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騰哪裏有心思和阿曲莫這個情種小娘皮打嘴仗?他遠遠地蹲下來,仔細觀看這工人的工作來。
那板凳是一整塊木頭挖琢而成,上麵扁平,下麵卻呈現圓弧狀,像後世的拱橋模樣。這樣做的好處是經久耐用,但壞處也很明顯,就是耗時耗工,很難實現流程線生產,還不如直接將木頭截成一節一節的,打磨後,蒙上獸皮好了。
但那工人卻像是在打磨一件傳世珍寶,精神高度集中,每一個流程,都做得精細無比,很有些後世“百年手藝人”的味道。
此時,那工匠正將蒙皮的凳子翻轉過來,進行縫製。
旁邊已經有了一些做好的成品,沈騰示意猴子去拿一個來試試,阿曲莫自告奮勇地直接走了過去,拿了一個過來,沈騰伸手去接,阿曲莫卻直接將那拱形板凳放在地上,並且故意挑逗沈騰,將凳麵朝下,上麵便是一個半圓弧形凹槽。
阿曲莫抿著小嘴,強製自己不要笑出來,但眉梢上的笑意,卻是無論如何也掩飾不住的。
沈騰沒有和小丫頭計較這些,小妞兒如此可愛,像個極其頑皮的小妹妹,嗬護都來不及,怎麽會計較呢。
他的眼光被那工人身後的一幕吸引住了——一個小姑娘正坐在一張翻放著的板凳上,正好坐在凹槽裏,半個身子都陷入其中,兩隻腿腳支棱著,手上拿了一根小木棍,指東打西到處亂舞,口中唿喝連連,身子一仰一伏,左右扭動,做出戰場衝殺的模樣。
沈騰迴頭對猴子說:“去,再拿一個過來。”
沈騰將一個板凳正放在下麵,另外一個板凳翻放在上麵,讓猴子坐上去。猴子雖然瘦,但人家的骨架子卻不小,那板凳太小,猴子怎麽也坐不下去,沈騰自己就更不用想了,能將一條大腿放進去就不錯了。
阿曲莫看著兩個大男人哼哧哼哧半天坐不下去,氣得哼一句“禽獸不如!”推開他倆,自己跨步上去,輕鬆就坐了進去。然後,得意地翹起雙腿,雙腳在空中做著各種動作,還衝著沈騰擠眉弄眼地笑,咯咯咯咯笑個不停。
猴子臊得不行,想遠遠躲開算了,老大已經魔怔了,這小丫頭更是瘋魔了一般,二人竟然玩起了小孩子過家家的遊戲,自己是個上天入地的漢子,還是不要和他走得太近乎的好,免得失了顏麵,被人背後指指點點的,那滋味,嘖嘖,想想都臊得慌。
沈騰叫住猴子:“去問問老板,有沒有更大一些的。”
“老板?誰是老板?老板是什麽東西?”猴子問。
沈騰氣得要抬腳踢他,猴子一個箭步就躥了過去,然後,一個箭步又躥了迴來,搖頭道:“沒有。”
“這個可以有!”
“這個是真沒有!”
有,還是沒有,其實一點也不重要,主要是沈騰從這凳子想到了另外一個東西——高橋馬鞍。
關於馬鞍子馬磴子的想法,幾乎每天都折磨著沈騰的神經。
或者說得更直白一點,自從來到這個時代,幾乎每一天,這個問題都折磨著他的神經。現在,盡管他不再排斥騎馬,並且也已經鍛煉得還算相當錯了,但他自己心底裏知道,就他這個二把刀貨,上戰場當騎兵,能保證自己不掉下去就萬事大吉了,想揮動刀槍正麵迎敵,省省吧。
想想後果有多可怕,事實就會有多可怕、
因為這個時代,高橋馬鞍和馬磴子還沒有問世!
按說馬鞍子馬磴子製作起來一點也不難,但任何一個工具的出現,都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卻也絕不是後世人心中的“理所當然”。
其實,嚴格意義上說,馬磴子並非沒有,但這個時代的馬磴子還隻是單邊馬鐙,並且純粹是為了上下馬匹而設立的,功能簡單。
雙邊馬磴最大的好處,是能夠保持身體平衡,將騎乘者從如何雙腿用力夾馬腹雙手抱住馬脖子這上麵解放出來,雙手可以做其他動作。
而高橋馬鞍的好處,想想就知道了。手可抓,身可靠,不會隨意往下掉。
那為什麽沈騰卻一直沒有將這利國利民的好東西做出來?又沒有什麽難度,為什麽不?
這個,就是沈騰的大局觀在作祟了。
高橋馬鞍馬磴子,絕對是推進曆史發展進程的利器之二,毋庸置疑。有了這兩個東西,騎乘將變得尤其方便,戰場上出現“大戰三百合”將成為一種可能,墜馬現象將極大減少,戰馬在戰爭中的威力將得到極大地發揮。
但是,很遺憾,中國恰好在戰馬這方麵具有先天劣勢——戰馬產地基本都在中原戰區之外,那是少數民族的天賜祥瑞,屬於他們的福利。
漢民居住地,或者說漢民選擇的居住區,基本上都是天生的農耕區,而不是牧場。
所以,高橋馬鞍子馬磴子這兩樣東西一旦問世,首先受益的,絕對不是漢民,而是蠻族。
前漢王朝初建時,高祖皇帝劉邦身為九五之尊,舉全國之力,卻湊不齊通體雪白身量等高的四匹馬來。而到了武皇帝時期,中原王朝之所以有底氣與匈奴來一次硬碰硬地亡國滅族之戰,霍去病拿下當時胭脂山最大的軍馬場才是核心根本。
即便再過2000年,霍去病當初建立的山丹軍馬場,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軍馬場之一,在亞洲,就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有了山丹軍馬場的漢王朝,才有底氣展開對匈奴的終極一戰。並且,是“以匈奴的方式”打敗匈奴。
正是因此對曆史事件的認知,達到了一定的高度,所以,在對待馬鞍和馬鐙上麵,沈騰顯得尤其鄭重。
但這東西真應該在這個時代大放光芒才是啊!
多少次,要上馬時,沈騰都已經預料到下馬時的淒慘結局。等下馬時,沈騰都已經不敢去想象當下是怎樣一番淒涼風景。
還記得曾經有個學生的筆名是“活在當下”,現在,他幾乎每次想到馬,就不由得想起自己算是“活在襠下”了。
但這兩樣東西,他是真不敢輕易就拿出來。這個大局觀他是有的,一旦拿出來,最後,很可能會變成一道催命符,自己的暫時得到舒服了,但催的是整個中原王朝的命,中原人民的命。
所以,每次騎馬前,他都在馬背上墊上比別人厚一倍的麻毛織物,即便如此,當馬速稍微快一點的時候,他依然是一副齜牙咧嘴地形象,很是煞人。
為此,他常常遭到那些豬隊友們的恥笑。
沈騰拿起板凳,在手上掂了掂,很輕。
這倒是沈騰沒有想到的。
也不知道這是什麽木頭,是否足夠結實。做馬鞍子木料,一定不能用過於沉重的木材。後世的馬鞍子用什麽製作而成,沈騰記不大清楚了,估計鬆木楊木這一類的樹木會更好一些吧。
沈騰再無觀光的心思。
其實原計劃中,他還想看看鐵匠鋪子的,既然馬鞍子的構思出來了,馬磴子這個絕配搭子,不可能不同時考慮。
這件事情縈繞腦海已經很久了,隻是沈騰真不知道該在什麽時候開始籌劃製作,時機很重要,保密更重要。目前為止,他還沒有找到合適托付的人。
而且,還有一個事情,他不得不慎重考慮,就是這兩樣東西其實並沒有多少技術含量,複製起來,不要太輕鬆,軍轉民尤其簡單。這就需要考慮自己托付的人,一要絕對可靠,二要絕對富豪。
為什麽這樣說呢?因為你不可能隻做那麽一點點,要做,就要各種尺寸的,囤上很多很多貨,等到亮相的時候,要絕對能夠一次性裝備一支幾萬人的軍隊吧,必須在第一次“驚豔”到所有人,尤其是敵人。
因為你的第一次亮相,就意味著他將很快被複製到全世界。
這就注定了,他所托付的人,要能夠絕對信任,對蜀漢絕對忠誠,且有巨量的財富去囤積庫存庫存。
燒腦。
每次想到這些問題,沈騰就覺得十分撓頭。
鬱悶。
明明自己可以靠這兩個東西過上舒舒服服的馬背生活,但現在,卻不得不每日“困於襠下”。
尤其是每次看到猴子騎馬的時候,沈騰就不由得氣惱地要罵娘了,那家夥哪裏是騎馬,他直接蹲在馬背上,像是馬背上捆綁了一個大包袱似的,從來都不擔心襠下風景。
甚至,有幾次,沈騰都發現這小子蹲在馬背上睡著了,哈喇子都流下來了,身子隨馬背起伏,一漾一漾的,從來也沒有摔下去過。
迴到王府沈騰住的地方,阿曲莫見這家夥一副魂不守舍的樣子,連借口都懶得找,就走了,猴子丟下兩個板凳,出門就消失在一棵大樹上去了。
臨出門時,撂下一句話:“和鳥玩,更有趣!”
沈騰隨口迴了一句:“鳥人!就知道玩鳥!”
很快,老幹媽便風風火火地趕了過來。
“我的兒子,你怎麽了,不開心?”
“沒有,開心著呢。”
“算了,管他呢,走,老媽帶你的去銀坑洞。”
板楯蠻這裏有兩個座銀坑洞,一座是貨真價實的銀坑洞,也叫梁都洞,在孟獲老巢,那是孟獲起家的地方,其實就是一個巨大的銀礦,有數千人在那裏日夜勞作,開礦,冶煉金銀。
而在三江城的蠻王府內部,其實還暗藏了一座銀坑洞,不過是蠻王的心血來潮,在王城蠻王府裏地下專門挖掘了一個假的銀坑洞罷了。
但這個假的銀坑洞,卻藏著真銀坑洞挖掘冶煉出來的所有金銀。
能夠進入這個銀坑洞的,除了蠻王夫妻,再無第三人,就連他們的兩個親生兒子孟古和孟今至今都沒有這個待遇。
老幹媽決定要讓自己的這個義子開心開心。
在老孟這兩口子看來,最能讓人心動開心的,莫過於一堆一堆的金磚銀塊了,而恰好他們最多的便是這玩意兒。
二人從王府內部一座密道而下,又經過好幾道暗門,沈騰隻知道越走越深,貌似這地下其實本來就有一條陳舊河道。
其實這一點也不奇怪,在南中,特別是雲貴地區,因為喀斯特地形地貌,地下暗河錯綜複雜,星羅棋布。這條暗河貌似已經幹涸,應該是暗河改道了。也許是在王府建設的過程中,無意中發現這個洞窟,於是,便被改造成了一座藏銀窟。
洞窟中依然有一條水道存在,二人上了一艘小船,悠悠蕩蕩地向裏麵行去。
在地下曲曲彎彎行了起碼有幾裏路長的距離,終於,二人來到一座厚重石門前。祝融氏也不避諱沈騰,在門前雙手合十,嘴巴裏滴滴噠噠說了一通蠻語,不外乎“芝麻開門”之類的秘語吧,也許是在給被打擾了財神爺爺說抱歉?
祝融氏從胸前的飾品中取下一個長柄東西,伸進大門旁邊的一條縫隙中,左左右右上上下下地鼓搗了幾下,大鐵門無聲無息的打開了。
裏麵竟然還比較亮,沈騰也不知道是什麽原理,反正,並非是他想象中的漆黑一團。而且,也不像是蠟燭發出的光亮。
跨進去,仔細看,原來洞窟頂部很多千萬年的石鍾乳,並且有無數的水晶懸掛其上,一點點光,無數次折射之後,便能發出許多璀璨的光芒來。
祝融氏點燃了幾株粗如象腿的蠟燭,整個洞窟頓時便顯得明亮起來,中間水麵更是亮堂堂的一片。在洞窟兩側,則向山體掘出了一個個不知深淺的側室。這不算什麽,最驚豔的一幕出現了——每一個洞窟裏,都整整齊齊地堆放著金磚銀塊!
沈騰在穿越之前,隻在無數的影視劇裏看過金庫,有無數的金屬架子,架子上麵整整齊齊地碼放著一層一層的金磚銀錠。但每一層不可能碼太多,因為這家夥實在太重了,要不,人家怎麽會被稱作“重金屬”呢?
而在這裏,卻根本沒有勞什子的架子,那一窟一窟的金磚銀塊,就那麽堆放在一起,金磚閃耀著耀眼的暖色調,而銀塊則顯得冷冰冰的,一點人情味都欠奉的模樣。
“我是不是知道的太多了?”沈騰不由得打趣地想。
在很多電影橋段裏,主角都該做如是想,知道太多,並不一定是好事情,更多則是在被處決之前,人家刻意地炫耀優勢存在而已。
但在這裏,沈騰不過是揶揄自己一下,調節調節一下心神。
其實在內心裏,沈騰還是很有些感動的。也不知道自己究竟為何就得老幹媽一家如此信任。自己終究是要離開這裏的,但人家卻將這樣一個秘密對他公開,這與將自己整個族群的生命交付到他手裏,有什麽區別?
“這,這,這……”祝融氏隨手指點了幾個洞窟,道,“給你的,都是你的。”
“這,這不太好吧。”沈騰不知道怎麽迴答了。內心的激動是有的,但卻也沒有到“熱淚盈眶”的感覺,因為他是真的沒有想過這個問題,突然之間,給他如此大的一筆財富,到底意味著什麽呢?
或者,這需要自己付出什麽呢?
他不知道答案。
在中國曆史上,財富傳世,從來都是一個笑話,一個偽命題,不僅僅是在中國,整個人類曆史上,都是如此。
每一次的改朝換代,都是對財富的再次分配。
那些打著為國為民旗號將前朝既得利益階級踩在腳下再踏上一隻腳的,最後無一例外地淪為新的既得利益者,然後,再被新的後來者打倒在地,踩上一隻腳。
而每一次的霸王旗的轉換,伴隨著的,最核心的東西,便是財富主人的身份轉換。
這也就是為什麽永昌呂氏孟氏如此富有,卻對那段氏耿耿於懷的原因所在。
現在,沈騰名義上也擁有了數不盡的財富,但這財富於他而言,不過是深埋在地下的金屬而已。
麵對著這金山銀海,沈騰陷入了深沉的思考之中。
那板凳是一整塊木頭挖琢而成,上麵扁平,下麵卻呈現圓弧狀,像後世的拱橋模樣。這樣做的好處是經久耐用,但壞處也很明顯,就是耗時耗工,很難實現流程線生產,還不如直接將木頭截成一節一節的,打磨後,蒙上獸皮好了。
但那工人卻像是在打磨一件傳世珍寶,精神高度集中,每一個流程,都做得精細無比,很有些後世“百年手藝人”的味道。
此時,那工匠正將蒙皮的凳子翻轉過來,進行縫製。
旁邊已經有了一些做好的成品,沈騰示意猴子去拿一個來試試,阿曲莫自告奮勇地直接走了過去,拿了一個過來,沈騰伸手去接,阿曲莫卻直接將那拱形板凳放在地上,並且故意挑逗沈騰,將凳麵朝下,上麵便是一個半圓弧形凹槽。
阿曲莫抿著小嘴,強製自己不要笑出來,但眉梢上的笑意,卻是無論如何也掩飾不住的。
沈騰沒有和小丫頭計較這些,小妞兒如此可愛,像個極其頑皮的小妹妹,嗬護都來不及,怎麽會計較呢。
他的眼光被那工人身後的一幕吸引住了——一個小姑娘正坐在一張翻放著的板凳上,正好坐在凹槽裏,半個身子都陷入其中,兩隻腿腳支棱著,手上拿了一根小木棍,指東打西到處亂舞,口中唿喝連連,身子一仰一伏,左右扭動,做出戰場衝殺的模樣。
沈騰迴頭對猴子說:“去,再拿一個過來。”
沈騰將一個板凳正放在下麵,另外一個板凳翻放在上麵,讓猴子坐上去。猴子雖然瘦,但人家的骨架子卻不小,那板凳太小,猴子怎麽也坐不下去,沈騰自己就更不用想了,能將一條大腿放進去就不錯了。
阿曲莫看著兩個大男人哼哧哼哧半天坐不下去,氣得哼一句“禽獸不如!”推開他倆,自己跨步上去,輕鬆就坐了進去。然後,得意地翹起雙腿,雙腳在空中做著各種動作,還衝著沈騰擠眉弄眼地笑,咯咯咯咯笑個不停。
猴子臊得不行,想遠遠躲開算了,老大已經魔怔了,這小丫頭更是瘋魔了一般,二人竟然玩起了小孩子過家家的遊戲,自己是個上天入地的漢子,還是不要和他走得太近乎的好,免得失了顏麵,被人背後指指點點的,那滋味,嘖嘖,想想都臊得慌。
沈騰叫住猴子:“去問問老板,有沒有更大一些的。”
“老板?誰是老板?老板是什麽東西?”猴子問。
沈騰氣得要抬腳踢他,猴子一個箭步就躥了過去,然後,一個箭步又躥了迴來,搖頭道:“沒有。”
“這個可以有!”
“這個是真沒有!”
有,還是沒有,其實一點也不重要,主要是沈騰從這凳子想到了另外一個東西——高橋馬鞍。
關於馬鞍子馬磴子的想法,幾乎每天都折磨著沈騰的神經。
或者說得更直白一點,自從來到這個時代,幾乎每一天,這個問題都折磨著他的神經。現在,盡管他不再排斥騎馬,並且也已經鍛煉得還算相當錯了,但他自己心底裏知道,就他這個二把刀貨,上戰場當騎兵,能保證自己不掉下去就萬事大吉了,想揮動刀槍正麵迎敵,省省吧。
想想後果有多可怕,事實就會有多可怕、
因為這個時代,高橋馬鞍和馬磴子還沒有問世!
按說馬鞍子馬磴子製作起來一點也不難,但任何一個工具的出現,都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卻也絕不是後世人心中的“理所當然”。
其實,嚴格意義上說,馬磴子並非沒有,但這個時代的馬磴子還隻是單邊馬鐙,並且純粹是為了上下馬匹而設立的,功能簡單。
雙邊馬磴最大的好處,是能夠保持身體平衡,將騎乘者從如何雙腿用力夾馬腹雙手抱住馬脖子這上麵解放出來,雙手可以做其他動作。
而高橋馬鞍的好處,想想就知道了。手可抓,身可靠,不會隨意往下掉。
那為什麽沈騰卻一直沒有將這利國利民的好東西做出來?又沒有什麽難度,為什麽不?
這個,就是沈騰的大局觀在作祟了。
高橋馬鞍馬磴子,絕對是推進曆史發展進程的利器之二,毋庸置疑。有了這兩個東西,騎乘將變得尤其方便,戰場上出現“大戰三百合”將成為一種可能,墜馬現象將極大減少,戰馬在戰爭中的威力將得到極大地發揮。
但是,很遺憾,中國恰好在戰馬這方麵具有先天劣勢——戰馬產地基本都在中原戰區之外,那是少數民族的天賜祥瑞,屬於他們的福利。
漢民居住地,或者說漢民選擇的居住區,基本上都是天生的農耕區,而不是牧場。
所以,高橋馬鞍子馬磴子這兩樣東西一旦問世,首先受益的,絕對不是漢民,而是蠻族。
前漢王朝初建時,高祖皇帝劉邦身為九五之尊,舉全國之力,卻湊不齊通體雪白身量等高的四匹馬來。而到了武皇帝時期,中原王朝之所以有底氣與匈奴來一次硬碰硬地亡國滅族之戰,霍去病拿下當時胭脂山最大的軍馬場才是核心根本。
即便再過2000年,霍去病當初建立的山丹軍馬場,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軍馬場之一,在亞洲,就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有了山丹軍馬場的漢王朝,才有底氣展開對匈奴的終極一戰。並且,是“以匈奴的方式”打敗匈奴。
正是因此對曆史事件的認知,達到了一定的高度,所以,在對待馬鞍和馬鐙上麵,沈騰顯得尤其鄭重。
但這東西真應該在這個時代大放光芒才是啊!
多少次,要上馬時,沈騰都已經預料到下馬時的淒慘結局。等下馬時,沈騰都已經不敢去想象當下是怎樣一番淒涼風景。
還記得曾經有個學生的筆名是“活在當下”,現在,他幾乎每次想到馬,就不由得想起自己算是“活在襠下”了。
但這兩樣東西,他是真不敢輕易就拿出來。這個大局觀他是有的,一旦拿出來,最後,很可能會變成一道催命符,自己的暫時得到舒服了,但催的是整個中原王朝的命,中原人民的命。
所以,每次騎馬前,他都在馬背上墊上比別人厚一倍的麻毛織物,即便如此,當馬速稍微快一點的時候,他依然是一副齜牙咧嘴地形象,很是煞人。
為此,他常常遭到那些豬隊友們的恥笑。
沈騰拿起板凳,在手上掂了掂,很輕。
這倒是沈騰沒有想到的。
也不知道這是什麽木頭,是否足夠結實。做馬鞍子木料,一定不能用過於沉重的木材。後世的馬鞍子用什麽製作而成,沈騰記不大清楚了,估計鬆木楊木這一類的樹木會更好一些吧。
沈騰再無觀光的心思。
其實原計劃中,他還想看看鐵匠鋪子的,既然馬鞍子的構思出來了,馬磴子這個絕配搭子,不可能不同時考慮。
這件事情縈繞腦海已經很久了,隻是沈騰真不知道該在什麽時候開始籌劃製作,時機很重要,保密更重要。目前為止,他還沒有找到合適托付的人。
而且,還有一個事情,他不得不慎重考慮,就是這兩樣東西其實並沒有多少技術含量,複製起來,不要太輕鬆,軍轉民尤其簡單。這就需要考慮自己托付的人,一要絕對可靠,二要絕對富豪。
為什麽這樣說呢?因為你不可能隻做那麽一點點,要做,就要各種尺寸的,囤上很多很多貨,等到亮相的時候,要絕對能夠一次性裝備一支幾萬人的軍隊吧,必須在第一次“驚豔”到所有人,尤其是敵人。
因為你的第一次亮相,就意味著他將很快被複製到全世界。
這就注定了,他所托付的人,要能夠絕對信任,對蜀漢絕對忠誠,且有巨量的財富去囤積庫存庫存。
燒腦。
每次想到這些問題,沈騰就覺得十分撓頭。
鬱悶。
明明自己可以靠這兩個東西過上舒舒服服的馬背生活,但現在,卻不得不每日“困於襠下”。
尤其是每次看到猴子騎馬的時候,沈騰就不由得氣惱地要罵娘了,那家夥哪裏是騎馬,他直接蹲在馬背上,像是馬背上捆綁了一個大包袱似的,從來都不擔心襠下風景。
甚至,有幾次,沈騰都發現這小子蹲在馬背上睡著了,哈喇子都流下來了,身子隨馬背起伏,一漾一漾的,從來也沒有摔下去過。
迴到王府沈騰住的地方,阿曲莫見這家夥一副魂不守舍的樣子,連借口都懶得找,就走了,猴子丟下兩個板凳,出門就消失在一棵大樹上去了。
臨出門時,撂下一句話:“和鳥玩,更有趣!”
沈騰隨口迴了一句:“鳥人!就知道玩鳥!”
很快,老幹媽便風風火火地趕了過來。
“我的兒子,你怎麽了,不開心?”
“沒有,開心著呢。”
“算了,管他呢,走,老媽帶你的去銀坑洞。”
板楯蠻這裏有兩個座銀坑洞,一座是貨真價實的銀坑洞,也叫梁都洞,在孟獲老巢,那是孟獲起家的地方,其實就是一個巨大的銀礦,有數千人在那裏日夜勞作,開礦,冶煉金銀。
而在三江城的蠻王府內部,其實還暗藏了一座銀坑洞,不過是蠻王的心血來潮,在王城蠻王府裏地下專門挖掘了一個假的銀坑洞罷了。
但這個假的銀坑洞,卻藏著真銀坑洞挖掘冶煉出來的所有金銀。
能夠進入這個銀坑洞的,除了蠻王夫妻,再無第三人,就連他們的兩個親生兒子孟古和孟今至今都沒有這個待遇。
老幹媽決定要讓自己的這個義子開心開心。
在老孟這兩口子看來,最能讓人心動開心的,莫過於一堆一堆的金磚銀塊了,而恰好他們最多的便是這玩意兒。
二人從王府內部一座密道而下,又經過好幾道暗門,沈騰隻知道越走越深,貌似這地下其實本來就有一條陳舊河道。
其實這一點也不奇怪,在南中,特別是雲貴地區,因為喀斯特地形地貌,地下暗河錯綜複雜,星羅棋布。這條暗河貌似已經幹涸,應該是暗河改道了。也許是在王府建設的過程中,無意中發現這個洞窟,於是,便被改造成了一座藏銀窟。
洞窟中依然有一條水道存在,二人上了一艘小船,悠悠蕩蕩地向裏麵行去。
在地下曲曲彎彎行了起碼有幾裏路長的距離,終於,二人來到一座厚重石門前。祝融氏也不避諱沈騰,在門前雙手合十,嘴巴裏滴滴噠噠說了一通蠻語,不外乎“芝麻開門”之類的秘語吧,也許是在給被打擾了財神爺爺說抱歉?
祝融氏從胸前的飾品中取下一個長柄東西,伸進大門旁邊的一條縫隙中,左左右右上上下下地鼓搗了幾下,大鐵門無聲無息的打開了。
裏麵竟然還比較亮,沈騰也不知道是什麽原理,反正,並非是他想象中的漆黑一團。而且,也不像是蠟燭發出的光亮。
跨進去,仔細看,原來洞窟頂部很多千萬年的石鍾乳,並且有無數的水晶懸掛其上,一點點光,無數次折射之後,便能發出許多璀璨的光芒來。
祝融氏點燃了幾株粗如象腿的蠟燭,整個洞窟頓時便顯得明亮起來,中間水麵更是亮堂堂的一片。在洞窟兩側,則向山體掘出了一個個不知深淺的側室。這不算什麽,最驚豔的一幕出現了——每一個洞窟裏,都整整齊齊地堆放著金磚銀塊!
沈騰在穿越之前,隻在無數的影視劇裏看過金庫,有無數的金屬架子,架子上麵整整齊齊地碼放著一層一層的金磚銀錠。但每一層不可能碼太多,因為這家夥實在太重了,要不,人家怎麽會被稱作“重金屬”呢?
而在這裏,卻根本沒有勞什子的架子,那一窟一窟的金磚銀塊,就那麽堆放在一起,金磚閃耀著耀眼的暖色調,而銀塊則顯得冷冰冰的,一點人情味都欠奉的模樣。
“我是不是知道的太多了?”沈騰不由得打趣地想。
在很多電影橋段裏,主角都該做如是想,知道太多,並不一定是好事情,更多則是在被處決之前,人家刻意地炫耀優勢存在而已。
但在這裏,沈騰不過是揶揄自己一下,調節調節一下心神。
其實在內心裏,沈騰還是很有些感動的。也不知道自己究竟為何就得老幹媽一家如此信任。自己終究是要離開這裏的,但人家卻將這樣一個秘密對他公開,這與將自己整個族群的生命交付到他手裏,有什麽區別?
“這,這,這……”祝融氏隨手指點了幾個洞窟,道,“給你的,都是你的。”
“這,這不太好吧。”沈騰不知道怎麽迴答了。內心的激動是有的,但卻也沒有到“熱淚盈眶”的感覺,因為他是真的沒有想過這個問題,突然之間,給他如此大的一筆財富,到底意味著什麽呢?
或者,這需要自己付出什麽呢?
他不知道答案。
在中國曆史上,財富傳世,從來都是一個笑話,一個偽命題,不僅僅是在中國,整個人類曆史上,都是如此。
每一次的改朝換代,都是對財富的再次分配。
那些打著為國為民旗號將前朝既得利益階級踩在腳下再踏上一隻腳的,最後無一例外地淪為新的既得利益者,然後,再被新的後來者打倒在地,踩上一隻腳。
而每一次的霸王旗的轉換,伴隨著的,最核心的東西,便是財富主人的身份轉換。
這也就是為什麽永昌呂氏孟氏如此富有,卻對那段氏耿耿於懷的原因所在。
現在,沈騰名義上也擁有了數不盡的財富,但這財富於他而言,不過是深埋在地下的金屬而已。
麵對著這金山銀海,沈騰陷入了深沉的思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