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子恆下山後,目標直指蘇州。他懷揣著對喬峰的敬仰和對 “降龍十八掌” 的渴望,日夜兼程。一路上,他思緒紛飛,想象著與喬峰相見的場景,以及如何能得到喬峰的指點。


    上官子恆對金庸先生筆下那威風凜凜的“降龍十八掌”心儀已久,這門掌法在金老爺子的多部武俠著作中都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其威力之強大、招式之精妙,讓他心馳神往。他暗自思忖,若是能從喬峰手中習得這原版的絕世掌法,自己的武功必將更上一層樓。


    當然,促使上官子恆渴望與喬峰相交的,不僅僅是那令人神往的武功絕學。


    喬峰此人,意氣風發、豪邁不羈,那廣闊如天地的胸襟更是讓肖凡由衷地敬重與欽佩。在肖凡眼中,喬峰堪稱一位頂天立地的大英雄,能與這樣的人物結為好友,並肩行走江湖,實乃人生一大幸事。


    經過多日的奔波,上官子恆終於抵達了這座充滿江南韻味的姑蘇城。這姑蘇,便是人們常說的蘇州,“姑”字乃是當地吳越人古越語中的一個擬聲詞,曆經歲月的流轉,叫著叫著便被念作姑蘇了。


    踏入城門的那一刻,他被眼前的繁華景象所吸引。熙熙攘攘的人群,古色古香的建築,還有那悠揚的吳儂軟語,都讓他感受到了這座城市的獨特魅力。


    他在一家熱鬧的酒樓。此時酒樓大廳裏坐滿了南來北往的客人,大家或高談闊論,或品嚐著美味的酒菜。上官子恆找了個角落坐下,點了幾樣當地的特色菜肴和一壺美酒。


    此時,鄰桌的幾位江湖人士正在談論著近期的江湖大事。


    “聽說慕容家最近可是麻煩不斷啊,那丐幫的馬大元死得不明不白,都說是慕容家幹的。” 一個滿臉胡須的大漢說道。


    另一個瘦子接話道:“可不是嘛,還有少林寺的玄悲大師,在大理身戒寺死於韋陀杵,也有人懷疑是慕容家下的毒手。”


    上官子恆邊聽邊思索著,他深知這其中的真相並非表麵這麽簡單。


    這慕容家近來的運勢似乎不太順暢,先是丐幫的馬大元離奇死在自己拿手的“鎖喉擒拿手”之下,這一下可捅了馬蜂窩,丐幫上下一致認為是南慕容下的毒手。


    畢竟,慕容家的絕技“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太過出名,隻要江湖上有人死於自己的成名武功,眾人便會自然而然地將懷疑的目光投向慕容家。


    上官子恆聽著這情報,心中暗自好笑,這“鎖喉擒拿手”在江湖中實在是平平無奇,但凡手上有點功夫的人,誰不會使上那麽幾招?


    丐幫的人也真是會聯想,慕容複好端端地去殺馬大元有何用處?若說是為了爭奪江湖地位,那殺喬峰還差不多。


    不過,上官子恆心中也清楚,以慕容複的實力,真要是對上喬峰,誰勝誰負還猶未可知呢。


    緊接著,少林寺的玄悲大師也慘遭毒手,死在了大理的“身戒寺”中,同樣是命喪於自己的成名絕技“韋陀杵”之下。


    這一事件更是在江湖上掀起了軒然大波,眾人紛紛猜測這又是南慕容的所作所為。


    據說,慕容複聽聞此事後,已然動身前往少林,說是去解釋清楚,可究竟是真心想要澄清事實,還是隻是為了暫避風頭,就無人知曉了。


    上官子恆對玄悲之死卻知曉得更為詳細,這其中確實有些技術難度,畢竟“韋陀杵”乃是少林七十二絕技之一,少林方麵懷疑南慕容,也是人之常情。


    而上官子恆卻知道,玄悲老和尚實際上是被慕容氏所殺,但兇手並非慕容複,而是他那個詐死多年的老爹——慕容博。


    用過飯後,上官子恆來到太湖邊。微風拂過,湖麵波光粼粼。他租下了一艘畫舫,畫舫內部布置得精致典雅,桌椅床鋪一應俱全。


    這燕子塢實則是太湖中一座風光旖旎的島嶼,乃是鮮卑族燕國皇室後裔慕容世家精心打造的園林莊院。


    昔日那場後燕與北魏的“參合陂之戰”,讓慕容世家痛心疾首,引為奇恥大辱,故而在這莊院建成之時,便取名為“參合”,意在時刻警醒自己,勵誌雪恥,這便是如今聞名江湖的“參合莊”了。


    上官子恆心中早已做好打算,準備就在這岸邊耐心等候鳩摩智與段譽的到來。


    在畫舫上,上官子恆每日勤修武功。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灑在湖麵,他便起身打坐,修煉內力;午後,他會在船頭演練招式,劍影在陽光下閃爍;夜晚,伴著湖水的輕輕搖晃,他會思考武學的精髓,力求融會貫通。


    為了獲取更多江湖情報,上官子恆與蘇州當地的一些小幫會建立了聯係。他不惜花費重金,與那些幫會的頭目會麵。


    在畫舫中,上官子恆與一位小幫會的頭目相對而坐。


    那頭目眼中透著貪婪,說道:“上官公子,你給的錢可不少,但這情報也不是白給的。”


    上官子恆微微一笑,將一錠銀子推到對方麵前,說道:“這點小意思,還望大哥多多幫忙。”


    那頭目這才滿意地點點頭,談妥了價格,這幫會頭目便起身離開了。


    兩日後的一個清晨,上官子恆正在畫舫上練劍,突然聽到岸邊傳來急切的唿喊聲。


    “上官公子,有消息了!”


    原來是小幫會的探子。


    上官子恆飛身躍上岸,問道:“快說!”


    探子喘著粗氣說道:“小的剛剛打探到,姑蘇城裏來了個和尚,帶著一個書生在城裏四處打聽‘燕子塢’的消息,眼下他們和另外兩人一起,剛剛乘小船進入了太湖。”


    上官子恆一聽,心中便明了,知曉是鳩摩智和自己那位便宜二弟段譽到了。


    他不動聲色地從懷中掏出一些碎銀,遞給探子,微笑著說道:“兄弟,辛苦了,這些賞錢拿去喝茶。”探子千恩萬謝地接過銀子,退了下去。


    上官子恆匆匆迴到畫舫,吩咐船工:“快,開往琴韻小築。”


    琴韻小築乃是慕容複的侍女“阿碧”的居所,在原著中,阿碧曾巧遇鳩摩智、段譽和崔百泉兩人,而後便將他們都載到了此處。


    船工應了一聲,奮力劃動船槳,畫舫在湖麵上疾馳,濺起一片片水花。


    不多時,畫舫便到了琴韻小築附近。他吩咐船工停船,而後登上了畫舫自帶的小船,悄然施展念力,輕輕地推動小船前行。


    小船仿若一片輕盈的樹葉,在水麵上悄無聲息地滑行,不一會兒就穩穩地停靠在了琴韻小築的岸邊。


    此時,阿碧正微笑著招待鳩摩智等人。她聽到船隻靠岸的聲音,轉頭望去,隻見一位氣質不凡的年輕公子正從船上走下。


    阿碧迎了上去,福了一福,說道:“公子,不知您來此有何貴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證道從穿越小世界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江南若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江南若夢並收藏證道從穿越小世界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