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欽牽著三藏的白馬,走到半途,聽見唿唿風響,便去與老虎鬥了有一個時辰。


    這才將老虎殺死,提著耳朵拖來。


    劉伯欽提著老虎,牽著白馬,到了門首,將死虎擲下,叫:


    “小的們何在?”


    隻見走出三四個家僮,都是怪形惡相之類,上前拖拖拉拉,把隻虎扛將進去。


    伯欽吩咐:


    “趕早剝了皮,安排將來待客。”


    坐定茶罷,劉伯欽之母與劉伯欽之妻對三藏進禮。


    明日是劉伯欽之父周忌,劉伯欽之母請三藏明日為其父念經。


    三藏為其念完經後,劉伯欽其父便托夢給與合宅長幼道:


    “我在陰司裏苦難難脫,日久不得超生。


    今幸得聖僧,念了經卷,消了我的罪業,閻王差人送我上中華富地長者人家托生去了。


    你們可好生謝送長老,不要怠慢,不要怠慢。


    我去也。”


    那合家兒夢醒,又早太陽東上,齊齊謝過三藏。


    三藏提出要走。


    於是劉伯欽一家急做了些粗麵燒餅幹糧,叫伯欽遠送。


    劉伯欽領了母命,又喚兩三個家僮,各帶捕獵的器械,同上大路。


    劉伯欽將三藏送到兩界山,拜別之際,隻聽得山腳下叫喊如雷道:


    “我師父來也,我師父來也!”


    三藏麵露疑惑。


    眾家僮道:


    “這叫的必是那山腳下石匣中老猿。”


    太保道:“是他,是他!”


    三藏問:


    “是什麽老猿?”


    太保解釋了孫悟空的來曆。


    三藏則心中盤算著,莫非是如來之前鎮壓的齊天大聖?


    於是一同下山去看。


    行不數裏,隻見那石匣之間,果有一猴,露著頭,伸著手,亂招手道:


    “師父,你怎麽此時才來?


    來得好,來得好!


    救我出來,我保你上西天去也!”


    三藏看去,倒是幹幹淨淨一猴妖模樣。


    孫悟空問道:


    “你可是東土大王差往西天取經去的麽?”


    三藏答是。


    孫悟空道:


    “我是五百年前大鬧天宮的齊天大聖,被佛祖壓於此處。


    前者有個觀音菩薩,領佛旨意,上東土尋取經人。


    我答應她保你取經,與你做個徒弟。


    功成之後,你我互不幹涉。”


    三藏心想,反天的猴子,反靈山的金蟬,倒是一個好組合。


    而且這齊天大聖也有著金仙修為,實力非凡,一路上也是個助力。


    三藏應是。


    孫悟空便叫三藏揭了山上的壓帖,放他出去。


    三藏聞言,幾步間便上了五行山。


    驚得太保道:


    “法師原來有此好身手!”


    孫悟空也微微詫異,還以為是個凡人和尚,居然有著上仙修為?


    三藏見了壓帖,直接將其揭下。


    忽有一陣香風,要將帖子吹走。


    沒想到三藏直接一把抓住,帶有法力的香風立馬潰散開來。


    三藏死死盯著上方的白雲。


    一揭諦從雲中顯出身形來,訕訕笑道:


    “吾乃監押大聖者。


    今日他的難滿,吾等迴見如來,需要繳此封皮去也。


    還請行個方便。”


    三藏無言,鬆了手,任憑帖子掉下被揭諦卷走。


    三藏下了五行山,對孫悟空道:


    “揭了壓帖矣,你出來麽。”


    孫悟空笑道:


    “請走開些,我好出來,莫驚了你們。”


    三藏搖搖頭:


    “不需要,貧僧小有修為,不懼落石。


    太保後退些去,以免誤傷。”


    孫悟空點頭:


    “是極,是極。”


    等到太保走遠,孫悟空這才從五行山蹦了出來。


    頓時山崩地裂,落石滾滾。


    但無一物能近三藏之身。


    孫悟空出來,道了名字,取了個行者之名。


    孫行者請三藏上馬,他在前邊,背著行李,赤條條,拐步而行。


    忽然忽然見一隻猛虎,咆哮剪尾而來,行者將其打死,剝了虎皮做衣物。


    孫悟空不會做衣物。


    三藏則是好心,以法力為針線為其縫好虎皮裙,送他一件白布短小直裰。


    悟空唱個喏道:


    “承賜,承賜!”


    天色已晚,兩人走到一莊院前下了馬。


    行者撇了行李,走上前,叫聲:


    “開門,開門!”


    那裏麵有一老者,扶筇而出,唿喇的開了門,看見行者這般惡相,腰係著一塊虎皮,好似個雷公模樣,唬得腳軟身麻,口出譫語道:


    “鬼來了,鬼來了!”


    三藏近前攙住叫道:


    “老施主,休怕。


    他是我的徒弟,不是鬼怪。”


    老者抬頭,見了三藏的麵貌清奇,方然立定,問道:


    “你是那寺裏來的和尚,帶這惡人上我門來?”


    三藏道:


    “貧僧是唐朝來的,往西天拜佛求經,適路過此間,天晚,特造檀府借宿一宵,明早不犯天光就行。


    萬望方便一二。”


    老者道:


    “你雖是個唐人,那個惡的卻非唐人。”


    悟空笑道:


    “你不記得我了麽?”


    那老者道:


    “你在哪裏見我?”


    悟空道:


    “你小時不曾在我麵前扒柴?


    不曾在我臉上挑菜?”


    老者道:


    “這廝胡說!


    你在哪裏住?


    我在那裏住?


    我來你麵前扒柴挑菜!”


    悟空道:


    “我本是這兩界山石匣中的大聖。


    你再認認看。”


    老者方才省悟道:


    “你倒有些象他,但你是怎麽得出來的?”


    悟空對那老者細說了一遍緣由。


    老者卻才下拜,將唐僧請到裏麵,即喚老妻與兒女都來相見,具言前事,個個欣喜。


    孫悟空忽得想到了那十幾個陪伴了自己的人。


    看了看天上。


    卻是沒了好心情。


    縱使知道那些人都是昴日變來陪自己的。


    但是,心中已經把他們當做一個個獨立的個體,灌注了不一樣的感情。


    他們都有著各自的人生,在孫悟空漫長的生命中留下了幾段桃香水冽的迴憶。


    老者又命看茶,茶罷,問悟空道:


    “大聖啊,你也有年紀了?”


    悟空道:


    “你今年幾歲了?”


    老者道:


    “我癡長一百三十歲了。”


    行者道:


    “還是我重子重孫哩!


    我不記得生身的年紀是幾時。


    但隻在這山腳下,已五百餘年了。”


    老者道:


    “是有,是有。


    我曾記得祖公公說,此山乃從天降下,就壓了一個神猴。


    隻到如今,你才脫體。


    隻是多年未見,我也父母故去,兒女已長,垂垂老矣。


    你瘦了些,腰間又苫了一塊大虎皮,沒能認出來。”


    行者道:


    “左右打攪你家。


    我有五百多年不洗澡了,你可去燒些湯來,與我師徒們洗浴洗浴,一發臨行謝你。”


    那老兒即令燒湯拿盆,掌上燈火。


    次日一早,悟空便與三藏離去。


    師徒們正走多時,忽見路旁唿哨一聲,闖出六個人來,各執長槍短劍,利刃強弓,大吒一聲道:


    “那和尚,那裏走!


    趕早留下馬匹,放下行李,饒你性命過去!”


    孫悟空走上前來,叉手當胸,對那六個人施禮道:


    “列位有什麽緣故,阻我貧僧的去路?”


    那人道:


    “我等是剪徑的大王,行好心的山主。


    大名久播,你量不知,早早的留下東西,放你過去。


    若道半個不字,教你碎屍粉骨!”


    孫悟空抽棒便要打。


    這棒子幌一幌,便將旁邊擦著的的樹木給攔腰打斷了。


    眾山匪見了,戰戰兢兢,嚇得拔腿就跑,直唿妖怪。


    孫悟空向前就要追上去殺了。


    唐三藏止道:


    “悟空且慢!


    他幾個是剪徑的剪徑的強徒,就是拿到官司,也不該死罪。”


    孫悟空見匪徒要跑了,望著手心吹了一口氣,變出一根繩子來。


    叫一聲“去”。


    繩子一直延長,沒有止境,像條遊龍一般蜿蜒前行,將四散逃走的山匪一個個綁了。


    這才止了,繩子一縮,山匪們被帶了過來捆作一團。


    見了唐三藏,哭喊道:


    “長老救命。”


    孫悟空也望向唐三藏:


    “師父,我若不打死他,他卻要打死你哩。


    那你說要如何處置?”


    孫悟空聞言,似乎也是這個道理,人間事人間管,應該拿到官司裏去。


    可是,這夥匪徒在這裏劫財害命,死去的人又有人來管嗎?


    今日撞到俺老孫身上,俺老孫就是要管上一管。


    若是這師父不讓,嘿嘿,俺老孫偷偷迴來再打。


    隻不過,是非不分的和尚,可當不上俺老孫的師父,不認,不認!


    隻是這神神秘秘、鬼鬼祟祟的行事,倒是像昴日了。


    孫悟空心中有了目標,又經曆了這麽多事,不會一味地直取強求了。


    唐三藏看著哭喊著求饒的匪徒。


    一臉慈悲道:


    “出家人掃地恐傷螻蟻命,愛惜飛蛾紗罩燈。”


    山匪笑道:


    “還是長老明理,大慈悲,大仁善。


    我等一定改過自新。”


    孫悟空心中歎息起來,也是,就算有著上仙修為,不也還是那些禿驢嗎?


    隻不過靈山的麵善心惡,和天庭別無二樣。


    人間的則是要聽靈山的,大多數學了個假慈悲、真虛偽,不過是收集香火的工具罷了。


    唐三藏和善地笑道:


    “你我西天路遠,也沒空拿去打官司。


    又恐他繼續為惡,留他一條性命,將手腳打斷,吊在樹上,聽天由命罷!


    他若是善,自有福報。”


    山匪聞言,瞪大了眼珠子,就要再叫。


    唐三藏已經運用佛力將其嘴巴封住。


    “阿彌陀佛,不能擾了山間生靈清淨。”


    孫悟空見鬼一樣看著唐三藏。


    這師父,前半截是靈山學的,說的叫一個慈悲。


    後半截,怕不是陰司閻王聽了都要來向他學習?


    “悟空,莫要磨蹭。


    為師看不得疾苦、聽不得疾苦,就先走了。


    你切勿發了爛好心,害了後來人。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鎮壓黑暗西遊,本座昴日光明帝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吳楚嗚嗚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吳楚嗚嗚嗚並收藏鎮壓黑暗西遊,本座昴日光明帝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