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科舉考試到來之際,對蔡京而言都如同一場盛宴一般,這幾乎成了他大發橫財、大撈油水的絕佳時機。憑借著他那能說會道、巧舌如簧的本事,即便是威嚴赫赫的徽宗皇帝也難以招架得住。麵對如此厲害之人,徽宗也隻能選擇乖乖聽從其所言,不敢有絲毫違背。


    而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局麵,原因其實很簡單——朝堂之上盡是此人的黨羽和親信。隻要他一開口提出某種觀點或建議,眾人便紛紛附和,表示讚同;更無人膽敢站出來表示反對,否則必將引來殺身之禍。於是乎,朝堂之上一片死寂,眾人要麽沉默不語,要麽唯唯諾諾地應承著。畢竟,誰也不想因為發表不同意見而招來橫禍,斷送自己的性命。


    如此一項本應嚴謹、公正且神聖的科舉考試,其初衷乃是為了尋覓那些胸懷大誌、才學淵博之人,以期望他們能夠成為國之棟梁,肩負起匡扶國家社稷、造福百姓蒼生的重任。然而,令人痛心疾首的是,這一美好願景竟被蔡京這個卑鄙無恥之徒徹底扭曲,他將這場關係到國家未來命運的大典視為滿足私欲、瘋狂斂財的絕佳契機!


    在大多數人眼中,科舉考試乃是一場公平公正、憑借真才實學一較高下的競賽。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簡單。在這看似光鮮亮麗的背後,隱藏著無數不為人知的黑暗與腐敗。


    那些有錢有勢之人,隻需付出足夠的銀兩,便可輕易地登上狀元之位,哪怕他們大字不識一個!而真正有才華、有抱負的學子們,即使滿腹經綸,如果沒有足夠的財富作為後盾,也隻能望洋興歎,與狀元失之交臂。


    一切都是由蔡京這個大奸臣所掌控。他貪贓枉法,任人唯親,將整個朝廷搞得烏煙瘴氣。在這樣的環境下,正義被壓製,人才被埋沒,國家日益衰落也就成為了不可避免的結局。


    此刻的段情宛如一張白紙般純潔無瑕,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在他心裏認為,隻要憑借自身的實力,終將實現心之所願、可殊不知 涉世未深的他卻並未意識到,彼時正值奸臣當權、朝政腐敗之際,官場更是黑暗汙濁不堪,在這樣一個時代背景下,即使段情擁有舉世無雙的才華和卓越超群的能力,亦難以施展抱負、有所作為,隻能空有一腔熱血。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此次科舉考試竟然如此恰逢其時!而段情等幾人的到來更是猶如天作之合般恰到好處。盡管他們在路途中遭遇了一些耽擱,耗費了數日時光,但這並沒有對他們參加應試產生任何不良影響。反而讓他們有更多時間調整心態、準備充分,以更好地迎接這場關乎命運的大考。


    時光荏苒,白駒過隙,眨眼間便到了次日清晨。此時此刻,金燦的陽光正緩緩灑向大地,給人一種溫暖的感覺。


    遠遠望去,成群結隊的書生們正邁著堅定的步伐朝著考場走去。他們身穿各式布衣,花樣繁雜,極具特色,看行頭,有的身披厚重背包,有的手握聖賢書,還有的則三五成群交頭接耳。


    這些書生來自五湖四海、他們性格迥異,卻向往同一個目標,那就是高中狀元。


    走近一些傾聽,書生們嘈雜的人聲和腳步聲交織在一起,似乎形成了一曲獨特的音韻。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或緊張、或興奮、或自信的表情,仿佛在訴說著自己內心的複雜情感。有些書生則顯得格外鎮定自若,似乎對這次科舉胸有成竹;而另一些沒有真材實料的書生,則滿臉焦慮,正不停地翻閱手中的書籍,妄圖在最後一刻將聖賢書盡收眼底。


    總而言之,眼前這幅場景充滿了書生的活力與鬥誌,讓一旁的老者,不禁感歎年輕真好!在這個充滿競爭與機遇的時刻,一場科舉考試即將拉開帷幕。


    書生們必須用自己的才華與智慧寫出一首不朽的篇章,或許才能打動考官。


    由於古今考場製度異常嚴苛,任何可能擾亂考試公平性和安全性的物品或行為都是被嚴格禁止的。因此,每一位準備進入考場的書生都需要經過仔細地檢查,確保身上沒有攜帶任何有關文體的東西,除了生活用品,其餘幾乎一律排除在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樂動江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月關飛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月關飛馬並收藏樂動江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