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武來到蔡邕府前,隻見門口已有不少文人雅士等候。他整了整衣冠,上前遞上名帖。門童通報後,很快就將他引入庭院之中。


    此時庭院裏眾人正圍坐在一起,談論著詩詞歌賦、經史子集。蔡邕見趙武前來,眼中閃過一絲好奇,畢竟這年輕人眼生得很。


    趙武恭敬地行禮,說道:“久聞蔡公大名,今日特地帶自家新編寫書籍前來,望蔡公指點一二,並懇請蔡公收晚輩為徒。”說著便呈上書籍。


    蔡邕接過翻看,不禁露出驚訝之色,這書中印刷清晰精美,比以往所見大有進步。周圍眾人也紛紛圍攏過來觀看,嘖嘖稱奇。蔡邕沉思片刻,抬頭對趙武說:“你這書籍印製不凡,可見心思聰慧。


    但這書籍隻是表淺之物,求老夫收徒之人卻是絡繹不絕。還需考較你一番學問,若能令老夫滿意,方可談拜師之事。”趙武心中一喜,忙應聲道:“學生定當全力以赴。”


    老夫一生琴棋書畫算得上是樣樣精通,但是這些東西不僅修身養性,也是提高個人能力的先天基礎條件,我且問你:“這四樣東西你都會哪些?”


    趙武心中犯了難,自己也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來到這漢朝有名之士這裏想要尋一番機緣,沒想到還是逃不掉對方的一番考驗。自己這個穿越過來的大學生懂得知識與漢朝格格不入,自己有的隻是對曆史的一點先知性而已。。。


    蔡邕見趙武猶豫,隻得先行說道:“各位,今日我蔡邕廣邀各方賢士前來家中暢聊,今日興起,在下就先彈奏一曲,還請大家品鑒一番!”言罷,蔡邕拿出自己的愛琴蔡邕輕撫琴弦,美妙的樂音頓時流淌而出。


    那琴聲時而悠揚婉轉如潺潺溪流,時而激昂澎湃似驚濤駭浪。眾人皆沉浸其中,臉上滿是陶醉之色。唯有趙武,他雖不懂琴藝,但憑借著現代音樂知識中的節奏韻律分析著蔡邕的彈奏。


    一曲終了,眾人讚聲不斷。蔡邕看向趙武問道:“君觀吾曲,可有見解?”趙武深吸口氣,大膽言道:“蔡公之曲,仿若一幅畫卷展開,然晚輩以為,若於高音之處略作舒緩,再添幾分空靈之意,則更能觸動人心。”此言一出,眾人皆驚,有人麵露不滿,覺得趙武太過狂妄。蔡邕卻微微點頭,道:“君之看法頗為新奇,不落俗套。看來君雖琴藝不通,卻有獨特感悟。


    至於棋藝書畫,君又有何話說?”趙武心中稍定,拱手迴道:“棋者,布局謀略之道;書者,表意傳情之法;畫者,繪景抒懷之徑。晚輩雖學藝不精,但願以誠心求學。”蔡邕聽此,露出一抹淺笑,對趙武的本事也是了解了幾分,對於趙武也是多了幾分興趣。


    趁著興致,蔡邕轉念話題對著趙武繼續問道:“如今漢室頹危,陛下想要大展拳腳治理國家可是礙於外戚和士族異心而不得,不得已陛下才會重用身邊的宦官,但是這些宦官哪裏懂得國家治理,弄得大漢如今民不聊生”。


    蔡邕撫須道:“方才老夫所提漢室困局,你且說說看法。”趙武略作沉吟,開口道:“迴蔡公,學生以為當下外戚與士族勢大,陛下欲大治則必先集權於己身。”眾人皆側目,聽他繼續說道:“可先從經濟入手,改革田製,充盈國庫。再以錢財強軍,有強大軍力為後盾,便可對外戚與士族有所威懾。同時廣納寒門賢才,平衡朝堂勢力。”


    蔡邕微微點頭,又問:“此舉雖妙,然實施不易,各方阻力怎解?”趙武笑道:“蔡公莫急,學生還有話說。此事不可操之過急,需分步施行。先以利誘導外戚與士族參與部分變革,待根基穩固,再逐步削弱其權。”


    蔡邕聽完,大笑道:“好小子,見解獨到。蔡邕也是仔細打量起趙武一番,隻見趙武也就是十幾歲的孩童年紀,蔡邕對於趙武這小小年紀就能說出如此天經緯地的言論也很是好奇。


    於是蔡邕思索一番後說道:“如此小小年紀就能夠出此驚天偉論可見你的不凡之處,但是你的秉性還需考教一番,你還年輕再多打磨打磨,日後必有成就!”你叫什麽名字?家住何處?


    趙武躬身一拜說道:“常山趙武,拜過蔡先生”。蔡邕扶了扶胡須說道,你且記住知識是萬物之源泉,你要多加學習,打牢基礎,三年以後再找我來,老夫記下你這個名字了!


    趙武一聽,先是一喜,後是一驚,原以為自己這算是過了蔡邕的考驗,能夠拜蔡邕為師,沒想到這情節有些跌宕起伏,趙武心中也是有些失落,不過隨即想到這蔡邕也沒拒絕自己,於是趙武再次俯身對著蔡邕說道:“謝過先生教誨,在下謹記於心!”


    蔡邕想的則是天下誇誇其談者無數,真正能夠學以致用者寥寥無幾,趙武此時年輕即是資本但也容易恃才傲走了歪路,所以蔡邕才會以三年期限為由,權當考驗。(隻是沒想到蔡邕這三年期限,沒成想後來黃巾起義爆發,趙武拜師之事也隨之耽擱,但是趙武跟隨父親東征西討為大漢立下汗馬功勞,蔡邕得知後也是欣慰異常)


    趙武雖略有沮喪,但仍恭敬地迴應蔡邕。這時,趙武請張褚將自己帶來的美酒分享給眾人。酒過三巡,氣氛漸漸熱烈起來。這時候酒香彌漫開來,從眾人所在庭院一直飄香到隔壁房間,這時候有一麵容嬌小的妙齡少女聞著酒香而來,偷偷在庭院門邊看向眾人。


    這時,一位名叫王朗的賓客站起,向趙武敬酒道:“趙小兄弟,今日你之言論甚是精彩,某敬你一杯。”趙武趕忙迴禮。王朗又道:“隻是這天下局勢瞬息萬變,三年時光,變數諸多。”趙武堅定地說:“無論如何,我定會堅守初心,努力提升自己。”


    蔡邕見狀,心中越發欣賞。他高聲說道:“諸位,今日相聚實乃幸事。趙武年少誌高,不管三年後結果如何,今日之交流已足夠精彩。”眾人紛紛附和。就在庭院門邊的少女聽聞眾人之言,對著趙武仔細打量,見趙武也就比自己大幾歲的樣子,居然能夠得到這麽多人的認可,自己也是對這趙武產生了幾分興趣。


    宴會漸散,趙武告別蔡邕及眾人。他走出蔡府,望著天空暗暗發誓,一定要在這三年內做出成績。他深知亂世將至,自己必須盡快成長。而後,趙武踏上歸家之路,一路思考著未來的計劃,身影逐漸消失在道路盡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布衣趙武征途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江南好江南有大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江南好江南有大喬並收藏三國:布衣趙武征途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