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剛剛禦史大夫周讓狀告太尉溫宇之子溫奕在徐州遊玩收受地方官員賄賂,強行欺辱有夫之婦。
致使那婦人懷孕,而溫奕拒不承認他所犯的罪行,甚至強行命人給那婦人灌下墮胎藥。
那婦人家人知道後,婆婆被氣得臥床不起。
她的夫君到縣衙狀告卻被溫奕用溫太師之名威壓了下來,甚至溫奕命那徐州知府肖唐捏造一些莫須有的罪名,將那婦人的夫君下獄。
到此還不罷休,那人入獄後十天便被毒死在獄中,那徐州知府卻讓仵作出具病死的驗屍證明便草草結案,最終那婦人的婆婆受不了打擊病逝了,而那婦人也大病一場。
直到十幾日前微臣傍晚辦完差事迴府途中被一婦人攔下,那婦人渾身衣物髒亂不堪,卻十分堅定的稱溫太尉之子溫奕對她的種種惡行是真的。
微臣也怕那婦人是隨口捏造或是受人指使,於是微臣便將那婦人帶迴府中休養。
並對其所言之事立馬派人去徐州暗中查探,結果是那婦人所言這事九成為真,對於那女人的夫君的死因還需要皇上下令徹查。
溫宇在禦史大夫開口提及自己兒子時就知道大事不妙,他本想直接開口阻止他繼續說下去,但太師溫狄衝他微搖頭,他也就放棄了。
如今聽完禦史大夫的話,他隻覺心驚,這個逆子,做事情也就罷了,尾巴也不知道處理幹淨,想他一世英明,怎麽就生了這麽個蠢貨,如今在這金鑾殿上,這罪名他絕對不能認,否則溫國公府必大禍臨頭。
“皇上,這純屬汙蔑,微臣的兒子一向克己守禮,怎會做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事,還請皇上還微臣兒子公道,嚴懲那造謠的婦人。”太尉溫宇來到殿中央跪地叫冤。
“皇上,老臣的孫子一向最是體貼,平時更是體恤下人,就是在街上也是會向老弱之人施以救濟,怎會做出周禦史口中所說的惡事,還請皇上主持公道,還老臣孫子清白。”太師溫狄也跪地行禮道。
“哦,兩位愛卿都為溫公子叫冤,叫朕還溫公子清白,難道朕手中所看到的有關你溫國公府公子所犯之事皆是他周禦史吃飽了撐著,沒事跑到這金鑾殿來汙蔑他?”
劉冬陽坐在上麵的龍椅上一手拿著奏折,一手輕握拳抵著鼻尖,輕飄飄的說出幾句話,落在下麵的臣子耳中卻是震魂之音,因為他們知道,皇上這顯然是信了。
從前皇上還是太子之時,在發怒懲治惡人之前都是如此輕飄飄的語氣,但後麵做的事卻是讓他們脊背發涼。
果然,下一刻便聽上首的帝王以不容辯駁的語氣說道:“大理寺卿何在?”
文官隊伍中立馬走出一位身穿青色官服的約莫三十歲左右的男子跪地叩首道:“微臣大理寺卿何君傑參見皇上,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平身,何愛卿,剛剛周禦史所說之事你可聽清了?”帝王淡聲道。
皇上這是要大理寺接下這個案子,對方乃朝中一品大員的兒子,又極有可能是未來承襲國公爵位的人選,一般人都不敢與之抗衡。
皇上將此案交由大理寺審理的確是最讓人信服的辦法,隻是如此一來免不了要做些得罪人的勾當,他自入職大理寺開始,就從未怕過麻煩,否則也到不了如今的位置。
於是他沉聲開口道:“迴皇上,微臣聽的清清楚楚。”
“既如此,溫太師和溫太尉作為我朝一品官員,溫太師身上又有國公爵位身份加持。
他們府中的公子牽涉其中,那婦人也是我大淵子民,天下百姓都等著朝廷的說法及態度。
何愛卿作為大理寺的斷案聖手,想必這樁案子,對何愛卿來說也不是什麽難事。
朕就將此案交由你審理,相信何愛卿定能秉公執法,不會冤枉任何一個藐視朝廷律法、為虎作倀的人,不知何愛卿可有信心辦好此件差事?”
劉冬陽將他誇的那般高,就是要他接下這個案子,而皇上也是要借這個案子來對溫府進行開刀。
“皇上,這是臣的職責所在,微臣一定辦好皇上交代的差事,讓蒙冤者得以昭雪,讓為虎作倀者受到的律法的製裁。”何君傑對帝王行禮保證道。
“好,那朕將此案將由大理寺審理,鎮國公府世子從旁協助,太師、太尉,你二人可有異議?”劉冬陽笑看他們,壞事做盡還想逃脫律法的審判,天下哪有這麽好的事情。
“微臣領旨。”大理寺卿躬身行禮道。
太師太尉二人聽到帝王如此說哪裏敢有異議,這皇上終究不是先帝,手腕可不是一般人能比的,於是二人隻能表示聽從皇上的安排,等會迴到府中可得好好教訓那個逆子,惹出這麽大的事。
鎮國公府世子徐文君聽到表哥叫他從旁協助有些驚訝的看了上首的帝王一眼,上首的帝王也並不避諱他的目光,徐文君隨即莞爾一笑,表哥真是時刻不忘壓榨他。
唉,約好的花酒宴又要泡湯了,但沒辦法,誰讓官大一級壓死人呢。
表哥的用意他知道,他是想拿這個案子向溫府開刀,溫府魚肉百姓那麽多年,吃了朝廷那麽多銀兩。
也是時候該受些挫了,否則真當這劉家的天下姓溫了,於是向上首的皇帝表哥作揖道:“臣領旨,必讓皇上滿意。”
帝王頷首,隨後示意一旁的王端,王端會意,立馬上前一步開口:“有本啟奏,無事退朝。”
過了一會兒,無人上奏,王端便高聲道:“退朝!”
“周禦史可真是盡忠職守,徐州那麽遠的偏遠之地,周禦史也要替徐州官員分擔辛苦?”
溫太師目光不善的看著正在下台階的周禦史,話中之意無一不是在暗指周讓多管閑事,甚至還想給他扣上染指地方政權的嫌隙。
正在下台階的周讓自然明白太師溫狄這是威脅他,甚至還想給他亂扣帽子,他豈會讓他的當。
以皇上今日的舉動,隻怕這溫府的百年光景馬上便是夕陽之勢,蹦躂不了多久了。
於是待來到平地青石地磚上,他便不卑不亢的朝太師父子二人恭敬行禮:“太師言重了,下官身為言官,碰到百姓投訴無門,恰好她又來到天子腳下尋求公道。
下官所做之事不過是在盡為臣子的本分,食君之祿,忠君之事,百姓有冤屈,下官自是要為他們伸張正義的,否則豈不讓他們對朝廷失去信心。”
致使那婦人懷孕,而溫奕拒不承認他所犯的罪行,甚至強行命人給那婦人灌下墮胎藥。
那婦人家人知道後,婆婆被氣得臥床不起。
她的夫君到縣衙狀告卻被溫奕用溫太師之名威壓了下來,甚至溫奕命那徐州知府肖唐捏造一些莫須有的罪名,將那婦人的夫君下獄。
到此還不罷休,那人入獄後十天便被毒死在獄中,那徐州知府卻讓仵作出具病死的驗屍證明便草草結案,最終那婦人的婆婆受不了打擊病逝了,而那婦人也大病一場。
直到十幾日前微臣傍晚辦完差事迴府途中被一婦人攔下,那婦人渾身衣物髒亂不堪,卻十分堅定的稱溫太尉之子溫奕對她的種種惡行是真的。
微臣也怕那婦人是隨口捏造或是受人指使,於是微臣便將那婦人帶迴府中休養。
並對其所言之事立馬派人去徐州暗中查探,結果是那婦人所言這事九成為真,對於那女人的夫君的死因還需要皇上下令徹查。
溫宇在禦史大夫開口提及自己兒子時就知道大事不妙,他本想直接開口阻止他繼續說下去,但太師溫狄衝他微搖頭,他也就放棄了。
如今聽完禦史大夫的話,他隻覺心驚,這個逆子,做事情也就罷了,尾巴也不知道處理幹淨,想他一世英明,怎麽就生了這麽個蠢貨,如今在這金鑾殿上,這罪名他絕對不能認,否則溫國公府必大禍臨頭。
“皇上,這純屬汙蔑,微臣的兒子一向克己守禮,怎會做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事,還請皇上還微臣兒子公道,嚴懲那造謠的婦人。”太尉溫宇來到殿中央跪地叫冤。
“皇上,老臣的孫子一向最是體貼,平時更是體恤下人,就是在街上也是會向老弱之人施以救濟,怎會做出周禦史口中所說的惡事,還請皇上主持公道,還老臣孫子清白。”太師溫狄也跪地行禮道。
“哦,兩位愛卿都為溫公子叫冤,叫朕還溫公子清白,難道朕手中所看到的有關你溫國公府公子所犯之事皆是他周禦史吃飽了撐著,沒事跑到這金鑾殿來汙蔑他?”
劉冬陽坐在上麵的龍椅上一手拿著奏折,一手輕握拳抵著鼻尖,輕飄飄的說出幾句話,落在下麵的臣子耳中卻是震魂之音,因為他們知道,皇上這顯然是信了。
從前皇上還是太子之時,在發怒懲治惡人之前都是如此輕飄飄的語氣,但後麵做的事卻是讓他們脊背發涼。
果然,下一刻便聽上首的帝王以不容辯駁的語氣說道:“大理寺卿何在?”
文官隊伍中立馬走出一位身穿青色官服的約莫三十歲左右的男子跪地叩首道:“微臣大理寺卿何君傑參見皇上,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平身,何愛卿,剛剛周禦史所說之事你可聽清了?”帝王淡聲道。
皇上這是要大理寺接下這個案子,對方乃朝中一品大員的兒子,又極有可能是未來承襲國公爵位的人選,一般人都不敢與之抗衡。
皇上將此案交由大理寺審理的確是最讓人信服的辦法,隻是如此一來免不了要做些得罪人的勾當,他自入職大理寺開始,就從未怕過麻煩,否則也到不了如今的位置。
於是他沉聲開口道:“迴皇上,微臣聽的清清楚楚。”
“既如此,溫太師和溫太尉作為我朝一品官員,溫太師身上又有國公爵位身份加持。
他們府中的公子牽涉其中,那婦人也是我大淵子民,天下百姓都等著朝廷的說法及態度。
何愛卿作為大理寺的斷案聖手,想必這樁案子,對何愛卿來說也不是什麽難事。
朕就將此案交由你審理,相信何愛卿定能秉公執法,不會冤枉任何一個藐視朝廷律法、為虎作倀的人,不知何愛卿可有信心辦好此件差事?”
劉冬陽將他誇的那般高,就是要他接下這個案子,而皇上也是要借這個案子來對溫府進行開刀。
“皇上,這是臣的職責所在,微臣一定辦好皇上交代的差事,讓蒙冤者得以昭雪,讓為虎作倀者受到的律法的製裁。”何君傑對帝王行禮保證道。
“好,那朕將此案將由大理寺審理,鎮國公府世子從旁協助,太師、太尉,你二人可有異議?”劉冬陽笑看他們,壞事做盡還想逃脫律法的審判,天下哪有這麽好的事情。
“微臣領旨。”大理寺卿躬身行禮道。
太師太尉二人聽到帝王如此說哪裏敢有異議,這皇上終究不是先帝,手腕可不是一般人能比的,於是二人隻能表示聽從皇上的安排,等會迴到府中可得好好教訓那個逆子,惹出這麽大的事。
鎮國公府世子徐文君聽到表哥叫他從旁協助有些驚訝的看了上首的帝王一眼,上首的帝王也並不避諱他的目光,徐文君隨即莞爾一笑,表哥真是時刻不忘壓榨他。
唉,約好的花酒宴又要泡湯了,但沒辦法,誰讓官大一級壓死人呢。
表哥的用意他知道,他是想拿這個案子向溫府開刀,溫府魚肉百姓那麽多年,吃了朝廷那麽多銀兩。
也是時候該受些挫了,否則真當這劉家的天下姓溫了,於是向上首的皇帝表哥作揖道:“臣領旨,必讓皇上滿意。”
帝王頷首,隨後示意一旁的王端,王端會意,立馬上前一步開口:“有本啟奏,無事退朝。”
過了一會兒,無人上奏,王端便高聲道:“退朝!”
“周禦史可真是盡忠職守,徐州那麽遠的偏遠之地,周禦史也要替徐州官員分擔辛苦?”
溫太師目光不善的看著正在下台階的周禦史,話中之意無一不是在暗指周讓多管閑事,甚至還想給他扣上染指地方政權的嫌隙。
正在下台階的周讓自然明白太師溫狄這是威脅他,甚至還想給他亂扣帽子,他豈會讓他的當。
以皇上今日的舉動,隻怕這溫府的百年光景馬上便是夕陽之勢,蹦躂不了多久了。
於是待來到平地青石地磚上,他便不卑不亢的朝太師父子二人恭敬行禮:“太師言重了,下官身為言官,碰到百姓投訴無門,恰好她又來到天子腳下尋求公道。
下官所做之事不過是在盡為臣子的本分,食君之祿,忠君之事,百姓有冤屈,下官自是要為他們伸張正義的,否則豈不讓他們對朝廷失去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