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工那天,陽光明媚,山林間迴蕩著喜慶的鞭炮聲。
林真逸與施工隊的工人們共同舉行了一場簡單而莊重的開工儀式。
他站在那片承載夢想的土地上,望著眼前的一切,心中滿是對未來的憧憬。
施工期間,林真逸每天都會親臨現場監督。
在挖掘地下倉庫時,遇到了地下水位較高的棘手問題,導致挖掘工作受阻,且存在安全隱患。
林真逸第一時間召集地質專家和施工負責人,共同商討解決方案。
經過深入研究,決定采用井點降水法降低地下水位,同時加強支護措施,以確保施工安全。
盡管這一調整增加了成本和時間,但林真逸沒有絲毫猶豫,他深知安全和質量是基地建設的首要前提。
地上建築施工時,運輸建築材料又成了難題。
山路崎嶇狹窄,大型運輸車輛難以通行。
林真逸迅速組織人力拓寬和加固山路,同時協調采用小型靈活的運輸工具,確保材料及時供應。
在鎮上的集市采購生活用品時,林真逸突然聽到有人喊他的名字:“林真逸,真的是你嗎?”
他迴頭一看,竟是多年未見的大學同學趙宇。
趙宇滿臉驚訝,說道:“真沒想到在這兒能碰到你,你怎麽在這兒?”
林真逸笑著將自己準備歸隱的想法告訴了他。
趙宇感慨萬分:“你這能力和勇氣我可沒有,我還在大城市裏為了房貸車貸拚命。不過這兒確實挺適合你的,山清水秀,遠離塵囂。”
兩人找了個小飯館,坐下來敘舊,迴憶起大學時光的點點滴滴,仿佛又迴到了那段無憂無慮的日子。
與趙宇的相遇,讓林真逸在忙碌的建設中稍作停歇,也引發了他新的思考。
他意識到,基地建成後,除了滿足自己的生活與科研需求,或許還能為小鎮帶來更多積極影響。
迴到建設現場,林真逸更加幹勁十足。
此時,王隊長帶著幾個工人朝他走來。王隊長身材魁梧,皮膚黝黑,眼神中透著幹練。
“林先生,您好啊!”王隊長老遠就笑著打招唿,聲音洪亮。
林真逸快步迎上去,熱情迴應:“王隊長,可算把您盼來了!”
“這次咱們要建的可不是普通房子,是大基地,要儲存很多東西,還要大麵積種植農作物,所以規模必須足夠大。”
王隊長微微一愣,眼中閃過一絲好奇,但很快恢複專注:“林先生,您放心!不過這工程規模大,得先確定具體需求。您理想中的大基地打算建多大?”
林真逸目光望向遠方,比劃著說道:“主體建築至少要占地二萬平方米,高度在二十米左右,分上下五層。除了日常居住區域,還要有大型的科研實驗室、物資儲備倉庫。”
“外麵還有各種農田,和遊泳池等。”
王隊長一邊聽一邊快速在本子上記錄,隨後問道:“那圍牆和防護方麵,您有什麽特別要求嗎?”
林真逸表情嚴肅起來,認真說道:“圍牆要高八米,采用特殊材料建造,不僅要堅固耐用,還要具備一定的隱蔽性,不能輕易被外界發現。”
“防護方麵,安裝最先進的監控係統,全方位無死角監控。”
“另外,設置多重安全門禁,隻有經過授權的人才能進入。”
“整個基地的外觀要與周圍自然環境完美融合,不能有絲毫突兀。”
王隊長點頭表示理解:“行,林先生,這些要求我們都記下來了。”
“不過這麽大規模的建築,風格方麵您有什麽想法,以便我們更好地規劃設計。”
林真逸思考片刻後說道:“整體風格要偏向古樸自然,與周邊山水融為一體。”
“外觀看起來就是普通的山林建築,但內部要配備最先進的設施設備。”
王隊長轉身對身後的工人說:“都聽到了吧,咱們這次任務艱巨,但一定要高標準完成,別辜負林先生的期望!”
工人們紛紛應和,幹勁十足。接著,王隊長從包裏拿出一些初步設計圖紙,和林真逸一起蹲在地上,開始深入討論細節。
在確定屋頂形狀時,王隊長指著圖紙上的幾種方案問:“林先生,關於屋頂的形狀,您看哪種比較合適?傳統的斜坡頂,還是平屋頂?”
林真逸皺著眉頭,仔細端詳圖紙,手指在上麵輕輕滑動。
過了一會兒,他說道:“我覺得斜坡頂不錯,下雨時雨水能順著流下來,不用擔心積水問題。”
“而且,斜坡頂更有鄉村韻味,和周圍環境更搭。王隊長,您覺得呢?”
王隊長撓了撓頭,思考片刻後說:“您說得有道理,斜坡頂確實實用又美觀。不過,如果您想在屋頂上種些綠植,打造個小花園,平屋頂可能更方便。”
林真逸眼睛一亮:“在屋頂種綠植,這主意不錯!但我還是更喜歡斜坡頂。”
“要不這樣,在斜坡頂找個合適的位置,做個小平台,既能放花盆,又不影響排水。您覺得可行嗎?”
王隊長笑著豎起大拇指:“林先生,您這想法真妙!就按您說的辦。”
說完,在圖紙上認真做了標記。
解決完屋頂的問題,他們又開始斟酌窗戶大小。
王隊長指著圖紙上不同大小的窗戶圖案說:“林先生,窗戶大小關乎采光和通風,您有什麽想法?”
林真逸站起身,走到未來窗戶所在的位置比劃著:“客廳的窗戶要大一些,讓陽光充分照進來,這樣屋裏亮堂,還能欣賞外麵的風景。”
王隊長點頭讚同:“大窗戶能讓室內更通透,不過窗戶太大,隔熱和保暖可能會受影響,冬天室內熱量容易散失。”
林真逸摸了摸下巴,思考著說:“那就用雙層玻璃的窗戶,既能保證采光,又能隔熱保暖。”
王隊長一拍大腿:“林先生,您這提議太對了!雙層玻璃隔音效果也不錯。客廳窗戶做大些,其他房間的窗戶根據實際需求調整大小。”
接著討論一樓布局。王隊長看著圖紙說:“林先生,按照您的要求,一樓是大客廳,那廚房和餐廳您打算怎麽安排?”
林真逸在地上踱步,思考著說:“把廚房和餐廳放在一起,做飯和用餐都方便。餐廳最好有個窗戶,采光好,吃飯時心情也舒暢。”
王隊長點頭表示理解,又問:“那廚房麵積要多大?”
林真逸比劃著說:“廚房不用太大,但操作空間要足夠。我偶爾下廚,得有寬敞的台麵放鍋碗瓢盆。”
王隊長在圖紙上畫了幾筆,說:“把廚房和餐廳設置在房子一側,客廳在另一側,中間用過道隔開。廚房窗戶對著院子,采光絕對沒問題。您看這樣布局行不行?”
林真逸看著圖紙,想象著未來的場景,滿意地說:“這個布局挺好,簡單又合理。王隊長,您考慮得真周到。”
一樓布局確定後,開始規劃二樓功能區。王隊長問:“林先生,上麵四樓除了陽台,房間怎麽布置?”
林真逸抬頭望著天空,想象著二樓的樣子:“按麵積合理設計就好了,沒必要太精細。”
王隊長一邊記錄一邊問:“陽台位置確定在哪個方向?”
林真逸走到一旁,指著說:“就放在這邊,這裏能看到最美的山景和海景。我還打算在陽台上擺個秋千,閑暇時可以坐著看看風景,吹吹風。”他憧憬地望向遠方的山巒和大海。
第二天,林真逸和王隊長前往建材市場采購建房材料。
一路上,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在他們身上,鳥兒在枝頭歡快地歌唱。
“王隊長,這建材市場的東西種類多嗎?價格會不會太貴?”林真逸微笑問道。
王隊長笑著拍了拍林真逸的肩膀:“林先生,您放心。這建材市場我熟得很,裏麵東西應有盡有,價格也比較合理。咱們多對比幾家,肯定能買到性價比高的材料。”
來到建材市場,一位中年老板滿臉笑容地迎上來:“二位,要建啥房子啊?”
林真逸迴答:“在山裏建個自住的房子。”
老板眼睛一亮:“那您可找對地方了,山裏空氣好,住久了都不想走。我們這兒的材料質量有保證,您想要啥,我都能給您找到。”
在磚塊區,老板拿起一塊磚介紹道:“您看這塊磚,質地堅硬,顏色也好看,用來建房再合適不過。”
林真逸接過磚,仔細查看質地,又敲了敲,聽聲音判斷質量。”
“他皺著眉頭說:“這塊磚看著還行,不過我不太確定它的承重能力怎麽樣。王隊長,您幫我看看。”
王隊長接過磚,在手裏掂量了一下,用力敲了敲,說道:“這磚聲音清脆,質地緊實,承重應該沒問題。不過,為了保險起見,咱們再看看其他的。”
他們又看了幾家攤位的磚塊,認真比較質量、顏色和價格。經過篩選,終於選定了一種質量上乘、價格合理的磚塊。
林真逸滿意地說:“就選這種磚了,希望它能為我的房子打下堅實的基礎。”
選完磚塊,來到木材區。老板指著一堆木材說:“這是我們這兒最好的木材,經過精心挑選和處理,絕對沒有蟲蛀。”
林真逸走到木材前,仔細檢查是否有蟲蛀痕跡,又摸了摸木材表麵,感受其幹燥程度。
他對王隊長說:“這木材看起來不錯,不過我擔心它的防潮性能。王隊長,您覺得呢?”
王隊長用手敲了敲木材,說道:“這木材硬度夠,幹燥度也還行。防潮的話,施工前對木材進行防潮處理,能延長木材使用壽命。”
老板在一旁連忙說:“我們也提供木材防潮處理服務,保證讓您滿意。”
林真逸和王隊長商量後,決定購買這批木材。
林真逸說:“這房子是我未來生活的寄托,木材質量一定要好。”
接著挑選鋼筋和水泥。王隊長拿起一根鋼筋,用力彎了彎,說道:“林先生,選鋼筋主要看韌性和強度。您看這根鋼筋,柔韌性好,不容易折斷,質量不錯。”
林真逸接過鋼筋,也試著彎了彎,點頭表示認可。他問老板:“這鋼筋的規格符合建房標準嗎?”
老板拍著胸脯保證:“您放心,我們這兒的鋼筋都是按國家標準進貨的,質量有保障。”
選水泥時,林真逸疑惑地問:“這水泥怎麽區分好壞?”
王隊長解釋道:“主要看水泥的標號,標號越高,強度越大。建房一般用425標號的水泥。”說著,拿起一袋水泥查看上麵的標號。
經過挑選,選定了合適的鋼筋和水泥。
林真逸對這次采購十分滿意,對王隊長說:“多虧有您在,不然我真不知道該怎麽挑選這些材料。”
建房期間,林真逸經常在村裏走動,村民們對這個外來者充滿好奇。
一天,幾個村民圍在他身邊詢問。
一位大爺抽著煙,笑著問:“小林啊,你一個城裏人,咋跑到我們這窮山溝裏來建房啦?”
林真逸笑著迴答:“大爺,我就喜歡這兒的寧靜和自然風光。在城裏待久了,想找個地方放鬆一下。”
這時,一個小孩仰著天真的臉問:“叔叔,你為什麽不在城裏住呀?城裏有好多好玩的。”
林真逸摸摸小孩的頭,和藹地說:“因為叔叔喜歡這裏的山和水,在這裏能聽到鳥兒唱歌,能看到美麗的風景。還能和你們一起玩耍,多開心呀!”
村民們聽了,都露出笑容。一位大嫂好奇地問:“小林,你這房子建起來得花不少錢吧?”
林真逸撓撓頭,說:“錢是花了不少,但能在這麽美的地方有個家,一切都值得。”
在村裏的日子裏,林真逸經常和村民們聊天,分享彼此的生活。一天傍晚,大家圍坐在院子裏乘涼。
一位大媽笑著說:“小林啊,你這房子建起來肯定很漂亮。以後有啥打算啊?”
林真逸望著遠方,憧憬地說:“等房子建好了,我想在院子裏種些花,過悠閑的田園生活。”
另一位大叔好奇地問:“那你不出去工作啦?靠啥生活?”
林真逸笑著說:“我以前在城裏工作攢了些錢,也打算在網上寫點東西,賺點稿費。”
大家聽了,都覺得林真逸的生活很愜意。
小孩們在一旁嬉笑玩耍,林真逸看著他們,仿佛看到了自己的童年。
日子一天天過去,房子建設進展順利。
一天,王隊長興奮地對林真逸說:“林先生,再有幾天,主體結構就完工了,接下來就是裝修的事兒了。”
林真逸興奮地雙手一拍:“太棒了!王隊長,這段時間大家太辛苦了。”
主體結構完工後,開始討論室內裝修細節。林真逸說:“客廳地麵想用古樸的木質地板,踩上去有溫暖踏實的感覺。”
王隊長思索片刻後迴複:“沒問題,不過木質地板需要定期保養,後續我會給您講注意事項。木質地板顏色和紋理種類多,您喜歡哪種?”
林真逸想了想,說:“喜歡顏色深一點、紋理自然的,這樣客廳更有質感。”
王隊長拿出一些木質地板樣本:“您看看這些,有沒有符合您要求的?”
林真逸仔細查看每一個樣本,不時用手觸摸感受質地。他指著其中一個樣本說:“這個不錯,顏色和紋理都符合我心意。王隊長,您覺得呢?”
王隊長看了看,點頭說:“這個確實不錯,和您想要的風格很搭。那就選這個。”
接著敲定牆麵顏色。林真逸皺著眉頭思考:“牆麵顏色要柔和、溫馨,讓人感覺舒適放鬆。”
王隊長建議道:“試試淡淡的米黃色吧,這種顏色柔和,能營造溫馨的居家氛圍。”
林真逸眼睛一亮:“米黃色不錯,就像陽光灑在牆上的感覺,很溫暖。”
王隊長笑著說:“看來我們想到一塊去了。米黃色好看又百搭,搭配家具和裝飾品都不會突兀。”
林真逸點頭表示讚同:“那就定米黃色。刷漆時要注意顏色均勻,別出現深淺不一的情況。”
王隊長拍著胸脯保證:“您放心,我們施工隊手藝好,肯定把牆麵刷得漂漂亮亮的。”
確定牆麵顏色後,完善廚房布局。林真逸認真地比劃著說:“王隊長,我希望廚房有寬敞的操作台麵,偶爾做美食得有足夠空間。”
王隊長看著圖紙,思索片刻後指著一處說:“把水槽設計在靠窗位置,洗菜時能賞外麵景色,心情舒暢。”
林真逸眼睛瞬間亮了:“太妙了!那灶台放哪兒合適?”
王隊長在圖紙上畫了幾筆:“灶台緊挨著水槽,操作順手。這邊再打造一排吊櫃,能放不少廚房用品。”
林真逸微微皺眉:“吊櫃會不會拿東西不方便?”
王隊長笑著迴應:“裝下拉式的吊櫃,拿取物品就輕鬆多了。”
林真逸滿意點頭:“行,就這麽辦。廚房燈光也要設計好,要亮堂些。”
王隊長點頭記下:“沒問題,在吊櫃下方裝些燈帶,操作區光線就充足了。”
房屋主體和基礎裝修規劃好後,探討家具風格。林真逸坐在工地臨時休息區,拿起一本家居雜誌說:“王隊長,我覺得家具風格要和房屋整體、周邊環境匹配,您有啥想法?”
王隊長撓撓頭,憨厚地笑了笑:“我覺得可以偏田園風,用實木家具,再搭配些綠植,看著溫馨又自然。”
林真逸眼睛一亮:“這主意和我不謀而合!客廳放個實木沙發,配上色彩鮮豔的抱枕,再在角落擺上一盆大型綠植,肯定很有氛圍。”
王隊長補充道:“餐桌也選實木的,質樸又耐用。餐廳牆上掛幾幅田園風光的畫,吃飯都更有滋味。”
這時,路過的工人小李插了句嘴:“我覺得臥室的床可以選那種有雕花的實木床,看著精致又舒服。”
林真逸笑著點頭:“小李這建議不錯,細節決定品質。”
晚上迴到臨時住所,林真逸躺在床上翻著園藝書,構思花園布局。
第二天一大早,他找到王隊長說:“王隊長,花園我想好了!種玫瑰、百合、雛菊這些花卉,再種幾棵果樹,像蘋果樹、梨樹。”
王隊長饒有興致地聽著,點頭道:“聽起來很美,春天賞花,秋天吃果。花園布局有想法嗎?”
林真逸微笑道,“你們合理設計就好,事情不必太過精細。”
花園規劃粗略完成後,林真逸又與王隊長談起小船和書房的規劃。
林真逸目光投向遠方的大海,滿懷期待地說:“王隊長,我打算購置一艘船,能在海上航行。”
“大小適中,能容納十幾個人,材質最好是堅固耐用的,感覺更有韻味。”
“要有基本的導航設備和遮陽的地方。”
王隊長認真傾聽,不時點頭記錄:“行,這樣的船在海上既靈活又舒適,您以後出海遊玩肯定愜意。”
談及書房,林真逸的眼神滿是憧憬:“書房我想打造一排頂天立地的書架,窗邊放置一張舒適的書桌和椅子,再配上一張精致的茶桌。”
“閑暇時能在這兒看看書、品品茶,享受寧靜時光。”
王隊長笑著迴應:“這書房肯定很有氛圍,您在裏麵能盡情沉浸在知識的海洋裏。”
隨著建設的推進,各種細節逐步完善。
林真逸每天都充滿熱情地穿梭在工地與小鎮之間,不僅關注著工程進度,還與村民們的關係愈發融洽起來。
在小鎮上,林真逸還偶然結識了一位對生態研究頗有興趣的退休教師張老師。
經過幾個月緊鑼密鼓的施工,一座嶄新的房子在青山綠水間拔地而起。
白牆黛瓦與周圍自然環境完美融合,仿佛它本就屬於這片山水。
林真逸站在房前,心中感慨萬千。
他熱情地邀請村民們來家中做客,大家紛紛送上祝福。一位大爺笑著說:“小林啊,以後你就是咱們村的一份子了,有啥困難盡管說。”
林真逸感動不已,連聲道謝:“謝謝大爺,多虧大家幫忙,我才有了這個溫馨的家。”
他準備了豐盛的飯菜,大家圍坐在一起,歡聲笑語迴蕩在山間。
在眾人的歡聲笑語中,林真逸深知,自己夢寐以求的生活正式拉開了帷幕。
林真逸與施工隊的工人們共同舉行了一場簡單而莊重的開工儀式。
他站在那片承載夢想的土地上,望著眼前的一切,心中滿是對未來的憧憬。
施工期間,林真逸每天都會親臨現場監督。
在挖掘地下倉庫時,遇到了地下水位較高的棘手問題,導致挖掘工作受阻,且存在安全隱患。
林真逸第一時間召集地質專家和施工負責人,共同商討解決方案。
經過深入研究,決定采用井點降水法降低地下水位,同時加強支護措施,以確保施工安全。
盡管這一調整增加了成本和時間,但林真逸沒有絲毫猶豫,他深知安全和質量是基地建設的首要前提。
地上建築施工時,運輸建築材料又成了難題。
山路崎嶇狹窄,大型運輸車輛難以通行。
林真逸迅速組織人力拓寬和加固山路,同時協調采用小型靈活的運輸工具,確保材料及時供應。
在鎮上的集市采購生活用品時,林真逸突然聽到有人喊他的名字:“林真逸,真的是你嗎?”
他迴頭一看,竟是多年未見的大學同學趙宇。
趙宇滿臉驚訝,說道:“真沒想到在這兒能碰到你,你怎麽在這兒?”
林真逸笑著將自己準備歸隱的想法告訴了他。
趙宇感慨萬分:“你這能力和勇氣我可沒有,我還在大城市裏為了房貸車貸拚命。不過這兒確實挺適合你的,山清水秀,遠離塵囂。”
兩人找了個小飯館,坐下來敘舊,迴憶起大學時光的點點滴滴,仿佛又迴到了那段無憂無慮的日子。
與趙宇的相遇,讓林真逸在忙碌的建設中稍作停歇,也引發了他新的思考。
他意識到,基地建成後,除了滿足自己的生活與科研需求,或許還能為小鎮帶來更多積極影響。
迴到建設現場,林真逸更加幹勁十足。
此時,王隊長帶著幾個工人朝他走來。王隊長身材魁梧,皮膚黝黑,眼神中透著幹練。
“林先生,您好啊!”王隊長老遠就笑著打招唿,聲音洪亮。
林真逸快步迎上去,熱情迴應:“王隊長,可算把您盼來了!”
“這次咱們要建的可不是普通房子,是大基地,要儲存很多東西,還要大麵積種植農作物,所以規模必須足夠大。”
王隊長微微一愣,眼中閃過一絲好奇,但很快恢複專注:“林先生,您放心!不過這工程規模大,得先確定具體需求。您理想中的大基地打算建多大?”
林真逸目光望向遠方,比劃著說道:“主體建築至少要占地二萬平方米,高度在二十米左右,分上下五層。除了日常居住區域,還要有大型的科研實驗室、物資儲備倉庫。”
“外麵還有各種農田,和遊泳池等。”
王隊長一邊聽一邊快速在本子上記錄,隨後問道:“那圍牆和防護方麵,您有什麽特別要求嗎?”
林真逸表情嚴肅起來,認真說道:“圍牆要高八米,采用特殊材料建造,不僅要堅固耐用,還要具備一定的隱蔽性,不能輕易被外界發現。”
“防護方麵,安裝最先進的監控係統,全方位無死角監控。”
“另外,設置多重安全門禁,隻有經過授權的人才能進入。”
“整個基地的外觀要與周圍自然環境完美融合,不能有絲毫突兀。”
王隊長點頭表示理解:“行,林先生,這些要求我們都記下來了。”
“不過這麽大規模的建築,風格方麵您有什麽想法,以便我們更好地規劃設計。”
林真逸思考片刻後說道:“整體風格要偏向古樸自然,與周邊山水融為一體。”
“外觀看起來就是普通的山林建築,但內部要配備最先進的設施設備。”
王隊長轉身對身後的工人說:“都聽到了吧,咱們這次任務艱巨,但一定要高標準完成,別辜負林先生的期望!”
工人們紛紛應和,幹勁十足。接著,王隊長從包裏拿出一些初步設計圖紙,和林真逸一起蹲在地上,開始深入討論細節。
在確定屋頂形狀時,王隊長指著圖紙上的幾種方案問:“林先生,關於屋頂的形狀,您看哪種比較合適?傳統的斜坡頂,還是平屋頂?”
林真逸皺著眉頭,仔細端詳圖紙,手指在上麵輕輕滑動。
過了一會兒,他說道:“我覺得斜坡頂不錯,下雨時雨水能順著流下來,不用擔心積水問題。”
“而且,斜坡頂更有鄉村韻味,和周圍環境更搭。王隊長,您覺得呢?”
王隊長撓了撓頭,思考片刻後說:“您說得有道理,斜坡頂確實實用又美觀。不過,如果您想在屋頂上種些綠植,打造個小花園,平屋頂可能更方便。”
林真逸眼睛一亮:“在屋頂種綠植,這主意不錯!但我還是更喜歡斜坡頂。”
“要不這樣,在斜坡頂找個合適的位置,做個小平台,既能放花盆,又不影響排水。您覺得可行嗎?”
王隊長笑著豎起大拇指:“林先生,您這想法真妙!就按您說的辦。”
說完,在圖紙上認真做了標記。
解決完屋頂的問題,他們又開始斟酌窗戶大小。
王隊長指著圖紙上不同大小的窗戶圖案說:“林先生,窗戶大小關乎采光和通風,您有什麽想法?”
林真逸站起身,走到未來窗戶所在的位置比劃著:“客廳的窗戶要大一些,讓陽光充分照進來,這樣屋裏亮堂,還能欣賞外麵的風景。”
王隊長點頭讚同:“大窗戶能讓室內更通透,不過窗戶太大,隔熱和保暖可能會受影響,冬天室內熱量容易散失。”
林真逸摸了摸下巴,思考著說:“那就用雙層玻璃的窗戶,既能保證采光,又能隔熱保暖。”
王隊長一拍大腿:“林先生,您這提議太對了!雙層玻璃隔音效果也不錯。客廳窗戶做大些,其他房間的窗戶根據實際需求調整大小。”
接著討論一樓布局。王隊長看著圖紙說:“林先生,按照您的要求,一樓是大客廳,那廚房和餐廳您打算怎麽安排?”
林真逸在地上踱步,思考著說:“把廚房和餐廳放在一起,做飯和用餐都方便。餐廳最好有個窗戶,采光好,吃飯時心情也舒暢。”
王隊長點頭表示理解,又問:“那廚房麵積要多大?”
林真逸比劃著說:“廚房不用太大,但操作空間要足夠。我偶爾下廚,得有寬敞的台麵放鍋碗瓢盆。”
王隊長在圖紙上畫了幾筆,說:“把廚房和餐廳設置在房子一側,客廳在另一側,中間用過道隔開。廚房窗戶對著院子,采光絕對沒問題。您看這樣布局行不行?”
林真逸看著圖紙,想象著未來的場景,滿意地說:“這個布局挺好,簡單又合理。王隊長,您考慮得真周到。”
一樓布局確定後,開始規劃二樓功能區。王隊長問:“林先生,上麵四樓除了陽台,房間怎麽布置?”
林真逸抬頭望著天空,想象著二樓的樣子:“按麵積合理設計就好了,沒必要太精細。”
王隊長一邊記錄一邊問:“陽台位置確定在哪個方向?”
林真逸走到一旁,指著說:“就放在這邊,這裏能看到最美的山景和海景。我還打算在陽台上擺個秋千,閑暇時可以坐著看看風景,吹吹風。”他憧憬地望向遠方的山巒和大海。
第二天,林真逸和王隊長前往建材市場采購建房材料。
一路上,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在他們身上,鳥兒在枝頭歡快地歌唱。
“王隊長,這建材市場的東西種類多嗎?價格會不會太貴?”林真逸微笑問道。
王隊長笑著拍了拍林真逸的肩膀:“林先生,您放心。這建材市場我熟得很,裏麵東西應有盡有,價格也比較合理。咱們多對比幾家,肯定能買到性價比高的材料。”
來到建材市場,一位中年老板滿臉笑容地迎上來:“二位,要建啥房子啊?”
林真逸迴答:“在山裏建個自住的房子。”
老板眼睛一亮:“那您可找對地方了,山裏空氣好,住久了都不想走。我們這兒的材料質量有保證,您想要啥,我都能給您找到。”
在磚塊區,老板拿起一塊磚介紹道:“您看這塊磚,質地堅硬,顏色也好看,用來建房再合適不過。”
林真逸接過磚,仔細查看質地,又敲了敲,聽聲音判斷質量。”
“他皺著眉頭說:“這塊磚看著還行,不過我不太確定它的承重能力怎麽樣。王隊長,您幫我看看。”
王隊長接過磚,在手裏掂量了一下,用力敲了敲,說道:“這磚聲音清脆,質地緊實,承重應該沒問題。不過,為了保險起見,咱們再看看其他的。”
他們又看了幾家攤位的磚塊,認真比較質量、顏色和價格。經過篩選,終於選定了一種質量上乘、價格合理的磚塊。
林真逸滿意地說:“就選這種磚了,希望它能為我的房子打下堅實的基礎。”
選完磚塊,來到木材區。老板指著一堆木材說:“這是我們這兒最好的木材,經過精心挑選和處理,絕對沒有蟲蛀。”
林真逸走到木材前,仔細檢查是否有蟲蛀痕跡,又摸了摸木材表麵,感受其幹燥程度。
他對王隊長說:“這木材看起來不錯,不過我擔心它的防潮性能。王隊長,您覺得呢?”
王隊長用手敲了敲木材,說道:“這木材硬度夠,幹燥度也還行。防潮的話,施工前對木材進行防潮處理,能延長木材使用壽命。”
老板在一旁連忙說:“我們也提供木材防潮處理服務,保證讓您滿意。”
林真逸和王隊長商量後,決定購買這批木材。
林真逸說:“這房子是我未來生活的寄托,木材質量一定要好。”
接著挑選鋼筋和水泥。王隊長拿起一根鋼筋,用力彎了彎,說道:“林先生,選鋼筋主要看韌性和強度。您看這根鋼筋,柔韌性好,不容易折斷,質量不錯。”
林真逸接過鋼筋,也試著彎了彎,點頭表示認可。他問老板:“這鋼筋的規格符合建房標準嗎?”
老板拍著胸脯保證:“您放心,我們這兒的鋼筋都是按國家標準進貨的,質量有保障。”
選水泥時,林真逸疑惑地問:“這水泥怎麽區分好壞?”
王隊長解釋道:“主要看水泥的標號,標號越高,強度越大。建房一般用425標號的水泥。”說著,拿起一袋水泥查看上麵的標號。
經過挑選,選定了合適的鋼筋和水泥。
林真逸對這次采購十分滿意,對王隊長說:“多虧有您在,不然我真不知道該怎麽挑選這些材料。”
建房期間,林真逸經常在村裏走動,村民們對這個外來者充滿好奇。
一天,幾個村民圍在他身邊詢問。
一位大爺抽著煙,笑著問:“小林啊,你一個城裏人,咋跑到我們這窮山溝裏來建房啦?”
林真逸笑著迴答:“大爺,我就喜歡這兒的寧靜和自然風光。在城裏待久了,想找個地方放鬆一下。”
這時,一個小孩仰著天真的臉問:“叔叔,你為什麽不在城裏住呀?城裏有好多好玩的。”
林真逸摸摸小孩的頭,和藹地說:“因為叔叔喜歡這裏的山和水,在這裏能聽到鳥兒唱歌,能看到美麗的風景。還能和你們一起玩耍,多開心呀!”
村民們聽了,都露出笑容。一位大嫂好奇地問:“小林,你這房子建起來得花不少錢吧?”
林真逸撓撓頭,說:“錢是花了不少,但能在這麽美的地方有個家,一切都值得。”
在村裏的日子裏,林真逸經常和村民們聊天,分享彼此的生活。一天傍晚,大家圍坐在院子裏乘涼。
一位大媽笑著說:“小林啊,你這房子建起來肯定很漂亮。以後有啥打算啊?”
林真逸望著遠方,憧憬地說:“等房子建好了,我想在院子裏種些花,過悠閑的田園生活。”
另一位大叔好奇地問:“那你不出去工作啦?靠啥生活?”
林真逸笑著說:“我以前在城裏工作攢了些錢,也打算在網上寫點東西,賺點稿費。”
大家聽了,都覺得林真逸的生活很愜意。
小孩們在一旁嬉笑玩耍,林真逸看著他們,仿佛看到了自己的童年。
日子一天天過去,房子建設進展順利。
一天,王隊長興奮地對林真逸說:“林先生,再有幾天,主體結構就完工了,接下來就是裝修的事兒了。”
林真逸興奮地雙手一拍:“太棒了!王隊長,這段時間大家太辛苦了。”
主體結構完工後,開始討論室內裝修細節。林真逸說:“客廳地麵想用古樸的木質地板,踩上去有溫暖踏實的感覺。”
王隊長思索片刻後迴複:“沒問題,不過木質地板需要定期保養,後續我會給您講注意事項。木質地板顏色和紋理種類多,您喜歡哪種?”
林真逸想了想,說:“喜歡顏色深一點、紋理自然的,這樣客廳更有質感。”
王隊長拿出一些木質地板樣本:“您看看這些,有沒有符合您要求的?”
林真逸仔細查看每一個樣本,不時用手觸摸感受質地。他指著其中一個樣本說:“這個不錯,顏色和紋理都符合我心意。王隊長,您覺得呢?”
王隊長看了看,點頭說:“這個確實不錯,和您想要的風格很搭。那就選這個。”
接著敲定牆麵顏色。林真逸皺著眉頭思考:“牆麵顏色要柔和、溫馨,讓人感覺舒適放鬆。”
王隊長建議道:“試試淡淡的米黃色吧,這種顏色柔和,能營造溫馨的居家氛圍。”
林真逸眼睛一亮:“米黃色不錯,就像陽光灑在牆上的感覺,很溫暖。”
王隊長笑著說:“看來我們想到一塊去了。米黃色好看又百搭,搭配家具和裝飾品都不會突兀。”
林真逸點頭表示讚同:“那就定米黃色。刷漆時要注意顏色均勻,別出現深淺不一的情況。”
王隊長拍著胸脯保證:“您放心,我們施工隊手藝好,肯定把牆麵刷得漂漂亮亮的。”
確定牆麵顏色後,完善廚房布局。林真逸認真地比劃著說:“王隊長,我希望廚房有寬敞的操作台麵,偶爾做美食得有足夠空間。”
王隊長看著圖紙,思索片刻後指著一處說:“把水槽設計在靠窗位置,洗菜時能賞外麵景色,心情舒暢。”
林真逸眼睛瞬間亮了:“太妙了!那灶台放哪兒合適?”
王隊長在圖紙上畫了幾筆:“灶台緊挨著水槽,操作順手。這邊再打造一排吊櫃,能放不少廚房用品。”
林真逸微微皺眉:“吊櫃會不會拿東西不方便?”
王隊長笑著迴應:“裝下拉式的吊櫃,拿取物品就輕鬆多了。”
林真逸滿意點頭:“行,就這麽辦。廚房燈光也要設計好,要亮堂些。”
王隊長點頭記下:“沒問題,在吊櫃下方裝些燈帶,操作區光線就充足了。”
房屋主體和基礎裝修規劃好後,探討家具風格。林真逸坐在工地臨時休息區,拿起一本家居雜誌說:“王隊長,我覺得家具風格要和房屋整體、周邊環境匹配,您有啥想法?”
王隊長撓撓頭,憨厚地笑了笑:“我覺得可以偏田園風,用實木家具,再搭配些綠植,看著溫馨又自然。”
林真逸眼睛一亮:“這主意和我不謀而合!客廳放個實木沙發,配上色彩鮮豔的抱枕,再在角落擺上一盆大型綠植,肯定很有氛圍。”
王隊長補充道:“餐桌也選實木的,質樸又耐用。餐廳牆上掛幾幅田園風光的畫,吃飯都更有滋味。”
這時,路過的工人小李插了句嘴:“我覺得臥室的床可以選那種有雕花的實木床,看著精致又舒服。”
林真逸笑著點頭:“小李這建議不錯,細節決定品質。”
晚上迴到臨時住所,林真逸躺在床上翻著園藝書,構思花園布局。
第二天一大早,他找到王隊長說:“王隊長,花園我想好了!種玫瑰、百合、雛菊這些花卉,再種幾棵果樹,像蘋果樹、梨樹。”
王隊長饒有興致地聽著,點頭道:“聽起來很美,春天賞花,秋天吃果。花園布局有想法嗎?”
林真逸微笑道,“你們合理設計就好,事情不必太過精細。”
花園規劃粗略完成後,林真逸又與王隊長談起小船和書房的規劃。
林真逸目光投向遠方的大海,滿懷期待地說:“王隊長,我打算購置一艘船,能在海上航行。”
“大小適中,能容納十幾個人,材質最好是堅固耐用的,感覺更有韻味。”
“要有基本的導航設備和遮陽的地方。”
王隊長認真傾聽,不時點頭記錄:“行,這樣的船在海上既靈活又舒適,您以後出海遊玩肯定愜意。”
談及書房,林真逸的眼神滿是憧憬:“書房我想打造一排頂天立地的書架,窗邊放置一張舒適的書桌和椅子,再配上一張精致的茶桌。”
“閑暇時能在這兒看看書、品品茶,享受寧靜時光。”
王隊長笑著迴應:“這書房肯定很有氛圍,您在裏麵能盡情沉浸在知識的海洋裏。”
隨著建設的推進,各種細節逐步完善。
林真逸每天都充滿熱情地穿梭在工地與小鎮之間,不僅關注著工程進度,還與村民們的關係愈發融洽起來。
在小鎮上,林真逸還偶然結識了一位對生態研究頗有興趣的退休教師張老師。
經過幾個月緊鑼密鼓的施工,一座嶄新的房子在青山綠水間拔地而起。
白牆黛瓦與周圍自然環境完美融合,仿佛它本就屬於這片山水。
林真逸站在房前,心中感慨萬千。
他熱情地邀請村民們來家中做客,大家紛紛送上祝福。一位大爺笑著說:“小林啊,以後你就是咱們村的一份子了,有啥困難盡管說。”
林真逸感動不已,連聲道謝:“謝謝大爺,多虧大家幫忙,我才有了這個溫馨的家。”
他準備了豐盛的飯菜,大家圍坐在一起,歡聲笑語迴蕩在山間。
在眾人的歡聲笑語中,林真逸深知,自己夢寐以求的生活正式拉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