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通行的折算量為一個工資分約含:2.8斤糧食、0.05斤植物油,0.2尺白布、2斤煤、0.02斤食鹽。


    實際情執行中各地根據當地的情況有所變通。


    比如,有的地區糧食就是小米,也有的地方是高粱,有的地區白布改為當地產的土布,還有不產煤的地方和林區將煤改為柴禾。


    采用“工資分”為計算單位計算工資,在現在這種物價不穩、通貨膨脹的情況下,可以有效保證職工收入免受物價波動的影響。


    事實上一些老人更加習慣供給製,因為組織對生活用品的供給是規定的很細的。


    他們已經習慣了把一切生活問題交給組織安排,他們自己隻要專心工作就可以了。


    比如,北方一些地區就規定:每年每人單衣2套,棉衣1套,襪子2雙,單、棉帽各一頂,棉鞋1雙;


    大衣3年1件;蚊帳5年1頂;毛巾每年2條;肥皂每月1塊;每月理發2次,另有牙刷、牙粉等若幹。


    津貼一般工作人員每月約3萬元左右。


    又按照級別有所不同,根據家庭情況有所傾斜,比如有小孩的家庭,烈士家庭都另有補貼。


    此外,還有各種補助。如:元旦、國慶、春節每人增發豬肉1斤為過節費;保健費分4級,甲級每月肉5斤;乙級4斤;丙級3斤;丁級2斤。


    這些實物均按市價折款連同津貼一起發放。


    除此還要發放生育費、保育費、婦女衛生費、保姆費、學雜費、醫療保健費、喪葬費和老人優待費等。


    也不怪老同誌們不願意改變供給製,本來這些亂七八糟的供給全都由個人自己處理,那要費多大的功夫。


    如果家裏沒有個賢內助,那肯定要把生活過得一團糟。


    有些不會過日子的,月初大把的花,到了月底全家一起喝西北風。


    所以,這次改變,改的並不徹底,很多老同誌還是在供給製的籠罩下安心工作生活。


    事實上很多生活用品還是按照以前的製度在發放,隻是要根據新辦法扣減工資分。


    按新實行的29級工資製度,老張的工資分在180分,幹爹孫老220分。


    從這裏就可以看出,這時候老師的工資明顯比較高。孫老還是個中學老師,大學老師的待遇更高。


    這裏麵有一部分是民國延續下來的慣性,也有國內優待知識分子的原因。


    隻是,這個世界不患寡而患不均,現在開始的這種明顯的區別對待,也為以後的變化埋下了因果。


    現在老張的老婆孩子還沒過來,家裏全靠孫誌偉照應著,不然老張每天迴來怕是連杯熱水都喝不上。


    孫誌偉幾次想提醒他把父母妻兒接過來,但一想到這邊將來會被一鍋端,他就開不了這個口。


    說不定留在老家還能幸免,過來了反而不是好事。


    更何況老張在老家的5口人可是分了不少地,對於農民來說這哪裏是能割舍的下的,那不是要了他父母的命麽。


    對此,孫誌偉也十分猶豫,拖著拖著就拖到今天。如今也隻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從今年開始,孫誌偉準備花三年時間完成大學學業。


    等他55年出來工作的時候,正好趕上實行工資製,新幣也開始發行了。


    憑他的功績,到時候定個較高的級別,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10月份孫誌偉領取到了他的第一張布票,還挺新奇的。它外表看著是個小本子,裏麵是像郵票一樣的布票,全名叫《棉布購買證》。


    整體分成兩部分,一半用來買布或者布製品,另一半是存根。後來的布票大都取消了存根。


    這是他跟囡囡兩個人才有的,老張還沒退伍,他現在是直接領製服,等以後才會有j用布票。


    如今孫誌偉和囡囡除了每人每年1丈8尺3寸的棉布外,還有屬於烈屬和孤兒的補貼各3尺,合在一起每人每年24尺3寸。


    這個孤兒補貼會發到他們18歲,烈屬補貼會一直有,這個數量就很可觀了。讓他煩惱的是,這玩意有效期隻有一年,明年就不能用了。


    他跟囡囡現在還小,這個數量遠遠超過他們的需要,不過沒關係,他準備把票攢起來,迴頭把布買迴來存著。


    他當然是不缺布料的,上次從小院張老師的地窖裏,繳獲了半間房子的布匹,他還沒動用過呢。


    不過他還是要把布買迴來,畢竟繳獲的布匹沒來路不是麽。


    現在是剛開始實行布票製度,隻統購統銷棉布一種。但這標誌著票證時代的開始,後麵各種民生物資全都要實行票證了。


    孫誌偉數了數布票的尺數,確認無誤後,才小心的把《棉布購買證》放到空間存好。


    這玩意丟了可沒地方補去,再過些年,家裏的布票要是弄丟了,輕則家宅不寧,重則會出人命的。


    這段時間正在搞公私合營,一開始還是自願原則,很多店鋪還是私營的,想到以後銀元什麽的都不太好用了,他準備把身上的銀元全部花掉。


    原本他身上已經沒有銀元了,不過上次清理的地窖裏麵有一箱財物,他沒清理過,但他知道裏麵有銀元,還有外幣。


    現在銀元和外幣對那些想走的私營業主來說都是好東西,他們肯定會收。


    他準備後麵的每個周末,都要去大街上找那些私營綢緞莊,購買一些不要票的布匹。


    圖:各色土絲綢藍印花布


    比如麻布、藍印花布、湖州綢布、陰丹士林布,還有進口的卡嘰布(就是後來的卡其布)和燈芯絨。


    圖:民國時期的陰丹士林布匹廣告,最下方是各種陰丹士林的色號,其中190色號亮藍色最受歡迎,特別適合用來做長袍、旗袍和學生製服。


    抽了個時間,他去了一趟那家私人醫院。這裏已經被接管,現在叫文津街醫院,將來會成為305醫院,那時候這裏就不好進了。


    不過,那還是很久以後,現在東西放在這裏還不著急挪走。


    這次他沒在醫院久待,在實驗樓轉了一圈,用戒指空間取了那個裝錢的箱子就離開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50年代:從一枚儲物戒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菲力親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菲力親王並收藏50年代:從一枚儲物戒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