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聽唐秋心嘰嘰喳喳地介紹了一番這昆侖劍派,何爽才知道他們現在要去見的,是五位劍主之一的純陽劍主。


    昆侖劍派除掌門劍尊外,往下又有劍主五位,分管五宮,分別為純陽宮、琴韻宮、天樞宮、太虛宮、璿璣宮。


    唐秋心便拜在這純陽劍主門下,是為最小的弟子。


    純陽宮位於昆侖神宮正東側,是一座以大量玉石堆砌而成的宏偉建築,邁入宮中,隻見那當中立著一尊大鼎,煙霧繚繞。


    繞過大鼎,主殿內高掛太極八卦圖,圖下擺著供桌,桌上有一小香爐。


    桌上不供三清諸神,而是擺著一柄長劍。


    甫一進門,便看見一名老道站在供桌前,一身純白道袍,道袍上繡著朵朵金蓮,在陽光下閃爍不定,更顯奧妙。


    手執拂塵,一頭白發用一頂冠束了,幾縷銀絲從兩鬢垂下。


    轉過身來,才發覺他麵容清瘦,卻透露著一股子從容淡定。


    麵帶皺紋,卻言說著他經曆的風雨滄桑。


    然而,他的雙眼卻格外明亮、清澈、深邃,仿佛可以看穿人心,洞察宇宙之機。


    眾人隻覺得連這殿中仿佛都明亮了幾分。


    見唐秋心風風火火地帶著眾人進得殿來,純陽劍主嘴角泛起慈祥的笑容:“你這頑兒,慢些。”


    唐秋心聞言收斂了腳步,恭敬地站在純陽劍主身側。


    “諸位小友所求之事,我已明了。”純陽劍主溫和地說道,“請將牛皮紙取來,予我一觀。”


    何爽恭敬地雙手遞上牛皮紙。


    純陽劍主便將牛皮紙攤開,細細瞧了。


    眾人見他看得仔細,都不敢做聲。


    純陽劍主一目十行,不消片刻,便將這牛皮紙上的內容看完,他將這牛皮紙遞給何爽,卻沉思了起來,好似在迴憶著什麽。


    不多時,他開口道:“這牛皮紙上的內容,我已知曉,隻不過這具體內容,涉及到我昆侖中人的秘聞,我不便於你們細說。”


    頓了頓,又說道:“這是一封絕筆。”


    絕筆?也就是說,這上麵不是武功秘籍也不是藏寶圖,而是一封信?


    胖子急吼吼地開口問道:“劍主大爺,是誰的信啊,這能說嗎?”


    還沒說完,陳珍珍就氣得捏了捏他的腰間軟肉。


    純陽劍主聽胖子喊他大爺,也不生氣,隻是依舊溫和地笑了笑:“此乃那木花婆婆昔日寫給我昆侖門人,李飛白的信。”


    “李飛白?就是那位劍挑江湖一十三位絕頂的李飛白嗎?”站在純陽劍主身側的唐秋心不由得驚訝道,“師傅,聽說這位李師叔他……”


    純陽劍主不由得歎了口氣:“便是他,也罷,我便將這李飛白之事說於爾等聽。”


    隨即將這李飛白平生,娓娓道來。


    李飛白,原是中原人士,生年距今已有一百二十餘年。


    此人生於官宦之家,是家中最小的兒子,於是自小便是嬌生慣養。


    待得三歲後,時任禮部侍郎的父親便請了先生到家中,細細教導,教授四書五經。


    原是幸福美滿之家,隻因一場黨爭宮鬥,其父卷入其中。


    最後其父所在的一方,成為了失敗的一方,便慘遭清算,於是殺戮開啟了。


    在李飛白六歲那年,全家慘遭屠戮,合家上下四十餘口,連同其父母、三位姐姐、一位兄長,均死於非命。


    隻有這李飛白,被忠心的家仆藏匿起來,躲過一劫。


    之後小小的李飛白,便獨自在世上掙紮求生。


    因當時的昆侖中,某位劍主與其父在幼年時,是同村好友。


    在李家上下慘遭屠滅時,這位劍主正閉關修煉,待聽聞消息趕來時,李飛白已不知去向。


    而在李飛白幼年時,曾來家中,教導過李飛白強身健體之術,有過數日教導之恩。


    李飛白便懵懵懂懂的,從中原一路跋涉,經曆了不知多少艱難險阻,走了兩年,最終倒在了昆侖山下,被一牧民之女救起。


    而救他的,正是時年七歲的木花婆婆。


    李飛白被救醒後,本想直接上山拜師,被木花婆婆的父親阻止,於是隻能在這木花婆婆的部落修養了半年。


    待身體康複後,終於上山叩門,拜了那位劍主為師。


    十四歲時,修煉劍術有成,在師尊門前跪了一個時辰,終於爭得了那位劍主同意,下得山去,尋了仇家複仇。


    再迴到昆侖時,已是十六歲了。


    迴到門中後,李飛白報了血仇,卻好似失去了生活下去的動力,終日渾渾噩噩,意誌消沉。


    便被師尊打發下山,跟著牧民生活了一年,才漸漸有了人樣。


    隨後因不知名的原因,李飛白被那位劍主囚在洗劍池七日。


    再下山歸來時,性情大變,變得沉默寡言,終日以劍為伴。


    就這麽毫無波瀾的過了一年,十八歲時,李飛白前往巫山某處山穀中,閉關修煉。


    二十歲時,終於領悟昆侖劍派無上劍法《太上忘情》,迴歸師門稟報了師尊,那位劍主含笑點頭,溘然而逝。


    李飛白哭別了師尊,奉師尊遺命,再度下山,以江湖群英之劍,映照我心。


    下山後,李飛白屠滅四路邪教,又劍挑一十三位武林絕頂,與武當三豐真人狠鬥一天一夜,不分勝負。


    至此,絕情劍主李飛白的名號,便響徹江湖。


    打出了名聲的李飛白,便迴到昆侖,完成師尊遺命後,又有劍尊親至,命其入主太虛宮,為太虛宮宮主。


    又過了二十年,魔教聖火教席卷中原,時年四十歲的李飛白,仗劍再次下山。


    拔除了聖火教八處據點,挑滅教中大小頭目一百三十七人。


    與那聖火教教主趙明心,血鬥三天不止。最終,趙明心被李飛白一劍穿心,死於李飛白之手。


    而李飛白重傷遠遁,最終迴到昆侖,不到七天,便也傷重而亡。


    “據聞,這絕情劍主李飛白彌留之際,才露出了最後一絲微笑。”純陽劍主淡淡說道,“而這,也是李飛白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在昆侖門人前,露出笑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網遊之刀問江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縷靈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縷靈光並收藏網遊之刀問江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