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車飛馳,發出“哐當哐當”的聲響。窗外的景色如幻燈片般快速向後掠過。


    此次出行,他在旅途中深入思考自己的人生修煉宗旨,而列車的疾馳,恰似他內心探索的節奏。


    列車在軌道上疾馳,窗外的風聲唿唿作響。


    林真逸閉上雙眼,靠在椅背上,在腦海中迴溯過往經曆。


    他的眉頭微微皺起,仿佛又迴到了剛剛畢業時出來創業的那些艱難的日子。


    “林總,這個項目風險很大,一旦失敗,我們公司可能會麵臨巨大的損失,但收益也很可觀,您看我們接不接?”


    下屬焦急地詢問。麵對抉擇,內心深處總有個聲音出來指引方向。那是本心的低語,告訴他不要被眼前的利益蒙蔽。


    “不接,我們要穩紮穩打,不能冒太大的風險。”林真逸堅定地做出決定。


    正是這個聲音,讓他在紛繁複雜的商業世界中,沒有迷失。


    此刻,他清晰地意識到,隨順本心,是他修煉的根基。


    坐在對麵的一位老者,注意到林真逸的神情變化,好奇地問道:“年輕人,看你剛才的樣子,是不是在想什麽重要的事情?”


    林真逸緩緩睜開眼睛,眼神中透著一絲感慨:“是啊,我在迴憶過去,思考自己這些年走過的路。”


    “我發現,隻有跟隨自己內心的聲音,才能做出正確的選擇。”


    老者微微點頭,眼中閃過一絲讚賞:“你能有這樣的感悟,很難得。在這浮躁的世界,能堅守本心的人不多了。”


    列車經過一片廣袤的田野,綠油油的莊稼在微風中輕輕搖曳。


    林真逸望著窗外,思緒飄到了曾經的商業合作中。


    “林總,這次的合作機會非常難得,對方是行業內的龍頭企業,要是能和他們合作,我們公司肯定能更上一層樓。”下屬滿懷期待地向他匯報。


    林真逸卻沒有立刻答應,他仔細分析了雙方的情況,發現彼此的理念並不完全契合。


    “這次合作,雖然看起來很誘人,但我們不能為了合作而合作,還是要找到真正契合的夥伴。”他拒絕了這次合作。


    在列車上,他想到那些錯過的合作,並非遺憾,因為不合本心。


    林真逸明白隨順本心意味著隨緣行。就像在商業合作中,他沒有刻意去追求每一個機會,而是順應時機,與契合的夥伴攜手。


    這時,旁邊的年輕人忍不住插話:“可是,不抓住每一個機會,會不會錯過很多?”


    林真逸微笑著解釋:“機會很多,但並不是每一個都適合自己。”


    “隻有順應緣分,才能在前行的道路上走得更穩。”


    “就像找伴侶,不能隨便找一個,而是要等那個對的人出現。”年輕人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列車進入了一條長長的隧道,車廂內變得昏暗起來。


    林真逸閉上眼睛,迴憶起曾經在山林隱居時,每日的冥想便是對內心的深度審視。


    在山林的靜謐中,他盤腿而坐,唿吸均勻,全身心地感受著周圍的一切。


    內心的雜念逐漸浮現,他靜靜地觀察著,不做評判。


    此刻,在列車的搖晃中,他試著進入那種寧靜狀態,去感受內心的細微波動,覺察每一個念頭的生起與消逝。


    坐在他旁邊的年輕人,看到林真逸又閉上了眼睛,一臉好奇:“你這是在幹嘛?是在睡覺嗎?”


    林真逸睜開眼睛,耐心地解釋:“我在冥想,觀察自己的內心。在這個過程中,你會發現很多平時忽略的想法和情緒。”


    年輕人有些驚訝:“這有什麽用?能讓我工作更順利嗎?”


    林真逸微笑著說:“當然,當你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內心,就能更從容地麵對工作和生活中的挑戰。”


    年輕人半信半疑,但也開始有意想嚐試一下。


    列車駛出隧道,陽光重新灑進車廂。


    然而,在觀照內心的過程中,雜念開始紛至遝來。


    工作中的壓力、生活裏的瑣事,如潮水般湧上心頭。


    “林總,這個月的業績指標還沒完成,我們該怎麽辦?”


    “靈果、靈酒、靈茶、靈菜不賣出去,儲存太多不浪費嗎?”


    這些聲音在林真逸的腦海中不斷迴響。


    他的眉頭微微皺起,但沒有抗拒,而是靜靜地看著這些雜念,如同旁觀者,看著它們在心中翻騰。


    對麵的老者似乎看出了他的異樣,關切地問道:“年輕人,是不是有什麽煩心事?”


    林真逸歎了口氣:“雜念太多,有些困擾。但我知道,抗拒隻會讓它們更強烈。”


    老者點點頭:“你能明白這一點就好。雜念就像天上的雲,你不用去驅趕它們,它們自然會消散。”


    林真逸聽後,心中豁然開朗,繼續靜靜地觀察著雜念。


    隨著時間的推移,林真逸漸漸適應了雜念的紛擾。


    他明白,抗拒雜念隻會讓其愈發強烈。於是,他嚐試接納這些雜念,承認它們的存在。


    “工作壓力大,這是現實,我接受。生活瑣事多,也是常態。”林真逸在心中默默念叨。


    漸漸地,雜念不再喧囂,他感受到一種內心的平靜。


    放下對雜念的執著,讓他更加接近本心。


    旁邊的年輕人看著林真逸,一臉羨慕:“你是怎麽做到的?我感覺你現在整個人都不一樣了。”


    林真逸微笑著說:“就是接納和放下。當你不再和雜念對抗,你會發現,內心的平靜其實很簡單。”


    年輕人若有所思,嚐試著像林真逸一樣接納自己內心的焦慮。


    過了一會兒,他驚喜地說:“好像真的有用,我感覺沒那麽焦慮了。”


    林真逸鼓勵道:“繼續堅持,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我們的本心具足愛,智慧和力量。”


    列車在軌道上飛馳,窗外的景色如電影般快速切換。


    林真逸想起進入生物公司之前的創業,曾經麵對巨大的麻煩,苦不堪言。


    “林總,我們快撐不下去了,怎麽辦?”員工們焦急地望著他。在本心的指引下,他冷靜應對,做出了正確的決策。


    他決定精簡業務,專注核心產品,同時積極地尋找新的投資。


    “大家不要慌,我們一定能度過這個難關。”他堅定地鼓勵著員工。


    這種力量,並非來自外界的權威,而是源自內心深處。


    在列車上,他再次感受到本心的力量,那是一種堅定的信念。


    對麵的老者好奇地問道:“你說的本心的力量,到底是什麽?”


    林真逸眼神堅定地迴答:“那是一種源自內心的指引,讓我在困境中不迷失,做出正確的選擇。”


    “就像在黑暗中,有一盞明燈照亮前行的路。”


    老者感慨道:“這種力量很強大,希望你能一直保持。”


    列車停靠在一個小站,又有新的乘客上車。


    林真逸開始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更好地踐行修煉宗旨。


    “您好,請問這個座位有人嗎?”一位抱著孩子的母親站在林真逸旁邊問道。


    “沒人,您請坐。”林真逸微笑著起身讓座。


    “太感謝你了,年輕人。”母親感激地說道。


    “舉手之勞,應該的。”林真逸迴答。


    在與他人相處時,要傾聽內心的聲音,真誠待人;在麵對困難時,相信本心的指引,勇敢前行。


    林真逸知道,修煉並非孤立的行為,而是貫穿於生活的點點滴滴。


    旁邊的年輕人看到這一幕,忍不住問:“你為什麽這麽熱心?”


    林真逸認真地說:“這是我內心的聲音告訴我的,幫助別人,自己也會快樂。”


    “好的感受,去接納它,去踐行它。”


    “不好的感受和情緒,不被其所控,不被其所轉,而是要全力以赴地去轉化它,賦予它美好的寓意。”


    年輕人似乎有所觸動,默默點了點頭。


    列車再次啟動,林真逸迴憶起與朋友的一次爭吵。


    “你怎麽能這麽做?你根本不考慮我的感受!”朋友憤怒地指責他。


    當時他被情緒左右,也大聲反駁。事後才明白激動的言行違背了本心。如果當時能冷靜下來,傾聽內心的聲音,就不會發生那樣的爭吵。


    這次迴憶成為啟示,提醒他在情緒激動時,更要觀照自心,隨順本心去處理問題。


    對麵的老者感慨地說:“人在情緒激動的時候,往往容易做出錯誤的決定。能從過去的經曆中吸取教訓,很難得。”


    林真逸點點頭:“是啊,所以我時刻提醒自己,要保持內心的平靜。”


    旁邊的年輕人也湊過來:“那怎麽才能在情緒激動時保持平靜呢?”


    林真逸思考了一下說:“可以先深唿吸,讓自己冷靜下來,然後問問自己,內心真正的想法是什麽。”


    列車行駛在山區,窗外的山川河流美不勝收。


    看著窗外的景色,林真逸從自然中汲取靈感。


    “你看這大自然,花開花落、雲卷雲舒,一切都順應著自身的規律。”林真逸對旁邊的年輕人說。


    “是啊,很美。”年輕人附和道。


    “我們人生的修煉也應如同自然一般,確定以本心為指引,隨順本心,不刻意強求。”林真逸感慨地說。


    大自然的一切都在告訴他,要順應自然,不要過度執著。


    就像花朵,不會因為想要吸引更多目光而強行綻放,而是在合適的時間,自然地展現自己的美麗。


    對麵的老者也加入了討論:“你說得對,人也應該如此,順應本心本意,才能活得自在。”


    林真逸和年輕人都表示讚同。


    列車上,服務員推餐車開始售賣食物,林真逸看到有人猶豫不決,不知該買哪些。這讓他也聯想到自己過往中的諸多抉擇。


    “林總,我們有兩個發展方向,一個是拓展新市場,風險大但潛力大;另一個是鞏固現有市場,比較穩妥。您選哪個?”下屬向他請示。


    慶幸自己一直遵循本心,選擇了更適合公司發展的方向。


    隨順本心,讓他在麵對選擇時,有了清晰的方向。


    旁邊的年輕人好奇地問:“那你是怎麽確定自己的本心的?”


    林真逸認真地說:“這需要不斷地觀察自己的內心,了解自己真正想要什麽。”


    “在做決定時,排除外界的幹擾,聽從內心的聲音。”


    年輕人聽後,陷入了沉思。


    隨著思考的深入,林真逸感受到內心前所未有的寧靜。


    這種寧靜並非死寂,而是充滿力量。


    他閉上眼睛,沉浸在這種寧靜之中。周圍的嘈雜聲仿佛都消失了,他隻聽到自己內心的聲音。在這寧靜中,他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修煉宗旨。


    對麵的老者看著林真逸,微笑著說:“你現在的狀態很好,內心的寧靜是一種難得的財富。”


    林真逸睜開眼睛,感激地說:“謝謝您的誇獎。這種寧靜讓我更加明確自己的方向。”


    旁邊的年輕人羨慕地說:“我什麽時候也能達到這樣的狀態就好了。”


    林真逸鼓勵道:“隻要你堅持心靈修煉,一定可以的。”


    列車繼續行駛,林真逸思考起他人對自己修煉的影響。


    曾經,身邊人的意見和期待一度讓他迷茫。


    “真逸,你應該像其他人一樣,追求更高的職位,賺更多的錢。”朋友這樣勸他。”


    但現在,他明白,隻有隨順本心,才能真正活出自我。


    他對對麵的老者說:“以前,我很在意別人的看法,現在才知道,隻有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才能找到真正的快樂。”


    老者點點頭:“太對了,人活著,不是為了滿足別人的期待,而是要實現自己的價值。”


    旁邊的年輕人也說:“我也經常被別人的意見左右,看來以後得改改了。”


    林真逸意識到,修煉宗旨的踐行,不僅是為了個人的成長,更是為了對周圍世界產生積極影響。


    “你看,當我們內心平靜,充滿愛與正能量,就能感染身邊的人。”林真逸對旁邊的年輕人說。


    “真的嗎?”年輕人有些懷疑。


    “當然,就像我剛才給那位母親讓座,雖然是小事,但能讓她感受到溫暖。”


    “如果每個人都能這樣,世界會變得更美好。”林真逸解釋道。


    他希望通過自己的修煉,能在生活中傳遞愛與正能量。


    對麵的老者聽後,豎起了大拇指:“你有這樣的想法,非常了不起。希望你能一直堅持下去。”


    展望未來,林真逸充滿信心。他相信,隻要堅持隨順本心,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修煉的道路上,都能收獲更多的成長與幸福。


    “我打算繼續在心性修煉的道路上探索,不斷提升自己,然後把這些感悟分享給更多的人。”林真逸對對麵的老者說。


    老者欣慰地說:“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到。”


    旁邊的年輕人也受到鼓舞:“我也要向你學習,讓自己變得更好。”


    林真逸微笑著鼓勵道:“隻要有決心,你一定可以的。未來的路還長,我們一起努力。”


    “就象現在,當前,此時此刻的當下,你的心是如此地明徹,如此的有力量。”


    在列車上,林真逸再次領悟到了當下的力量。


    過去已無法改變,未來尚未到來,隻有把握當下,隨順本心去行動,才是修煉的關鍵。


    “你看,我們現在坐在這裏,這就是當下。不要總是想著過去或者未來,而是要珍惜此刻的時光。”


    林真逸對旁邊的年輕人說。年輕人若有所思:“你說得對,我以前總是在擔心未來,忽略了現在。”


    林真逸點點頭:“當你專注於當下,你會發現,很多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對麵的老者也讚同道:“活在當下,是一種智慧。”


    迴顧自己的成長曆程,林真逸看到了隨順本心帶來的巨大變化。


    從一個迷茫的創業者,到如今內心堅定的修行者,這一路的蛻變讓他感慨萬千。


    “以前,我為了追求成功,忽略了內心的感受。現在,我明白了,真正的成功是內心的富足。”林真逸感慨地說。


    對麵的老者好奇地問:“那你是怎麽做到的?”


    林真逸迴答:“就是不斷地反思自己,傾聽內心的聲音,然後做出改變。”


    “這個過程並不容易,但很值得。”


    旁邊的年輕人羨慕地說:“我也希望能像你一樣,找到自己的方向。”


    林真逸鼓勵道:“隻要你願意嚐試,一定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路。”


    林真逸將本心與夢想聯係起來,發現自己的夢想正是本心的外在體現。


    追逐夢想的過程,就是隨順本心的旅程。


    “我的夢想是幫助更多的人找到內心的平靜和幸福,這其實就是我本心的渴望。”林真逸對旁邊的年輕人說。


    年輕人驚訝地問:“那你的夢想和商業有什麽關係?”


    林真逸解釋道:“以前在商業中,我也在尋找價值,現在我發現,真正的價值是能為他人帶來積極的影響。”


    “所以,我現在的心性修煉和以前的商業經曆並不矛盾,而是相輔相成。”


    對麵的老者聽後,恍然大悟:“原來如此,你的境界很高啊。”


    林真逸明白,修煉宗旨的踐行是一門生活的藝術。


    需要在每一個瞬間,用心去感受,用行動去詮釋。


    “你看,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都可以是心性修煉的機會。”


    “比如吃飯的時候,用心品嚐每一口食物,感受它的味道和營養。”林真逸對旁邊的年輕人說。


    年輕人笑著說:“這也能算心性修煉?”


    林真逸認真地說:“當然,當你用心去生活,你會發現,生活處處都是修行。”


    對麵的老者也說:“沒錯,這就是生活的藝術。”


    列車即將抵中轉站點,窗外的城市景象越來越清晰。


    林真逸的思考也暫告一段落。這次列車上的思考,讓他對自己的人生修煉宗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列車緩緩停靠在中轉站,車廂內一陣輕微的晃動,打破了原有的寧靜。


    林真逸對麵鋪位的老者正不緊不慢地收拾著行李,身旁的年輕人也在行動,將一些零碎物品塞進背包。


    老者微笑著看向林真逸,說道:“小夥子,我們都要在這兒下車啦,這一路多虧有你陪著聊天解悶。”


    林真逸連忙迴應:“老先生,您太客氣了,這一路聽您講的那些道理,對我有很大的啟發,謝謝您。”


    年輕人也接口道:“哥,以後有緣咱肯定還能碰上,到時候再好好嘮嘮。”


    林真逸點頭,真誠地說:“一定一定,希望你們接下來的旅途順順利利。”


    三人揮手作別,望著老者和年輕人漸漸遠去的背影,林真逸心中泛起一絲感慨,人與人的緣分,有時就像這列車上短暫的相聚,匆匆而來,又匆匆而去。


    此時,列車員的聲音在車廂裏響起:“各位旅客,本趟列車還有部分臥鋪空位,有需要的旅客可前往列車中部辦理補票手續。”


    林真逸略作思索,起身拿起行李,決定隨緣去感受一下臥鋪的舒適和美好。


    他辦理好補票手續後,走進臥鋪車廂,裏麵寬敞整潔,他找到自己的鋪位,將行李安置好後,便靠在床邊,望著窗外不斷後退的景色發起呆來。


    列車再次啟動,車輪與鐵軌摩擦發出有節奏的聲響。


    隨著時間推移,陸續有人走進臥鋪間。一位中年男子在對麵鋪位坐下,他看起來行色匆匆,放下行李後,長舒了一口氣。


    林真逸出於禮貌,主動打招唿:“您好,剛上車吧?”


    中年男子微笑迴應:“是啊,這趟車人真多,能換到臥鋪可算鬆快些了。你這是去哪兒啊?”


    “我也沒什麽特別的目的地,就是想四處走走看看,最後迴上江市。”林真逸微笑說道。


    中年男子好奇地打量著他:“聽你這意思,像是在放空自己啊?現在很多年輕人都忙忙碌碌,很少有你這樣悠閑心態的。”


    林真逸微微苦笑:“我是在思考自己的人生道路,覺得以前的生活有些過於浮躁了,想找個方向,重新出發。”


    中年男子若有所思,說道:“我年輕的時候也和你一樣迷茫過,後來在工作裏摸爬滾打,才漸漸明白,人生的路啊,沒有固定的模式,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你說的那種重新出發,是打算做些什麽呢?”


    林真逸頓了頓,緩緩說道:“我想隨順本心,無為而無所不為。”


    中年男子眼中閃過一絲驚訝:“這聽起來很有禪意啊,不過在如今這個快節奏的社會,能做到這點可不容易。你打算去深山老林,還是另有打算?”


    林真逸搖搖頭:“倒不一定是去深山,可能是在城市的某個角落,也可能是在旅途中。”


    “我覺得無為關鍵在於內心的寧靜,不被外界的功名利祿所誘惑,靜下心來,提升自己的學識、修養和境界。”


    中年男子點頭表示讚同:“有道理,不管在什麽環境,隻要心能靜下來,都能有所收獲。”


    “就像我,雖然每天為了生活奔波,但偶爾也會在閑暇時讀讀書,思考人生,這也算是一種自我修行吧。”


    兩人相談甚歡,在交流中,林真逸對自己的人生規劃似乎又清晰了幾分。


    他的人生修煉宗旨有兩個,向外,則隨順本心,隨緣而為;向內,則隨順本心,永做無為修,隱修、苟修、低調修、幕後修。遠離外界的喧囂和紛擾,專注於自身內心的成長和提升。


    列車在鐵軌上疾馳,窗外的景色如幻燈片般閃過,而林真逸的內心,正朝著他所追求的隱修之路,緩緩前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都市隱修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念圓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念圓滿並收藏都市隱修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