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芝聽到劉星的話,低下頭,眼睛不時的左看右看,最後她還是無奈的點點頭。


    “星寶,都怪娘沒用,這是咱家最後的糧食了,今天晚上,我們隻能吃野菜湯了。”


    看到李桂芝愧疚和著急的樣子,劉星急忙安慰道:


    “娘,您別急,別急壞了身子,


    爹現在還躺在床上需要您照顧,小妮子也需要您看著呢。


    您放心,糧食我會想辦法解決。”


    說完,劉星也不知道哪裏來的力氣,他一把端過玉米糊糊,大口大口的灌下。


    一碗熱騰騰的玉米糊下肚,讓劉星的胃部活躍起來,一股溫暖的能量,隨著經絡流向四肢百骸。


    那些因為饑餓和疲憊而變得遲鈍的細胞,在這股暖流的滋養下,仿佛被喚醒了一般,開始慢慢地恢複活力。


    他感到自己的身體像是被注入了新的力量,那些疲憊和無力感正在逐漸消退,


    不過他覺得還要等一會,才能完全適應這具身體。


    “娘,我好多了,我歇會就起來,小妮乖,先和娘去外麵玩會,哥哥晚上給你抓魚吃。”


    “星寶,你也別急著下床,先歇會兒,我帶小妮子去挖些野菜。”


    劉小妮乖巧地跟著李桂枝離開了臥室。


    劉星邊適應著新的身體,邊感應著四周,家裏的房子是石頭稻草房,


    在前身的記憶裏,村裏大多數房子都是這樣的,山裏麵的石頭多,反而適合做房子用的泥土比較少,因此先人們就地取材建起了一座座的石頭茅草屋。


    家裏總共有四間房,兩間臥室,一個堂屋加一個廚房。


    劉星住的這間臥室被竹編隔成了兩間,他和兩個妹妹各占一間。


    房間裏除了他睡的炕之外,還有一張竹子做的桌子和一個竹凳子,


    其他的房間都和這差不多,隻不過會多一個箱子或者多一個凳子。


    這時,劉星感覺對這具身體掌控差不多了,便急忙起身向外走去。


    他來到父母的臥室,屋裏倒沒有什麽騷臭味,倒是有股濃濃的中藥味。


    一位皮膚有些黝黑,臉龐棱角分明的漢子正躺坐在床上,他呆呆的看著屋頂,滿臉憂愁的思考著什麽,


    “ 爹,想什麽呢?”


    躺在床上的漢子,就是劉星的父親劉德貴,他看到劉星,急忙用手撐住身子,想坐起來,


    劉星急忙走過去,將他扶起並墊好靠背,


    劉德貴邊坐起來邊氣憤的說道。


    “星寶,你沒事吧?這些天殺的畜牲,心也太黑了,連個小孩子都敢下手。”


    劉星急忙安慰道。


    “爹,我沒事,您感覺怎麽樣?”


    劉德貴沮喪的搖搖頭。


    “還是老樣子,全身都有感覺,就是這個腰使不上勁兒,小腿已經沒事了。”


    劉星用神識仔細地掃描著劉德貴的腰部,心中不由鬆了口氣,


    他在地府得了張道長的傳承,現在的醫術不比京城中醫院的主任醫師差。


    他有把握治好劉德貴的腰傷,不過當務之急是解決糧食的問題,


    況且,要治好劉德貴的腰傷還得去山上采點草藥,過幾天治療也不遲。


    “爹,你也不用這樣垂頭喪氣,這些天我看了我師傅留下的醫書又有些心得,說不定能治好你的腰。”


    前身十歲前跟著後山破道觀的一位老道士學過醫術,後來老道士去世了,還是劉星和劉德貴送的終。


    不過劉星那時候年紀小,隻學了個皮毛,把把脈,開開方子,治治小病還行,複雜一點的病他就無能為力了。


    劉德貴知道劉星這是安慰自己,隻是無奈的點點頭。


    “爹,您先歇著,我先去河裏弄點魚迴來,放心,這次我會留意的。”


    劉德貴歎氣的點點頭。


    “唉!都怪爹沒用啊,讓你受苦了。”


    “爹,看您說的,您可是我們家的頂梁柱,在我眼裏,你就是咱們家的天,您可不要妄自菲薄。


    再說了,我現在已經快16了,也該撐起這個家,


    我一定能讓咱家過上好日子,您歇著,我走了。”


    劉德貴看著劉星那挺得直直的背影,眼睛不由的有些紅潤。


    劉星來到院子,一股濃鬱的花香浸入鼻腔,七八十平方的院子裏載著十幾株開滿桃花的桃樹。


    整個劉家莊,家家戶戶門前屋後都會種桃樹,


    聽說是劉家的老祖宗定的規矩,村子裏幾百年以上的老桃樹有十幾顆。


    劉星沒工夫欣賞桃花美景,他背起四個長形的魚簍和一個背簍,順便抓起一把柴刀,別在腰間,快步的向村西頭的河邊趕。


    現在應該是下午一兩點鍾左右,大多數村民都在地裏上工,村子裏隻有一些老人和小孩在家裏。


    “喲,星寶,你好啦,哎喲,也不知道是哪個缺德的,下手那麽重。


    你這才好,又要去下籠子啊。”


    “槐爺爺,謝謝您的關心,這不家裏都快斷糧了,去河裏碰碰運氣。”


    “唉,可苦了你這孩子了,你可千萬要小心一點。”


    “謝謝槐爺爺,您歇著,我先去了。”


    隨後,又碰到幾個熱心的老頭、老奶奶,他們都熱情的詢問劉星的病情。


    劉星快速來到河邊,他先在一塊濕潤的坡地裏,用柴刀費了好大功夫才挖到一些蚯蚓。


    他拖著魚簍,神識不斷的感應著水裏百米範圍內的狀況。


    連續觀察半個小時後,劉星在每個魚簍裏放入蚯蚓和石頭後,下水將魚簍放入水中。


    在四個地方放下魚簍後,劉星找到一塊向陽的石頭坐下來,邊曬著太陽邊仔細思考著眼前的狀況。


    現在正是五八年春末,劉星所在的劉家莊離京城說遠不遠,說近也不近,有差不多四十多裏地的路程。


    村裏有60多戶人家,600多號人。


    目前村裏實行的是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


    大家將私有的土地、農具、耕畜等生產資料以入股的形式交給合作社統一使用,


    合作社對勞動、生產、分配等方麵進行統一管理,


    勞動產品分配在扣除稅費後采用按勞分配和按股分配相結合的方式,


    由於村裏是山地,隻能種些紅薯,土豆和玉米,地少人多,一年到頭,勉強能不挨餓,想吃飽那是不可能的。


    如果家裏勞動力少,人口多的,那日子就過得越發艱難了。


    想到這裏,劉星無奈的搖搖頭,


    “得想辦法改變這個現狀,未來三年可是災年,得早做準備。”


    正琢磨著這些事,突然,旁邊的蘆葦叢裏傳來一陣接一陣的水花聲,


    劉星有些好奇,神識立馬延伸過去,感應到裏麵的場景,劉星即興奮又有些苦惱的抓著後腦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四合院從地府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華夫餅雄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華夫餅雄起並收藏四合院從地府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