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十三年,歲次己巳,九月甲戌初三日,癸卯良辰。陳玄奘大闡法師,聚集一千二百名高僧,都在長安城化生寺開演諸品妙經。


    皇帝早朝已畢,率文武多官,乘鳳輦龍車,出離金鑾寶殿,徑上寺來拈香。


    當日三齋已畢,唐王駕迴。


    待七日正會,複請拈香。


    時天色將晚,各官俱退。


    東華門前,宰相蕭星散朝而迴,眾頭踏喝開街道。


    兩個個身穿破衲,赤腳光頭的癩和尚卻公然不避,拿著袈裟,徑迎著宰相。


    蕭宰相勒馬觀看,見袈裟豔豔生光,著手下人問那賣袈裟的要價幾何。


    癩和尚道:


    “袈裟要五千兩,錫杖要二千兩。”


    蕭星問為何如此高價。


    答曰:


    “袈裟有好處,有不好處;


    有要錢處,有不要錢處。


    著了我袈裟,不入沉淪,不墮地獄,不遭惡毒之難,不遇虎狼之穴,便是好處;


    若貪淫樂禍的愚僧,不齋不戒的和尚,毀經謗佛的凡夫,難見我袈裟之麵,這便是不好處。


    不遵佛法,不敬三寶,強買袈裟、錫杖,定要賣他七千兩,這便是要錢;


    若敬重三寶,見善隨喜,皈依我佛,承受得起,我將袈裟、錫杖,情願送他,與我結個善緣,這便是不要錢。”


    蕭星聞言,倍添春色,知他是個好人,即便下馬,以禮相見,口稱:


    “大法長老,恕我蕭星之罪。


    我大唐皇帝十分好善,滿朝的文武,無不奉行。


    即今起建水陸大會,這袈裟正好與大都闡陳玄奘法師穿用。


    我和你入朝見駕去來。”


    兩個疥癩和尚被蕭星引至唐王麵前,又說了一番這袈裟與錫杖的好處。


    兩個疥癩和尚將寶貝交給唐王後離去。


    唐王宣了玄奘,賜下錦襴異寶袈裟、九環錫杖。


    玄奘見這寶貝眼熟,這不是前師尊如來的寶貝嗎?


    這寶貝是好,可沒了法力,也隻能賞玩。


    若是之前的玄奘,隻能穿著看,用不上。


    如今他有了修為,卻是稱得上金仙法寶了。


    玄奘受了,奉唐王之名,如狀元遊街一般走迴寺裏去。


    光陰拈指,卻當七日正會,玄奘又具表,請唐王拈香。


    玄奘在台上,念一會《受生度亡經》,談一會《安邦天寶篆》,又宣一會《勸修功卷》。


    一癩和尚近前來,拍著寶台厲聲高叫道:


    “那和尚,你隻會談小乘教法,可會談大乘麽?”


    玄奘定眼看來,看不出虛實。


    上仙修為都看不透,那就有意思了。


    金蟬子可是如來佛祖二弟子,如來宣揚的大乘佛法,他怎麽會不知呢?


    玄奘也不答,隨即念了一卷《金剛經》。


    癩和尚聽了,隻道:


    “這才一卷,可能再說些?”


    於是玄奘又念起了一卷《法華經》。


    這邊癩和尚幹擾玄奘,唐王收到奏報,下令將其擒來。


    許多人將二僧推擁進後法堂。


    見了太宗,那僧人手也不起,拜也不拜,仰麵道:


    “陛下問我何事?”


    唐王卻認得他,道:


    “你是前日送袈裟的和尚?”


    又問為何擾亂經堂。


    癩和尚便無言以對。


    隻得踏了祥雲,直至九霄,現出救苦原身,托了淨瓶楊柳。


    左邊是木叉惠岸,執著棍,抖擻精神。


    原來這兩癩和尚就是觀音菩薩和木叉惠岸行者。


    觀音菩薩也沒想到,為什麽玄奘會大乘佛法,以至於她準備好的說辭都沒了用處。


    但觀音菩薩可不能讓西行取經出差錯。


    直接說道:


    “在大西天天竺國大雷音寺我佛如來處,有大乘佛法三藏,可以度亡脫苦,壽身無壞。


    能解百冤之結,能消無妄之災。


    玄奘,你去為唐王取得大乘佛法來。”


    說完便走,不給下麵諸人一點反應時間。


    至於唐王會不會答應?


    唐王是個聰明人,去過地府,見過李翠蓮還生、相良陰財眾多,自然能明白她的意思。


    太宗聽了菩薩如此冷冰冰的命令,心中也是不快。


    隻能強笑著對玄奘道:


    “此去程途遙遠,跋涉山川,朕情願與法師拜為兄弟。”


    玄奘見觀音菩薩現身離去,心中冷笑,這些菩薩、佛祖的手段他是知道的。


    但是師父說了,取經一事確有功德,他也無力反抗。


    正好借這西行收獲提高修為。


    玄奘對唐王頓首謝恩。


    唐王果是十分賢德,就去那寺裏佛前,與玄奘拜了四拜,口稱“禦弟聖僧”。


    次早,太宗設朝,聚集文武,寫了取經文牒,用了通行寶印,送禦弟法師出行。


    唐王道:


    “禦弟,今日是出行吉日。


    這是通關文牒。朕又有一個紫金缽盂,送你途中化齋而用。


    再選兩個長行的從者,又銀鬃的馬一匹,送為遠行腳力。


    你可就此行程。”


    玄奘謝了,但辭了兩位隨行之人。


    此去西天取經,一路上少不得妖魔鬼怪,尤其是不貪不殺的西牛賀洲,更是吃人不吐骨頭。


    他有修為傍身,但無暇顧及兩個隨從,不能讓他們跟了去害了性命。


    太宗送到關外,舉爵問曰:


    “禦弟雅號甚稱?”


    玄奘道無。


    太宗便指經取號,號作三藏。


    太宗與三藏飲了素酒,勸誡三藏寧戀本鄉一撚土,莫愛他鄉萬兩金,這才讓三藏啟程。


    三藏一人騎馬,秋深時節,四更天氣,迎著清霜,看著明月。


    忽然,三藏將馬一勒,躲過了前麵的陷坑。


    望著山裏潛藏的妖怪,三藏笑了起來。


    他可不是迂腐的和尚,金剛也有怒目相。


    既然送上門來了,那就為民除害,也算一場功績。


    三藏驅馬直直朝著妖怪的包圍圈走去。


    忽然有哮吼高唿,叫:


    “拿將來,拿將來!”


    隻見狂風滾滾,擁出五六十個妖邪,將三藏抓了起來。


    三藏也不怕,任憑妖怪綁了。


    正要安排吞食,隻聽得外麵喧嘩,有人來報:


    “熊山君與特處士二位來也。”


    三藏聞言,抬頭觀看,前走的是一條黑漢,後邊來的是一條胖漢。


    好好好,來齊了就好,省得小僧再去尋找,一並送你們去往西天見佛祖吧!


    “去西天見佛祖,求真經?”


    站在雲上的太白金星搖了搖頭,對觀音菩薩道:


    “這唐三藏還是太弱,得仔細著些,這細皮嫩肉的,被妖怪一個囫圇就吞了。”


    又對旁邊的白景道:


    “昴日真人,你可要看緊些。


    失了元陽,丟了性命,這西行毀了,小老兒我可承受不起上麵的怒火。


    如今上麵能動彈了,天庭的俸祿都得減少一成供上去。


    要是這事搞砸了,上麵出不來了,功德少了,我們可就得被供上去了。


    你緊著些,看緊點。”


    白景看著下方妖怪群中的唐三藏,笑道:


    “金星前輩說的是,我可不敢鬆懈。


    這三藏快被嚇傻了,金星前輩快去救人吧。”


    白景好心提醒太白金星,不然,他可保不準三藏會不會讓太白金星連出場的資格都沒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鎮壓黑暗西遊,本座昴日光明帝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吳楚嗚嗚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吳楚嗚嗚嗚並收藏鎮壓黑暗西遊,本座昴日光明帝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