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此時正獨自站在懸崖邊上的呂群龍,看著旁邊擺幅漸漸變得平穩的樹梢,他在心裏也是深深的舒了一口氣。


    雖然他不顧山風變大的危險,執意還是要讓陳海和韋華繼續按照計劃進行攀岩訓練,看似不近人情,沒有絲毫人性的樣子,但是這並不代表著呂群龍在心裏不擔心,隻是並沒有直接表現出來而已。


    在所有人都在峭壁上展開訓練的時候,卻沒有一個人看到呂群龍看向峭壁時眼神中的緊張以及背在身後緊緊的拳頭。


    現在看到這股突然變大的山風終於過去,他心裏懸掛的石頭也是終於放下來一顆了,緊皺的眉頭也是舒展了很多,但是眼神中的緊張卻依舊還在。


    盡管從表麵上來看,每一隻羽翼漸豐、即將成年的雛鷹都會被它們的父母無情地拋棄,孤獨無助地遺留在那陡峭險峻、高聳入雲的懸崖峭壁之上。然而,我們絕不能就此簡單地認為老鷹是冷酷絕情之輩,將雛鷹棄之於不顧,任由其在巢穴之中苟延殘喘、等待死亡的降臨。


    事實上,老鷹之所以會做出這樣看似殘忍的舉動,背後有著深刻的原因和考量。因為老鷹深知一個道理:如果自己始終狠不下心來放開雙手,讓雛鷹們一直生活在安逸舒適的環境裏,習慣於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日子,那麽這些雛鷹就永遠無法真正長大成人,更別提能夠振翅高飛,翱翔於廣袤無垠的藍天之上,成為稱霸天空的王者了。


    隻有當雛鷹被迫離開溫暖的巢穴,置身於危機四伏的懸崖峭壁之間時,它們才會意識到生存的艱難與不易,從而激發起內心深處潛藏的求生本能和勇氣。在這個過程中,雛鷹需要不斷地掙紮、奮鬥,學會依靠自身的力量去尋找食物、抵禦外敵,逐漸掌握飛行的技巧和本領。而正是通過這種艱苦卓絕的磨練,雛鷹才能褪去稚嫩的外衣,成長為強大而自信的雄鷹,最終征服天空,實現屬於自己的輝煌鷹生。


    人也同樣如此,尤其是像林華強他們這些敢於拚搏、勇往直前且毫不畏懼艱難險阻的軍人,才能夠在軍旅生涯中披荊斬棘,闖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留下自己精彩人生的一筆。他們不會因為前方路途坎坷艱難而心生怯意,更不會被途中的重重困難所嚇倒,哪怕是深不見底的懸崖峭壁。


    相反,他們會將這些挑戰視為磨礪自身意誌和能力的絕佳機會,以堅韌不拔的毅力去戰勝一切。無論是狂風驟雨還是烈日炎炎,還是在這山間唿唿作響的山風,都無法阻擋他們前進的步伐;不管是高山峻嶺、荊棘密林,還是各種懸崖峭壁,都隻會成為他們磨練自身實力的墊腳石。正是憑借著這份無畏的勇氣和頑強的鬥誌,他們才能不斷超越自我,成為一名合格的祖國衛士。


    而峭壁之上,唿嘯著的山風逐漸遠去。此時此刻,對於這山風離去最為敏感、有著最為直觀感受的,毫無疑問當屬最後一組出發的陳海和韋華二人了。此刻的他們,距離崖底尚有三四十米之遙,然而就在方才那陣猛烈的山風中,他們承受的壓力卻是所有攀爬者當中最大的。


    其主要緣由便是他們所處的位置乃是峭壁的最高之處,相較於第四組的黃偉新、龍田海和第三組的林華強、黃飛翔而言,其他人所在的高度要低上很多。


    正所謂“站得越高,摔得越慘;爬得越高,壓力越大”,這裏所說的壓力,並不僅僅局限於身體所感受到的那種實實在在的壓迫感,更多的還是來自於精神層麵的沉重負擔。身處幾十米高的懸崖峭壁上,沒有安全繩保護的他們稍有不慎便可能摔下懸崖,每一次挪動腳步、每一次伸手抓握岩石,都需要莫大的勇氣和專注力,而長時間處於這樣高度緊張的狀態下,對人的心理承受能力無疑是一種巨大的考驗,尤其還是山風的壓迫下,這種雙重的壓力顯得格外明顯。


    好在陳海和韋華他們兩個身體和心理的承受壓力過硬,不至於被突來的山風嚇到,所以哪怕在山風的壓迫下他們依舊還在穩步攀爬。隻是他們的臉上卻在不斷的往外冒汗,就連體能衣都被汗水打濕貼在了後背,可見他們付出的精力也不少,不然抓在峭壁石頭上的手臂也不會青筋裸露如虯龍一樣了。


    在沒有山風的壓力後,還在峭壁上攀爬的三、四、五這三組人,效率也是逐漸提升了上去,往下爬的速度也是增加了不少。


    而已經成功抵達崖底的王力學、江文禮、歐秀榮以及蔣一龍這四人,此刻正緊緊地聚攏在一起,嘴巴不停地張合著,熱烈地談論著仍在峭壁之上努力攀岩的林華強等人。


    他們四個率先完成第一階段從上往下攀爬任務的人,此時此刻就如同坐在台下看戲的觀眾與評委一般,全神貫注地注視著上方戰友們的一舉一動。每當看到場中有精彩表現之處,他們便會毫不猶豫地大聲喝彩,並給予由衷的肯定和讚揚。


    不僅如此,他們四個還時常扭過頭來,彼此麵對麵地交流探討一番。話題就是圍繞著如何在攀岩過程中將動作做的更加迅捷省力,每個人都積極地發表著自己的見解和經驗,以便更好的取長補短。


    與此同時,對於即將到來的第二階段——自下而上的攀爬,他們也在認真研究著最為理想的攀岩路線,試圖找出一條既安全又能快速登頂的捷徑。


    隨著林華強和黃飛翔他們兩個成功抵達崖底後,化身觀眾評委的隊伍也從四個人變成了六個人,隨著人數的增多。討論的話題也隨之增加了,而且討論的話題也不再局限於攀岩訓練上麵了。


    到最後越聊越跑偏,不但從訓練項目上聊到國際軍事,而且最後更是插足玄學的話題當中去。


    “我跟你們說啊!這懸崖底下居然還有匕首……”


    嗚嗚……


    這八卦一聊起來,瞬間就吸引所有人的注意力,其中說的興奮過頭的王力學更是差點一股腦就把剛才發生在江文禮身上的糗事給說了出來。好在江文禮反應迅速,在聽到“匕首”兩個字的時候立馬就察覺到了不對勁,及時從背後踢了王力學兩腳。


    而挨了兩腳的王力學也是立馬就清醒過來,心虛的把話題再次引迴了還在峭壁上攀爬的陳海、韋華、黃偉新和龍田海身上,隨後就假裝拍蚊子用手不留痕跡的將大腿上那兩個鞋印拍掉了。


    “小心!!!”


    “哎呀!韋華差點手滑沒抓穩峭壁上的凹槽失手摔下來!好在他另外一隻抓著石頭的手給力,穩住了身型。”


    “真是嚇人啊!這韋華怎麽會犯這麽低級的失誤呢………”


    而林華強、黃飛翔、歐秀榮和蔣一龍他們四個雖然疑惑江文禮為什麽在聽到王力學提到“匕首”兩個字的時候,反應這麽大,為了阻攔堵住王力學的嘴巴居然還動上腳了,但是注意力成功被分散的他們下意識就抬頭看向了正在峭壁上努力往下爬的韋華身上,而選擇忽視了王力學剛好說的“匕首”這件事。


    可是,當林華強他們看向韋華那裏的時候,每攀爬一步的動作都紮實的很,哪裏有什麽失誤,隨後他們就一臉疑惑看向王力學,表情上直接就寫滿了“失誤在哪裏?”


    然而,麵對林華強他們的死亡凝望,王力學聳了聳肩膀,尷尬的他隻能笑笑以掩飾尷尬。


    “嗬嗬……”


    隨著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第四組的黃偉新和龍田海和最後一組的陳海和韋華也終於成功抵達崖底,至此三班所有人成功在崖底匯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刀鋒上的磨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際浪子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際浪子彥並收藏刀鋒上的磨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