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第一次喝了酥油茶後,老爺子貌似已經愛死了這個飲品,沒事兒就獨自溜達到廣場上,向藏女要一碗。
說來也是神奇,自從放了這普洱茶後,那馬奶酥油再也沒有原來那麽腥了,容易接受得多,而且,營養豐富,飽腹耐餓,兩碗酥油茶,保證你連飯都不想了。
一碗酥油茶下肚後,老爺子終於有了點還魂的跡象,至少,不再出虛汗了。
他揮揮手,道:“沈騰你留下,其餘人,都出去吧。”
大家知道老爺子有重要的事情要和沈騰商議,便不再逗留,都各自散了,迴去休息。
沈騰伺候老爺子坐下,問道:“您老感覺如何?”
“心病未除,此症難解。”
“該,活該,貪心不足蛇吞象!”沈騰簡單明了,“當初不是沒有提醒過您老,但您老可曾聽我一言?錢,賺不完的,何必心急這一時?”
老人長長地歎一口氣,道:“娃娃,你當老夫是個饕餮,還是貔貅?你以為老夫都是為我呂氏?非也!”
說著,老人活動一下手腳,站起來,走到大廳中央,麵對沈騰,侃侃而談:“娃娃,我蜀漢政權已經到了風雨飄搖之際,你感覺不到,我,一個土都已經埋到脖頸子上的老人,自然感覺得到!隔壁老王也一樣,這就是我們兩塊石頭尤其急迫的根本原因所在!”
前幾天,二人聊天時候,老爺子曾經問過沈騰對於南中接觸到的這些人的感官,沈騰有講過,說感覺其他人還好,就這所謂的磐石老人和頑石老人尤其急迫,但他用了“時不我待”這個詞兒來美化了一下。
“娃娃,你是不知道,我們這些人,在南中,說起來如何如何,其實一個個活得尤其憋屈!為什麽?因為我們渾身的力氣,一分一毫也試不出來,充其量,不過一個‘維穩’而已!”
此時,已是深夜,窗外有玄月升起,清輝入室。
很顯然,這個話題,讓老人沒法再淡定了,情緒激蕩之下,老人感覺渾身燥熱得厲害,便揮手招唿沈騰向屋外走去。
古樹崢嶸,清輝遍地,整個庭院如一汪清水池塘,疏影婆娑,酥竹斜枝,宛如水中雜草蔥蘢,倒影掩映。
如夢似幻,令人不得不陶醉其間。
老人的情緒也淡定了許多,因此,語調便也顯得從容起來——
“先帝尚在時,南中便不穩,諸葛丞相五月渡瀘,深入不毛,南中叛亂曆經四年,方才平息。這十多年,南中之於蜀漢,不過一個藩屬而已,實在無所出,無所裨益。非南中無物,實乃政權無力。此次,諸葛丞相溘然長逝,政權空虛之下,南中頓時便成鼎沸局麵。幸好有魏侯爺等人前來,再加上馬忠都督運籌帷幄,叛亂才平,但這隻是揚湯止沸,不解根本。我等老臣,遇此局麵,焉能不急?!”
“但此時,你娃娃橫空出世,老爺子我才不管你小子從何而來,為何而至,我隻知道你小子有能力,拿出來的這些東西,讓我這樣的老家夥都感覺到了希望,感覺到了光明。若我南中能在最短的時間裏為蜀漢續上一絲生機,我蜀漢便多了一份力量,多了一份國運啊!”
老人的語氣無一點激昂成分,熱淚卻早已盈眶!
“時不我待啊,娃娃!”老人沒有擦拭臉上的熱淚,任其恣意流淌,“我還能活幾年呢?過去,不過是硬撐著,幫蜀漢守住這一塊地方而已。但現在,老夫不想死了,我不能死,老子要為蜀漢帝國續命,續上這一絲國運!”
沈騰清晰地看到,兩個碩大晶瑩的淚珠,從老人臉頰上緩緩滑落,月光之下,像珍珠一樣,閃耀著異樣的光芒。
校場之上,永昌郡第二話癆王寶強手執一張大號長弓,正在指手劃腳地開展教練工作,對麵站立的是三個顯眼包,和十多個從興古郡過來的少年豪門子弟。
這王寶強隻要不在第一話癆老人身邊,頓時就變了個樣兒,騷勁兒十足,廢話連篇。
但人家卻是真有本事的人,號稱“永昌我第一,南中有幾人”。
沈騰很想知道這家夥和興古郡的李一驢比較一下,到底誰更厲害。但不巧的是,李一驢在與蠻王骨都一戰中損了筋脈,估計是再也沒有機會拾迴當初的風采了。
“擒賊先擒王,挽弓當挽強!”王寶強竟然整出這麽一句來,頓時讓自己的形象高大了不少。其實這個時代,弓弩已經非常流行了,弓弩與弓箭的區別很大,真要說起來,弓弩使用簡單,三兩下就能上手,對個人的身體素養沒有多少要求,非常容易普及。弓箭使用則需要很長時間的練習,並且要勤練不輟。而且,弓箭對於個人的身體素質要求非常高。
也因此,那三個顯眼包還算好的,對於弓箭雖然沒有那麽熟悉,但也沒有那麽陌生。而對於興古郡過來的這一幫小崽子們來說,拿起弓箭就顯得十分別扭,射出去的箭矢,在空中打水漂一樣,一點準星都沒有。
就這,還是這段時間隨沈騰做過一些力量訓練之後的結果。
王寶強在150步外豎立一個標靶,然後左手執弓,右手抓了三隻箭矢,嘴巴裏又咬了一隻,隻見他雙足開如肩平,腰身挺直如鬆,弓開如滿月,箭去似流星,嗙嗙嗙三聲響過,那箭靶之上恰似開了一朵三葉蓮!
大家不禁跺著腳地叫起好起來。
王寶強卻轉身,背對箭靶,淡然一笑,氣定神閑地取下嘴巴裏的那根箭矢,張弓搭箭,忽然轉身,便聽見“嗡”地一聲,弓弦震動,箭矢刺破空氣的“biubiu”聲不絕於耳,那一箭竟然剛好插在三隻箭矢的正中心!
眾人都被驚呆了,就連沈騰也不由得讚一句:“強哥牛逼!”
頓時,“強哥牛逼!”“強哥威武!”的口號此起彼伏。
隻有見識過別人的好,才會有動力去學習。尤其是那個小李飛刀,自認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將飛刀擲出如此遠的距離來,便不得不收斂了一些傲嬌之氣。
但弓箭對於兩個女娃娃,畢竟還是有些困難的,很快,這兩個小妞子便主動敗下陣來,左右兩邊扯著沈騰的胳膊,要求“換個花樣”。
三個顯眼包包子蝗蟲二球拉著他們的“強哥”不放,討教細節,這話癆強哥總算撈到機會了,狠狠話癆了一番,讓大家經受了一次實實在在地“話療”。
王寶強是昆明郡守王伉的嫡親侄兒,王氏現在人丁凋零得一批,人才自熱十分匱乏,前麵隻一個老王伉頂著,算是家族的一棵大樹,中間就是這個王寶強。
當初在與孟獲蠻兵對戰永昌城時,王寶強狠狠出了一迴風頭。再往下,王家幾乎連一個能打的都沒有,很是讓老王伉傷心。
“話說當年,蠻王自帶十萬蠻兵,兵臨城下,將至壕邊,我永昌城彈丸之地,如何能敵?俺家叔父與呂大人二人合計來合計去,整宿整宿地合計,卻也無計可施,救兵是不可能有的,這一輩子都不可能有的,日他仙人板板的,咱們隻能自救!”
“咱這城裏也是有準備的,這個,咱就不說了。”
“蠻兵勢大,囂張跋扈得厲害,根本不把咱永昌城放在眼裏,嗬嗬,那來勸降的蠻子站在城下,嚷嚷著讓咱們投降,否則破城之後,雞犬不留!俺氣他不過,獨自站立城頭,對他說,你姥姥在不?嗬嗬,那家夥竟然不知道姥姥是什麽意思!”
“於是,強哥我便不得不給他解釋,說姥姥就是你他媽的媽!嗬嗬,那家夥又不知道他媽的媽是什麽意思,強哥我不得不耐著性子又給他解釋,就是生你的那個女人,和生那個女人的女人。”
眾人都大笑起來。
“老子我為了讓他明白他媽的媽是什麽玩意兒,整出了滿頭的汗!那蠻子終於明白了,說哦,那個女人不在了,去了天神處。於是,強哥我便說,我送你去你他媽的媽那裏玩兒好不好?”
“那蠻子非常認真地說,不好。”
“好,還是不好,能由得你?永昌穩不穩,強哥說了算!你以為強哥我是和你開玩笑地?切——”
這家夥今天終於算是逮住機會過足嘴癮,所有人都被他的氣場所吸引,就連沈騰都有點青眼相加的意思了。
戰爭,有時候真的需要“強哥”這樣的英雄,一個人,一個小組,一支部隊,他們的行動在整個大的戰場上,看似一個小小的浪花而已,但往往由這朵小小浪花散發出去的漣漪,卻可能對整個戰局形成決定性地關鍵作用。
“強哥我隻一箭,穿喉而過!那蠻子一聲吭都沒吭,當場倒地,去他媽的媽那裏報到了。”
“呲——”一片倒吸冷氣的聲音。
“後來呢?強哥快說!”
“後來,哼,當然就是攻城啦!”
“後來呢?”
“哼哼,後來,後來便是強哥我獨自守在一片城牆之上,旁邊站了兩人幫我遞箭矢,遮擋一下下麵的箭矢飛石。強哥我一箭一個,一箭一個,專撿那帶頭大哥招唿,一口氣給我撂倒了十幾個,餘下的蠻族便再也不敢向我這邊來了……”
包括三個顯眼包在內,十幾人都用崇拜的眼神看著英雄強哥,口水都來不及擦拭,包子一把抱住王寶強,道:“強哥,喝酒去,我請客!”
操場上,瞬間走得精光,隻剩下一個沈騰在晨曦中凋零。
“這群王八蛋,都不帶我一個!”沈騰沒臉去蹭吃蹭喝,隻好一個人慢跑起來,等下次合練的時候,狠狠教訓教訓這群“欺師滅祖”的混蛋們,絕不留情!
城裏沒事兒了。
老爺子很忙,是真的,一方麵要派出得力人手到興古郡昆明郡成都臨邛那邊下訂單,這些人從現在開始,就要在那邊蹲點,保證自己將來能夠足額兌付,否則,一旦鬧出蠻漢矛盾,整個永昌郡根本就承受不起。
另一方麵,永昌郡這裏既然想成為商貿中心,庫房的建設、市場的建設就顯得尤其重要。將來,物質的儲備更重要,再也不可能如今天這般,用空手套白狼的方式進行龐大的商業售賣行為,那樣遲早會出事。
一旦出事兒,就是大事。
“商業欺詐一旦發生,商業信譽再想建立,付出的代價將會是巨大的——這是那沈小子的話,有道理!”老爺子想。
還有一樣,如果有可能,就在永昌郡打造一個生產基地出來,為什麽不?為什麽一定要讓別人吃頭道,自己憑什麽就不能做?”
關於這個事情,老爺子和沈騰也探究了許久。
“有些事情是可以的,但有些事情,別人做更好,不一定非得自己做。否則,做濫了,將一個行業做壞了,大家都賺不到錢。”
——這是沈騰的意見。
老爺子才不那樣想,氣哼哼地說道:“胡扯!憑什麽別人可以,我永昌郡就不可以?!”
老爺子相當固執,說幹就幹,當即安排從蜀中請高級蜀錦技師來做指導,南中本就不缺桑麻地,就地生產蜀錦的事情就這麽定下了。
鐵器的製作,永昌郡這裏其實沒有多少產能的,即便他想做,沒有原材料,也沒有那麽多專業匠師,老爺子眼淚汪汪地將訂單下給了臨邛郡。
白酒,無論他如何威逼利誘,沈騰都沒有鬆口,因為白酒行業對於糧食的需求實在太大,真的很不適合目前就大麵積鋪開,再說了,技術都還沒有成型呐。
“那,為什麽興古郡就可以?”
“永昌郡做好了,很方便從孫吳的零陵郡鬱林郡和交趾郡那邊搞到糧食的。”沈騰就這一句話,將老爺子噎得直翻白眼兒,卻無可奈何。
誰不知道交州產稻米?那裏的交州蠻一年收割四季,種子往田裏一撒,然後就可以不管了,到時候隻管收割便是,真特喵地羨煞人呐。
沈騰還是留了活話給他:“老爺子,三年,以三年為期,隻要您這裏能增加多少糧食產量,咱就開幹,行不行?”
這下,老爺子自己被架了上去,召集蠻人,燒林開荒,大力發展糧食作物……這個工作,不得不花最大的力氣去做。
一想到自己開設酒廠之後嘩嘩流水一般而來的真金白銀,老爺子就急迫得當即給各處機構下達墾荒指標了。
沈騰暗自高興。
這趟南中之行,沈騰以為,最大的成果可能不是留下的這些產業,而是各地官府對於開墾土地的熱情高漲,由此而帶來的諸多變化吧。
比如蠻民們變散居為屯聚,變漁獵為農耕為主漁獵為輔,打破部分漢族大姓們的宗族藩籬,打破部分蠻族的部落藩籬……
比如,把各級官僚們的“控民思想”轉變為“利民思想”,或者也可以叫“治民思想”,僅僅一字之差,帶給中國曆史的變化,價值之大,不可估量!
過去,官僚們所做的事情,核心不外乎控製民眾,不要造反即可。但現在,這些郡守哪一個不是忙著搞事業,籍民戶,懇土地,隨之而來的便是修路建橋搞市場。
終極目標——搞錢!
搞錢,自然就要發展民生。
沈騰還記得當初在離開昆明郡前,與王老爺子徹夜長談時,他曾經說過,要想國家安,必須民眾安,而要想民眾安,有恆產,有飯吃,娃娃們有書念,足矣!
如果說,過去,沈騰對於自己的所言所行所想所思,尚處於碎片化且隨機性非常強的話,一路走來到如今,他的思想體係也逐漸地建立起來,一個非常明顯的標誌,他現在的整體思維越來越成體係化,他知道自己布下的每一個點每一個局對於未來的改變價值所在,知道這些布局,在整體布局中,充當了什麽角色。
小的改變,是部分南中人民的生活習慣。大的改變,可能是一些族群的生活方式。
再再往大了說,可能對於整個南中的曆史發展,都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沈騰不是政治家,甚至連最起碼的政治官僚經曆也不曾有過,但對於後世人來說,由於時代的進步,科技的發展,上下五千年的曆史經驗曆史成果唾手可得。
而沈騰的父輩這一代人恰好經曆了中國改革開放幾十年,沈騰自己雖然沒有參與其中,但他這兩代人,卻依然是改革開放紅利的見證者,和享受者。
至於呂老爺子心心念念的茶葉種植,對於沈騰來說,無所謂的,本來昆明郡那邊產量也有限,這東西的需求卻是無限的。
沈騰記得的,在真實發生的曆史上,永昌郡這裏也的確是藏民餅茶沱茶的生產基地之一,而且是非常大的一個。
茶葉這東西,不僅漢民的需求巨大,周邊所有的遊牧民族,更是生活的必需品!
海外呢?
海外的市場,更是大到你根本就沒法想象!
所以,隻要老爺子願意,他想怎麽發展就發展,目前的產量,距離市場飽和,還有千萬裏的差距呐。
太宗爺爺曾經說過:白貓黑貓,抓住老鼠的就是好貓。
最後,是普洱茶戰勝了永昌茶,還是永昌茶戰勝了普洱茶,對於蜀漢政權和民眾來說,都是好事一樁!
沈騰布下的諸多局,最後,哪些成為白貓,哪些成為黑貓,或者說他所依靠的這些人,以及這些人背後的族群,哪些會成為白貓,哪些會成為黑貓,誰知道咧。
說來也是神奇,自從放了這普洱茶後,那馬奶酥油再也沒有原來那麽腥了,容易接受得多,而且,營養豐富,飽腹耐餓,兩碗酥油茶,保證你連飯都不想了。
一碗酥油茶下肚後,老爺子終於有了點還魂的跡象,至少,不再出虛汗了。
他揮揮手,道:“沈騰你留下,其餘人,都出去吧。”
大家知道老爺子有重要的事情要和沈騰商議,便不再逗留,都各自散了,迴去休息。
沈騰伺候老爺子坐下,問道:“您老感覺如何?”
“心病未除,此症難解。”
“該,活該,貪心不足蛇吞象!”沈騰簡單明了,“當初不是沒有提醒過您老,但您老可曾聽我一言?錢,賺不完的,何必心急這一時?”
老人長長地歎一口氣,道:“娃娃,你當老夫是個饕餮,還是貔貅?你以為老夫都是為我呂氏?非也!”
說著,老人活動一下手腳,站起來,走到大廳中央,麵對沈騰,侃侃而談:“娃娃,我蜀漢政權已經到了風雨飄搖之際,你感覺不到,我,一個土都已經埋到脖頸子上的老人,自然感覺得到!隔壁老王也一樣,這就是我們兩塊石頭尤其急迫的根本原因所在!”
前幾天,二人聊天時候,老爺子曾經問過沈騰對於南中接觸到的這些人的感官,沈騰有講過,說感覺其他人還好,就這所謂的磐石老人和頑石老人尤其急迫,但他用了“時不我待”這個詞兒來美化了一下。
“娃娃,你是不知道,我們這些人,在南中,說起來如何如何,其實一個個活得尤其憋屈!為什麽?因為我們渾身的力氣,一分一毫也試不出來,充其量,不過一個‘維穩’而已!”
此時,已是深夜,窗外有玄月升起,清輝入室。
很顯然,這個話題,讓老人沒法再淡定了,情緒激蕩之下,老人感覺渾身燥熱得厲害,便揮手招唿沈騰向屋外走去。
古樹崢嶸,清輝遍地,整個庭院如一汪清水池塘,疏影婆娑,酥竹斜枝,宛如水中雜草蔥蘢,倒影掩映。
如夢似幻,令人不得不陶醉其間。
老人的情緒也淡定了許多,因此,語調便也顯得從容起來——
“先帝尚在時,南中便不穩,諸葛丞相五月渡瀘,深入不毛,南中叛亂曆經四年,方才平息。這十多年,南中之於蜀漢,不過一個藩屬而已,實在無所出,無所裨益。非南中無物,實乃政權無力。此次,諸葛丞相溘然長逝,政權空虛之下,南中頓時便成鼎沸局麵。幸好有魏侯爺等人前來,再加上馬忠都督運籌帷幄,叛亂才平,但這隻是揚湯止沸,不解根本。我等老臣,遇此局麵,焉能不急?!”
“但此時,你娃娃橫空出世,老爺子我才不管你小子從何而來,為何而至,我隻知道你小子有能力,拿出來的這些東西,讓我這樣的老家夥都感覺到了希望,感覺到了光明。若我南中能在最短的時間裏為蜀漢續上一絲生機,我蜀漢便多了一份力量,多了一份國運啊!”
老人的語氣無一點激昂成分,熱淚卻早已盈眶!
“時不我待啊,娃娃!”老人沒有擦拭臉上的熱淚,任其恣意流淌,“我還能活幾年呢?過去,不過是硬撐著,幫蜀漢守住這一塊地方而已。但現在,老夫不想死了,我不能死,老子要為蜀漢帝國續命,續上這一絲國運!”
沈騰清晰地看到,兩個碩大晶瑩的淚珠,從老人臉頰上緩緩滑落,月光之下,像珍珠一樣,閃耀著異樣的光芒。
校場之上,永昌郡第二話癆王寶強手執一張大號長弓,正在指手劃腳地開展教練工作,對麵站立的是三個顯眼包,和十多個從興古郡過來的少年豪門子弟。
這王寶強隻要不在第一話癆老人身邊,頓時就變了個樣兒,騷勁兒十足,廢話連篇。
但人家卻是真有本事的人,號稱“永昌我第一,南中有幾人”。
沈騰很想知道這家夥和興古郡的李一驢比較一下,到底誰更厲害。但不巧的是,李一驢在與蠻王骨都一戰中損了筋脈,估計是再也沒有機會拾迴當初的風采了。
“擒賊先擒王,挽弓當挽強!”王寶強竟然整出這麽一句來,頓時讓自己的形象高大了不少。其實這個時代,弓弩已經非常流行了,弓弩與弓箭的區別很大,真要說起來,弓弩使用簡單,三兩下就能上手,對個人的身體素養沒有多少要求,非常容易普及。弓箭使用則需要很長時間的練習,並且要勤練不輟。而且,弓箭對於個人的身體素質要求非常高。
也因此,那三個顯眼包還算好的,對於弓箭雖然沒有那麽熟悉,但也沒有那麽陌生。而對於興古郡過來的這一幫小崽子們來說,拿起弓箭就顯得十分別扭,射出去的箭矢,在空中打水漂一樣,一點準星都沒有。
就這,還是這段時間隨沈騰做過一些力量訓練之後的結果。
王寶強在150步外豎立一個標靶,然後左手執弓,右手抓了三隻箭矢,嘴巴裏又咬了一隻,隻見他雙足開如肩平,腰身挺直如鬆,弓開如滿月,箭去似流星,嗙嗙嗙三聲響過,那箭靶之上恰似開了一朵三葉蓮!
大家不禁跺著腳地叫起好起來。
王寶強卻轉身,背對箭靶,淡然一笑,氣定神閑地取下嘴巴裏的那根箭矢,張弓搭箭,忽然轉身,便聽見“嗡”地一聲,弓弦震動,箭矢刺破空氣的“biubiu”聲不絕於耳,那一箭竟然剛好插在三隻箭矢的正中心!
眾人都被驚呆了,就連沈騰也不由得讚一句:“強哥牛逼!”
頓時,“強哥牛逼!”“強哥威武!”的口號此起彼伏。
隻有見識過別人的好,才會有動力去學習。尤其是那個小李飛刀,自認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將飛刀擲出如此遠的距離來,便不得不收斂了一些傲嬌之氣。
但弓箭對於兩個女娃娃,畢竟還是有些困難的,很快,這兩個小妞子便主動敗下陣來,左右兩邊扯著沈騰的胳膊,要求“換個花樣”。
三個顯眼包包子蝗蟲二球拉著他們的“強哥”不放,討教細節,這話癆強哥總算撈到機會了,狠狠話癆了一番,讓大家經受了一次實實在在地“話療”。
王寶強是昆明郡守王伉的嫡親侄兒,王氏現在人丁凋零得一批,人才自熱十分匱乏,前麵隻一個老王伉頂著,算是家族的一棵大樹,中間就是這個王寶強。
當初在與孟獲蠻兵對戰永昌城時,王寶強狠狠出了一迴風頭。再往下,王家幾乎連一個能打的都沒有,很是讓老王伉傷心。
“話說當年,蠻王自帶十萬蠻兵,兵臨城下,將至壕邊,我永昌城彈丸之地,如何能敵?俺家叔父與呂大人二人合計來合計去,整宿整宿地合計,卻也無計可施,救兵是不可能有的,這一輩子都不可能有的,日他仙人板板的,咱們隻能自救!”
“咱這城裏也是有準備的,這個,咱就不說了。”
“蠻兵勢大,囂張跋扈得厲害,根本不把咱永昌城放在眼裏,嗬嗬,那來勸降的蠻子站在城下,嚷嚷著讓咱們投降,否則破城之後,雞犬不留!俺氣他不過,獨自站立城頭,對他說,你姥姥在不?嗬嗬,那家夥竟然不知道姥姥是什麽意思!”
“於是,強哥我便不得不給他解釋,說姥姥就是你他媽的媽!嗬嗬,那家夥又不知道他媽的媽是什麽意思,強哥我不得不耐著性子又給他解釋,就是生你的那個女人,和生那個女人的女人。”
眾人都大笑起來。
“老子我為了讓他明白他媽的媽是什麽玩意兒,整出了滿頭的汗!那蠻子終於明白了,說哦,那個女人不在了,去了天神處。於是,強哥我便說,我送你去你他媽的媽那裏玩兒好不好?”
“那蠻子非常認真地說,不好。”
“好,還是不好,能由得你?永昌穩不穩,強哥說了算!你以為強哥我是和你開玩笑地?切——”
這家夥今天終於算是逮住機會過足嘴癮,所有人都被他的氣場所吸引,就連沈騰都有點青眼相加的意思了。
戰爭,有時候真的需要“強哥”這樣的英雄,一個人,一個小組,一支部隊,他們的行動在整個大的戰場上,看似一個小小的浪花而已,但往往由這朵小小浪花散發出去的漣漪,卻可能對整個戰局形成決定性地關鍵作用。
“強哥我隻一箭,穿喉而過!那蠻子一聲吭都沒吭,當場倒地,去他媽的媽那裏報到了。”
“呲——”一片倒吸冷氣的聲音。
“後來呢?強哥快說!”
“後來,哼,當然就是攻城啦!”
“後來呢?”
“哼哼,後來,後來便是強哥我獨自守在一片城牆之上,旁邊站了兩人幫我遞箭矢,遮擋一下下麵的箭矢飛石。強哥我一箭一個,一箭一個,專撿那帶頭大哥招唿,一口氣給我撂倒了十幾個,餘下的蠻族便再也不敢向我這邊來了……”
包括三個顯眼包在內,十幾人都用崇拜的眼神看著英雄強哥,口水都來不及擦拭,包子一把抱住王寶強,道:“強哥,喝酒去,我請客!”
操場上,瞬間走得精光,隻剩下一個沈騰在晨曦中凋零。
“這群王八蛋,都不帶我一個!”沈騰沒臉去蹭吃蹭喝,隻好一個人慢跑起來,等下次合練的時候,狠狠教訓教訓這群“欺師滅祖”的混蛋們,絕不留情!
城裏沒事兒了。
老爺子很忙,是真的,一方麵要派出得力人手到興古郡昆明郡成都臨邛那邊下訂單,這些人從現在開始,就要在那邊蹲點,保證自己將來能夠足額兌付,否則,一旦鬧出蠻漢矛盾,整個永昌郡根本就承受不起。
另一方麵,永昌郡這裏既然想成為商貿中心,庫房的建設、市場的建設就顯得尤其重要。將來,物質的儲備更重要,再也不可能如今天這般,用空手套白狼的方式進行龐大的商業售賣行為,那樣遲早會出事。
一旦出事兒,就是大事。
“商業欺詐一旦發生,商業信譽再想建立,付出的代價將會是巨大的——這是那沈小子的話,有道理!”老爺子想。
還有一樣,如果有可能,就在永昌郡打造一個生產基地出來,為什麽不?為什麽一定要讓別人吃頭道,自己憑什麽就不能做?”
關於這個事情,老爺子和沈騰也探究了許久。
“有些事情是可以的,但有些事情,別人做更好,不一定非得自己做。否則,做濫了,將一個行業做壞了,大家都賺不到錢。”
——這是沈騰的意見。
老爺子才不那樣想,氣哼哼地說道:“胡扯!憑什麽別人可以,我永昌郡就不可以?!”
老爺子相當固執,說幹就幹,當即安排從蜀中請高級蜀錦技師來做指導,南中本就不缺桑麻地,就地生產蜀錦的事情就這麽定下了。
鐵器的製作,永昌郡這裏其實沒有多少產能的,即便他想做,沒有原材料,也沒有那麽多專業匠師,老爺子眼淚汪汪地將訂單下給了臨邛郡。
白酒,無論他如何威逼利誘,沈騰都沒有鬆口,因為白酒行業對於糧食的需求實在太大,真的很不適合目前就大麵積鋪開,再說了,技術都還沒有成型呐。
“那,為什麽興古郡就可以?”
“永昌郡做好了,很方便從孫吳的零陵郡鬱林郡和交趾郡那邊搞到糧食的。”沈騰就這一句話,將老爺子噎得直翻白眼兒,卻無可奈何。
誰不知道交州產稻米?那裏的交州蠻一年收割四季,種子往田裏一撒,然後就可以不管了,到時候隻管收割便是,真特喵地羨煞人呐。
沈騰還是留了活話給他:“老爺子,三年,以三年為期,隻要您這裏能增加多少糧食產量,咱就開幹,行不行?”
這下,老爺子自己被架了上去,召集蠻人,燒林開荒,大力發展糧食作物……這個工作,不得不花最大的力氣去做。
一想到自己開設酒廠之後嘩嘩流水一般而來的真金白銀,老爺子就急迫得當即給各處機構下達墾荒指標了。
沈騰暗自高興。
這趟南中之行,沈騰以為,最大的成果可能不是留下的這些產業,而是各地官府對於開墾土地的熱情高漲,由此而帶來的諸多變化吧。
比如蠻民們變散居為屯聚,變漁獵為農耕為主漁獵為輔,打破部分漢族大姓們的宗族藩籬,打破部分蠻族的部落藩籬……
比如,把各級官僚們的“控民思想”轉變為“利民思想”,或者也可以叫“治民思想”,僅僅一字之差,帶給中國曆史的變化,價值之大,不可估量!
過去,官僚們所做的事情,核心不外乎控製民眾,不要造反即可。但現在,這些郡守哪一個不是忙著搞事業,籍民戶,懇土地,隨之而來的便是修路建橋搞市場。
終極目標——搞錢!
搞錢,自然就要發展民生。
沈騰還記得當初在離開昆明郡前,與王老爺子徹夜長談時,他曾經說過,要想國家安,必須民眾安,而要想民眾安,有恆產,有飯吃,娃娃們有書念,足矣!
如果說,過去,沈騰對於自己的所言所行所想所思,尚處於碎片化且隨機性非常強的話,一路走來到如今,他的思想體係也逐漸地建立起來,一個非常明顯的標誌,他現在的整體思維越來越成體係化,他知道自己布下的每一個點每一個局對於未來的改變價值所在,知道這些布局,在整體布局中,充當了什麽角色。
小的改變,是部分南中人民的生活習慣。大的改變,可能是一些族群的生活方式。
再再往大了說,可能對於整個南中的曆史發展,都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沈騰不是政治家,甚至連最起碼的政治官僚經曆也不曾有過,但對於後世人來說,由於時代的進步,科技的發展,上下五千年的曆史經驗曆史成果唾手可得。
而沈騰的父輩這一代人恰好經曆了中國改革開放幾十年,沈騰自己雖然沒有參與其中,但他這兩代人,卻依然是改革開放紅利的見證者,和享受者。
至於呂老爺子心心念念的茶葉種植,對於沈騰來說,無所謂的,本來昆明郡那邊產量也有限,這東西的需求卻是無限的。
沈騰記得的,在真實發生的曆史上,永昌郡這裏也的確是藏民餅茶沱茶的生產基地之一,而且是非常大的一個。
茶葉這東西,不僅漢民的需求巨大,周邊所有的遊牧民族,更是生活的必需品!
海外呢?
海外的市場,更是大到你根本就沒法想象!
所以,隻要老爺子願意,他想怎麽發展就發展,目前的產量,距離市場飽和,還有千萬裏的差距呐。
太宗爺爺曾經說過:白貓黑貓,抓住老鼠的就是好貓。
最後,是普洱茶戰勝了永昌茶,還是永昌茶戰勝了普洱茶,對於蜀漢政權和民眾來說,都是好事一樁!
沈騰布下的諸多局,最後,哪些成為白貓,哪些成為黑貓,或者說他所依靠的這些人,以及這些人背後的族群,哪些會成為白貓,哪些會成為黑貓,誰知道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