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尋寶童子
50年代:從一枚儲物戒開始 作者:菲力親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時候大家要做的就是把東西拿過來放在中間的桌上,等待工作人員過來分辨和處理,咱們寧可看錯,不可放過。”
“大家記住,我們隻是做基礎清理,不是來搞破壞的,明白沒有?”
“明白了。”眾人異口同聲的迴答道。
“好,大家按原計劃行動,解散。”同學們巴掌一拍,一哄而散。
人群一散開,就顯露出同學們背後的一群人來,他們有的西裝有的長衫,看著都文縐縐的。
孫誌偉多看了他們一眼,然後就要走開去參加打掃,結果被中間的一個長袍老年人喊住。
“這位同學,剛才你說的真好,學過?”
孫誌偉不知道他們是誰,也不好多說,隻是謙虛道:“略知。”然後點點頭提著笤帚去裏間清掃去了。
老年人對身邊的人說:“你們啊,連個小孩子都不如,人家都能看清楚這是咱們的文化事業,咱們是來保護的,不是來破壞的。”
“您老說的是,所以才請您老過來主持大局啊。”
“唉,我也不算什麽,也就出一把力,你們記一下,我對文物修複的要求就一個--修舊如舊。”
“就好比這地上的金磚,咱們重新找到會做金磚的師傅,把金磚重新做出來,然後換掉地上的壞磚,這叫修複;”
“如果是直接把地麵壞掉的金磚和縫隙用水泥一封,那就叫破壞,那你還不如不來。”
幾人正說著呢,就見孫誌偉手裏捧著一堆書冊從後麵轉了出來。
原來他剛才進入後殿去打掃,就在角落裏發現了很多,散落在地上的紙張書本。
他大致翻閱了一下,發現上麵記錄的是,清宮早年跟皇帝相關的一些事件,應該是宮內的起居注。
起居注這種文件應該被保存在翰林院啊,怎麽跑到乾清宮來了?這他就不得而知了。
不過,它們都是珍貴的文獻資料,他趕緊將它們從地上撿起來,然後按年代簡單的做了順序分類,這才捧著來到大殿中。
看到那群人還沒走,他想著這應該是工作人員,於是帶著東西走上前來。
那個長衫老人眼睛可毒的很,隻看了一眼紙張大小樣式就知道是好東西。
他立即開口道:“同學,你拿的是什麽?”
“哦,剛在裏麵發現的幾本起居注,我打算交給相關部門。”
“快拿來我看,我就是相關部門。”
孫誌偉也知道這個東西隻有文化價值,真要賣,賣不出幾個錢,喜歡這個的那應該是真文化人。
而且,現場這麽多人看著,這人的話應該不假,於是就將手上的幾本起居注遞了過去。
老人接過起居注,就沉浸在書中,沒再理他,孫誌偉也不在意,掉頭迴裏間繼續打掃去了。
等長衫老人看完一本一抬頭,才發現剛才給他資料的同學已經不見了。
他攔住路過的一個同學詢問,才知道了孫誌偉的名字。
同學們打掃了一整個下午才把主要建築粗略打掃了一遍,期間還真遇到了不少那種擦不掉的汙漬。
大家謹記著孫誌偉的話,弄不掉就不弄,隻是記錄下來,最後匯總到孫誌偉這裏。
臨走前,孫誌偉才跟負責的工作人員交接,又將大家匯總的,難以清理的位置記錄交給工作人員,才帶隊離開。
這項工作今天是結束了,但是在後續的9個月中他又帶隊來過多次。
幾乎每次,他都能在打掃的地點,找到一些被遺忘的甚至是隱藏起來的文物,後麵都被工作人員們戲稱為尋寶童子了。
等到50年底,曆時九個多月的故宮清理活動才全部結束。
整個清掃過程中累積出動7萬多人,清理出垃圾25萬方,找到各種文物數千件。
這裏麵也有十來件是孫誌偉貢獻出來的,他在打掃的時候憑著戒指空間,自然能將各個角落的暗格都找出來。
所以,他還真無愧於尋寶童子這個稱唿。
可惜啊,這裏翻出來的文物,大部分都是文化隗寶,真要賣錢,也值不了幾個錢,所以他一樣都沒留下。
他不知道的是,雖然他沒有得到什麽真金白銀的好處,但是他的名字還真在故宮單位內部留下了名號。
這倒不是因為他找出了多少件文物,而是因為他找出的文物,每一件他都能明確的報出出處和來曆。
而且事後工作人員檢查的時候,發現與他所說分毫不差,這可就很難得了。
國內各種文物成千上萬,很多人見寶山卻空手而迴,見麵不識寶的人大有人在。
這次故宮清理中找到的數千件文物,也是在工人們上交的數萬件物品中被分揀出來的,並不是每個人上交的都是文物。
孫誌偉能準確的認出各種文物,這就說明他在文物鑒定方麵有很深的功底。
而最先把他的名字記下的,自然就是那位長衫老人了。
長衫老人可是親眼看到,他將幾大本連封麵都沒有的紙張,交到他手裏的,他看當時就注意到了,這些紙張已經做好了時間順序分類。
而且當時孫誌偉可是很自然的說出了,這是幾本起居注的,這種見識哪裏是一般人能有的。
現在故宮這邊人才緊缺,很多古物都沒有鑒定,外麵還在不停的收迴遺失的文物,現在這邊工作量巨大。
而長衫老人如今身為故宮的主事人,因為年事已高,已經不堪負荷。他正在向上申請,調一位年富力強的主事人過來接班。
像孫誌偉這種鑒定人才,都是他為下一任主事人準備的人手。
類似的有天賦的年輕人還有好幾個,一旦成長起來都能成為一個門類古物鑒定的頂梁柱。雖不如孫誌偉這麽全麵,也會成為門類專家。
孫誌偉就是這些人中,最有希望成為全類別專家的天才人物。
當然,他本人還不知道自己已經被人看上了,他現在正在準備考試。
這是他申請的跳級考試,通過了就能直升高一。
因為更換了新教材的原因,有很多課程都需要重新掌握,前麵一年的學習他主要就在忙這個,著實費了他一番功夫。
“大家記住,我們隻是做基礎清理,不是來搞破壞的,明白沒有?”
“明白了。”眾人異口同聲的迴答道。
“好,大家按原計劃行動,解散。”同學們巴掌一拍,一哄而散。
人群一散開,就顯露出同學們背後的一群人來,他們有的西裝有的長衫,看著都文縐縐的。
孫誌偉多看了他們一眼,然後就要走開去參加打掃,結果被中間的一個長袍老年人喊住。
“這位同學,剛才你說的真好,學過?”
孫誌偉不知道他們是誰,也不好多說,隻是謙虛道:“略知。”然後點點頭提著笤帚去裏間清掃去了。
老年人對身邊的人說:“你們啊,連個小孩子都不如,人家都能看清楚這是咱們的文化事業,咱們是來保護的,不是來破壞的。”
“您老說的是,所以才請您老過來主持大局啊。”
“唉,我也不算什麽,也就出一把力,你們記一下,我對文物修複的要求就一個--修舊如舊。”
“就好比這地上的金磚,咱們重新找到會做金磚的師傅,把金磚重新做出來,然後換掉地上的壞磚,這叫修複;”
“如果是直接把地麵壞掉的金磚和縫隙用水泥一封,那就叫破壞,那你還不如不來。”
幾人正說著呢,就見孫誌偉手裏捧著一堆書冊從後麵轉了出來。
原來他剛才進入後殿去打掃,就在角落裏發現了很多,散落在地上的紙張書本。
他大致翻閱了一下,發現上麵記錄的是,清宮早年跟皇帝相關的一些事件,應該是宮內的起居注。
起居注這種文件應該被保存在翰林院啊,怎麽跑到乾清宮來了?這他就不得而知了。
不過,它們都是珍貴的文獻資料,他趕緊將它們從地上撿起來,然後按年代簡單的做了順序分類,這才捧著來到大殿中。
看到那群人還沒走,他想著這應該是工作人員,於是帶著東西走上前來。
那個長衫老人眼睛可毒的很,隻看了一眼紙張大小樣式就知道是好東西。
他立即開口道:“同學,你拿的是什麽?”
“哦,剛在裏麵發現的幾本起居注,我打算交給相關部門。”
“快拿來我看,我就是相關部門。”
孫誌偉也知道這個東西隻有文化價值,真要賣,賣不出幾個錢,喜歡這個的那應該是真文化人。
而且,現場這麽多人看著,這人的話應該不假,於是就將手上的幾本起居注遞了過去。
老人接過起居注,就沉浸在書中,沒再理他,孫誌偉也不在意,掉頭迴裏間繼續打掃去了。
等長衫老人看完一本一抬頭,才發現剛才給他資料的同學已經不見了。
他攔住路過的一個同學詢問,才知道了孫誌偉的名字。
同學們打掃了一整個下午才把主要建築粗略打掃了一遍,期間還真遇到了不少那種擦不掉的汙漬。
大家謹記著孫誌偉的話,弄不掉就不弄,隻是記錄下來,最後匯總到孫誌偉這裏。
臨走前,孫誌偉才跟負責的工作人員交接,又將大家匯總的,難以清理的位置記錄交給工作人員,才帶隊離開。
這項工作今天是結束了,但是在後續的9個月中他又帶隊來過多次。
幾乎每次,他都能在打掃的地點,找到一些被遺忘的甚至是隱藏起來的文物,後麵都被工作人員們戲稱為尋寶童子了。
等到50年底,曆時九個多月的故宮清理活動才全部結束。
整個清掃過程中累積出動7萬多人,清理出垃圾25萬方,找到各種文物數千件。
這裏麵也有十來件是孫誌偉貢獻出來的,他在打掃的時候憑著戒指空間,自然能將各個角落的暗格都找出來。
所以,他還真無愧於尋寶童子這個稱唿。
可惜啊,這裏翻出來的文物,大部分都是文化隗寶,真要賣錢,也值不了幾個錢,所以他一樣都沒留下。
他不知道的是,雖然他沒有得到什麽真金白銀的好處,但是他的名字還真在故宮單位內部留下了名號。
這倒不是因為他找出了多少件文物,而是因為他找出的文物,每一件他都能明確的報出出處和來曆。
而且事後工作人員檢查的時候,發現與他所說分毫不差,這可就很難得了。
國內各種文物成千上萬,很多人見寶山卻空手而迴,見麵不識寶的人大有人在。
這次故宮清理中找到的數千件文物,也是在工人們上交的數萬件物品中被分揀出來的,並不是每個人上交的都是文物。
孫誌偉能準確的認出各種文物,這就說明他在文物鑒定方麵有很深的功底。
而最先把他的名字記下的,自然就是那位長衫老人了。
長衫老人可是親眼看到,他將幾大本連封麵都沒有的紙張,交到他手裏的,他看當時就注意到了,這些紙張已經做好了時間順序分類。
而且當時孫誌偉可是很自然的說出了,這是幾本起居注的,這種見識哪裏是一般人能有的。
現在故宮這邊人才緊缺,很多古物都沒有鑒定,外麵還在不停的收迴遺失的文物,現在這邊工作量巨大。
而長衫老人如今身為故宮的主事人,因為年事已高,已經不堪負荷。他正在向上申請,調一位年富力強的主事人過來接班。
像孫誌偉這種鑒定人才,都是他為下一任主事人準備的人手。
類似的有天賦的年輕人還有好幾個,一旦成長起來都能成為一個門類古物鑒定的頂梁柱。雖不如孫誌偉這麽全麵,也會成為門類專家。
孫誌偉就是這些人中,最有希望成為全類別專家的天才人物。
當然,他本人還不知道自己已經被人看上了,他現在正在準備考試。
這是他申請的跳級考試,通過了就能直升高一。
因為更換了新教材的原因,有很多課程都需要重新掌握,前麵一年的學習他主要就在忙這個,著實費了他一番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