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大乾會不會因此而亂?
逼我下堂娶貴女?奪迴嫁妝我另嫁 作者:餘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薑鈺想到了,青山伯或者蘇貴妃會阻撓她入朝為官,畢竟他們之間是死敵。但沒有想到,蘇貴妃會這麽早這麽快跳出來,隻能說皇上給了蘇貴妃太大的自信,讓她覺得自己什麽事情都可以做。
舉薦她入朝為官的奏折,是送到了通政司不是直接呈給皇帝,所以上京折子到皇帝手裏前,估計就已經有不少人知道了。跟楚國公不對付的,政見不一的可不是一兩家,別人為什麽不動,偏偏蘇貴妃動了?
還是那句話,被特別對待久了,即使是聰明人也會迷失,看不清自己真正的位置,不知道何為謹慎。
這邊,楚國公的轎子還如以前一樣進了宮,到禦書房外才停下。楚國公被小太監扶著下了轎子,通報後進了禦書房。
行過禮後,皇帝給楚國公讓座,然後道:“愛卿啊,你這折子是什麽意思?”
楚國公長長的歎息了一聲,“皇上,您知道老臣家裏出的事情了吧?慚愧啊,無臉見人啊!”
皇帝自然聽說了,楚國公府嫡子被換成庶子還被下毒的事情,再看看楚國公那顫顫巍巍病病殃殃的樣子,心就軟了一些,道:“家家有本難念的經,誰都有個治家不嚴的時候。”
“但是臣後繼無人了啊!”楚國公了解皇上,皇上也了解楚國公,所以楚國公覺得還是把話直說的好。
就聽他又道:“皇上您知道,臣那孽子的德行,別說讓他光耀門楣了,他不給臣惹禍就已經好了。那個...被換成嫡子的孫子,臣曾經也是精心教導,但他比他老子還不成器。
臣本來已做好了百年後,跟列祖列宗謝罪的打算,但臣的孫女薑鈺給了臣希望,臣想賭一賭,臣不想讓楚國公府在臣的手裏敗了。”
皇帝也忍不住歎息了一聲,他的太子年少有為卻被人毒死,雖然他當時隱隱的鬆了一口氣,但那畢竟是親兒子,又是那樣的優秀,做老父親的如何能不心疼?
“但是愛卿啊,薑鈺是女子,她入朝為官後會有多艱難,你也是清楚的。”皇帝道。
當今皇帝,很多時候對老臣還是很寬容的,他願意跟老臣講一講道理。從這一層麵來講,他算是明君。
“皇上,”楚國公叩拜在地,“臣知道她前途艱難,但臣不想死不瞑目。”
說完他抬起頭,臉上已有兩行淚。皇帝皺眉,其實薑鈺入朝為官也不是什麽大事,她又不是入後宮。通過上次在禦書房對薑鈺的了解,皇帝以為,薑鈺那樣的女子若是入了後宮,可能會是個禍害。
有膽有謀,又有家族支撐,未來必是大患。但她若是在前朝當官,倒不是太大的事。畢竟她要從小官做起,她又是女子,說不定一場朝廷爭鬥就被打迴家了。
可大乾朝從那位女皇之後,就再也沒有過女官了。這個口子若是一開,或許以後會有更多的女子入朝為官,這樣會不會影響到後宮,影響到皇位的繼承。若是公主也要在皇位繼承中摻一腳.......
大乾會不會因此而亂?
皇帝越想越多,最後看著跪在地上的楚國公,臉也有些冷。不過他還是沒有直接拒絕,太後跟過世的楚國公夫人是閨中密友,當年若是沒有這層關係,楚國公不會支持自己,自己的皇位也會坐的更加艱難。
“愛卿讓朕想一想。”皇帝起身走到楚國公跟前,彎腰扶起,還說:“你那孫女,太後上次見了後就一直誇讚,若是可以,朕可以給她賜婚。”
也就是說,薑鈺即使是和離的,你們一樣可以給她挑個好夫婿,沒有必要入朝為官。
楚國公最想要的是薑鈺嫁個好夫婿嗎?當然不是,他要的是楚國公府的繼承人,要的是楚國公府繼續昌盛。他相信皇上明白他,但皇上還是說出這樣的話,說明皇上想要拒了他的折子。
楚國公自然知道這件事不會這麽簡單,皇上會多方考量也在情理之中。他臉上露出一個僵硬的笑,“謝皇上。”
皇帝嗯了一聲,讓人把楚國公送出去,然後迴到桌案後坐下。他了解楚國公,知道這件事他不會善罷甘休,他可能會去找太後。太後會如何決定?皇帝一時拿不準。
楚國公迴府後,臉上並沒有失落,這個結果在他和薑鈺的意料之內。迴到書房後,他就讓人把薑鈺叫了過來,講了進宮的經過,然後道:“讓你外祖母進宮見太後吧。”
薑鈺也沒有失望,她麵色平靜的點頭,楚國公讓人往安遠侯府送信。
安遠侯夫人接到信,歎息一聲跟安遠侯說:“非要走這一步嗎?給珠兒挑個好人家出嫁不是更好?”
安遠侯看了她一眼,“楚國公府現在需要她站出來,她自己也想如此。別想那麽多了,往宮裏遞牌子吧。”
安遠侯夫人長長的歎息一聲,她不能理解薑鈺,有輕鬆順遂的日子可以過,為何非要選那條荊棘遍布的路。但就像安遠侯說的那樣,楚國公府需要薑鈺站出來,薑鈺也想如此,她這個做親家做外祖母的,怎能不幫?
讓人往宮裏遞牌子,沒多久太後那裏就迴話了,說太後正想宣她進宮聊天呢。安遠侯夫人覺得,太後可能是聽說了,楚國公府庶子換嫡子的事情,想要了解情況吧。
果然,第二天太後見到她後,就問:“前些日子京裏亂著,就沒有喊你入宮說話,你若是不遞牌子,我也要宣你的。楚國公府現在如何了?你那女兒可還好?”
安遠侯夫人用帕子擦了擦眼淚,先把楚國公府庶子換嫡子的事情詳細講了一遍,然後道:“現在事情都過去了,楚國公府也還好。臣婦那女兒.....”
安遠侯夫人聲音裏帶了哽咽,“太後,您是不知道,臣婦知道這件事後,心那個疼啊.....”
因為楚國公夫人跟太後的關係,安遠侯夫人跟太後也算是親近,才敢如此哭訴。太後也是做母親的人,她拍了拍安遠侯夫人的手說:
“當年靜蓉身體不好,很多事情力不從心,做事情出現疏漏也算是情有可原。”
舉薦她入朝為官的奏折,是送到了通政司不是直接呈給皇帝,所以上京折子到皇帝手裏前,估計就已經有不少人知道了。跟楚國公不對付的,政見不一的可不是一兩家,別人為什麽不動,偏偏蘇貴妃動了?
還是那句話,被特別對待久了,即使是聰明人也會迷失,看不清自己真正的位置,不知道何為謹慎。
這邊,楚國公的轎子還如以前一樣進了宮,到禦書房外才停下。楚國公被小太監扶著下了轎子,通報後進了禦書房。
行過禮後,皇帝給楚國公讓座,然後道:“愛卿啊,你這折子是什麽意思?”
楚國公長長的歎息了一聲,“皇上,您知道老臣家裏出的事情了吧?慚愧啊,無臉見人啊!”
皇帝自然聽說了,楚國公府嫡子被換成庶子還被下毒的事情,再看看楚國公那顫顫巍巍病病殃殃的樣子,心就軟了一些,道:“家家有本難念的經,誰都有個治家不嚴的時候。”
“但是臣後繼無人了啊!”楚國公了解皇上,皇上也了解楚國公,所以楚國公覺得還是把話直說的好。
就聽他又道:“皇上您知道,臣那孽子的德行,別說讓他光耀門楣了,他不給臣惹禍就已經好了。那個...被換成嫡子的孫子,臣曾經也是精心教導,但他比他老子還不成器。
臣本來已做好了百年後,跟列祖列宗謝罪的打算,但臣的孫女薑鈺給了臣希望,臣想賭一賭,臣不想讓楚國公府在臣的手裏敗了。”
皇帝也忍不住歎息了一聲,他的太子年少有為卻被人毒死,雖然他當時隱隱的鬆了一口氣,但那畢竟是親兒子,又是那樣的優秀,做老父親的如何能不心疼?
“但是愛卿啊,薑鈺是女子,她入朝為官後會有多艱難,你也是清楚的。”皇帝道。
當今皇帝,很多時候對老臣還是很寬容的,他願意跟老臣講一講道理。從這一層麵來講,他算是明君。
“皇上,”楚國公叩拜在地,“臣知道她前途艱難,但臣不想死不瞑目。”
說完他抬起頭,臉上已有兩行淚。皇帝皺眉,其實薑鈺入朝為官也不是什麽大事,她又不是入後宮。通過上次在禦書房對薑鈺的了解,皇帝以為,薑鈺那樣的女子若是入了後宮,可能會是個禍害。
有膽有謀,又有家族支撐,未來必是大患。但她若是在前朝當官,倒不是太大的事。畢竟她要從小官做起,她又是女子,說不定一場朝廷爭鬥就被打迴家了。
可大乾朝從那位女皇之後,就再也沒有過女官了。這個口子若是一開,或許以後會有更多的女子入朝為官,這樣會不會影響到後宮,影響到皇位的繼承。若是公主也要在皇位繼承中摻一腳.......
大乾會不會因此而亂?
皇帝越想越多,最後看著跪在地上的楚國公,臉也有些冷。不過他還是沒有直接拒絕,太後跟過世的楚國公夫人是閨中密友,當年若是沒有這層關係,楚國公不會支持自己,自己的皇位也會坐的更加艱難。
“愛卿讓朕想一想。”皇帝起身走到楚國公跟前,彎腰扶起,還說:“你那孫女,太後上次見了後就一直誇讚,若是可以,朕可以給她賜婚。”
也就是說,薑鈺即使是和離的,你們一樣可以給她挑個好夫婿,沒有必要入朝為官。
楚國公最想要的是薑鈺嫁個好夫婿嗎?當然不是,他要的是楚國公府的繼承人,要的是楚國公府繼續昌盛。他相信皇上明白他,但皇上還是說出這樣的話,說明皇上想要拒了他的折子。
楚國公自然知道這件事不會這麽簡單,皇上會多方考量也在情理之中。他臉上露出一個僵硬的笑,“謝皇上。”
皇帝嗯了一聲,讓人把楚國公送出去,然後迴到桌案後坐下。他了解楚國公,知道這件事他不會善罷甘休,他可能會去找太後。太後會如何決定?皇帝一時拿不準。
楚國公迴府後,臉上並沒有失落,這個結果在他和薑鈺的意料之內。迴到書房後,他就讓人把薑鈺叫了過來,講了進宮的經過,然後道:“讓你外祖母進宮見太後吧。”
薑鈺也沒有失望,她麵色平靜的點頭,楚國公讓人往安遠侯府送信。
安遠侯夫人接到信,歎息一聲跟安遠侯說:“非要走這一步嗎?給珠兒挑個好人家出嫁不是更好?”
安遠侯看了她一眼,“楚國公府現在需要她站出來,她自己也想如此。別想那麽多了,往宮裏遞牌子吧。”
安遠侯夫人長長的歎息一聲,她不能理解薑鈺,有輕鬆順遂的日子可以過,為何非要選那條荊棘遍布的路。但就像安遠侯說的那樣,楚國公府需要薑鈺站出來,薑鈺也想如此,她這個做親家做外祖母的,怎能不幫?
讓人往宮裏遞牌子,沒多久太後那裏就迴話了,說太後正想宣她進宮聊天呢。安遠侯夫人覺得,太後可能是聽說了,楚國公府庶子換嫡子的事情,想要了解情況吧。
果然,第二天太後見到她後,就問:“前些日子京裏亂著,就沒有喊你入宮說話,你若是不遞牌子,我也要宣你的。楚國公府現在如何了?你那女兒可還好?”
安遠侯夫人用帕子擦了擦眼淚,先把楚國公府庶子換嫡子的事情詳細講了一遍,然後道:“現在事情都過去了,楚國公府也還好。臣婦那女兒.....”
安遠侯夫人聲音裏帶了哽咽,“太後,您是不知道,臣婦知道這件事後,心那個疼啊.....”
因為楚國公夫人跟太後的關係,安遠侯夫人跟太後也算是親近,才敢如此哭訴。太後也是做母親的人,她拍了拍安遠侯夫人的手說:
“當年靜蓉身體不好,很多事情力不從心,做事情出現疏漏也算是情有可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