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話的是劉星的堂伯劉德水,他五十多歲,是個老書生,平時喜歡占點小便宜,
他在京城讀過書,道德仁義常掛在嘴邊,
他懂些過去白事禮儀,是遠近聞名的白事司儀,附近村子大多數老人的喪事都是由他一手操辦,
這年代,白事司儀可是個肥缺,為了從中牟取更大利益,劉德水經常會勸主家:
“隻有大操大辦,才顯得你孝順,定能孝感動天,給子孫帶來好運。”
一些愚孝的主家聽信他的話,便拿出家底交給他操辦喪事,
他從中不知賺了多少錢,村子裏日子過得最好的就屬他家。
他的幾個孩子都讀過初中,不過都不是讀書的料,
這些年,全社會破除封建迷信,他收斂了一些,但是,每年還是有不少收益。
“水伯,您起的真早,
今天收獲不多,就打了兩條魚,我們家要斷糧了,我要去換點糧食迴來,
這點蝦米送給您,迴去炒韭菜吃。”
劉星從背簍裏抓起一把蝦米用蘆葦葉包著塞給劉德水,
他知道,如果不給他一點好處,他估計要拉著你聊上半天,不讓你走。
劉德水開心的接過蝦米,好奇的往背簍裏瞧了瞧,
看到兩條草魚,他眼中不由露出羨慕和貪婪的眼神,
不過隻有兩條魚,他也不好開口找劉星要,
然而,就在此時,一個魚簍猛地傳來一陣劇烈的震動,這是簍中的魚兒在做垂死掙紮。
“小星,你那籠子裏裝的是什麽?”
這時候,烏子正汪汪的叫著劉星,
劉星靈機一動,笑著說道:
“哦,這裏麵是我給烏子抓的一些泥鰍,他已經好久沒吃到肉食了。”
這時,烏子乖巧的跑過來,撒嬌的叫了幾聲。
劉德水剛想去抓簍子看看,林峰轉了轉身,讓他抓了個空,劉星急忙說道。
“水伯,我娘和兩個妹妹去挖野菜了,家裏隻有我爹和小妮,我不放心,我得趕緊迴去給他們做早餐。
您先忙,我走了。”
說完劉星不等劉德水說話,急匆匆的就往家趕。
劉德水有些後悔的跺了跺腳。
“這小子真滑頭,那籠子裏麵應該還有魚,可惜啦,可惜啦。”
他拿著一包蝦米,哼著幾句西皮調子往家走。
劉星迴到家將所有的魚養在一個大木盆裏,便放了一些草蓋在水麵。
魚兒見到水,歡快的在木盆裏遊動著,弄得水花四濺,在水加多之後他們便安靜下來。
一家人吃完早飯後,劉星偷偷遞給劉洪芳兩毛錢。
“小芳,這錢拿著,餓了就和小菲買點東西吃。”
“哥,這錢還是留著還債吧。”
“還債也不差這兩毛錢,快去吧,等會兒遲到了。”
這時候,上工的鍾聲敲響了,劉星急忙向村委走去。
現在是四月末,農活還是比較多,比如給紅薯苗子澆水、除草、為種玉米做準備,翻地、施肥,清理灌溉渠道等。
劉星的主要任務就是給紅薯地挑水澆地,為了下午能去鄉裏,劉星利用梧桐戒指裝水,在下午一點鍾左右,就完成全天的工作量。
在記工員驚訝的眼神中,劉星瀟灑的提前下工,他迅速迴家背著十條魚往鄉裏趕去。
這次去鄉裏,為了安全起見,劉星沒有走大路,而是在烏子的帶領下,拿著柴刀,披荊斬棘,在林子裏穿梭,
來到鄉裏,他直接去了沙洋胡同,按照佟老太太給的地址敲開了一個四合院的大門,
開門的正好是佟老太太,他看到劉星背著背簍,欣喜的喊道。
“哎喲,小夥子是你呀,快進來,快進來。”
“佟奶奶好,我給您送魚來了。”
在劉星的神識裏,這是一個兩進的四合院,這個院子維護得還不錯,
跨過門檻,便進入了第一進院落,院子寬敞而整潔,鋪著青磚,縫隙間偶有幾片青苔,
院中央擺放著一口大缸,缸內養著幾條魚,水波輕漾,為這靜謐的空間添上一抹靈動。
四周是環繞的廂房,用料考究,無論是木結構的梁柱,還是青磚灰瓦,都透露出一種曆久彌新的質感。
後院裏有幾個人正在商討著買工作名額的事情,
他們的談話內容吸引劉星的注意,劉星不由的愣在那裏,仿佛被施了定身咒一般,仔細地感應著。
令劉心非常興奮的是,城裏的工作名額竟然可以花錢買到。
佟老太太見劉星站著不動,以為劉星有點怕生,
便輕輕的拍了拍劉星的手臂
“小夥子,到這裏就像到自家一樣,你放鬆點,
我還不知道你叫什麽,今天帶來了幾條魚啊?”
“佟奶奶,我叫劉星,今天給您帶了十條三四斤重的魚,您能吃下嗎?”
“沒問題,沒問題,我這就叫人給你稱重。”
這年代買糧食都要憑糧票,到黑市裏買糧,如果沒糧票,糧食價格每斤都會高出市麵價格五分到兩毛,
林峰昨天去供銷社換糧食,張年發根本就沒有找劉星要糧票,昨天算是占了一個大便宜。
劉星知道,未來的荒年,黑市的糧食價格會猛漲,比市場上的價格高出十倍以上,
佟老太太辦事非常幹脆,整個交易過程非常順利,38斤的魚換了十斤白麵、50斤的紅薯,20多斤棒子麵,還送了三個麻袋。
“小星,這麽多東西你能帶迴去嗎?”
“能,我和村裏人一起過來的,我先把紅薯拿過去,等會兒再來拿白麵和玉米麵。”
劉星來迴兩次將所有物品放入了梧桐戒指中,便背著空背簍往家趕。
他邊走邊想著今天聽到的內容,
“用錢買一個正式工作名額也不錯,越往後走,這種名額應該越來越少。”
可是,根據他在地府吸收金大奎的記憶,三年後,為了減輕城市負擔,這些來自農村的新職工都會被遣返迴鄉下,隻有特殊技術人才除外。
劉星非常猶豫,他不知道該怎麽辦?
他現在拿得出手的本事,隻有修理技術和琴棋書畫。
但是誰會招收一位剛畢業的十五歲農村初中生呢?
想了一會兒,把不由的歎了一口氣,
算了,先賺錢在城裏買一份工作再說,到時候再做打算,爭取考個特殊人才相關證書。
想到這裏,劉星不由加快腳步,在烏子的帶領下,仍然鑽著樹林往家趕。
這一次迴程很順利,他迴家的時候,大家還沒下工,
不過在迴村的時候,劉星和劉德光不期而遇,
劉德光耷拉著左手,臉色有些蒼白,
劉星通過神識感應,發現劉德光肩上的傷口並沒有處理好。
劉德光一見到劉星,憤怒的眼神一閃而過,卻又強裝出一副笑臉,皮笑肉不笑地問道:“小星,你這是去了鄉裏?”?”
他在京城讀過書,道德仁義常掛在嘴邊,
他懂些過去白事禮儀,是遠近聞名的白事司儀,附近村子大多數老人的喪事都是由他一手操辦,
這年代,白事司儀可是個肥缺,為了從中牟取更大利益,劉德水經常會勸主家:
“隻有大操大辦,才顯得你孝順,定能孝感動天,給子孫帶來好運。”
一些愚孝的主家聽信他的話,便拿出家底交給他操辦喪事,
他從中不知賺了多少錢,村子裏日子過得最好的就屬他家。
他的幾個孩子都讀過初中,不過都不是讀書的料,
這些年,全社會破除封建迷信,他收斂了一些,但是,每年還是有不少收益。
“水伯,您起的真早,
今天收獲不多,就打了兩條魚,我們家要斷糧了,我要去換點糧食迴來,
這點蝦米送給您,迴去炒韭菜吃。”
劉星從背簍裏抓起一把蝦米用蘆葦葉包著塞給劉德水,
他知道,如果不給他一點好處,他估計要拉著你聊上半天,不讓你走。
劉德水開心的接過蝦米,好奇的往背簍裏瞧了瞧,
看到兩條草魚,他眼中不由露出羨慕和貪婪的眼神,
不過隻有兩條魚,他也不好開口找劉星要,
然而,就在此時,一個魚簍猛地傳來一陣劇烈的震動,這是簍中的魚兒在做垂死掙紮。
“小星,你那籠子裏裝的是什麽?”
這時候,烏子正汪汪的叫著劉星,
劉星靈機一動,笑著說道:
“哦,這裏麵是我給烏子抓的一些泥鰍,他已經好久沒吃到肉食了。”
這時,烏子乖巧的跑過來,撒嬌的叫了幾聲。
劉德水剛想去抓簍子看看,林峰轉了轉身,讓他抓了個空,劉星急忙說道。
“水伯,我娘和兩個妹妹去挖野菜了,家裏隻有我爹和小妮,我不放心,我得趕緊迴去給他們做早餐。
您先忙,我走了。”
說完劉星不等劉德水說話,急匆匆的就往家趕。
劉德水有些後悔的跺了跺腳。
“這小子真滑頭,那籠子裏麵應該還有魚,可惜啦,可惜啦。”
他拿著一包蝦米,哼著幾句西皮調子往家走。
劉星迴到家將所有的魚養在一個大木盆裏,便放了一些草蓋在水麵。
魚兒見到水,歡快的在木盆裏遊動著,弄得水花四濺,在水加多之後他們便安靜下來。
一家人吃完早飯後,劉星偷偷遞給劉洪芳兩毛錢。
“小芳,這錢拿著,餓了就和小菲買點東西吃。”
“哥,這錢還是留著還債吧。”
“還債也不差這兩毛錢,快去吧,等會兒遲到了。”
這時候,上工的鍾聲敲響了,劉星急忙向村委走去。
現在是四月末,農活還是比較多,比如給紅薯苗子澆水、除草、為種玉米做準備,翻地、施肥,清理灌溉渠道等。
劉星的主要任務就是給紅薯地挑水澆地,為了下午能去鄉裏,劉星利用梧桐戒指裝水,在下午一點鍾左右,就完成全天的工作量。
在記工員驚訝的眼神中,劉星瀟灑的提前下工,他迅速迴家背著十條魚往鄉裏趕去。
這次去鄉裏,為了安全起見,劉星沒有走大路,而是在烏子的帶領下,拿著柴刀,披荊斬棘,在林子裏穿梭,
來到鄉裏,他直接去了沙洋胡同,按照佟老太太給的地址敲開了一個四合院的大門,
開門的正好是佟老太太,他看到劉星背著背簍,欣喜的喊道。
“哎喲,小夥子是你呀,快進來,快進來。”
“佟奶奶好,我給您送魚來了。”
在劉星的神識裏,這是一個兩進的四合院,這個院子維護得還不錯,
跨過門檻,便進入了第一進院落,院子寬敞而整潔,鋪著青磚,縫隙間偶有幾片青苔,
院中央擺放著一口大缸,缸內養著幾條魚,水波輕漾,為這靜謐的空間添上一抹靈動。
四周是環繞的廂房,用料考究,無論是木結構的梁柱,還是青磚灰瓦,都透露出一種曆久彌新的質感。
後院裏有幾個人正在商討著買工作名額的事情,
他們的談話內容吸引劉星的注意,劉星不由的愣在那裏,仿佛被施了定身咒一般,仔細地感應著。
令劉心非常興奮的是,城裏的工作名額竟然可以花錢買到。
佟老太太見劉星站著不動,以為劉星有點怕生,
便輕輕的拍了拍劉星的手臂
“小夥子,到這裏就像到自家一樣,你放鬆點,
我還不知道你叫什麽,今天帶來了幾條魚啊?”
“佟奶奶,我叫劉星,今天給您帶了十條三四斤重的魚,您能吃下嗎?”
“沒問題,沒問題,我這就叫人給你稱重。”
這年代買糧食都要憑糧票,到黑市裏買糧,如果沒糧票,糧食價格每斤都會高出市麵價格五分到兩毛,
林峰昨天去供銷社換糧食,張年發根本就沒有找劉星要糧票,昨天算是占了一個大便宜。
劉星知道,未來的荒年,黑市的糧食價格會猛漲,比市場上的價格高出十倍以上,
佟老太太辦事非常幹脆,整個交易過程非常順利,38斤的魚換了十斤白麵、50斤的紅薯,20多斤棒子麵,還送了三個麻袋。
“小星,這麽多東西你能帶迴去嗎?”
“能,我和村裏人一起過來的,我先把紅薯拿過去,等會兒再來拿白麵和玉米麵。”
劉星來迴兩次將所有物品放入了梧桐戒指中,便背著空背簍往家趕。
他邊走邊想著今天聽到的內容,
“用錢買一個正式工作名額也不錯,越往後走,這種名額應該越來越少。”
可是,根據他在地府吸收金大奎的記憶,三年後,為了減輕城市負擔,這些來自農村的新職工都會被遣返迴鄉下,隻有特殊技術人才除外。
劉星非常猶豫,他不知道該怎麽辦?
他現在拿得出手的本事,隻有修理技術和琴棋書畫。
但是誰會招收一位剛畢業的十五歲農村初中生呢?
想了一會兒,把不由的歎了一口氣,
算了,先賺錢在城裏買一份工作再說,到時候再做打算,爭取考個特殊人才相關證書。
想到這裏,劉星不由加快腳步,在烏子的帶領下,仍然鑽著樹林往家趕。
這一次迴程很順利,他迴家的時候,大家還沒下工,
不過在迴村的時候,劉星和劉德光不期而遇,
劉德光耷拉著左手,臉色有些蒼白,
劉星通過神識感應,發現劉德光肩上的傷口並沒有處理好。
劉德光一見到劉星,憤怒的眼神一閃而過,卻又強裝出一副笑臉,皮笑肉不笑地問道:“小星,你這是去了鄉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