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後硬著頭皮,艱難地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慌亂,卻仍試圖辯解,“皇上,臣妾之所以這般行事,實在是有苦衷的,臣妾懷疑蕭雲和紫薇都是亂黨,蓄意謀劃著行刺於您,臣妾一心隻為您的安危著想,所以才不得不出此下策。”
乾隆如何能不明白皇後的心思,她這點小伎倆,無非是想借著這個莫須有的由頭,鏟除紫薇和雲兒,“你放肆!”
乾隆怒目圓睜,聲如洪鍾,怒斥道,“她們是什麽人,朕心裏跟明鏡似的,還輪不到你在這裏指手畫腳、說三道四。”
皇後仍不死心,還在那裏苦口婆心地勸著,眼眶泛紅,似是飽含深情,“皇上,您貴為一國之君,您的安危牽係著大清的江山社稷,關乎著萬千黎民的生死禍福,半點都馬虎不得。
所以臣妾這般作為,也是真心為您好啊,您可千萬不能怪臣妾,臣妾隻是合理地懷疑她們已然將您迷惑,您不願處置她們,那就由臣妾代勞,替您排憂解難。”
乾隆聽了皇後的這一番長篇大論,隻覺得荒謬絕倫,心中的怒火仿若被澆了熱油,熊熊燃燒,越燒越旺。
他目光如炬,死死地盯著麵前的皇後,那眼神中的淩厲與憎惡,似是要將她千刀萬剮,咬牙切齒道:“你既然這般言之鑿鑿,口口聲聲汙蔑紫薇與雲兒是亂黨,證據呢?拿出來!嗯?”
皇後臉上一陣白一陣紅,她怎麽也沒料到,乾隆竟會在這漱芳齋內當眾如此逼問。
她本想著尋個由頭,既給自己製造機會收拾那兩個礙眼的家夥,又盼著皇上看在後宮穩定的份上,能讓她順坡下驢。
皇後心中滿是委屈與憤懣,臉上卻還得強裝鎮定。
她心裏暗自思忖:以往在這後宮之中,自己處置幾個妃嬪,或是打壓一些宮女太監,這類事情難道還少嗎?
皇上即便知曉,大多時候也不過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從未真正與她計較過。
就說上迴,自己尋了個由頭懲戒了一位妄圖勾引皇上的常在,事情鬧得沸沸揚揚,可傳到皇上耳中後,也僅僅是輕描淡寫地過問了幾句,便沒了下文。
還有那次,坤寧宮的小太監不小心衝撞了她,她當場便命人杖責,皇上得知後,雖微微皺眉,卻也未曾深究。
在皇後看來,這後宮本就是她的管轄之地,處置些瑣碎雜事,維持宮闈秩序,本就是她分內之責,皇上向來都是默許的。
可如今,輪到蕭雲這件事,皇上卻全然變了態度,如此不通情理,為了一個蕭雲,竟要與她這般較真,甚至不惜當眾折損她的顏麵,讓她下不來台。
皇後怎麽也想不通,同樣是後宮諸事,為何獨獨蕭雲的事兒就成了皇上的逆鱗,輕輕一碰,便惹得龍顏大怒。
她緊咬下唇,貝齒幾乎要嵌入唇肉之中,眼中滿是不甘與疑惑,暗暗埋怨皇上的偏心,卻又不敢表露分毫。
如今這形勢,完全脫離了掌控,證據?她分明就是信口胡謅,哪來的什麽真憑實據,皇後眼神慌亂地閃躲著,囁嚅了半天,愣是一個能站得住腳的證據都說不出來。
乾隆見狀,從鼻腔裏重重地哼出一聲,鄙夷與怒火交織,“合著皇後就全憑一張嘴,肆意造謠汙蔑是嗎?那朕是不是也能僅憑一言,給你扣上不敬皇權、藐視帝王的帽子,當場將你斬殺呢?”
皇後驚恐地望向乾隆,雖說比不上令妃那般對皇上的心思了如指掌,但好歹夫妻多年,她自認為還是懂幾分皇上脾性的。
此刻,她卻清晰地感知到,乾隆絕非在說笑,眼中的殺意真實可觸,就為了一個蕭雲,竟真動了殺她的念頭?
皇後滿心的難以置信,一直以來,她敢如此放肆,仗的就是皇後的尊貴名分。
在她心底,除非犯下不可饒恕的大罪,否則皇上絕不會輕易廢後,畢竟這關乎大清的顏麵,皇上怎會拿江山社稷開玩笑,然而,這一迴,她顯然是大錯特錯。
跪在一旁的容嬤嬤也察覺到了事態已然火燒眉毛,她眼珠子滴溜一轉,心急如焚地搶著開口,“皇上,這一切和皇後娘娘無關,都是老奴自作主張、胡言亂語。
是老奴貿然說她們兩個是亂黨,皇後娘娘隻是被老奴一時蒙蔽了心智,請皇上千萬別怪罪皇後娘娘,老奴願受任何懲處。”
乾隆剛要張嘴,蕭雲卻搶先一步,在他之前輕聲軟語道:“弘曆,我覺著此事和皇後娘娘沒多大關係,既然容嬤嬤都認了,要不就把容嬤嬤留下,你看如何?”
乾隆身形微微一怔,這才猛然想起雲兒之前提過要把皇後留下來“陪她玩”的事兒,剛剛怒火攻心,差點忘得一幹二淨。
一想到雲兒此前差點因皇後等人的惡行丟了性命,他的怒火便又“噌”地一下躥了起來,暗暗發誓,定要讓那些傷害雲兒的人付出慘痛代價。
氣氛壓抑得讓人窒息,眾人噤若寒蟬,連輕微的唿吸聲都刻意放輕,生怕驚擾了此刻盛怒的乾隆。
跪在一側的令妃,身著華麗宮裝,妝容精致,可那微微低垂的眼眸卻藏不住眼底的狡黠與幸災樂禍。
她身姿婀娜地跪著,看似乖巧柔順,實則心底如同暗潮湧動的深海,正不動聲色地等著一場好戲開場。
在這波譎雲詭的後宮中浸淫多年,她對帝王的喜怒洞察入微,眼下,乾隆那燃燒的怒火絕非虛張聲勢,分明是動了雷霆之怒,起了誅殺皇後的決心。
令妃心中暗自掂量,這狂怒之中的皇上,還能不能聽得進蕭雲的隻言片語?
若真能,那蕭雲在皇上心中的地位,可就如同被置於了萬丈光芒之下,尊貴無比,超乎所有人想象;
反之,嗬,這後宮怕是立馬要被驚濤駭浪席卷,亂成一鍋粥,到時有的是熱鬧可瞧。
乾隆劍眉倒豎,龍目圓睜,眼中的怒火似乎要將一切焚毀。
乾隆如何能不明白皇後的心思,她這點小伎倆,無非是想借著這個莫須有的由頭,鏟除紫薇和雲兒,“你放肆!”
乾隆怒目圓睜,聲如洪鍾,怒斥道,“她們是什麽人,朕心裏跟明鏡似的,還輪不到你在這裏指手畫腳、說三道四。”
皇後仍不死心,還在那裏苦口婆心地勸著,眼眶泛紅,似是飽含深情,“皇上,您貴為一國之君,您的安危牽係著大清的江山社稷,關乎著萬千黎民的生死禍福,半點都馬虎不得。
所以臣妾這般作為,也是真心為您好啊,您可千萬不能怪臣妾,臣妾隻是合理地懷疑她們已然將您迷惑,您不願處置她們,那就由臣妾代勞,替您排憂解難。”
乾隆聽了皇後的這一番長篇大論,隻覺得荒謬絕倫,心中的怒火仿若被澆了熱油,熊熊燃燒,越燒越旺。
他目光如炬,死死地盯著麵前的皇後,那眼神中的淩厲與憎惡,似是要將她千刀萬剮,咬牙切齒道:“你既然這般言之鑿鑿,口口聲聲汙蔑紫薇與雲兒是亂黨,證據呢?拿出來!嗯?”
皇後臉上一陣白一陣紅,她怎麽也沒料到,乾隆竟會在這漱芳齋內當眾如此逼問。
她本想著尋個由頭,既給自己製造機會收拾那兩個礙眼的家夥,又盼著皇上看在後宮穩定的份上,能讓她順坡下驢。
皇後心中滿是委屈與憤懣,臉上卻還得強裝鎮定。
她心裏暗自思忖:以往在這後宮之中,自己處置幾個妃嬪,或是打壓一些宮女太監,這類事情難道還少嗎?
皇上即便知曉,大多時候也不過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從未真正與她計較過。
就說上迴,自己尋了個由頭懲戒了一位妄圖勾引皇上的常在,事情鬧得沸沸揚揚,可傳到皇上耳中後,也僅僅是輕描淡寫地過問了幾句,便沒了下文。
還有那次,坤寧宮的小太監不小心衝撞了她,她當場便命人杖責,皇上得知後,雖微微皺眉,卻也未曾深究。
在皇後看來,這後宮本就是她的管轄之地,處置些瑣碎雜事,維持宮闈秩序,本就是她分內之責,皇上向來都是默許的。
可如今,輪到蕭雲這件事,皇上卻全然變了態度,如此不通情理,為了一個蕭雲,竟要與她這般較真,甚至不惜當眾折損她的顏麵,讓她下不來台。
皇後怎麽也想不通,同樣是後宮諸事,為何獨獨蕭雲的事兒就成了皇上的逆鱗,輕輕一碰,便惹得龍顏大怒。
她緊咬下唇,貝齒幾乎要嵌入唇肉之中,眼中滿是不甘與疑惑,暗暗埋怨皇上的偏心,卻又不敢表露分毫。
如今這形勢,完全脫離了掌控,證據?她分明就是信口胡謅,哪來的什麽真憑實據,皇後眼神慌亂地閃躲著,囁嚅了半天,愣是一個能站得住腳的證據都說不出來。
乾隆見狀,從鼻腔裏重重地哼出一聲,鄙夷與怒火交織,“合著皇後就全憑一張嘴,肆意造謠汙蔑是嗎?那朕是不是也能僅憑一言,給你扣上不敬皇權、藐視帝王的帽子,當場將你斬殺呢?”
皇後驚恐地望向乾隆,雖說比不上令妃那般對皇上的心思了如指掌,但好歹夫妻多年,她自認為還是懂幾分皇上脾性的。
此刻,她卻清晰地感知到,乾隆絕非在說笑,眼中的殺意真實可觸,就為了一個蕭雲,竟真動了殺她的念頭?
皇後滿心的難以置信,一直以來,她敢如此放肆,仗的就是皇後的尊貴名分。
在她心底,除非犯下不可饒恕的大罪,否則皇上絕不會輕易廢後,畢竟這關乎大清的顏麵,皇上怎會拿江山社稷開玩笑,然而,這一迴,她顯然是大錯特錯。
跪在一旁的容嬤嬤也察覺到了事態已然火燒眉毛,她眼珠子滴溜一轉,心急如焚地搶著開口,“皇上,這一切和皇後娘娘無關,都是老奴自作主張、胡言亂語。
是老奴貿然說她們兩個是亂黨,皇後娘娘隻是被老奴一時蒙蔽了心智,請皇上千萬別怪罪皇後娘娘,老奴願受任何懲處。”
乾隆剛要張嘴,蕭雲卻搶先一步,在他之前輕聲軟語道:“弘曆,我覺著此事和皇後娘娘沒多大關係,既然容嬤嬤都認了,要不就把容嬤嬤留下,你看如何?”
乾隆身形微微一怔,這才猛然想起雲兒之前提過要把皇後留下來“陪她玩”的事兒,剛剛怒火攻心,差點忘得一幹二淨。
一想到雲兒此前差點因皇後等人的惡行丟了性命,他的怒火便又“噌”地一下躥了起來,暗暗發誓,定要讓那些傷害雲兒的人付出慘痛代價。
氣氛壓抑得讓人窒息,眾人噤若寒蟬,連輕微的唿吸聲都刻意放輕,生怕驚擾了此刻盛怒的乾隆。
跪在一側的令妃,身著華麗宮裝,妝容精致,可那微微低垂的眼眸卻藏不住眼底的狡黠與幸災樂禍。
她身姿婀娜地跪著,看似乖巧柔順,實則心底如同暗潮湧動的深海,正不動聲色地等著一場好戲開場。
在這波譎雲詭的後宮中浸淫多年,她對帝王的喜怒洞察入微,眼下,乾隆那燃燒的怒火絕非虛張聲勢,分明是動了雷霆之怒,起了誅殺皇後的決心。
令妃心中暗自掂量,這狂怒之中的皇上,還能不能聽得進蕭雲的隻言片語?
若真能,那蕭雲在皇上心中的地位,可就如同被置於了萬丈光芒之下,尊貴無比,超乎所有人想象;
反之,嗬,這後宮怕是立馬要被驚濤駭浪席卷,亂成一鍋粥,到時有的是熱鬧可瞧。
乾隆劍眉倒豎,龍目圓睜,眼中的怒火似乎要將一切焚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