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後的某一天,在蒙古國與大宋接壤的邊境小鎮上,呈現出一派繁榮熱鬧的景象。這個小鎮位於兩國之間的重要商道上,是進出口貨物以及貿易往來的必經之地。可以說,絕大多數的商品都要經過這裏,所以它也成為了商人們的重要中轉站。


    這裏處處彌漫著財富的氣息,仿佛每一個角落都隱藏著無盡的機遇。然而,在這看似光鮮亮麗的表麵下,卻潛藏著重重危機。盡管如此,對於那些生活朝不保夕的兩國百姓來說,他們寧願冒著巨大的風險,放棄務農,選擇從商。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其實很簡單:此地獨特的幹旱風沙氣候導致降雨量稀少,對農作物的生長極為不利。有時候,農民們辛辛苦苦勞作一整年,到頭來卻可能顆粒無收。在生存的壓力下,他們不得不尋找其他的生計途徑。


    這是一片廣袤無垠、一望無際的黃土地,它廣袤得讓人心生敬畏,仿佛永遠看不到盡頭;它又荒涼得讓人感到絕望,隻有漫天飛舞的黃沙和唿嘯而過的狂風相伴。在這片土地上,有一個小鎮,它的大部分區域都位於蒙古國的地界內。


    為了維護兩國之間的友好關係,避免不必要的衝突,雙方達成了一項特殊的協議:將這塊土地設定為自由貿易區,放棄各自的管轄權。正因為如此,這個地方成為了一個魚龍混雜的奇特之地。各種各樣的人物匯聚在此,有正經做生意的商人,也有懷揣不良企圖的流氓惡霸。


    對於那些在這裏經商的人來說,每一天都充滿了不確定性和風險。他們幾乎每天都提心吊膽,擔心哪天突然遭遇不幸,失去所有的財富甚至生命。在這樣一個缺乏基本生命財產安全保障的環境中,商人們不得不時刻保持警惕。


    盡管此地治安狀況混亂不堪,然而仍有部分人士在此地長久定居。這些人或是擁有強大背景支撐,或是具備超乎常人的堅韌意誌與頑強生命力。有時,他們或許因一筆成功的交易而欣喜若狂、洋洋得意;但轉瞬之間,又可能被流氓惡霸嚇得驚恐萬狀、屁滾尿流。


    商道兩側,眾多店鋪林立,井然有序地排列成行,構成了一道別具一格的亮麗風景線。道路中央寬敞開闊,行人熙來攘往、川流不息。其中,多數人為繁忙的商人,匆匆忙忙地奔波於生計;另有一部分則是周邊居民,前來選購日常生活所需物品。


    這裏出入境的人流量極大無比,每日皆是如此,呈現出一片繁榮昌盛、熱鬧非凡的景象。道路兩旁店鋪林立,其中有些是由蒙古人所開設,他們主要經營各種動物皮毛、絲綢以及瑪瑙和玉石等物品。


    而宋人商家則大多以精湛的手工藝為主打,例如精雕細琢的技藝、製作精良的桌椅板凳、美輪美奐的刺繡紙扇以及巧奪天工的竹編工藝品等等。這些成品無一不是精美絕倫,讓蒙古人為之傾心不已。


    通常而言,在大宋邊境活動的那些士兵與鄉紳地主們大都是循規蹈矩、安分守己之輩,他們並不會故意給這些商人製造麻煩。不僅如此,有時他們還會向商人伸出援助之手,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蒙古部落的分布相對比較零散,各個部落之間缺乏有效的聯係和協作。一些實力較強的部落往往各行其是,很難受到中央政權的統一管轄。這種情況使得部落之間難以相互牽製約束。


    如此一來,就算其中某一個部落做出違背道德倫理的行為,隻要其他部落不加以幹預,蒙古王也不便過多指責。除非發生通敵叛國之類的重大事件,否則他們通常不會輕易反目成仇。畢竟,維護部落間的穩定和諧才是最為重要的。


    絕大多數部落都是通情達理之輩,他們不僅不會故意刁難這些商人,還倡導著與大宋之間保持良好的貿易關係,並樂於向商人們伸出援手。


    然而,林子大了什麽鳥都有,總會出現那麽一兩個喜歡唱反調、不顧自身聲譽且對商人們惡行累累的部落,令眾多商人苦不堪言。


    這個部落名為弘基族,他們與其他部落截然不同。在弘基族人眼中,大宋的商人們既然到這裏來做買賣,就必須接受他們的管轄並繳納相應的管理費。否則,等待商人們的便是輕則辱罵毆打,重則砸店害命等種種惡劣行徑,絲毫不留任何情麵。而那些宋兵對此也是束手無策,根本無法管製。


    弘基族部落首領為人老實本分,但卻生了個不務正業、遊手好閑的兒子。這個兒子終日與一群狐朋狗友為伍,在這座小鎮上四處遊蕩。


    他們口渴時便直接搶奪他人的水,饑餓時則強取豪奪食物,若是缺錢花了,更是毫不顧忌地收起了保護費。這群人作惡多端,給鎮上的商販們帶來了無盡的煩惱和恐懼,大家都對他們避而遠之,生怕成為他們的下一個目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樂動江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月關飛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月關飛馬並收藏樂動江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