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新鮮事!
七零農村大旱,我家挖出地下暗河 作者:石頭會長大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今天看到趙元家,他的臉居然被抓花了,問他咋迴事,支支吾吾不肯說,這小子肯定有情況了,說不定跟誰打架了,再不,就是有看中的女人……”
季小四給趙建國拜年的時候,提了一嘴趙元家。
他們原本房子挨得近,幾乎是從小一起長大的,所以關係也不錯。
“臉抓花了,誰跟他有這麽大仇?大年初一把他臉抓了?這還怎麽見人?”
張建國也有些好奇,這是件很稀奇的事情。
誰家就是吵架打架抓臉,畢竟都過年了,過年要走親訪友的,這一個男人臉被人抓花了,有些人會覺得一年都不順的。
“問不出來,他支支吾吾的,我怕問多他跟我翻臉,今天他都不肯出門了!”
季小四也隻直搖頭,說是趙元家都不肯出門,要不是自己去他家,估計還不知道這事。
而劉強則告訴張建國,沈東升病了,大年三十晚上還在打針吃藥,說是大年初一想圖個吉利,不吃藥不打針,但是他去的時候,他病懨懨的沒精神,在發燒,柳醫生剛好給他拜年,就把他拉到衛生所去了。
本來想圖吉利的,這搞得村裏衛生所今年第一個打針的人就是沈家升。
“嗬嗬,還沒好?他這是受凍了,這要是好不了,過年後進山可就沒他什麽事了!”
張建國笑笑,他自然是知道沈家升大過年的為什麽會生病?
這擺明是那天晚上凍出病了,一直還沒好。
這也是活該,嗬嗬嗬,誰讓他小子一心想抓住自己的把柄,大雪天還在外麵守著?
“來,吃點花生瓜子和糖果……”
張建國心情很不錯,今年他家算是發大財了,雖然財不可外露,但是他明麵上有賣野豬的大幾百塊,所以買了輛自行車,再買幾件衣服買點肉吃,也能說得過去。
他和妹妹們幾乎都是一身新衣服,顯得格外精神和顯眼。
這厚棉襖也暖和,哪怕地上到處都是積雪,他穿著身上暖和的很,遇到一個村的長輩同輩,相互問個好拜個年。
也去村裏幾乎所有人家都串個門,說幾句吉祥話。
而且拜年的人會越來越多,很快就成群結隊的大家都在一起走,遇到誰家就進去拜年,這會主人家都樂嗬的拿出一些花生瓜子招待客人。
大人們知道主人家不容易,會推辭一番,最多拿一顆花生瓜子,但是那些小孩子就會狠狠的抓一大把在手裏,然後放進新衣服裏麵,絲毫不去看主人家有些肉疼的臉色。
這些花生瓜子也不便宜呀,家裏人都是舍不得吃,拿出來裝麵子的。
等到村裏這群人拜年後,陸續就有人提著東西上門,有人是一包糖,有人是一包糕點或者一瓶罐頭,這都算是比較體麵的禮物了。
這會何玉芳一邊記住誰家人來了,叮囑兒子要迴禮,迴禮也都是用別人拿來的東西添一點還迴去。
還要留有些客人吃飯,或者住幾天。
過年這幾天何玉芳很忙,從小年一過就開始準備,到過年這幾天每天要做飯招待客人,要請一下平時來往密切的朋友吃頓飯。
這些,都得何玉芳操持。
她也累的快直不起腰來了,可客人上門的太多了,她都得笑臉相迎,隻能盼著初二迴一趟娘家。
可是,家裏她走了就沒人在家,往年都是讓張建國他們去一趟,何玉芳在家守著。
今天張建國就建議,把黃三家的毛驢車借來,初二一家人去一趟外婆家裏看看,晚上不在那邊住,早點趕迴來。
何玉芳的娘家在何家村,從下河村過去就是,距離這邊還是有點遠,平時走路的話得幾個小時,但是如果有毛驢車或者自行車,差不多一二個小時就能到了。
即便這樣,在交通不發達的農村,也是非常遠的,以至於何玉芳和娘家人的聯係不是特別多。
除非是有事,特意讓人帶口信或者是寫信,不然很少能知道娘家那邊的情況。
何玉芳娘家裏有一個大哥,一個弟弟,還有一個妹妹,父母身體也不錯,現在跟著老大一家過,日子還算是過得去。
“行,今年就坐毛驢車了,這個快,有車,咱們多帶點東西過去……”
何玉芳聽到兒子這樣安排,一下子就笑彎了腰,覺得這些天的辛苦沒有白費,這都很久沒看到父母了,就想著給娘家帶一些東西。
以前迴娘家的時候,都是走路迴去,加上路上要帶著孩子,也拿不了什麽東西。
何玉芳開始收拾豆芽,肉,炸的圓子還有翻散等,還拿了一些米酒,想了想又把家裏的幾塊布都帶上,迴頭給父母做條褲子。
還帶了一些糖果,給侄子侄女吃。
何玉芳高興的收拾東西,張元順看著一件件東西往車上拿,心底有些不痛快了。
這,也太多了,誰家過年迴娘家,這樣搬東西?
雖然家裏條件是好點了,可也禁不起這樣造呀,還是張建國看出來父親的不快,有些直搖頭。
別看母親收拾了不少,可是最值錢的隻有那兩塊布,還沒有十塊錢的。
何況這很多食物,都是母親親手做的,拿一些給外婆外公嚐一嚐也是正常。
“爸,快上來趕車,我們這一大家子去,不帶點東西,大舅媽看到心底會不舒服的……”
張建國喊著父親,因為每次過年,他們都是一大家子的去吃飯住一晚上,外婆家也不寬裕,家裏大舅媽當家,每次來都給臉色看。
說是吃的太多了,把他們家幾天的口糧都吃沒了。
其實,還是窮鬧的呀,要不然誰家客人上門吃幾頓飯,都嫌棄飯菜吃多了?
所以張建國想了想,直接去扛了一大包糧食,足有六七十斤了,這讓何玉芳一下子愣住了,有些心虛的看了一眼張元順。
“這,還是算了吧,哪有帶這麽多糧食的,別人看到會笑話的,這大過年的彩頭不好……”
其實哪有什麽彩頭不好,這是因為原來家裏也窮呀。
張元順心底雖然不舍得,但是架不住兒子媳婦都願意,可等到他們一路辛苦趕到外婆家的時候,卻發現,外婆正在家裏抹眼淚。
季小四給趙建國拜年的時候,提了一嘴趙元家。
他們原本房子挨得近,幾乎是從小一起長大的,所以關係也不錯。
“臉抓花了,誰跟他有這麽大仇?大年初一把他臉抓了?這還怎麽見人?”
張建國也有些好奇,這是件很稀奇的事情。
誰家就是吵架打架抓臉,畢竟都過年了,過年要走親訪友的,這一個男人臉被人抓花了,有些人會覺得一年都不順的。
“問不出來,他支支吾吾的,我怕問多他跟我翻臉,今天他都不肯出門了!”
季小四也隻直搖頭,說是趙元家都不肯出門,要不是自己去他家,估計還不知道這事。
而劉強則告訴張建國,沈東升病了,大年三十晚上還在打針吃藥,說是大年初一想圖個吉利,不吃藥不打針,但是他去的時候,他病懨懨的沒精神,在發燒,柳醫生剛好給他拜年,就把他拉到衛生所去了。
本來想圖吉利的,這搞得村裏衛生所今年第一個打針的人就是沈家升。
“嗬嗬,還沒好?他這是受凍了,這要是好不了,過年後進山可就沒他什麽事了!”
張建國笑笑,他自然是知道沈家升大過年的為什麽會生病?
這擺明是那天晚上凍出病了,一直還沒好。
這也是活該,嗬嗬嗬,誰讓他小子一心想抓住自己的把柄,大雪天還在外麵守著?
“來,吃點花生瓜子和糖果……”
張建國心情很不錯,今年他家算是發大財了,雖然財不可外露,但是他明麵上有賣野豬的大幾百塊,所以買了輛自行車,再買幾件衣服買點肉吃,也能說得過去。
他和妹妹們幾乎都是一身新衣服,顯得格外精神和顯眼。
這厚棉襖也暖和,哪怕地上到處都是積雪,他穿著身上暖和的很,遇到一個村的長輩同輩,相互問個好拜個年。
也去村裏幾乎所有人家都串個門,說幾句吉祥話。
而且拜年的人會越來越多,很快就成群結隊的大家都在一起走,遇到誰家就進去拜年,這會主人家都樂嗬的拿出一些花生瓜子招待客人。
大人們知道主人家不容易,會推辭一番,最多拿一顆花生瓜子,但是那些小孩子就會狠狠的抓一大把在手裏,然後放進新衣服裏麵,絲毫不去看主人家有些肉疼的臉色。
這些花生瓜子也不便宜呀,家裏人都是舍不得吃,拿出來裝麵子的。
等到村裏這群人拜年後,陸續就有人提著東西上門,有人是一包糖,有人是一包糕點或者一瓶罐頭,這都算是比較體麵的禮物了。
這會何玉芳一邊記住誰家人來了,叮囑兒子要迴禮,迴禮也都是用別人拿來的東西添一點還迴去。
還要留有些客人吃飯,或者住幾天。
過年這幾天何玉芳很忙,從小年一過就開始準備,到過年這幾天每天要做飯招待客人,要請一下平時來往密切的朋友吃頓飯。
這些,都得何玉芳操持。
她也累的快直不起腰來了,可客人上門的太多了,她都得笑臉相迎,隻能盼著初二迴一趟娘家。
可是,家裏她走了就沒人在家,往年都是讓張建國他們去一趟,何玉芳在家守著。
今天張建國就建議,把黃三家的毛驢車借來,初二一家人去一趟外婆家裏看看,晚上不在那邊住,早點趕迴來。
何玉芳的娘家在何家村,從下河村過去就是,距離這邊還是有點遠,平時走路的話得幾個小時,但是如果有毛驢車或者自行車,差不多一二個小時就能到了。
即便這樣,在交通不發達的農村,也是非常遠的,以至於何玉芳和娘家人的聯係不是特別多。
除非是有事,特意讓人帶口信或者是寫信,不然很少能知道娘家那邊的情況。
何玉芳娘家裏有一個大哥,一個弟弟,還有一個妹妹,父母身體也不錯,現在跟著老大一家過,日子還算是過得去。
“行,今年就坐毛驢車了,這個快,有車,咱們多帶點東西過去……”
何玉芳聽到兒子這樣安排,一下子就笑彎了腰,覺得這些天的辛苦沒有白費,這都很久沒看到父母了,就想著給娘家帶一些東西。
以前迴娘家的時候,都是走路迴去,加上路上要帶著孩子,也拿不了什麽東西。
何玉芳開始收拾豆芽,肉,炸的圓子還有翻散等,還拿了一些米酒,想了想又把家裏的幾塊布都帶上,迴頭給父母做條褲子。
還帶了一些糖果,給侄子侄女吃。
何玉芳高興的收拾東西,張元順看著一件件東西往車上拿,心底有些不痛快了。
這,也太多了,誰家過年迴娘家,這樣搬東西?
雖然家裏條件是好點了,可也禁不起這樣造呀,還是張建國看出來父親的不快,有些直搖頭。
別看母親收拾了不少,可是最值錢的隻有那兩塊布,還沒有十塊錢的。
何況這很多食物,都是母親親手做的,拿一些給外婆外公嚐一嚐也是正常。
“爸,快上來趕車,我們這一大家子去,不帶點東西,大舅媽看到心底會不舒服的……”
張建國喊著父親,因為每次過年,他們都是一大家子的去吃飯住一晚上,外婆家也不寬裕,家裏大舅媽當家,每次來都給臉色看。
說是吃的太多了,把他們家幾天的口糧都吃沒了。
其實,還是窮鬧的呀,要不然誰家客人上門吃幾頓飯,都嫌棄飯菜吃多了?
所以張建國想了想,直接去扛了一大包糧食,足有六七十斤了,這讓何玉芳一下子愣住了,有些心虛的看了一眼張元順。
“這,還是算了吧,哪有帶這麽多糧食的,別人看到會笑話的,這大過年的彩頭不好……”
其實哪有什麽彩頭不好,這是因為原來家裏也窮呀。
張元順心底雖然不舍得,但是架不住兒子媳婦都願意,可等到他們一路辛苦趕到外婆家的時候,卻發現,外婆正在家裏抹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