處事的根本,錢要賺,要賺得心安理得,賺得堂堂正正,不要說從員工身上分羹,就是從每次的采購價格上稍寫多一點,自己都可以賺個盆滿缽滿,就象上次去江門采購316不鏽鋼板一事一樣,叫林小姐寫上每噸三萬多塊錢,自己一筆就可以賺取成十萬塊錢,可一凡沒這樣做,他也不想這麽做,這正是丁總和丁愛玲看重他的。


    錢拿得明明白白,哪怕外人叫自己是傻子,自己也無所謂,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一凡也知道這句千古不變的俗語。


    盡管如此,還是有特例的,一凡招進了一個學經濟管理專業的女大學生進來,她叫曾楠,二十四歲,身高有一米六十五,浙江人,畢業於天津財經大學,長得花容月貌,臉上鑲著一雙丹鳳眼,看上去滿滿的文化氣質,就像是夏姨這樣的人,大家閨秀型,簡曆特別寫了一行雋秀的“父母都是中學老師”。


    當時麵試時,一凡要她寫一頁毛筆字,她寫得非常漂亮,字如其人。


    一凡招曾楠的原因就是她的那頁用毛筆寫的毛主席的《沁園春 雪》,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她學習經濟管理,她的到來可以增加公司的活力,在管理上會有新的理念,通過她後來的工作,一凡招她進來是對的,曾楠的確提出很多對公司管理的建議,一凡采納後,公司得到了全麵的提升。


    一凡讓黃小媛安排她在辦公室上班,協助黃小媛工作,她的任務一個做上傳下達的工作,另外一個就是教公司裏的人學電腦,一凡認識到未來一定是自動化辦公,很多東西都必須經過電腦,網絡已慢慢普及,如果再用紙質辦公,公司必將被淘汰。


    第三個任務就是擔任自己的秘書工作。隨著公司的擴大,訂單量的增多,一凡沒有太多的精力顧及公司內部的事,自己管著公司采購這一塊就足夠自己忙碌的了,成天在外,公司內容事情必須有一個人隨時向自己匯報,及時地解決急需解決的事,曾楠充當了自己在公司內部的另外一種角色。


    把曾楠招進辦公室之後,一凡把陳程調到了財會部,協助馬小初做賬,對陳程也是一種鍛煉的機會,她本身學的就是財會專業,盡管不是很適應工業製造財務,但有馬小初帶著,至少她會進步很大,同時也大大減輕了馬小初的工作負擔。


    原來馬小初工作上任勞任怨,經常加班到十一二點鍾,一凡也被鄧為毅說過幾次,說適當的時候加加人手,自己老婆每天累得狗一樣。


    一凡將公司的構架重新理順之後,把自己的意思告訴了丁愛玲,丁愛玲任憑一凡去折騰,隻要一凡提出的事對公司有利,能為公司賺取效益,隻要一凡在外麵不花心,丁愛玲基本上就pass。


    一凡曾跟丁愛玲開玩笑說,萬一自己在外麵把控不了自己,犯些生活作風的錯誤,你會怎麽看。


    丁愛玲說,還能怎麽看,直接鬮掉就是了。


    一凡聽後,心涼了半截,心裏暗暗罵道“最毒婦人心。”


    理順後的公司,增添了無限的活力,每二十天就是一批貨運出公司,當把這些工作業績傳到新加坡後,丁總發來了第一份他親筆寫的傳真,全部都是英文,辦公室隻有曾楠看得懂,她拿給一凡看,一凡拿給丁愛玲看。


    丁愛玲說:“我爸已兌現了承諾,要獎勵你十萬塊錢,晚上領到錢後,帶我們去撮一頓,好好犒勞一下我們這些下屬們。”


    曾楠也附和說:“張總,這客該請,老板這麽大方,培養的人也肯定有大格局。”


    這馬屁拍得丁愛玲和一凡十分舒服,既誇讚了丁總的大氣,又誇獎了一凡有格局。


    曾楠不知道,一凡在公司是出了名的大方,從來也不為幾個小錢計較,因為一凡還一條生財之道,憑自己醫術,可以處處空手賺錢。


    晚上自然是中高層管理人員三四十人一起去了新世界大酒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道醫打工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魯國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魯國夫並收藏道醫打工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