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
朱元璋:明朝開國皇帝,出身貧寒,曆經百戰建立大明王朝,心懷天下,致力於建立穩定、繁榮、有序的國家秩序,對國家的政治、軍事、禮儀、民生等各方麵事務有著絕對的決策權和高瞻遠矚的規劃。
李善長:明朝開國丞相,足智多謀,在朝廷中威望極高,跟隨朱元璋多年,為明朝的建立和穩定立下赫赫戰功,如今因年事已高,請求致仕。
汪廣洋:原中書右丞,忠勤伯,被任命為中書右丞相,為人謹慎,對政務處理頗為用心。
胡惟庸:原參知政事,升任中書左丞,精明幹練,野心勃勃,渴望在朝廷中施展自己的抱負,同時也在暗中積蓄力量。
湯和:中山侯,征西將軍,作戰經驗豐富,擅長水師作戰,此次受命率舟師進攻重慶。
傅友德:潁川侯,征虜前將軍,勇猛善戰,足智多謀,此次率領步騎由秦隴趨成都。
徐達:魏國公,中書右丞相,明朝開國名將,軍事才能卓越,深受朱元璋信任,此次前往北平操練軍馬、繕治城池。
馮勝:宋國公,奉命前往狹西修城池,以加強邊防防禦。
鄧愈:衛國公,前往襄陽訓練軍馬、運糧餉,為征蜀軍士提供後勤保障。
張允:工部尚書,負責製定親王宮殿製度,對建築規格和禮儀規範有著深入的研究。
禮部尚書:負責國家禮儀製度的製定和執行,對祭祀、朝貢等禮儀事務有著豐富的經驗。
吏部尚書:主管官員的選拔、任免、考核等事務,對朝廷官員的情況了如指掌。
刑部侍郎左安善:被任命為河南府知府,正直清廉,一心為民。
殿中侍禦史唐鐸:負責監察朝廷官員,對風憲事務有著深刻的見解,與朱元璋探討用人之道。
龍州知州趙帖堅之弟帖從:代表龍州前來朝貢,表達對明朝的臣服和友好。
第一幕:新春朝賀,萬象更新
時間:洪武四年正月乙酉朔
地點:應天,奉天殿
旁白:應天的奉天殿在新春的晨光中顯得格外莊嚴肅穆,雕梁畫棟,金碧輝煌。殿內香煙嫋嫋,文武百官身著華麗的朝服,整齊排列,神色恭敬。朱元璋身著龍袍,端坐在高高的龍椅上,目光威嚴地掃視著眾人。
太監(高聲唱喏):新春朝賀,開始!
眾大臣(整齊跪地,高唿):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朱元璋(微笑著,聲音洪亮):眾愛卿平身。今日新春佳節,朕與諸位共賀新春,願我大明在新的一年裏,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眾大臣:謝陛下!
朱元璋:大宴群臣,與民同樂!
(一時間,奉天殿內絲竹悠揚,美酒佳肴擺滿了宴席。大臣們舉杯歡慶,氣氛熱烈。與此同時,坤寧宮內,命婦們也在向皇後朝賀並參加賜宴,歡聲笑語迴蕩在宮中。)
第二幕:丞相致仕,新臣上位
時間:丙戌日
地點:應天,奉天殿
李善長(出列,跪地,神色誠懇):陛下,臣已年老體衰,恐難以勝任中書左丞相之職,懇請陛下恩準臣致仕。
朱元璋(微微皺眉,眼中閃過一絲不舍):丞相跟隨朕多年,為我大明的建立和穩定立下了汗馬功勞。如今你要致仕,朕實在是不舍。但朕也知道,你為國家操勞多年,也該好好休息了。準你所奏,賜你良田美宅,安享晚年。
李善長:謝陛下隆恩!臣雖致仕,但仍心係國家,若陛下有需要,臣定當竭盡全力。
朱元璋:(看向眾人)朕決定,以中書右丞忠勤伯汪廣洋為中書右丞相,參知政事胡惟庸為中書左丞。望你們二人,能夠齊心協力,輔佐朕治理天下。
汪廣洋(跪地,恭敬地說):陛下放心,臣定當兢兢業業,不負陛下重托。
胡惟庸(跪地,眼中閃過一絲得意):臣必當鞠躬盡瘁,為陛下分憂。
第三幕:軍事部署,征伐明昇
時間:丁亥日
地點:應天,奉天殿
朱元璋(神色凝重,站起身來):朕決定,征伐明昇。今日親祀上下神隻,告於天地。中山侯湯和聽令!
湯和(出列,跪地):臣在!
朱元璋:朕命你為征西將軍,率京衛荊相舟師由瞿塘趨重慶,務必一舉攻克!
湯和:臣遵旨!臣定當奮勇殺敵,不辱使命。
朱元璋:潁川侯傅友德聽令!
傅友德(出列,跪地):臣在!
朱元璋:朕命你為征虜前將軍,率河南狹西步騎由秦隴趨成都。你要與湯和相互配合,不得有誤!
傅友德:臣遵旨!臣定當與湯將軍緊密配合,早日平定蜀地。
朱元璋:魏國公徐達,朕命你往北平操練軍馬、繕治城池,濟南衛等多衛將領領兵聽你節製。務必加強北平的防禦,防止元軍反撲。
徐達(出列,跪地):臣遵旨!臣定會加強北平的防禦,讓陛下放心。
朱元璋:宋國公馮勝,你前往狹西修城池;衛國公鄧愈,你前往襄陽訓練軍馬運糧餉,以給征蜀軍士。你們可有信心完成任務?
馮勝、鄧愈(齊聲跪地):臣等定當全力以赴,完成任務!
第四幕:製度確立,規範政務
時間:戊子日
地點:應天,奉天殿
朱元璋:吏部尚書,朕命你月理貼黃,此事進展如何?
吏部尚書(出列,跪地):陛下,臣已按照您的旨意,將文武百職相關信息分類細書於黃紙,貼置籍中,用寶璽識之。有除拜遷調則更貼,每月一更貼,每年終進貯內庫。現已準備就緒,隨時可施行。
朱元璋:好,此事關乎朝廷政務的規範管理,你要嚴格執行,不得有絲毫懈怠。
吏部尚書:臣遵旨!
朱元璋:工部尚書張允,親王宮殿製度商議得如何了?
張允(出列,跪地,展開奏議):陛下,臣與中書省商議後,擬定了親王宮殿的製度。宮殿的規模、布局、裝飾等都有詳細規定,以彰顯親王的尊貴地位,同時又符合朝廷的禮儀規範。請陛下審閱。
朱元璋(接過奏議,仔細審閱,微微點頭):嗯,製定得頗為詳細。就按此執行,務必保證工程質量。
張允:臣遵旨!
第五幕:祭祀禮儀,服飾定製
時間:己醜日
地點:應天,奉天殿
朱元璋:朕製玉圖記一,賜皇太子,文曰“大本堂記”。禮部尚書,朕命你參考曆代祀郊廟社稷日月諸神冕服並百官陪祭冠服之製,可有結果?
禮部尚書(出列,跪地):陛下,臣與諸臣商議後,已擬定相關服飾製度。圜丘、方丘、社稷、日月諸神的祭服,以及百官陪祭的冠服,都根據不同的祭祀場合和等級進行了嚴格規定。請陛下禦覽。
朱元璋(認真查看,不時點頭):不錯,祭祀乃國之大事,禮儀和服飾都不可馬虎。朕親視圜丘等祭服及群臣陪祭服製,就按此執行。
禮部尚書:遵旨,陛下。臣定會嚴格監督,確保服飾製作符合規製。
第六幕:地理防禦,賞賜誥命
時間:己醜日
地點:應天,奉天殿
朱元璋:命中書遣使諭潼關鞏昌蘭州諸處守禦官軍,務必修繕武備、譏察奸細。同時,命狹西行省繪其山川地理來獻,以便朕了解邊防形勢。
中書省官員(出列,跪地):臣遵旨,即刻派遣使者傳達陛下旨意。
朱元璋:賜中書右丞相忠勤伯汪廣洋、左丞胡惟庸誥,以表彰他們的功績。
汪廣洋、胡惟庸(跪地,謝恩):謝陛下隆恩!
朱元璋:庚寅日,賜征蜀軍士夏布凡三十一萬一千六百八十四匹,讓將士們感受到朝廷的關懷。
兵部尚書(出列,跪地):臣遵旨,定會將夏布盡快發放到將士手中。
第七幕:宗廟建設,封稱定製
時間:庚寅日
地點:應天,奉天殿
朱元璋:建圜丘方丘日月社稷山川壇及太廟於臨濠,禮部奏臨濠宗廟宜如唐宋同堂異室之製,朕準奏。此事關乎祖宗祭祀,務必用心修建。
禮部尚書:臣遵旨,定會精心籌備,確保宗廟修建順利。
朱元璋:詔省部議公主駙馬等封稱,禮部尚書,你有何建議?
禮部尚書(出列,跪地):陛下,臣等按古製及現狀建議,公主封號應根據其身份和地位進行區分,駙馬的待遇也應與之匹配。具體建議已呈陛下禦覽。
朱元璋(思考片刻):嗯,南昌王女福成公主、蒙城王女慶陽公主,她們的情況特殊,封號和駙馬待遇可做特殊安排。具體事宜,你再與相關部門商議。
禮部尚書:遵旨,陛下。
第八幕:機構設置,官員任免
時間:庚寅至己亥日
地點:應天,奉天殿
朱元璋:命儀鸞司設司仗,改親王儀衛司司仗為典仗,置福州衛指揮使司、武靖岐山高昌三衛指揮使司,以卜納剌為武靖衛指揮同知等。吏部尚書,人員任命之事,你要盡快落實。
吏部尚書:臣遵旨,陛下。臣會盡快完成人員任命,確保各衛所正常運轉。
(之後,一係列官員調動與任免的旨意不斷下達,朝堂上氣氛嚴肅,官員們認真記錄著每一項任命。)
朱元璋:河南府知府徐麟以母老請終養,朕命刑部侍郎左安善為河南府知府,改麟為蘄州府知府俾就養其母。以浙江按察司副使傅讓為鬆江府知府,戶部員外郎劉文為湖州府知府。
(官員們紛紛領命,各自準備赴任。)
第九幕:災害免稅,禮儀製度
時間:丙申至戊戌日
地點:應天,奉天殿
朱元璋:詔免紹興府諸暨縣水災田租,百姓受災,朕心憂之。地方官員要切實做好安撫和救災工作。
地方官員代表(出列,跪地):臣遵旨,陛下。臣等定會全力安撫百姓,幫助他們渡過難關。
朱元璋:丁酉日,享太廟始行祼禮,命中書省給樂生錢人二千四百,舞生半之。遣官祭功臣於雞籠山廟。戊戌日,製玉圖記二,一曰“廣運之記”,一賜中宮曰“厚載之記”。詔立內城門禁之法,對守門官員、士卒更替及內官內使出入等做規定。禮部尚書,這些禮儀和製度的執行,你要嚴格監督。
禮部尚書:臣遵旨,陛下。臣定會確保各項禮儀和製度得到嚴格執行。
第十幕:數據統計,司法規定
時間:己亥日
地點:應天,奉天殿
中書省臣(出列,跪地):陛下,臣等呈上天下府州縣官之數,府州縣凡一千二百三十九,官五千四百八十八員。
朱元璋:嗯,朕知曉了。這些官員是我大明治理天下的根基,吏部要加強對他們的考核和管理。
吏部尚書:臣遵旨,陛下。
朱元璋:詔京衛軍士犯罪笞四十以上者發補外衛,以整肅軍紀。兵部尚書,你要確保此規定落實到位。
兵部尚書:臣遵旨,陛下。臣會嚴格執行,加強對京衛軍士的管理。
第十一幕:風憲用人,朝貢外交
時間:己亥至壬寅日
地點:應天,奉天殿
禦史台官員(出列,跪地,呈上憲綱):陛下,禦史台進擬憲綱四十條,請陛下審閱。
朱元璋(接過憲綱,仔細審閱,親加刪定):此憲綱關乎風憲大事,朕已刪定,詔刊行頒給。(看向殿中侍禦史唐鐸)唐鐸,朕問你,用人之道,何為重要?
唐鐸(出列,跪地,恭敬地迴答):陛下,用人之道,首重品德,次看才能。德才兼備者,方可重用;有才無德者,不可委以重任。
朱元璋(點頭讚許):說得好。風憲官員,更要以身作則,監察百官,維護朝廷的清明。
(之後,龍州知州趙帖堅遣其弟帖從來朝貢方物,朱元璋接見了帖從,表達了對龍州的友好之意。)
朱元璋:賜故元臣禿魯書,以示朕的誠意和胸懷。
太監:遵旨,陛下,即刻派人送達。
第十二幕:朝堂落幕,展望未來
時間:朝會結束
地點:應天,奉天殿
朱元璋:諸位愛卿,今日朝堂所議之事,關乎我大明的政治、軍事、禮儀、民生等各個方麵。每一項決策,都關係到國家的興衰榮辱。朕希望諸位愛卿,能夠齊心協力,將各項政策落到實處,為我大明開創萬世基業。
眾大臣(齊聲跪地,高唿):臣等定當竭盡全力,輔佐陛下,共創大明盛世!
朱元璋:退朝!
朱元璋:明朝開國皇帝,出身貧寒,曆經百戰建立大明王朝,心懷天下,致力於建立穩定、繁榮、有序的國家秩序,對國家的政治、軍事、禮儀、民生等各方麵事務有著絕對的決策權和高瞻遠矚的規劃。
李善長:明朝開國丞相,足智多謀,在朝廷中威望極高,跟隨朱元璋多年,為明朝的建立和穩定立下赫赫戰功,如今因年事已高,請求致仕。
汪廣洋:原中書右丞,忠勤伯,被任命為中書右丞相,為人謹慎,對政務處理頗為用心。
胡惟庸:原參知政事,升任中書左丞,精明幹練,野心勃勃,渴望在朝廷中施展自己的抱負,同時也在暗中積蓄力量。
湯和:中山侯,征西將軍,作戰經驗豐富,擅長水師作戰,此次受命率舟師進攻重慶。
傅友德:潁川侯,征虜前將軍,勇猛善戰,足智多謀,此次率領步騎由秦隴趨成都。
徐達:魏國公,中書右丞相,明朝開國名將,軍事才能卓越,深受朱元璋信任,此次前往北平操練軍馬、繕治城池。
馮勝:宋國公,奉命前往狹西修城池,以加強邊防防禦。
鄧愈:衛國公,前往襄陽訓練軍馬、運糧餉,為征蜀軍士提供後勤保障。
張允:工部尚書,負責製定親王宮殿製度,對建築規格和禮儀規範有著深入的研究。
禮部尚書:負責國家禮儀製度的製定和執行,對祭祀、朝貢等禮儀事務有著豐富的經驗。
吏部尚書:主管官員的選拔、任免、考核等事務,對朝廷官員的情況了如指掌。
刑部侍郎左安善:被任命為河南府知府,正直清廉,一心為民。
殿中侍禦史唐鐸:負責監察朝廷官員,對風憲事務有著深刻的見解,與朱元璋探討用人之道。
龍州知州趙帖堅之弟帖從:代表龍州前來朝貢,表達對明朝的臣服和友好。
第一幕:新春朝賀,萬象更新
時間:洪武四年正月乙酉朔
地點:應天,奉天殿
旁白:應天的奉天殿在新春的晨光中顯得格外莊嚴肅穆,雕梁畫棟,金碧輝煌。殿內香煙嫋嫋,文武百官身著華麗的朝服,整齊排列,神色恭敬。朱元璋身著龍袍,端坐在高高的龍椅上,目光威嚴地掃視著眾人。
太監(高聲唱喏):新春朝賀,開始!
眾大臣(整齊跪地,高唿):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朱元璋(微笑著,聲音洪亮):眾愛卿平身。今日新春佳節,朕與諸位共賀新春,願我大明在新的一年裏,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眾大臣:謝陛下!
朱元璋:大宴群臣,與民同樂!
(一時間,奉天殿內絲竹悠揚,美酒佳肴擺滿了宴席。大臣們舉杯歡慶,氣氛熱烈。與此同時,坤寧宮內,命婦們也在向皇後朝賀並參加賜宴,歡聲笑語迴蕩在宮中。)
第二幕:丞相致仕,新臣上位
時間:丙戌日
地點:應天,奉天殿
李善長(出列,跪地,神色誠懇):陛下,臣已年老體衰,恐難以勝任中書左丞相之職,懇請陛下恩準臣致仕。
朱元璋(微微皺眉,眼中閃過一絲不舍):丞相跟隨朕多年,為我大明的建立和穩定立下了汗馬功勞。如今你要致仕,朕實在是不舍。但朕也知道,你為國家操勞多年,也該好好休息了。準你所奏,賜你良田美宅,安享晚年。
李善長:謝陛下隆恩!臣雖致仕,但仍心係國家,若陛下有需要,臣定當竭盡全力。
朱元璋:(看向眾人)朕決定,以中書右丞忠勤伯汪廣洋為中書右丞相,參知政事胡惟庸為中書左丞。望你們二人,能夠齊心協力,輔佐朕治理天下。
汪廣洋(跪地,恭敬地說):陛下放心,臣定當兢兢業業,不負陛下重托。
胡惟庸(跪地,眼中閃過一絲得意):臣必當鞠躬盡瘁,為陛下分憂。
第三幕:軍事部署,征伐明昇
時間:丁亥日
地點:應天,奉天殿
朱元璋(神色凝重,站起身來):朕決定,征伐明昇。今日親祀上下神隻,告於天地。中山侯湯和聽令!
湯和(出列,跪地):臣在!
朱元璋:朕命你為征西將軍,率京衛荊相舟師由瞿塘趨重慶,務必一舉攻克!
湯和:臣遵旨!臣定當奮勇殺敵,不辱使命。
朱元璋:潁川侯傅友德聽令!
傅友德(出列,跪地):臣在!
朱元璋:朕命你為征虜前將軍,率河南狹西步騎由秦隴趨成都。你要與湯和相互配合,不得有誤!
傅友德:臣遵旨!臣定當與湯將軍緊密配合,早日平定蜀地。
朱元璋:魏國公徐達,朕命你往北平操練軍馬、繕治城池,濟南衛等多衛將領領兵聽你節製。務必加強北平的防禦,防止元軍反撲。
徐達(出列,跪地):臣遵旨!臣定會加強北平的防禦,讓陛下放心。
朱元璋:宋國公馮勝,你前往狹西修城池;衛國公鄧愈,你前往襄陽訓練軍馬運糧餉,以給征蜀軍士。你們可有信心完成任務?
馮勝、鄧愈(齊聲跪地):臣等定當全力以赴,完成任務!
第四幕:製度確立,規範政務
時間:戊子日
地點:應天,奉天殿
朱元璋:吏部尚書,朕命你月理貼黃,此事進展如何?
吏部尚書(出列,跪地):陛下,臣已按照您的旨意,將文武百職相關信息分類細書於黃紙,貼置籍中,用寶璽識之。有除拜遷調則更貼,每月一更貼,每年終進貯內庫。現已準備就緒,隨時可施行。
朱元璋:好,此事關乎朝廷政務的規範管理,你要嚴格執行,不得有絲毫懈怠。
吏部尚書:臣遵旨!
朱元璋:工部尚書張允,親王宮殿製度商議得如何了?
張允(出列,跪地,展開奏議):陛下,臣與中書省商議後,擬定了親王宮殿的製度。宮殿的規模、布局、裝飾等都有詳細規定,以彰顯親王的尊貴地位,同時又符合朝廷的禮儀規範。請陛下審閱。
朱元璋(接過奏議,仔細審閱,微微點頭):嗯,製定得頗為詳細。就按此執行,務必保證工程質量。
張允:臣遵旨!
第五幕:祭祀禮儀,服飾定製
時間:己醜日
地點:應天,奉天殿
朱元璋:朕製玉圖記一,賜皇太子,文曰“大本堂記”。禮部尚書,朕命你參考曆代祀郊廟社稷日月諸神冕服並百官陪祭冠服之製,可有結果?
禮部尚書(出列,跪地):陛下,臣與諸臣商議後,已擬定相關服飾製度。圜丘、方丘、社稷、日月諸神的祭服,以及百官陪祭的冠服,都根據不同的祭祀場合和等級進行了嚴格規定。請陛下禦覽。
朱元璋(認真查看,不時點頭):不錯,祭祀乃國之大事,禮儀和服飾都不可馬虎。朕親視圜丘等祭服及群臣陪祭服製,就按此執行。
禮部尚書:遵旨,陛下。臣定會嚴格監督,確保服飾製作符合規製。
第六幕:地理防禦,賞賜誥命
時間:己醜日
地點:應天,奉天殿
朱元璋:命中書遣使諭潼關鞏昌蘭州諸處守禦官軍,務必修繕武備、譏察奸細。同時,命狹西行省繪其山川地理來獻,以便朕了解邊防形勢。
中書省官員(出列,跪地):臣遵旨,即刻派遣使者傳達陛下旨意。
朱元璋:賜中書右丞相忠勤伯汪廣洋、左丞胡惟庸誥,以表彰他們的功績。
汪廣洋、胡惟庸(跪地,謝恩):謝陛下隆恩!
朱元璋:庚寅日,賜征蜀軍士夏布凡三十一萬一千六百八十四匹,讓將士們感受到朝廷的關懷。
兵部尚書(出列,跪地):臣遵旨,定會將夏布盡快發放到將士手中。
第七幕:宗廟建設,封稱定製
時間:庚寅日
地點:應天,奉天殿
朱元璋:建圜丘方丘日月社稷山川壇及太廟於臨濠,禮部奏臨濠宗廟宜如唐宋同堂異室之製,朕準奏。此事關乎祖宗祭祀,務必用心修建。
禮部尚書:臣遵旨,定會精心籌備,確保宗廟修建順利。
朱元璋:詔省部議公主駙馬等封稱,禮部尚書,你有何建議?
禮部尚書(出列,跪地):陛下,臣等按古製及現狀建議,公主封號應根據其身份和地位進行區分,駙馬的待遇也應與之匹配。具體建議已呈陛下禦覽。
朱元璋(思考片刻):嗯,南昌王女福成公主、蒙城王女慶陽公主,她們的情況特殊,封號和駙馬待遇可做特殊安排。具體事宜,你再與相關部門商議。
禮部尚書:遵旨,陛下。
第八幕:機構設置,官員任免
時間:庚寅至己亥日
地點:應天,奉天殿
朱元璋:命儀鸞司設司仗,改親王儀衛司司仗為典仗,置福州衛指揮使司、武靖岐山高昌三衛指揮使司,以卜納剌為武靖衛指揮同知等。吏部尚書,人員任命之事,你要盡快落實。
吏部尚書:臣遵旨,陛下。臣會盡快完成人員任命,確保各衛所正常運轉。
(之後,一係列官員調動與任免的旨意不斷下達,朝堂上氣氛嚴肅,官員們認真記錄著每一項任命。)
朱元璋:河南府知府徐麟以母老請終養,朕命刑部侍郎左安善為河南府知府,改麟為蘄州府知府俾就養其母。以浙江按察司副使傅讓為鬆江府知府,戶部員外郎劉文為湖州府知府。
(官員們紛紛領命,各自準備赴任。)
第九幕:災害免稅,禮儀製度
時間:丙申至戊戌日
地點:應天,奉天殿
朱元璋:詔免紹興府諸暨縣水災田租,百姓受災,朕心憂之。地方官員要切實做好安撫和救災工作。
地方官員代表(出列,跪地):臣遵旨,陛下。臣等定會全力安撫百姓,幫助他們渡過難關。
朱元璋:丁酉日,享太廟始行祼禮,命中書省給樂生錢人二千四百,舞生半之。遣官祭功臣於雞籠山廟。戊戌日,製玉圖記二,一曰“廣運之記”,一賜中宮曰“厚載之記”。詔立內城門禁之法,對守門官員、士卒更替及內官內使出入等做規定。禮部尚書,這些禮儀和製度的執行,你要嚴格監督。
禮部尚書:臣遵旨,陛下。臣定會確保各項禮儀和製度得到嚴格執行。
第十幕:數據統計,司法規定
時間:己亥日
地點:應天,奉天殿
中書省臣(出列,跪地):陛下,臣等呈上天下府州縣官之數,府州縣凡一千二百三十九,官五千四百八十八員。
朱元璋:嗯,朕知曉了。這些官員是我大明治理天下的根基,吏部要加強對他們的考核和管理。
吏部尚書:臣遵旨,陛下。
朱元璋:詔京衛軍士犯罪笞四十以上者發補外衛,以整肅軍紀。兵部尚書,你要確保此規定落實到位。
兵部尚書:臣遵旨,陛下。臣會嚴格執行,加強對京衛軍士的管理。
第十一幕:風憲用人,朝貢外交
時間:己亥至壬寅日
地點:應天,奉天殿
禦史台官員(出列,跪地,呈上憲綱):陛下,禦史台進擬憲綱四十條,請陛下審閱。
朱元璋(接過憲綱,仔細審閱,親加刪定):此憲綱關乎風憲大事,朕已刪定,詔刊行頒給。(看向殿中侍禦史唐鐸)唐鐸,朕問你,用人之道,何為重要?
唐鐸(出列,跪地,恭敬地迴答):陛下,用人之道,首重品德,次看才能。德才兼備者,方可重用;有才無德者,不可委以重任。
朱元璋(點頭讚許):說得好。風憲官員,更要以身作則,監察百官,維護朝廷的清明。
(之後,龍州知州趙帖堅遣其弟帖從來朝貢方物,朱元璋接見了帖從,表達了對龍州的友好之意。)
朱元璋:賜故元臣禿魯書,以示朕的誠意和胸懷。
太監:遵旨,陛下,即刻派人送達。
第十二幕:朝堂落幕,展望未來
時間:朝會結束
地點:應天,奉天殿
朱元璋:諸位愛卿,今日朝堂所議之事,關乎我大明的政治、軍事、禮儀、民生等各個方麵。每一項決策,都關係到國家的興衰榮辱。朕希望諸位愛卿,能夠齊心協力,將各項政策落到實處,為我大明開創萬世基業。
眾大臣(齊聲跪地,高唿):臣等定當竭盡全力,輔佐陛下,共創大明盛世!
朱元璋: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