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是什麽樣的小插曲,本該一個時辰就能迴宮,而你今日卻硬生生花了近三個時辰才迴來。
這馬上就酉時了,你要再耽擱幾個時辰,晚上估計都要留在宮外逍遙了。”劉冬陽聞言,好奇的看著王端問道。
他將手中的狼毫擱置好,雙手抱著後腦勺,慵懶的倚靠在龍椅上,等著王端接下來的話。
“迴皇上,奴才午時一刻到達武定侯府的時候,恰好趕上崔小姐去茶樓看戲聽曲去了。
奴才花了些時辰等待崔小姐迴府,後來崔小姐迴府後,聽到皇上下旨賜婚,頓時有些受不住。
因為她以為皇上是要將她賜給別人,武定侯府的所有人都以為皇上要將崔小姐賜婚給別的世家公子。
所以剛開始跪接聖旨時,都一副要上斷頭台的表情,奴才雖然不解,但也不好多問。
於是奴才就打算頂著武定侯府眾人那視死如歸的神情,當眾宣讀賜婚聖旨。
卻沒想到奴才正打算高聲宣讀聖旨的時候,徐世子恰好因為遲遲追不到崔姑娘,借口去武定侯府蹭午飯。
而那崔小姐因為受了賜婚聖旨的驚嚇,於是不顧一切的起身朝剛剛進門的徐世子身上撲上去。
徐世子因為不了解情況,看到奴才,他知道奴才是去宣讀賜婚聖旨的。
但是麵對崔小姐突然撲到他懷裏,又哭的那般傷心。
徐世子以為崔小姐不願接賜婚聖旨,頓時也露出心涼加心塞的表情。
徐世子以為連賜婚聖旨都不管用了,整個人都懨懨的。
卻沒想到那時崔小姐卻突然緊緊的抱著徐世子的腰身,哭喊著要徐世子娶她,說她不想嫁給別人。
崔小姐還說她早就原諒徐世子了,隻是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機會告訴徐世子而已。
本來內心拔涼的徐世子,聽到崔姑娘的話,一時沒反應過來,並沒有馬上迴應崔小姐的直白示愛。
崔小姐遲遲沒有聽到徐世子的迴應,以為徐世子不願意娶她,又陷入了難過的情緒中,打算不再搭理徐世子。
正在崔小姐打算退出徐世子的懷抱時,徐世子的腦袋終於轉過彎來。
他趕緊將崔小姐重新擁入懷中,耐心安慰哄了好一會兒才將崔小姐哄好。
後麵奴才看徐世子與崔小姐之間,似乎需要單獨相處一會兒。
讓他們把彼此的誤會解釋清楚,他們才能安心的接聖旨。
於是奴才便和武定侯離開了一會兒,讓徐世子和崔小姐單獨相處了近半個時辰。
徐世子就徹底將崔小姐哄好了,兩人還開心的因為這個烏龍誤會,互表心意,情定終身了。
最後兩人都高高興興的接下了皇上的賜婚聖旨,也十分感謝皇上與太後的賜婚。
徐世子為了表達他心中對皇上的感謝,給了奴才一個重重的荷包。
還有武定侯也是不服輸,也硬塞給奴才一個沉甸甸的荷包。
奴才不想收,他們說奴才不收,就是不給他們麵子,奴才沒辦法,隻能暫時收下。
這兩個荷包還請皇上示意,該如何處理?”
王端恭敬的向帝王解釋他為何這麽遲才迴宮的原因,說完還拋給帝王一個難題。
“嗬!你這狡猾的家夥,他們給你的荷包,你帶迴來叫朕處理,朕才不著你的道呢。
反正你都收了,還請示朕幹什麽,剛剛小德子不也收了,朕又不是不講理的人。
既是人家賞的喜錢,你就當沾沾人家的喜氣得了,別來套路朕。”劉冬陽像看瘟神一樣看著王端說道。
“奴才哪敢套路皇上,隻是奴才身為禦前總管,這荷包與收禮無異。
所以奴才想詢問皇上的意思。”王端恭敬對著帝王笑道。
“朕不是說了,你就當沾沾人家的喜氣,行了,你平時多少會收點他們的好處,朕不會說你。
畢竟你出宮辦差,也的確辛苦,朕可以理解,但你也當知道分寸。
什麽事能幹,什麽事不能幹,否則要是捅出婁子,朕就是想保你,你也未必活得了。
命隻有一條,該怎麽做,朕希望你能衡量好,你伺候朕多年,朕是希望你能一直伺候在朕的身邊的。
畢竟要是換人,朕也會用不習慣。”劉冬陽淡淡睨了王端一眼,警告的說道。
“是,奴才定謹記皇上的囑咐,必不會做讓皇上為難的事情。
奴才就算為了能一直伺候好皇上,也會珍惜手中的差事的。”王端動容的迴道。
他也知道,皇上剛剛對他說的話,明為敲打,實則還是希望他不要貪財。
皇上希望他要時刻以護好自身性命為重,皇上對自己一直是嘴硬心軟的關心多些。
唉,自己可真是幸運,能碰上這麽好的主子,所以就算是為了能平安伺候皇上一生。
他王端也斷然不會做出背叛皇上的任何行為的,否則他有何顏麵在百年後去到地府見先皇呢。
“你知道分寸就好,文君的婚事,你盯好禮部籌備,朕讓禮部按郡王的規製籌備他的婚事。
是因為他畢竟是朕從小疼到大的表弟,朕在朝堂上能順利的解決那麽多老匹夫,也多虧了他和行鶴對朕的幫扶。
否則朕的這把龍椅,可沒那麽容易坐穩,隻是行鶴,終究是造化弄人。
朕依稀記得他在十二歲那年,從綁匪手上救下那蘭汐姑娘的時候。
行鶴當時眼眸中的驚豔,就如同朕在選秀時見到嬌嬌時一樣。
那時朕不理解他,還嘲笑他,一個毛都沒長齊的小屁孩。
就對人家小姑娘,起了不單純的心思,當真是禽獸。
因為那時的朕,心中沒有情,隻有大淵,朕在遇到嬌嬌前,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大淵能長治久安。
父皇能少些勞累,百姓也能安康樂業,直到嬌嬌進入朕的生活後,朕才體會到情愛滋味。
也明白了人的一生若一直清心寡欲,對情愛無欲無求,其實是很可憐的。
但對於行鶴,朕也不知如何是好,情愛他償過了,而且我們三人中,他是第一個懂得情愛的人。
可是如今卻是這般結局,朕卻幫不了他,朕也突然覺得朕其實很沒用。
行鶴,無論在朝政上,還是在日常生活中,他對朕真的可以說是傾盡所有的對朕這個兄弟好。”
這馬上就酉時了,你要再耽擱幾個時辰,晚上估計都要留在宮外逍遙了。”劉冬陽聞言,好奇的看著王端問道。
他將手中的狼毫擱置好,雙手抱著後腦勺,慵懶的倚靠在龍椅上,等著王端接下來的話。
“迴皇上,奴才午時一刻到達武定侯府的時候,恰好趕上崔小姐去茶樓看戲聽曲去了。
奴才花了些時辰等待崔小姐迴府,後來崔小姐迴府後,聽到皇上下旨賜婚,頓時有些受不住。
因為她以為皇上是要將她賜給別人,武定侯府的所有人都以為皇上要將崔小姐賜婚給別的世家公子。
所以剛開始跪接聖旨時,都一副要上斷頭台的表情,奴才雖然不解,但也不好多問。
於是奴才就打算頂著武定侯府眾人那視死如歸的神情,當眾宣讀賜婚聖旨。
卻沒想到奴才正打算高聲宣讀聖旨的時候,徐世子恰好因為遲遲追不到崔姑娘,借口去武定侯府蹭午飯。
而那崔小姐因為受了賜婚聖旨的驚嚇,於是不顧一切的起身朝剛剛進門的徐世子身上撲上去。
徐世子因為不了解情況,看到奴才,他知道奴才是去宣讀賜婚聖旨的。
但是麵對崔小姐突然撲到他懷裏,又哭的那般傷心。
徐世子以為崔小姐不願接賜婚聖旨,頓時也露出心涼加心塞的表情。
徐世子以為連賜婚聖旨都不管用了,整個人都懨懨的。
卻沒想到那時崔小姐卻突然緊緊的抱著徐世子的腰身,哭喊著要徐世子娶她,說她不想嫁給別人。
崔小姐還說她早就原諒徐世子了,隻是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機會告訴徐世子而已。
本來內心拔涼的徐世子,聽到崔姑娘的話,一時沒反應過來,並沒有馬上迴應崔小姐的直白示愛。
崔小姐遲遲沒有聽到徐世子的迴應,以為徐世子不願意娶她,又陷入了難過的情緒中,打算不再搭理徐世子。
正在崔小姐打算退出徐世子的懷抱時,徐世子的腦袋終於轉過彎來。
他趕緊將崔小姐重新擁入懷中,耐心安慰哄了好一會兒才將崔小姐哄好。
後麵奴才看徐世子與崔小姐之間,似乎需要單獨相處一會兒。
讓他們把彼此的誤會解釋清楚,他們才能安心的接聖旨。
於是奴才便和武定侯離開了一會兒,讓徐世子和崔小姐單獨相處了近半個時辰。
徐世子就徹底將崔小姐哄好了,兩人還開心的因為這個烏龍誤會,互表心意,情定終身了。
最後兩人都高高興興的接下了皇上的賜婚聖旨,也十分感謝皇上與太後的賜婚。
徐世子為了表達他心中對皇上的感謝,給了奴才一個重重的荷包。
還有武定侯也是不服輸,也硬塞給奴才一個沉甸甸的荷包。
奴才不想收,他們說奴才不收,就是不給他們麵子,奴才沒辦法,隻能暫時收下。
這兩個荷包還請皇上示意,該如何處理?”
王端恭敬的向帝王解釋他為何這麽遲才迴宮的原因,說完還拋給帝王一個難題。
“嗬!你這狡猾的家夥,他們給你的荷包,你帶迴來叫朕處理,朕才不著你的道呢。
反正你都收了,還請示朕幹什麽,剛剛小德子不也收了,朕又不是不講理的人。
既是人家賞的喜錢,你就當沾沾人家的喜氣得了,別來套路朕。”劉冬陽像看瘟神一樣看著王端說道。
“奴才哪敢套路皇上,隻是奴才身為禦前總管,這荷包與收禮無異。
所以奴才想詢問皇上的意思。”王端恭敬對著帝王笑道。
“朕不是說了,你就當沾沾人家的喜氣,行了,你平時多少會收點他們的好處,朕不會說你。
畢竟你出宮辦差,也的確辛苦,朕可以理解,但你也當知道分寸。
什麽事能幹,什麽事不能幹,否則要是捅出婁子,朕就是想保你,你也未必活得了。
命隻有一條,該怎麽做,朕希望你能衡量好,你伺候朕多年,朕是希望你能一直伺候在朕的身邊的。
畢竟要是換人,朕也會用不習慣。”劉冬陽淡淡睨了王端一眼,警告的說道。
“是,奴才定謹記皇上的囑咐,必不會做讓皇上為難的事情。
奴才就算為了能一直伺候好皇上,也會珍惜手中的差事的。”王端動容的迴道。
他也知道,皇上剛剛對他說的話,明為敲打,實則還是希望他不要貪財。
皇上希望他要時刻以護好自身性命為重,皇上對自己一直是嘴硬心軟的關心多些。
唉,自己可真是幸運,能碰上這麽好的主子,所以就算是為了能平安伺候皇上一生。
他王端也斷然不會做出背叛皇上的任何行為的,否則他有何顏麵在百年後去到地府見先皇呢。
“你知道分寸就好,文君的婚事,你盯好禮部籌備,朕讓禮部按郡王的規製籌備他的婚事。
是因為他畢竟是朕從小疼到大的表弟,朕在朝堂上能順利的解決那麽多老匹夫,也多虧了他和行鶴對朕的幫扶。
否則朕的這把龍椅,可沒那麽容易坐穩,隻是行鶴,終究是造化弄人。
朕依稀記得他在十二歲那年,從綁匪手上救下那蘭汐姑娘的時候。
行鶴當時眼眸中的驚豔,就如同朕在選秀時見到嬌嬌時一樣。
那時朕不理解他,還嘲笑他,一個毛都沒長齊的小屁孩。
就對人家小姑娘,起了不單純的心思,當真是禽獸。
因為那時的朕,心中沒有情,隻有大淵,朕在遇到嬌嬌前,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大淵能長治久安。
父皇能少些勞累,百姓也能安康樂業,直到嬌嬌進入朕的生活後,朕才體會到情愛滋味。
也明白了人的一生若一直清心寡欲,對情愛無欲無求,其實是很可憐的。
但對於行鶴,朕也不知如何是好,情愛他償過了,而且我們三人中,他是第一個懂得情愛的人。
可是如今卻是這般結局,朕卻幫不了他,朕也突然覺得朕其實很沒用。
行鶴,無論在朝政上,還是在日常生活中,他對朕真的可以說是傾盡所有的對朕這個兄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