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梟垚沒有去東宮,她被宮中宣召,要直接進宮見皇帝皇後。
還有另一件大事,皇帝已經選了輔國公、崇州總管康文靜和兵部尚書左大海三人負責與西羌議和的事情。
趙濂稱病不上朝,宣王府閉門謝客,秦淵與鄭衝上奏請求出兵被皇帝斥責,朝中臣子凡是上書主張繼續打的奏折全被駁迴。
馬上就要新年了,可整個禦都城都冒著一股淒冷的氛圍。
沈梟垚穿的還是第一次見福山縣主時候的雪青色長裙,進宮的時候下了大雪,整個宮道上除了她乘坐的小轎再沒一個人,冷清得像是一座死城。
楊皇後為了表示對她的看重,已經傳召了徐貴妃、福山縣主、榮安伯夫人還有弘王妃。
她跟著竇嬤嬤進入殿中,先看見的不是楊皇後或者福山縣主,而是先看向了榮安伯夫人,榮安伯夫人穿得很是素雅,眉間帶著愁緒,見沈梟垚的目光望過來,有些心虛的垂下視線。
沈梟垚收迴目光看向楊皇後,“皇後娘娘萬福金安。”
不等她行完禮,一旁的竇嬤嬤笑著道:“這位是貴妃娘娘。”
沈梟垚行了半個福禮,“貴妃娘娘安。”
這禮行的有些敷衍,竇嬤嬤頓了一下才又道:“這兩位是弘王妃和榮安伯夫人。”
她以為沈梟垚依舊會行半個福禮,沈梟垚卻對弘王妃正了八經行了個禮道:“叔祖母。”
弘王妃已經七十多歲了,一身醬紫色宮裝,頭發花白,隻簡單簪了兩根金簪,額間帶了昭君套,聞言滿臉笑容地對她招了招手道:“是蘭惜嗎?過來。”
她彎了彎唇擠出了一點笑意,緩步走向弘王妃。
弘王妃枯瘦的手伸出來拉住她的手,有些老花的眼睛湊近她的臉看,端詳了一下才道:“長得真像恭宜啊,一別這麽多年,吃了不少苦吧?”
沈梟垚搖了搖頭,“托皇太祖母的福,被好人家撿到,能吃飽穿暖,有讀書識禮,也托了您的福氣,又迴了您膝下。”
弘王妃被這話說得眼眶一酸,忙抬袖擦了擦,悶聲道:“是蘭惜,是皇嫂教出來的好孩子,也就蘭惜如此聰慧,能言善辯。”
楊皇後笑著道:“原是喜事,皇嬸怎麽傷懷起來了,汝陽,快給你叔祖母奉茶壓一壓。”
“是我該盡孝心的。”
沈梟垚含笑取了弘王妃身旁的茶盞跪下遞到弘王妃麵前。
對麵的徐貴妃笑道:“倒真是血脈相連,王妃見到那贗品時隻隨意問了兩句便不說話了,想來是心有靈犀。”
弘王妃接了沈梟垚手裏的茶,一隻手顫巍巍的拉沈梟垚起來,才對楊皇後和徐貴妃道:“叫皇後娘娘和貴妃娘娘見笑了,人老了眼眶子便淺了。”
三人你一言我一語,隻榮安伯夫人在一旁尷尬地陪笑,徐貴妃早就聽聞了一點風聲,提醒道:“公主快快拜見榮安伯夫人,這可是你的親舅母。”
沈梟垚這才抬頭看向榮安伯夫人,皮笑肉不笑地喚了一聲:“舅母。”
榮安伯夫人也硬著頭皮笑著去拉她的手,沈梟垚伸手接過弘王妃用完茶的茶盞放在桌上,榮安伯夫人拉了個空,笑著對徐貴妃解釋道:“汝陽多年沒有迴來,有些親鄉情怯也是難免的。”
徐貴妃盯著沈梟垚的臉笑道:“是嗎汝陽?怎麽不與舅母親近?”
沈梟垚笑著看她:“貴妃娘娘放心,血濃於水,我與舅舅舅母自是親近的。”
徐貴妃被她噎了一句訕訕地移開目光,端起茶盞抿了一口。
弘王妃又拉住沈梟垚說了幾句閑話,徐貴妃時不時地陰陽怪氣幾句,楊皇後十分清楚沈梟垚的來路,也不再多問,隻等她們說完了才道:“你今日便留在本宮這裏用午膳吧,你父皇一會兒忙完定會帶著太子來見你。”
沈梟垚低了低頭,算是迴答來這句話。
她十分期待再見鴻光皇帝和蘇玨,不知道這對父子今生是不是還如前世那般是冤家。
鳳儀宮裏的人陪著坐了一會兒便散了,人一走,楊皇後便道:“節哀。”
沈梟垚似乎並不感到傷心,她帶著一點嘲諷看向楊皇後:“娘娘,是您為虎作倀害死了她,顧千俞是主謀,您是幫兇。”
楊皇後沉默了片刻才道:“本宮沒想過她會死。”
沈梟垚正要開口,外麵太監高聲傳話:“皇上駕到!”
門口的太監侍女以及竇嬤嬤全都跪了下去,楊皇後起身理了理袖子道:“你父皇來了。”
沈梟垚轉過身望向殿門,天光裏,鴻光皇帝和蘇玨向她走了過來。
“參見皇上。”
齊刷刷的請安聲中,沈梟垚跟著楊皇後一起向皇帝行禮。
皇帝已經換了一身明黃的龍紋常服,他正值中年,身形依然挺拔,鼻梁挺直,給人一種不怒自威之感。
他的目光落在沈梟垚的身上,在原本楊皇後的位置上坐下才道:“你是汝陽?”
沈梟垚抬起頭對上他的視線,鴻光皇帝與前世相比並沒有什麽區別,她笑了笑道:“父王,是兒臣蘭惜。”
她說的是父王,不是父皇,是秦王,不是皇帝。
皇帝有片刻的怔愣,又聽她道:“兒臣迴來了,這麽多年未能在父王麵前盡孝,是兒臣的不是。”
太子和皇帝對視一眼道:“蘭惜,父皇已經做了皇帝,你已經是公主了。”
沈梟垚笑了笑沒有接話,皇帝怔怔的凝視著她的臉,他與這個女兒已經有近十年未見了,距離他的原配恭宜皇後去世,也已經過去了八年。
眼前的蘇蘭惜長的很像恭宜皇後,一樣的羽眉厲眼,隻是氣質卻大不相同。
之前的蘇蘭惜倒的確與恭宜皇後不像,可因太子蘇玨也與恭宜皇不像,所以他們從未懷疑過前者是假的。
他從過去抽迴思緒,看向皇後道:“聽說是你召蘭惜進宮的?”
楊皇後含笑點頭:“臣妾身子不適,福山縣主向臣妾推薦了她的女醫沈姑娘,臣妾觀她生得很像恭宜皇後,便和縣主去打聽了一番,才知這是蘭惜,實乃緣分。”
蘇玨滿麵喜氣,拱手衝皇帝道:“迴父皇,沈姑娘的確是蘭惜皇姐,皇姐想必在民間吃了不少苦,求父皇賜還封號,為皇姐加封。”
還有另一件大事,皇帝已經選了輔國公、崇州總管康文靜和兵部尚書左大海三人負責與西羌議和的事情。
趙濂稱病不上朝,宣王府閉門謝客,秦淵與鄭衝上奏請求出兵被皇帝斥責,朝中臣子凡是上書主張繼續打的奏折全被駁迴。
馬上就要新年了,可整個禦都城都冒著一股淒冷的氛圍。
沈梟垚穿的還是第一次見福山縣主時候的雪青色長裙,進宮的時候下了大雪,整個宮道上除了她乘坐的小轎再沒一個人,冷清得像是一座死城。
楊皇後為了表示對她的看重,已經傳召了徐貴妃、福山縣主、榮安伯夫人還有弘王妃。
她跟著竇嬤嬤進入殿中,先看見的不是楊皇後或者福山縣主,而是先看向了榮安伯夫人,榮安伯夫人穿得很是素雅,眉間帶著愁緒,見沈梟垚的目光望過來,有些心虛的垂下視線。
沈梟垚收迴目光看向楊皇後,“皇後娘娘萬福金安。”
不等她行完禮,一旁的竇嬤嬤笑著道:“這位是貴妃娘娘。”
沈梟垚行了半個福禮,“貴妃娘娘安。”
這禮行的有些敷衍,竇嬤嬤頓了一下才又道:“這兩位是弘王妃和榮安伯夫人。”
她以為沈梟垚依舊會行半個福禮,沈梟垚卻對弘王妃正了八經行了個禮道:“叔祖母。”
弘王妃已經七十多歲了,一身醬紫色宮裝,頭發花白,隻簡單簪了兩根金簪,額間帶了昭君套,聞言滿臉笑容地對她招了招手道:“是蘭惜嗎?過來。”
她彎了彎唇擠出了一點笑意,緩步走向弘王妃。
弘王妃枯瘦的手伸出來拉住她的手,有些老花的眼睛湊近她的臉看,端詳了一下才道:“長得真像恭宜啊,一別這麽多年,吃了不少苦吧?”
沈梟垚搖了搖頭,“托皇太祖母的福,被好人家撿到,能吃飽穿暖,有讀書識禮,也托了您的福氣,又迴了您膝下。”
弘王妃被這話說得眼眶一酸,忙抬袖擦了擦,悶聲道:“是蘭惜,是皇嫂教出來的好孩子,也就蘭惜如此聰慧,能言善辯。”
楊皇後笑著道:“原是喜事,皇嬸怎麽傷懷起來了,汝陽,快給你叔祖母奉茶壓一壓。”
“是我該盡孝心的。”
沈梟垚含笑取了弘王妃身旁的茶盞跪下遞到弘王妃麵前。
對麵的徐貴妃笑道:“倒真是血脈相連,王妃見到那贗品時隻隨意問了兩句便不說話了,想來是心有靈犀。”
弘王妃接了沈梟垚手裏的茶,一隻手顫巍巍的拉沈梟垚起來,才對楊皇後和徐貴妃道:“叫皇後娘娘和貴妃娘娘見笑了,人老了眼眶子便淺了。”
三人你一言我一語,隻榮安伯夫人在一旁尷尬地陪笑,徐貴妃早就聽聞了一點風聲,提醒道:“公主快快拜見榮安伯夫人,這可是你的親舅母。”
沈梟垚這才抬頭看向榮安伯夫人,皮笑肉不笑地喚了一聲:“舅母。”
榮安伯夫人也硬著頭皮笑著去拉她的手,沈梟垚伸手接過弘王妃用完茶的茶盞放在桌上,榮安伯夫人拉了個空,笑著對徐貴妃解釋道:“汝陽多年沒有迴來,有些親鄉情怯也是難免的。”
徐貴妃盯著沈梟垚的臉笑道:“是嗎汝陽?怎麽不與舅母親近?”
沈梟垚笑著看她:“貴妃娘娘放心,血濃於水,我與舅舅舅母自是親近的。”
徐貴妃被她噎了一句訕訕地移開目光,端起茶盞抿了一口。
弘王妃又拉住沈梟垚說了幾句閑話,徐貴妃時不時地陰陽怪氣幾句,楊皇後十分清楚沈梟垚的來路,也不再多問,隻等她們說完了才道:“你今日便留在本宮這裏用午膳吧,你父皇一會兒忙完定會帶著太子來見你。”
沈梟垚低了低頭,算是迴答來這句話。
她十分期待再見鴻光皇帝和蘇玨,不知道這對父子今生是不是還如前世那般是冤家。
鳳儀宮裏的人陪著坐了一會兒便散了,人一走,楊皇後便道:“節哀。”
沈梟垚似乎並不感到傷心,她帶著一點嘲諷看向楊皇後:“娘娘,是您為虎作倀害死了她,顧千俞是主謀,您是幫兇。”
楊皇後沉默了片刻才道:“本宮沒想過她會死。”
沈梟垚正要開口,外麵太監高聲傳話:“皇上駕到!”
門口的太監侍女以及竇嬤嬤全都跪了下去,楊皇後起身理了理袖子道:“你父皇來了。”
沈梟垚轉過身望向殿門,天光裏,鴻光皇帝和蘇玨向她走了過來。
“參見皇上。”
齊刷刷的請安聲中,沈梟垚跟著楊皇後一起向皇帝行禮。
皇帝已經換了一身明黃的龍紋常服,他正值中年,身形依然挺拔,鼻梁挺直,給人一種不怒自威之感。
他的目光落在沈梟垚的身上,在原本楊皇後的位置上坐下才道:“你是汝陽?”
沈梟垚抬起頭對上他的視線,鴻光皇帝與前世相比並沒有什麽區別,她笑了笑道:“父王,是兒臣蘭惜。”
她說的是父王,不是父皇,是秦王,不是皇帝。
皇帝有片刻的怔愣,又聽她道:“兒臣迴來了,這麽多年未能在父王麵前盡孝,是兒臣的不是。”
太子和皇帝對視一眼道:“蘭惜,父皇已經做了皇帝,你已經是公主了。”
沈梟垚笑了笑沒有接話,皇帝怔怔的凝視著她的臉,他與這個女兒已經有近十年未見了,距離他的原配恭宜皇後去世,也已經過去了八年。
眼前的蘇蘭惜長的很像恭宜皇後,一樣的羽眉厲眼,隻是氣質卻大不相同。
之前的蘇蘭惜倒的確與恭宜皇後不像,可因太子蘇玨也與恭宜皇不像,所以他們從未懷疑過前者是假的。
他從過去抽迴思緒,看向皇後道:“聽說是你召蘭惜進宮的?”
楊皇後含笑點頭:“臣妾身子不適,福山縣主向臣妾推薦了她的女醫沈姑娘,臣妾觀她生得很像恭宜皇後,便和縣主去打聽了一番,才知這是蘭惜,實乃緣分。”
蘇玨滿麵喜氣,拱手衝皇帝道:“迴父皇,沈姑娘的確是蘭惜皇姐,皇姐想必在民間吃了不少苦,求父皇賜還封號,為皇姐加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