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景分身也順坡下驢,笑道:


    “既是如此,這取經之事也不是不能談。


    隻是我這弟子,在流沙河修煉進益極大。


    行善積德,香火也不少。


    如今去取經,怕是會耽誤不少啊!”


    觀音菩薩聞言蹙眉道:


    “這西遊路,可是有著大功德。


    道友若是為了弟子著想,理應不惜一切地送他去這西行取經路。


    怎麽還能談這些呢?”


    “菩薩縱使說得天花亂墜,都是水中花,鏡中月。


    這一路西行,還不知有多少艱難困苦,雨雪風霜。


    若是沒有些補償,這西行取經之路不去也罷。


    如今卷簾在流沙河已經突破了金仙,再積累些日子,想必日後天庭也會重用。


    摻和進這取經之路,又能有多大的好處?


    西方能給個菩薩之位麽?”


    觀音菩薩啞口無言,隻得再次讓步。


    “那你說說,要些什麽補償?”


    白景分身笑道:


    “取經之路不知多久,就給百八十顆金丹彌補卷簾的修行時間。


    至於香火,給個小國百八十年的香火就行。”


    觀音菩薩聞言,月眉倒豎。


    “這條件,是讓我去走西行取經之路,卷簾去當菩薩麽?


    百八十顆金丹,你當金丹是糖豆?


    百八十年香火,這是請佛祖下場取經嗎?”


    白景分身打了個哈哈。


    “菩薩莫急,這買賣講究的是個你情我願。


    菩薩促成此事,大興西方,也是有大功德!


    這金丹,十來顆也罷。


    這香火,十來年也行。”


    觀音菩薩閉目道:


    “沒有。”


    “金丹兩顆,香火五年?”


    觀音菩薩眼皮子動了動,但還是說道:


    “沒有。”


    白景分身作勢欲走。


    “這也沒有,那也沒有。


    金丹兩顆都無,香火五年嫌多。


    看來這西行取經之路,還不如在這人間修煉個幾十年。


    不去也罷,不去也罷。


    省得白白受人驅使,飽受磋磨。”


    觀音菩薩怎肯輕棄?


    這西行取經乃是開天以來,僅次於建立各大勢力、分封神職的大功德。


    實在不行,就舍一點吧。


    即叫道:


    “金丹一顆,香火五年,不能再多了。


    這西行取經之路不僅是我要安排的,你要是鬧僵了,下次來的就不知道是哪位世尊了。


    為了這三界的大功德,貧僧隻能舍了善信獻上的一顆金丹,從自己的香火中勻你五年!”


    白景分身故作猶豫,片刻後才認定。


    “行,就當是給菩薩一個麵子。”


    觀音菩薩從半空中傳下一粒金丹,五點凝練的金身香火。


    白景分身收了香火,不僅能彌補剛剛狐假虎威消耗的,還平白賺了四年。


    至於這金丹,隻能說從原身那轉了一手,迴來了一顆。


    就當做卷簾十四年挑擔、“放屁添風”的報酬吧。


    白景分身喚迴卷簾,交給其一粒金丹。


    說明配合觀音菩薩西行取經一事。


    卷簾大將點點頭,拿著這粒金丹轉不開眼。


    好寶貝,真是跟對人了。


    以前在天庭出入護駕這麽多年,就得了一根破杖。


    如今有了觀音菩薩都垂涎的法寶,吃了一粒金丹又來了一粒金丹。


    真是苦盡甘來!


    卷簾大將道:


    “任憑師父吩咐,弟子願赴湯蹈火。”


    觀音菩薩不想再見兩人拿著自己的東西師徒情深,喚了卷簾大將,與他摩頂受戒,指沙為姓,就姓了沙,起個法名,叫做個沙悟淨。


    觀音菩薩想到九世取經人還沒有解決,又吩咐道:


    “沙悟淨,你若是見有取經人來此,你得把他吃了,這樣方可湊齊九世之數。


    前兩個你都放過去了,還得我安排了兩個妖怪吃了,這才沒耽誤大事。”


    沙悟淨卻道:


    “菩薩,我已不吃人了。


    這種好事你找個妖怪做了吧。”


    菩薩皺眉,也隻能如此了。


    於是吩咐沙悟淨在流沙河好好待著,不可擅離。


    觀音菩薩即駕雲頭,帶著木叉升高。


    等到白景真身麵前,菩薩這才道:


    “你看,居然還冒出了個如此強勁的人物?


    這和混元感應到的西行偏離不少。


    想必是哪裏出了問題罷。


    又或許是天道晦澀,未能明示。”


    白景嗬嗬笑道:


    “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


    菩薩智慧廣博,解了西行取經之難,乃大功德。”


    觀音菩薩搖了搖頭,睨了白景一眼。


    “此乃靈山與天庭之事,自要雙方批下金丹五顆、香火十年,以助取經。”


    “高,菩薩實在是高,小神還是資曆淺了。”


    觀音菩薩即帶著白景和木叉再奔東土。


    行了多時,又見一座高山,山上有惡氣遮漫,不能步上。


    觀音菩薩指了指下方,對白景道:


    “這下麵是你天庭貶下的天蓬元帥,也是摩利攴天菩薩之子。


    本應在此作惡才是,沒想到天天在洞中憊懶。


    連人也不吃了。


    我勸了良久,都說不動他。


    隻能搬出摩利攴天菩薩的名頭,他才勉強願意。


    指身為姓,就姓了豬,替他起了法名,就叫做豬悟能。


    之前那個,是你天庭的人。


    這個豬悟能,算是摩利攴天菩薩一係。


    這兩個都是取經人之徒,接下來那個,是上古龍族遺子。


    算是天道給龍族的補償。


    與取經人做個腳力。


    自神、妖一役後,這些古妖族受創頗深,如今封的封,躲的躲。


    血脈稀薄的被天庭扶為正統,掌管四海,行雲布雨。


    少有的幾個半步混元都要去鎮守海眼。


    唯有西海龍族,得了這麽一位古龍之子。


    卻也不受待見。”


    觀音菩薩帶著兩人來到蛇盤山鷹愁澗。


    “明日,西海龍王便會表奏天庭,告他忤逆,縱火燒了殿上明珠。


    隨後便會被吊在此處鞭打。


    等我明日來此,便搭救了他。


    讓他心甘情願化作白馬,全西行取經之功。”


    白景點點頭。


    菩薩帶引白景和木叉行者過了此山,又奔東土。


    行不多時,忽見金光萬道,瑞氣千條。


    觀音菩薩道:


    “那放光之處,乃是五行山了,有如來的壓帖在那裏。


    壓的是那攪亂蟠桃會大鬧天宮的齊天大聖。


    沒想到壓了幾百年,還是磨不掉他的傲氣。


    這個貧僧是真沒辦法。


    你和他也交過手,真是一塊又臭又硬的破石頭。”


    底下的孫悟空,聽了上麵又在說話,在山根下高叫道:


    “觀音菩薩,你又帶了誰來?


    說了不去就不去,莫要聒噪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鎮壓黑暗西遊,本座昴日光明帝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吳楚嗚嗚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吳楚嗚嗚嗚並收藏鎮壓黑暗西遊,本座昴日光明帝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