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那趙鎧所率的趙家軍,曆經一場艱苦卓絕的攻堅戰後,終於成功攻克了高邑城。然而,這場勝利卻是來之不易,趙家軍在此戰中的損失可謂相當慘重。


    其中,最為精銳的虎賁營原本有六百多人,但此役過後,竟有多達八十七名英勇無畏的戰士永遠地倒在了戰場上,另有近百名士兵身負重傷,無法再戰。騎兵營同樣遭受重創,有三十名騎兵不幸犧牲。就連趙鎧親自統領的中軍也未能幸免,傷亡人數達到六百餘人,而且這些傷亡大多是在與兇悍無比的黃巾力士激烈交戰時產生的。


    此外,常山郡兵的傷亡情況也不容樂觀,將近八百人或死或傷。至於趙武率領的後軍,則相對幸運一些,僅有二十三名士兵傷亡。不僅如此,前來支援的真定義軍也付出了三百餘人傷亡的代價。


    如此粗略一算,這一戰下來,光是陣亡的士兵數量便已接近兩千人之巨!還有千餘人受傷需要醫治!麵對如此巨大的損失,趙武憂心忡忡,他深知若不及時采取措施,趙家軍恐怕難以維持後續的作戰能力。於是,他當機立斷,向父親趙鎧進言獻策。


    趙武首先提議,應當廣泛招募義兵,以充實軍隊力量。與此同時,可以從被俘獲的黃巾軍中精心挑選合適的兵員,將他們補充到各個軍營當中,經過嚴格訓練後重新投入戰場。


    其次,還應在高邑城內積極發動商賈大戶們踴躍捐贈錢財和糧食,為軍隊提供充足的物資保障。並且要鼓勵那些富商子弟投身於城池的建設與恢複工作中來,充分發揮他們的財力和人力優勢。


    最後,對於那些英勇捐軀的陣亡將士,趙鎧更是親自下達命令,要求務必盡快將撫恤金發放到每一位陣亡將士的家屬手中,讓他們感受到趙家軍對烈士的敬重與關愛之情。


    目前陣亡將士家屬每人可獲得錢五貫(這還不算朝廷的撫恤),同時分發土地十畝!另外陣亡將士家屬過年期間還會有專人進行撫恤和慰問,同時陣亡者姓名也會被記錄在功勳冊上,戰功卓著者,功勳碑上有其履曆!


    在接下來的十天裏,高邑城熱鬧非凡,來自四麵八方的各路英雄豪傑和仁人誌士們紛至遝來,投奔到了這裏。趙鎧通過廣泛地招募,成功招攬到了一千多名英勇之士。


    與此同時,遠在中山郡的甄逸也聽到了趙鎧率領著趙家軍屢戰屢勝、勢如破竹的消息。於是,他當機立斷,派遣自己的小兒子甄儼帶著家中的五百名精銳護衛火速趕來援助。


    趙武見到甄儼之後,心中滿是歡喜之情。經過一番交談,他了解到甄逸前輩早在黃巾起義剛剛興起的時候,便極具遠見卓識地遣散了眾多家丁仆從,歸隱山林以保存家族的實力。


    如今得知甄逸一家平安無事,趙武那顆懸著的心總算落了下來。而且讓趙武感到十分驚訝的是,在當前這種動蕩不安的局勢下,甄逸竟然能夠如此果斷地做出這樣一個重大決策,派出五百名家族子弟前來投靠相助,實在是頗有魄力和氣度啊!


    緊接著,趙武趕忙把甄逸的來意詳細地告訴給了父親趙鎧。聽完之後,趙鎧恍然大悟,原來甄逸此舉意在將甄家和趙家緊密地聯係在一起,形成一股強大的合力。


    既然對方真心誠意地想要支持自己,那麽對於趙鎧來說,又何樂而不為呢?畢竟多一份力量,就能在這亂世之中多一分生存和發展的機會。就這樣,甄家和趙家因為共同的目標和利益走到了一起,攜手並肩,準備迎接未來更多的挑戰和機遇。


    隨即在趙武的建議下,甄儼被趙鎧任命為趙家軍功曹,用以輔佐趙鎧處理文書和日常事務,甄儼欣然接受,也是明白趙鎧看中之意,就此,趙家和甄家可為強強聯合,更為緊密的站在了一起!


    至於甄儼帶來的五百家族子弟,趙武挑選出四百歸到自己後軍之中,其餘一百人作為父親護衛進行調度。


    最後,在俘虜的兩萬餘眾黃巾士兵中,也是挑選精壯之士兩千人補充到各營之中,最優先由高順從新募士兵挑選出一百五十人劃歸虎賁營,再由李進王雙二人挑選出兩百人補充騎兵營,隨後是趙鎧的中軍補充七百人,最後一千人由趙武後軍統一管理。


    從新休整補充兵員後的各營現狀:虎賁營人數擴充到六百七十二人,虎賁營裝備也是全軍最好,每名士兵身高體大外,還會配備皮甲五十斤的鐵甲和鐵盾,虎賁營在經過一次次的戰爭磨煉後也是愈發精銳,每戰必先進攻和防守,同時戰陣配合也尤為熟練,正向著頂級的精銳兵團所蛻變!


    騎兵營也是再次擴充到柒佰三十二人,騎兵營皆是每人一馬配備,原本戰馬稀缺,但是在戰後補充和從並州大量購買後,騎兵營也是逐漸壯大,騎兵作為這個時代戰場的大殺器,可為戰場中堅力量,而李進王雙二將也是有意互相比拚,所率領的麾下騎兵各個爭相進攻,頗為不俗!


    趙鎧的中軍,由最初的井陘縣縣兵和真定義兵為基底,進行擴充,隨後趙鎧也是有了兩百親衛,中軍人數也擴充到了三千人規格!作為中堅力量,有了這群義士作為基礎,趙鎧的中軍也是在戰場中不斷磨煉,逐漸蛻變成真正的銳士!


    後軍也是擴充到三千人眾!而趙武則是充當起後軍指揮一職,這些新招募的士兵或者黃巾俘虜大多歸到後軍都會先進行思想教育,至於思想教育,趙武搬用後世經典政委方針,用保衛家園和功勳換的土地等策略,在短短時間內就轉變這些新兵心態,隨後再進行軍事訓練,這樣後軍戰力也是急短時間內得到提升!


    話說張寶在四月中下旬得知褚燕再次兵敗趙家手上後,張寶就率領麾下兩萬精銳,分兵北上,一是有意借機消滅趙家軍之意,二是張寶也想分擔張角主力被圍之勢。


    而張寶在迅速北上後,也是成功的引起了趙家軍的注意,隨後張寶先是在上曲陽落腳,從新征兵備戰,另外張寶也是派遣手下前往常山郡周邊不斷打探趙家軍的虛實,隨後張寶也是探聽得知,這趙家軍領兵之人乃是趙鎧,早先並州軍騎兵出身,後因清剿常山郡匪寇而被漢靈帝看中,這才有了蕩寇將軍的名號!


    在得知趙家軍起兵於井陘縣後,張寶 也是有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張寶決定派遣手下大將管亥前去偷襲井陘縣趙家,也好讓趙鎧首尾不得相顧!(此是後話!)


    公元184年五月中旬,在經過將近一個月的休整之後,高邑城內得到郡守張庭以及洛陽派遣的官吏前來管理,趙家軍再次開拔,目標直至上曲陽的張寶部黃巾軍而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布衣趙武征途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江南好江南有大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江南好江南有大喬並收藏三國:布衣趙武征途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