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遠景規劃!
七零農村大旱,我家挖出地下暗河 作者:石頭會長大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我們那小隊十幾個人,這次分的錢多,大家都想蓋房子了,就是現在聽說公社和縣城那邊都蓋紅磚大瓦房,現在不興泥胚房了……”
孫瞎子說起這個,季小四也來了興致。
說是也想蓋個好房子,畢竟這是大事,要是在他手裏把新房子建好,這輩子都覺得光宗耀祖了。
而且要是房子建的好,人走出去都會被人高看一等。
幾個人喝著酒,聊著建房子的事情,又說現在磚瓦房很貴,關鍵是買還不方便,得去縣城,他們村裏連個拖拉機都沒有,這交通都是一個大問題。
“那為啥不能村裏自己燒磚瓦窯?這個也不難,還有,我看著這天冷,村裏很多人也沒啥事幹,像建房子要用的木料啥的,咱們可以搞一點副業,搞一些家具賣,反正咱們村木料也不少……”
張建國想的比較遠。
這會其實到處已經鼓勵搞副業,像村裏冬天打獵也是副業,這就能讓有些老百姓有錢建房子,有錢吃飯,公社和國家都是鼓勵的。
“啊,這個,我們合計合計,主要是燒窯也需要技術呀,公社那邊打報告倒是容易,可是我們沒有拖拉機,迴頭我再去申請,跑勤快一點……”
黃三眼睛一亮,他當村長,其實也想為村裏做點事情。
村裏想建新房子的人那麽多,可以申請一個石灰窯或者磚瓦窯,就說是村裏人自己用,到時候搞成功了就當一些副業來搞,應該問題也不大。
幾個人喝著酒,你一句我一句,慢慢的越說越高興,一下子思路就全清晰了。
最後張建國和黃三敲定,讓他去公社報備這次民兵連長投票情況,順便把石灰窯和磚瓦窯和家具作坊都申報一下,反正有棗沒棗打一竿子試試。
一下子報這麽多上去,公社那邊但凡批準一個,他們這邊都有活幹了。
張建國迴到家的時候,天已經差不多黑了,家裏也吃完飯了,這會李青山也沒睡,正在教張紅月和張紅梅學習,一邊的何玉芳笑眯眯的在納鞋底。
不時會用納鞋底的針在頭上抹一下,這樣針好紮一些。
“嬸子,你們家孩子可真是聰明,關鍵也好學,以後這些孩子,都有大出息的!”
李青山有些驚訝,張家的兩個閨女,也沒有像別人家那樣,在家學納鞋底啥的,反而在這種情況下還堅持讀書,關鍵是她們父母哥哥都很開明。
“出息不出息不知道,孩子不讀書,那不等於養了一頭豬?”
何玉芳自己雖然沒讀多少書,但是看到讀書的人,拿著書本的人就很喜歡,哪怕有時候明知道孩子們在拿著書本,不想幹農活,她也高興。
張建國跟著李青山打了一下招唿,兩人閑聊了幾句。
李青山告訴他,這趙家村的賬目,確實有點問題,非常混亂,很多東西都說不知道,時間有些久的不好查。
張建國則告訴他,村裏農閑時間比較長,去年打獵賺錢的一批人,有點想蓋房子,但是蓋房子需要磚瓦石灰以及磚瓦窯等。
他這一說李青山很感興趣。
“你們這邊有石灰石嗎?這燒石灰窯得有原材料,至於燒瓦和磚,也需要特製的泥土,可不是隨便可以搞的!”
“這個我知道,在距離我們村十多裏的地方,有出石灰石的山場,還有那種特製的泥巴,我也知道,就是感覺汙染有些大,我覺得做家具啥的,這個也比較好,但是村裏做家具手藝好的人不多,這個帶徒弟都不容易……”
張建國心底早有打算,這幾個項目他都考慮過。
家具廠是最好的,因為目前趙家村靠山,就是山腳下的木材多得很,可以砍伐做一些家具沒問題。
磚瓦廠和石灰廠目前市場需求量大,但是有一定的汙染,不過在大家都窮的叮當響的前提下,填飽肚子致富則是最重要的。
其實還有一些項目,那就是種天麻或者種香菇黑木耳這些,靠山吃山這個普通的老百姓都可以做,而且就是上報申請都比較容易。
就是現在這年代,管製比較嚴格,很多項目也不是你想做就能做的。
一旦上麵不同意,有人舉報,風險也挺大的。
“你腦子裏的想法可真多,我真沒想到,這趙家村還有你這麽聰明的人……”
此時李青山在聽完張建國的思路後,眼睛一下子亮了,看他的眼神都不一樣,這個張建國可真是太厲害了。
他居然有這麽多想法,而且很多想法可行性都特別高。
這趙家村都說地勢偏遠,靠著大山路也不好走,特別窮,卻沒想到這趙家村有能人,就這些想法但凡成功一個,那就不得了。
“窮則思變而已,沒啥聰明的,這不,大家都想過上好日子……”
張建國笑笑,這些其實前世的時候,村裏後麵都搞過,隻是那是幾年後的事情。
後麵改革開放後,很多村都搞起副業,趙家村起步晚了一點,有些都競爭不過別人村,那會吃了不少虧,要是這輩子早點搞,可以搶占先機,隻要站穩腳步搶占市場,村裏後麵的日子就好過多了。
黃三一晚上都沒睡著,腦子裏一直在反複想,這個申請該咋搞,想來想去覺得還是得帶上張建國。
要不然他心裏沒底,有點慌。
所以天剛剛亮,黃三就急匆匆的找到張建國,讓他跟著自己一起去公社那邊,跟他一起的還有孫瞎子。
張建國腦袋還昏沉沉的,本來想再睡一會,可是看著黃三期盼的眼神,還有不停搓手緊張的孫瞎子,笑了笑還是和他們一起去公社。
用的是張建國的毛驢車,孫瞎子趕車,他趁機眯了一會,到公社那邊的時候,也才七點多鍾,公社那邊的幹部還沒上班了。
“走,先找地方吃點,一會再去公社辦公室那邊……”
張建國喊了一聲,打算先弄點吃的,公社比不上縣城,但是也有一兩家賣吃的,像油條和燒餅都是好東西。
幾個人還沒開始吃呢,就看到黃三突然站起來,有些緊張的衝著路邊一個人喊了一聲。
“周書記!這趕巧了……”
孫瞎子說起這個,季小四也來了興致。
說是也想蓋個好房子,畢竟這是大事,要是在他手裏把新房子建好,這輩子都覺得光宗耀祖了。
而且要是房子建的好,人走出去都會被人高看一等。
幾個人喝著酒,聊著建房子的事情,又說現在磚瓦房很貴,關鍵是買還不方便,得去縣城,他們村裏連個拖拉機都沒有,這交通都是一個大問題。
“那為啥不能村裏自己燒磚瓦窯?這個也不難,還有,我看著這天冷,村裏很多人也沒啥事幹,像建房子要用的木料啥的,咱們可以搞一點副業,搞一些家具賣,反正咱們村木料也不少……”
張建國想的比較遠。
這會其實到處已經鼓勵搞副業,像村裏冬天打獵也是副業,這就能讓有些老百姓有錢建房子,有錢吃飯,公社和國家都是鼓勵的。
“啊,這個,我們合計合計,主要是燒窯也需要技術呀,公社那邊打報告倒是容易,可是我們沒有拖拉機,迴頭我再去申請,跑勤快一點……”
黃三眼睛一亮,他當村長,其實也想為村裏做點事情。
村裏想建新房子的人那麽多,可以申請一個石灰窯或者磚瓦窯,就說是村裏人自己用,到時候搞成功了就當一些副業來搞,應該問題也不大。
幾個人喝著酒,你一句我一句,慢慢的越說越高興,一下子思路就全清晰了。
最後張建國和黃三敲定,讓他去公社報備這次民兵連長投票情況,順便把石灰窯和磚瓦窯和家具作坊都申報一下,反正有棗沒棗打一竿子試試。
一下子報這麽多上去,公社那邊但凡批準一個,他們這邊都有活幹了。
張建國迴到家的時候,天已經差不多黑了,家裏也吃完飯了,這會李青山也沒睡,正在教張紅月和張紅梅學習,一邊的何玉芳笑眯眯的在納鞋底。
不時會用納鞋底的針在頭上抹一下,這樣針好紮一些。
“嬸子,你們家孩子可真是聰明,關鍵也好學,以後這些孩子,都有大出息的!”
李青山有些驚訝,張家的兩個閨女,也沒有像別人家那樣,在家學納鞋底啥的,反而在這種情況下還堅持讀書,關鍵是她們父母哥哥都很開明。
“出息不出息不知道,孩子不讀書,那不等於養了一頭豬?”
何玉芳自己雖然沒讀多少書,但是看到讀書的人,拿著書本的人就很喜歡,哪怕有時候明知道孩子們在拿著書本,不想幹農活,她也高興。
張建國跟著李青山打了一下招唿,兩人閑聊了幾句。
李青山告訴他,這趙家村的賬目,確實有點問題,非常混亂,很多東西都說不知道,時間有些久的不好查。
張建國則告訴他,村裏農閑時間比較長,去年打獵賺錢的一批人,有點想蓋房子,但是蓋房子需要磚瓦石灰以及磚瓦窯等。
他這一說李青山很感興趣。
“你們這邊有石灰石嗎?這燒石灰窯得有原材料,至於燒瓦和磚,也需要特製的泥土,可不是隨便可以搞的!”
“這個我知道,在距離我們村十多裏的地方,有出石灰石的山場,還有那種特製的泥巴,我也知道,就是感覺汙染有些大,我覺得做家具啥的,這個也比較好,但是村裏做家具手藝好的人不多,這個帶徒弟都不容易……”
張建國心底早有打算,這幾個項目他都考慮過。
家具廠是最好的,因為目前趙家村靠山,就是山腳下的木材多得很,可以砍伐做一些家具沒問題。
磚瓦廠和石灰廠目前市場需求量大,但是有一定的汙染,不過在大家都窮的叮當響的前提下,填飽肚子致富則是最重要的。
其實還有一些項目,那就是種天麻或者種香菇黑木耳這些,靠山吃山這個普通的老百姓都可以做,而且就是上報申請都比較容易。
就是現在這年代,管製比較嚴格,很多項目也不是你想做就能做的。
一旦上麵不同意,有人舉報,風險也挺大的。
“你腦子裏的想法可真多,我真沒想到,這趙家村還有你這麽聰明的人……”
此時李青山在聽完張建國的思路後,眼睛一下子亮了,看他的眼神都不一樣,這個張建國可真是太厲害了。
他居然有這麽多想法,而且很多想法可行性都特別高。
這趙家村都說地勢偏遠,靠著大山路也不好走,特別窮,卻沒想到這趙家村有能人,就這些想法但凡成功一個,那就不得了。
“窮則思變而已,沒啥聰明的,這不,大家都想過上好日子……”
張建國笑笑,這些其實前世的時候,村裏後麵都搞過,隻是那是幾年後的事情。
後麵改革開放後,很多村都搞起副業,趙家村起步晚了一點,有些都競爭不過別人村,那會吃了不少虧,要是這輩子早點搞,可以搶占先機,隻要站穩腳步搶占市場,村裏後麵的日子就好過多了。
黃三一晚上都沒睡著,腦子裏一直在反複想,這個申請該咋搞,想來想去覺得還是得帶上張建國。
要不然他心裏沒底,有點慌。
所以天剛剛亮,黃三就急匆匆的找到張建國,讓他跟著自己一起去公社那邊,跟他一起的還有孫瞎子。
張建國腦袋還昏沉沉的,本來想再睡一會,可是看著黃三期盼的眼神,還有不停搓手緊張的孫瞎子,笑了笑還是和他們一起去公社。
用的是張建國的毛驢車,孫瞎子趕車,他趁機眯了一會,到公社那邊的時候,也才七點多鍾,公社那邊的幹部還沒上班了。
“走,先找地方吃點,一會再去公社辦公室那邊……”
張建國喊了一聲,打算先弄點吃的,公社比不上縣城,但是也有一兩家賣吃的,像油條和燒餅都是好東西。
幾個人還沒開始吃呢,就看到黃三突然站起來,有些緊張的衝著路邊一個人喊了一聲。
“周書記!這趕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