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冬陽也讓夜鷹拿著手諭先行迴京前往兵部下達命令,撥三萬士兵前往北狄駐守,並告訴皇帝處理接收北狄六城事宜。
皇帝隨即下達聖旨令左右丞相處理接收事宜,兩位丞相忙碌了十天,終於把接收北狄六城事宜給處理好了。
隨即向皇帝複命,到此北狄議和事宜處理接近尾聲。
戶部那邊也早已接到皇帝聖旨處理好了北狄往後的歲貢事宜,眼下就等北狄的兩位王子來京了,此事恐怕太子殿下會親自負責。
賢王府
王府書房內,一身著冰藍色對襟窄袖長衫,衣襟和袖口處用寶藍色的絲線比繡著象征著主人身份的流雲紋的滾邊。
烏黑的頭發束起來戴著頂嵌玉小銀冠,銀冠上的白玉晶瑩潤澤更加襯托出他的頭發的黑亮順滑。
他眉眼修長疏朗,雙唇緊抿。
陰沉的臉色彰顯著他此時的憤怒正在心裏翻滾,而站在他麵前匯報的暗衛卻大氣都不敢出。
就在剛剛,暗衛將西林關劉冬陽大獲全勝的信息告知他,以及北狄對大淵俯首稱臣的事傳入他腦海的時候。
他隻覺得難堪,明明做了那麽多努力,最終還是讓他劉冬陽撿了便宜。
他明明將西林關的消息瞞的很好,他明明告知了吉耳那頭蠢豬西林關的弱勢,他還能輸,丟了性命。
甚至讓劉冬陽解決了所有麻煩,恐怕以後再想動搖他太子的地位隻會難上加難,叫他怎麽甘心。
明明都是皇帝的兒子,就因為他是庶子,可他是長子啊。
太子之位明明應該就是自己的,父皇就永遠都看不到他的努力嗎?
突然他像是想到了什麽,眼底露出慘人的笑容。
喚來暗衛,低頭耳語了幾句,那暗衛先是一驚,隨即拱手消失。
又對麵前的人道:“告知舅舅,計劃要提前了,他若不想死,就乖乖配合本王,否則等劉冬陽迴來就沒人替他收屍了”。
“是,屬下即刻去辦。”說完書房內又隻餘賢王劉思遠一人了。
西林關
北狄五王子和七王子此刻正在麵見劉冬陽,隻聽到他不帶任何感情色彩的語氣道:“孤會親自帶你二人迴京,隻要你們安分守己,孤和大淵都不會為難你們,反之後果自負。”
兩位王子害怕的迴道:“是,我們會聽你的話,決不惹你生氣。”
這兩位王子都是母親沒啥勢力,又都是北狄王一夜情得來的,自然是可以當做犧牲品。
要說的話也說完了,劉冬陽便讓他們下去了。
接下來,西林關百姓開始步入了正軌,城內的集市又熱鬧了起來。
劉冬陽站在城內的一家酒樓廂房內透過窗戶看著街上忙碌的百姓,不由內心感到欣慰。
隨即聽他沉聲開口到:“孤走後,西林關的一應事務皆由西林屬官盡忠職守,不得有誤。
若讓孤的人發現爾等玩忽職守,再出現此次事件,孤必摘了你們的烏紗帽。”
“下官領旨,必定謹遵殿下旨意,為百姓謀福祉,鞠躬盡瘁。”西林各位屬官恭敬迴道,說完大家額頭及後背不禁流了一身汗。
迴到軍營,劉冬陽對王將軍及趙副將進行軍務提點,並給他們留了人作為東宮與西林關的溝通渠道,避免出現消息被截的現象。
王將軍與趙副將自然是感激涕零,他們也害怕出現上次與朝廷中斷溝通的情況。
經過此次戰役,他們及西林關的將士、百姓無不感激殿下的馳援,解救西林關於水火。
他們在心裏暗下決心一定要多研習城防之道及兵法謀略才對得起殿下對他們的期望。
他們的心思自然也被劉冬陽看在眼裏,並沒有多說什麽。
眼下西林關的困境已解,他沒什麽好擔心的。
但京中傳來消息,父皇身體抱恙,喝了藥卻無好轉跡象,隻怕是有心人在搞鬼。
至於這個有心人是誰,除了他那個好兄長,還能有誰。
這次的西林關困境恐怕也少不了他的手筆,也罷,迴京有的是手段收拾他。
第二日,劉冬陽帶上一萬士兵和北狄王子,在西林關百姓不舍的送別下就踏上了迴京的路。
因為西林關士兵因此次戰役傷亡較多,重新招募需要時間,故劉冬陽打算留下三萬士兵待西林關局勢平穩後再讓他們迴京。
畢竟他一國太子不好離京太久,需得盡快趕迴京中,恐怕劉思遠要沉不住氣了。
他還是希望他能及時收手,否則他定要他付出代價,父皇母後是他的底線。
迴程路上本來要花十天左右時間,但劉冬陽心中不安,害怕父皇會出事。
所以一路上下令加速迴京,眾人雖不解,卻也不敢質疑太子的決定。
果然在路上休整的時候,劉冬陽收到了夜鷹從京城傳來的飛鴿傳書。
信上提及賢王與丞相正在秘密調動死士及軍隊意圖謀反,且皇帝身體越發不好了。
劉冬陽讀完信件後眼裏蘊藏著滔天怒意,但他知道,此刻必須冷靜。
隨即他即刻給夜鷹迴信,命他去尋他的外祖家鎮國府,讓他的表弟徐文君前往西山軍營命西山將軍安國忠立即調兵五萬秘密調往京城,隨時做好救駕準備。
另令禦林軍統領加強皇城守衛,若賢王拉攏,讓他隨機應變,隻是一樣,讓他盡量拖延到他迴京。
他的部下看到他們的太子自從看到密信後就渾身散發著冰冷氣息,生人勿近的感覺,紛紛站得遠遠的。
不知道發生了什麽,隨即劉冬陽便下令原地再休整半個時辰,軍隊便不再休整,日夜兼程趕往京城。
京城
夜鷹在收到劉冬陽的迴信後,便立馬前往鎮國公府找世子徐文君,將密令交給他,並告知他現如今陛下有危險,讓他盡快前往西山調兵。
他聽完片刻不敢耽誤,立即騎馬秘密出京往西山大營方向去了,隨後夜鷹又往皇宮方向去了。
紫宸殿
三日後,皇帝沉睡的時間越來越來沉,這日皇後帶著從宮外尋來的大夫,打算為皇帝重新整診治。
禦前總管裴林看到徐皇後前來,便恭敬行禮:“老奴參見皇後娘娘,皇後娘娘萬福金安。”
“公公免禮,陛下現下如何了?”皇後問道。
皇帝隨即下達聖旨令左右丞相處理接收事宜,兩位丞相忙碌了十天,終於把接收北狄六城事宜給處理好了。
隨即向皇帝複命,到此北狄議和事宜處理接近尾聲。
戶部那邊也早已接到皇帝聖旨處理好了北狄往後的歲貢事宜,眼下就等北狄的兩位王子來京了,此事恐怕太子殿下會親自負責。
賢王府
王府書房內,一身著冰藍色對襟窄袖長衫,衣襟和袖口處用寶藍色的絲線比繡著象征著主人身份的流雲紋的滾邊。
烏黑的頭發束起來戴著頂嵌玉小銀冠,銀冠上的白玉晶瑩潤澤更加襯托出他的頭發的黑亮順滑。
他眉眼修長疏朗,雙唇緊抿。
陰沉的臉色彰顯著他此時的憤怒正在心裏翻滾,而站在他麵前匯報的暗衛卻大氣都不敢出。
就在剛剛,暗衛將西林關劉冬陽大獲全勝的信息告知他,以及北狄對大淵俯首稱臣的事傳入他腦海的時候。
他隻覺得難堪,明明做了那麽多努力,最終還是讓他劉冬陽撿了便宜。
他明明將西林關的消息瞞的很好,他明明告知了吉耳那頭蠢豬西林關的弱勢,他還能輸,丟了性命。
甚至讓劉冬陽解決了所有麻煩,恐怕以後再想動搖他太子的地位隻會難上加難,叫他怎麽甘心。
明明都是皇帝的兒子,就因為他是庶子,可他是長子啊。
太子之位明明應該就是自己的,父皇就永遠都看不到他的努力嗎?
突然他像是想到了什麽,眼底露出慘人的笑容。
喚來暗衛,低頭耳語了幾句,那暗衛先是一驚,隨即拱手消失。
又對麵前的人道:“告知舅舅,計劃要提前了,他若不想死,就乖乖配合本王,否則等劉冬陽迴來就沒人替他收屍了”。
“是,屬下即刻去辦。”說完書房內又隻餘賢王劉思遠一人了。
西林關
北狄五王子和七王子此刻正在麵見劉冬陽,隻聽到他不帶任何感情色彩的語氣道:“孤會親自帶你二人迴京,隻要你們安分守己,孤和大淵都不會為難你們,反之後果自負。”
兩位王子害怕的迴道:“是,我們會聽你的話,決不惹你生氣。”
這兩位王子都是母親沒啥勢力,又都是北狄王一夜情得來的,自然是可以當做犧牲品。
要說的話也說完了,劉冬陽便讓他們下去了。
接下來,西林關百姓開始步入了正軌,城內的集市又熱鬧了起來。
劉冬陽站在城內的一家酒樓廂房內透過窗戶看著街上忙碌的百姓,不由內心感到欣慰。
隨即聽他沉聲開口到:“孤走後,西林關的一應事務皆由西林屬官盡忠職守,不得有誤。
若讓孤的人發現爾等玩忽職守,再出現此次事件,孤必摘了你們的烏紗帽。”
“下官領旨,必定謹遵殿下旨意,為百姓謀福祉,鞠躬盡瘁。”西林各位屬官恭敬迴道,說完大家額頭及後背不禁流了一身汗。
迴到軍營,劉冬陽對王將軍及趙副將進行軍務提點,並給他們留了人作為東宮與西林關的溝通渠道,避免出現消息被截的現象。
王將軍與趙副將自然是感激涕零,他們也害怕出現上次與朝廷中斷溝通的情況。
經過此次戰役,他們及西林關的將士、百姓無不感激殿下的馳援,解救西林關於水火。
他們在心裏暗下決心一定要多研習城防之道及兵法謀略才對得起殿下對他們的期望。
他們的心思自然也被劉冬陽看在眼裏,並沒有多說什麽。
眼下西林關的困境已解,他沒什麽好擔心的。
但京中傳來消息,父皇身體抱恙,喝了藥卻無好轉跡象,隻怕是有心人在搞鬼。
至於這個有心人是誰,除了他那個好兄長,還能有誰。
這次的西林關困境恐怕也少不了他的手筆,也罷,迴京有的是手段收拾他。
第二日,劉冬陽帶上一萬士兵和北狄王子,在西林關百姓不舍的送別下就踏上了迴京的路。
因為西林關士兵因此次戰役傷亡較多,重新招募需要時間,故劉冬陽打算留下三萬士兵待西林關局勢平穩後再讓他們迴京。
畢竟他一國太子不好離京太久,需得盡快趕迴京中,恐怕劉思遠要沉不住氣了。
他還是希望他能及時收手,否則他定要他付出代價,父皇母後是他的底線。
迴程路上本來要花十天左右時間,但劉冬陽心中不安,害怕父皇會出事。
所以一路上下令加速迴京,眾人雖不解,卻也不敢質疑太子的決定。
果然在路上休整的時候,劉冬陽收到了夜鷹從京城傳來的飛鴿傳書。
信上提及賢王與丞相正在秘密調動死士及軍隊意圖謀反,且皇帝身體越發不好了。
劉冬陽讀完信件後眼裏蘊藏著滔天怒意,但他知道,此刻必須冷靜。
隨即他即刻給夜鷹迴信,命他去尋他的外祖家鎮國府,讓他的表弟徐文君前往西山軍營命西山將軍安國忠立即調兵五萬秘密調往京城,隨時做好救駕準備。
另令禦林軍統領加強皇城守衛,若賢王拉攏,讓他隨機應變,隻是一樣,讓他盡量拖延到他迴京。
他的部下看到他們的太子自從看到密信後就渾身散發著冰冷氣息,生人勿近的感覺,紛紛站得遠遠的。
不知道發生了什麽,隨即劉冬陽便下令原地再休整半個時辰,軍隊便不再休整,日夜兼程趕往京城。
京城
夜鷹在收到劉冬陽的迴信後,便立馬前往鎮國公府找世子徐文君,將密令交給他,並告知他現如今陛下有危險,讓他盡快前往西山調兵。
他聽完片刻不敢耽誤,立即騎馬秘密出京往西山大營方向去了,隨後夜鷹又往皇宮方向去了。
紫宸殿
三日後,皇帝沉睡的時間越來越來沉,這日皇後帶著從宮外尋來的大夫,打算為皇帝重新整診治。
禦前總管裴林看到徐皇後前來,便恭敬行禮:“老奴參見皇後娘娘,皇後娘娘萬福金安。”
“公公免禮,陛下現下如何了?”皇後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