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遙遠無垠的宇宙深處,一顆超大質量的天體碎片正以每秒 300 千米的驚人速度衝向太陽。據科學家精確計算,這個天體碎片的質量約為太陽的 0.01 倍,直徑超過 10 萬千米。它的撞擊將在大約 4700天後發生,而其引發的太陽劇烈噴發所釋放的能量,預計將超過 10 的 45 次方焦耳,足以摧毀太陽係內的一切生命。


    狂風在破敗的城市中肆意咆哮,卷起漫天的沙塵。冰冷的星光稀稀落落地灑下,卻無法驅散人們心中的陰霾。地球的表麵溫度已經急劇下降,平均氣溫跌至零下 50 攝氏度,海洋凍結,陸地荒蕪。曾經繁華的城市如今變成了一片死寂的廢墟,高樓大廈倒塌,道路破碎不堪。


    太空中,一座巨大的宇宙飛船製造廠猶如一座閃耀的鋼鐵堡壘,靜靜地漂浮在黑暗之中。無數的機械臂忙碌地舞動著,火花四濺,金屬碰撞的聲音不絕於耳。在這裏,人類最後的希望——11 艘移民飛船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最後的組裝。


    方舟,作為人類幸存者聯盟的管理者,此刻正站在製造廠的觀測台上,神情肅穆地注視著這一切。他身邊的工作人員們緊張地操作著各種儀器,密切監控著組裝進度。


    “方舟先生,所有飛船的主體結構已經組裝完畢,正在進行係統檢測和調試。”一名工程師向方舟報告。


    方舟微微點頭,目光一刻也未曾離開那些逐漸成型的飛船。


    在巨大的船塢中,一艘艘飛船宛如沉睡的巨獸,等待著被喚醒。它們的外殼閃耀著冷冽的金屬光澤,線條流暢而充滿力量感。


    “能源係統正常!”


    “推進係統無故障!”


    “生命維持係統運行良好!”


    不斷傳來的好消息讓人們緊繃的神經稍稍放鬆了一些。


    終於,在經曆了漫長而緊張的等待後,所有飛船的組裝和檢測工作全部完成。


    “全體注意,準備起航!”方舟的聲音通過廣播傳遍了整個製造廠。


    飛船內部,人們緊張而有序地進入各自的崗位。飛行員們坐在控製台前,雙手緊緊握住操縱杆;科學家們則密切關注著各種儀器的數據。


    “五、四、三、二、一,點火!”


    隨著倒計時的結束,強大的引擎噴射出耀眼的火焰,照亮了黑暗的太空。巨大的推力讓飛船緩緩離開船塢,向著未知的前方進發。


    方舟站在觀測台上,看著一艘艘飛船逐漸遠去,心中感慨萬千。


    “願我們一路順風,找到新的家園。”他默默祈禱著。


    在他身旁,智腦——守門人,那閃爍著神秘光芒的屏幕,有條不紊地處理著飛船運行的各項數據。這個智腦擁有每秒 10 億億次的運算能力,是此次移民飛船的智能控製係統,確保全程自動行駛。


    “守門人,匯報當前飛船的各項狀態參數。”方舟低沉地說道。


    “主人,目前飛船的能源儲備為 80%,生命維持係統正常,推進係統運行穩定,但曲速引擎的能量消耗比預期略高。”守門人迅速迴答。


    方舟微微皺眉,思考著後續的策略。


    全部的幸存者都將意識上傳到藍星模擬器中,那是一個虛擬的世界,承載著人類最後的希望與夢想。而一部分領導層和科學家則通過克隆體將意識下載下來,在飛船中艱難地活動著。藍星模擬器中的人口數量約為 10 億,其運行所需的能量由飛船的核聚變反應堆提供,每小時消耗能量約 100 萬兆瓦。


    在藍星模擬器裏,人們雖然暫時擺脫了現實的恐懼,但內心的焦慮並未減少。虛擬的城市中,人們忙碌地交流著,試圖為未來的生活尋找一絲希望。


    在飛船的實驗室中,科研團隊正在爭分奪秒地進行研究。一位年輕的科學家小李正專注地分析著一種新型材料的分子結構,他的額頭布滿汗珠。


    “這種材料如果能成功合成,或許能大大增強飛船的防護能力。”小李自言自語道。


    旁邊的老張搖搖頭說:“但合成的條件極為苛刻,需要極高的溫度和壓力。”


    “那我們就想辦法創造這樣的條件!”小李堅定地說道。


    在藍星模擬器裏,沒有了現實世界的殘酷與危險,卻也並非一片祥和。虛擬的天空中,數據的洪流如璀璨的星河般流淌,那是方舟開放了藍星模擬器中所有限製,同步更新的全部科學資料。在這裏,成立了人類幸存者聯邦政府,作為整個藍星的唯一政府,全力進行科學研究。


    飛船外,漆黑的太空如一張無盡的大口,隨時準備吞噬一切。人類乘坐的宇宙飛船共有 11 艘,每艘飛船長約 500 米,寬約 200 米,高約 100 米。飛船的外殼由一種新型鈦合金材料製成,厚度達到 10 米,能夠抵禦微小隕石的撞擊,但麵對強大的宇宙射線和天體衝擊仍顯脆弱。僅僅依靠著那薄薄的外殼抵禦著未知的風險。一個不小心,就可能全軍覆沒。因此,科學研究成為了人類生存的根本。


    當飛船準備進行曲速航行時,整個船艙內的燈光逐漸變為深邃的藍色,警示的信號燈快速閃爍。方舟緊緊握住指揮椅的扶手,目光專注地盯著前方的大屏幕。


    “全體注意,曲速引擎即將啟動,倒計時開始,10、9、8……”廣播中傳來緊張的聲音。


    隨著倒計時的結束,一股強大的能量瞬間充斥著整個飛船。飛船周圍的空間開始扭曲,仿佛一張巨大的綢緞被無形的手肆意拉扯。光芒在飛船前端匯聚成一個璀璨的光環,不斷擴大,將飛船包裹其中。


    從外部看,飛船仿佛進入了一個奇異的隧道,隧道的壁麵閃爍著神秘的光芒,流光溢彩,如夢如幻。但這美麗的景象背後,是極度複雜的空間扭曲和能量流動。


    飛船內部,人們感受到一股強烈的推背感,身體仿佛被巨大的力量緊緊壓住。各種儀器的指針瘋狂跳動,數據如瀑布般在屏幕上滾動。


    “能量輸出穩定,空間扭曲度正常,我們正在進入曲速通道!”操作員大聲報告。


    此時,飛船外的景象變得模糊不清,周圍的星辰瞬間拉長,化作一道道絢麗的光線。飛船仿佛在時空的洪流中疾馳,速度越來越快。


    “注意監測能量波動,確保引擎穩定運行!”方舟大聲喊道。


    在曲速航行中,時間和空間的概念變得模糊不清。飛船如同穿越了無數個平行宇宙,每一瞬間都經曆著奇妙而又令人心悸的變化。


    經過一段時間的極速飛行,飛船逐漸脫離曲速狀態。周圍的景象恢複正常,星辰重新出現在視野中,但飛船已經跨越了漫長的距離。


    實驗室裏,燈光徹夜長明。科學家們忙碌的身影在儀器的光芒中穿梭,他們眉頭緊鎖,專注地研究著更堅實耐用的材料,試圖為飛船打造一副堅不可摧的鎧甲。目前正在測試的一種納米複合材料,其強度是現有鈦合金的 10 倍,但製造工藝複雜,成本高昂。工程師們埋頭計算,設計著能夠讓飛船擁有更快飛行速度的引擎。最新研發的曲速引擎理論上能夠將飛船的速度提升至光速的 10%,但實際應用中還存在諸多技術難題。能源專家們則絞盡腦汁,探索著更充足的能源儲備方式,為飛船的航行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目前考慮使用反物質能源,其能量密度是核聚變的 1000 倍,但反物質的獲取和儲存極為困難。


    飛行途中的某一刻,方舟站在指揮室,神色憂慮地看著屏幕上的數據。


    “守門人,按照目前的能源消耗速度,我們能順利抵達目的地嗎?”方舟問道。


    守門人的聲音平靜而堅定:“主人,目前的能源儲備還算充足,但後續的航行中仍需謹慎使用。尤其是在進行曲速跳躍時,要確保能量供應的穩定。”


    方舟微微點頭,目光轉向窗外的黑暗:“這場逃亡,真是充滿了未知和挑戰。”


    與此同時,在飛船的會議室裏,管理層和科研團隊正在進行緊張的分析討論。


    一位科學家展示著報告:“根據最新的觀測,我們前方的星際塵埃密度有所增加,這可能會對飛船的護盾造成一定的磨損。”


    另一位接著說:“而且,木星的磁場變化比我們預期的要複雜,資源采集的難度可能會加大。”


    管理層的人員表情嚴肅,認真傾聽著每一份報告。


    方舟走進會議室,眾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大家不必過於擔憂,我們既然選擇了這條路,就必須勇往直前。”方舟鼓舞著士氣,“針對目前的情況,我們要盡快製定出應對方案。”


    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最終決定調整飛船的護盾頻率,以減少星際塵埃的影響,並派出更多的資源采集機器人,提高采集效率。


    經過詳細的研究和計算,他們發現若使用常規引擎,從月球到達木星大約需要航行 306 天。但幸運的是,每一艘飛船都安裝了先進的曲速引擎,可以進行曲速航行,這使得航行時間大幅縮短,僅需 75 天左右。然而,曲速航行對能源的消耗巨大,每進行一次短距離的曲速跳躍,就需要消耗 10 噸反物質。


    計劃的第一步,便是飛向木星。這個氣態巨行星距離地球約 5.2 天文單位,直徑約 14 萬千米。木星擁有豐富的資源,或許能為他們的漫長旅程提供關鍵的補給。


    當出發的號角吹響,巨大的星際方舟緩緩升空。尾焰在黑暗中劃出一道絢爛的光芒,仿佛是人類向命運抗爭的誓言。方舟站在指揮室中,緊盯著屏幕上的數據,心中默默祈禱著一切順利。首長則在一旁,神色凝重地與各部門協調著工作。


    然而,旅途並非一帆風順。剛離開藍星不久,方舟就收到了警報,飛船的動力係統出現了微小的故障。經過檢測,是曲速引擎的能量轉換器出現了 1%的效率下降,雖然看似微小,但在漫長的旅途中可能會導致嚴重後果。科學家們迅速行動起來,展開緊急搶修。


    “一定要盡快修複,時間緊迫!”方舟焦急地喊道。


    在緊張的氛圍中,時間一分一秒過去,終於,經過 10 個小時的努力,故障被排除,飛船繼續朝著木星前進。


    隨著距離木星越來越近,他們麵臨著強大的引力和未知的輻射。木星的引力是地球的 2.5 倍,飛船必須精確調整軌道,稍有偏差就可能被木星捕獲。同時,木星周圍的輻射強度高達 1000 毫西弗\/小時,對飛船的電子設備和人員造成嚴重威脅。


    “調整飛船姿態,啟動引力平衡裝置!”方舟果斷地下達命令。


    但意外還是發生了,一艘飛船由於受到強烈的輻射幹擾,通訊係統出現故障,與主船隊失去了聯係。


    “全力搜索失聯飛船的信號!”方舟心急如焚。


    經過一番努力,終於重新建立了聯係,方舟鬆了一口氣。


    在木星的軌道上,他們開始了緊張的資源采集工作。無數的機器人穿梭在木星的大氣層中,收集著珍貴的氣體和礦物質。木星的大氣層主要由氫和氦組成,其中氫的含量約占 90%。他們利用先進的采集設備,每小時能夠收集 1000 立方米的氫氣,這些氫氣將被用於核聚變反應堆,為飛船提供動力。


    經過 20 天的艱苦努力,星際方舟滿載著資源,準備踏上更遠的征程。方舟望著逐漸遠去的木星,心中充滿了感慨。他知道,這隻是漫長旅程的開始,但他們已經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


    首長站在他身旁,堅定地說道:“無論前方有多少困難,我們都不會放棄,為了人類的未來,勇往直前!”


    在離開木星後,飛船船隊繼續在浩瀚的宇宙中前行。前方是一片小行星帶,密密麻麻的小行星如同宇宙中的陷阱。


    “啟動防護盾,小心規避!”方舟大聲命令。


    盡管小心翼翼,還是有幾顆小行星撞擊在飛船的護盾上,引發了一陣劇烈的震動。


    “檢查飛船受損情況!”


    幸運的是,飛船的損傷並不嚴重,經過緊急修複,繼續前進。


    在漫長的旅途中,飛船內的人們也麵臨著心理和生理的雙重挑戰。長時間的封閉環境,讓一些人產生了焦慮和抑鬱的情緒。


    “我們必須想辦法緩解大家的壓力。”方舟說道。


    於是,在藍星模擬器中組織了各種娛樂活動和心理輔導課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末世求生卻做了遊戲策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斬釘截鐵的靈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斬釘截鐵的靈舟並收藏我在末世求生卻做了遊戲策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