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後世展覽會博覽會的盛大相比,這南中永昌郡第一屆商品展覽會顯得寒酸而且土腥氣十足。
各類蜀錦品類倒是繁多,品相自然也是很好的,但沈騰卻都不認得。鐵器樣品,則都是沈騰出初稿,郡守府緊急打造的鐵鍋、鐵壺、鐵鏟子、燒火鉗子,還有一把後世的砍柴刀。反正,都是日常生活用品,想到什麽就是什麽唄。
然後,沈騰帶來的茶葉餅子。
說起這茶餅來,還鬧了很大的笑話。
本來,沈騰和老王伉親手製作了幾百個餅子,有方,磚形狀的,有圓餅形狀的,也有小圓餅的,金元寶的……
二人的約定,這幾百個餅子作為昆明郡茶葉倉庫的鎮庫之寶,誰也不準動。
但沈騰臨出發前,卻帶著十幾個關門弟子去了一趟庫房,這些小家夥們實在手癢得厲害,控製不住,便每人連偷帶搶地,搞了十幾個出來,這十多人,算下來就是一百好幾十個餅子!
終於有機會報複一下隔壁老王,小家夥們一個個興奮得臉上都冒出油光來。
等聞風趕來的老王伉看著庫房裏的滿地狼藉,欲哭無淚,破口大罵了好幾天……
今天,這些餅子,其中的部分,便成為展覽會的樣品,被老呂披紅掛綠,放在展台上了。
最中間,又是那個披紅掛綠的天水佳釀酒壇子!
昆明郡過來的水果幹倒也有一些,各種錦繡香囊倒是琳琅滿目,讓人眼花繚亂。
沈騰最遺憾的是這些普洱茶樣品根本就沒有時間發酵,效果不夠理想。新茶餅,看起來倒是足夠新鮮,但老茶的色澤深沉,滋味醇厚,茶湯更是如成年的紅酒,飽含著溫暖的氣質。這些,都是新茶餅所比不了的。
蜀鹽,自然是雷打不動的南中人民必需品,但這裏距離大海不遠,海鹽過來並不比井鹽過來困難,而且南中也有少量井鹽生產,藏蕃高原更是到處都布滿了鹽湖。
所以,在永昌郡這裏,蜀鹽不過是一個添頭罷了,上不得正席。
沈騰曾經專門與話癆郡守談過蜀鹽的銷售問題。
他提了兩點,第一,將蜀鹽進行分類,分級,其實就是將蜀鹽中有些特殊的,進行“高端化”,人為地製造出“奢侈品”的概念來,讓這些豪酋大族頭人們為其買單。
沈騰舉了個例子,蜀鹽普遍呈淡黃泛白色,但其中有兩口井產出的鹽卻是美麗的紫色。
沈騰自然知道,這不過是井鹽裏麵富含了某些呈現紫色的元素而已,但在這個時代,根本不需要解釋,直接高端化,奢侈化,品牌化,然後,將價格提到普通人根本連看一眼都要打自己嘴巴子的地步,保證有很好的效益。
但這個提議,被老爺子無情地拒絕了。他認為沈騰這樣做“缺德,非常缺德!會折壽的。”最後,來一句,“生兒子沒屁眼!”
沈騰恨不得叫那小李飛刀過來,一飛刀飛死這老家夥算了,老子還連女朋友都還沒有呐,怎麽就生兒子沒屁眼了?
沈騰的第二個提議,和興古郡那邊一樣,在曲靖成立醃製肉類的工廠,專門醃製豬肉,特別是豬腿,隻用川中井鹽,其他鹽一律不要,醃製品三年起步,存放在山洞裏,一舉多得。
這個提議,受到老爺子的極高讚譽,並且保證會很快著手實施。
老爺子笑眯眯地說:“這下好了,生兒子有屁眼了,放心,隻管生!”
來參觀的人數比三天前多了不知道多少倍,郡內各地的蠻酋酋長洞主,漢姓大族等,都有來參加的。甚至南向的緬地佛國暹羅等地過來的商人,恰逢其會,也都積極踴躍地參加了這次展會活動。
看著這寒酸到不能再寒酸的展會,沈騰都覺得臉色火辣辣地,他都不好意思進去,在教會每個展品旁邊站立的美女講解員如何講解推銷商品之後,便借故肚子疼,直接跑外麵去了。
幾個顯眼包卻樂此不疲,像是發現美洲新大陸一般,興奮得不要不要的。
當然,展會的治安由郡尉府負責,向他們借調了部分悍卒過去,其餘的,也都做了展品——在展覽會外麵的廣場上,整齊劃一,士卒刀槍林立,戰馬桀驁不馴,將蜀漢最恐怖的戰力狠狠地炫耀了一番。
那三個顯眼包對於這次活動感興趣,其實也很好理解。
包子來自蜀漢政治豪門,但自從爺爺張飛去世後,張家已經沒落得厲害,隻不過靠了皇後娘娘張氏撐腰,才勉強算是豪族一員。而在財富一道,張家說起來眼淚直掉的,除了皇帝的一些賞賜,和張紹的工資收入外,其他收入基本等於零。
所以,這包子號稱蜀漢第一紈絝,其實很多時候,兜裏比臉上還幹淨。隻不過人家的地位在那裏,那些兜裏多金的人在他麵前,根本就不敢拿金銀說話罷了。
包子結巴是結巴,但卻一點也不傻。一個成天和李球這樣豪門子弟在一起廝混的紈絝,要說對於財富對於金錢沒有期待,那必然就是自欺欺人。
南中這一路行來,騰哥兒的多次出手,點石成金,若包子還沒有開悟,那也實在太小瞧了人家張家的嫡長孫。
黃崇李球不必說了,本來就出身於豪商之家,渾身四萬八千個毛孔裏都流淌著飽含了金銀銅錢的血脈,對於騰哥兒這一路的“點石成金”,早就口水流到地上去了。再遇到這樣別開生麵的勞什子“展覽會”,恨不得將每一個細節都刻畫進眼球上去,將來帶迴去,說不定就是家族生意的大助力。
這裏麵的很多東西,本就是人家家族盛產或者說主要經營的品種,而有些東西,意義則大不同。
蜀漢帝國建國之初,為了狠抓巴蜀“鐵人三項”,專門設立了“司金校尉”,主管的不是金,也不是銀,而是專管鐵業;還專門設立了“司鹽校尉”,專管鹽業;還另外設置了錦官衙門,甚至在成都南城錦江邊專門建立了錦城,設置錦官,負責管理蜀錦行業的管理和稅務的征稽。
呂氏的商業主體,便是蜀錦。
大量的蜀錦通過呂氏的騾馬商隊,被輸送到緬國、暹羅、天竺,甚至更遠的地方大夏國(古羅馬),隻不過從天竺到大夏國,則是阿拉伯人做了搬運工罷了。
所以,品類繁多的蜀錦成為展覽會的主角,毋庸置疑,這也是人家這個大地主呂氏的大手筆。近水樓台先得月,此話果然不假。
意料之中的,老郡守又一次無賴地“無中生有”的這一壇子“天水”再次成為最亮眼的存在。
郡守說的很明白,整個永昌郡守府接下來一年的供應量也就區區2000壇,分成10個標的,每個標的200壇,價格是每壇10兩黃金,折合成白銀100兩,其他任何貨幣貨物一概不接受。
永昌郡城內有的是商品兌換的地方,吃虧占便宜看你的本事,騾馬行那邊,任你有千頭萬頭大牲畜來,一樣能給你消化得幹幹淨淨。
但有價格,並不代表你有錢就能拿到,還是那句老話——價高者得!
多少人都在背地裏將這姓呂的老驢子郡守的祖宗十八代都問候了n多遍,這老狗也不知道吃錯了什麽藥,動輒就是一個——價高者得,搞得大家互相競爭之下,多付出太多的金錢!
老家夥說的很清楚:“一人最多可得三個標的,多則無效!”
如此一來,即便你有錢,想壟斷,也變得完全沒有可能了。
其實老呂凱打的什麽主意,沈騰最清楚。
這裏麵很多規則潛規則,都是出自他這個刻意被人忽略的家夥,比如現在的“價高者得”,求的便是一個“高端”“稀少”。當初,他苦口婆心地對話癆老人說:“物以稀為貴”,現在我們任何一項貨品的產出,都根本沒有量,技術也還沒有穩定,如果一開始就當做地攤貨爛了大街,將來,即便你想賺錢,也不可能了。
老爺子一開始是堅決不同意。
按照老爺子的意見,茶葉是無限多的,隻是老子還沒有去昆明郡去下單采購罷了;蜀錦是無限多的,隻是老子還沒有去成都下單采購罷了;白酒是無限多的,隻是老子還沒有去興古郡下單采購罷了……
經過多輪苦口婆心地談判、磋商、威逼利誘、擺事實講道理、妥協……終於,老爺子須發皆張怒發衝冠地一拍桌子:“就這麽定了,以你小子的為準!生兒子沒屁眼!”
然後,老爺子陰惻惻地笑了,過來拍了拍沈騰的肩膀,道:“小子,婚配否,我老呂家的,要不要考慮下?”
看著那張一笑起來皺紋能夾死蚊子的老臉,沈騰頓時感覺一陣寒意,他這個時候才迴過味道來,原來這一輪又一輪的所謂的“談判、磋商、威逼利誘、擺事實講道理、妥協……”,都不過是老爺子的伎倆罷了,人家是在故意“套路”他的,目的就是從他這個“少不更事”的愣頭青身上套出更多的東西來。
“老而不死是為賊”,沈騰狠狠剜了他一眼,迴了一句自認為是最狠最惡毒的話語。老爺子卻笑嘻嘻地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哈哈哈,你小子以為南中二石,是好相與的麽?切——”
說完,老爺子捋了捋花白的胡須,得意地轉身就走,腳步輕快得像一隻成精的千年老狐。
對“天水”10個標的的競爭已經到了白熱化的狀態。
中間酒壇子早已經被打開,濃香撲鼻,滿室皆是。旁邊還放了許多小酒杯,還有綠竹酒吊子,有意向者,隨意取用。
期間甚至發生了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有個家夥為了偷酒,拿了疊得厚厚一遝的麻布在手上,借了取酒之際,拚命往麻布上澆酒,然後,偷偷轉身到人少處,將麻布使勁兒擰幹,一次便是小半碗的“天水”被他截了胡,私藏起來。
旁邊看場子的人都沒有發現這家夥的貓膩,又因為當初規則裏就沒有說不允許人家多次品嚐,所以,這家夥每次喝那麽一點點,走了;迴來再喝那麽一點點,還做出許多品酒高手的動作來,閉目,仰頭,屏息,迴味,長歎,深唿吸,點點頭,陶醉……一係列標準動作下來,讓人不得不佩服這小子真是好酒量。
後來,還是林豆豆和張俊這兩個機靈鬼小妮子發現了端倪。
要知道,這壇酒可是他們當初藏在李劍波的行李中那最最最珍貴的兩壇之一,卻被呂老壞蛋偷去的。在這兩個小妮子的心裏,別人每喝一口,那就是在她們的心頭剜去了一塊肉一般。
師傅不好意思在現場,躲旁邊傷心去了,她們倆自認有義務將這壇子酒看顧好,至少這壇酒究竟產生了多少價值,該讓師傅知道才是,也好消減一些她們心裏的怨憎不是?
所以,當他們發現這年輕人的酒量好的過於出格的時候,便盯上了他。
也怪這年輕人長得實在過於標致了些,身材高挑,眉清目秀,一身青白衣,漿洗得幹幹淨淨,整個人顯得清清爽爽,神情之中卻又帶有些許的輕佻,放浪不羈。
一旦注意了,就感覺這家夥深不可測,因為他每次品酒時,動作嫻熟無比,且如出一轍——先拿起酒杯,放在疊好的麻布上,取酒,倒酒,然後,用另外一隻手取過酒杯,昂首挺胸,倒酒入喉。
那動作,用“帥氣無匹”都有點配不上他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在頭部了,但這兩個小妮子卻發現他的另外一隻手上滴滴噠噠,落下許多水酒來。
再仔細看,這小子的左手呈兜狀,將那麻布緊緊兜住,那些酒水實在太多,沒兜住,從手指逢兒裏掉落下來。
二人心疼得肝也疼心也痛,恨不得當即上前給他來一個“過肩”,或者“鎖喉”,關於如何將這俊逸偷酒賊拿下,這兩個小妮子已經想了不少於二十五種手段,但這個場合,實在不適合動粗。
還好,是這兩個小妮子發現了那偷酒賊,若是包子他們,估計當初就給“殘廢”了。
二人繼續盯梢,帶著異常的激動和驚喜。
那偷酒賊裝作無所事事,來到旁邊僻靜處,趁人不備,將麻布上的酒水擰進一個酒碗,再將那酒倒進一個酒葫蘆裏,拿著葫蘆的小廝口裏一個勁兒地嚷嚷:“少爺,夠了,少爺,夠了!再多,裝不了了!迴去,咱得被老爺打死……”
“噤聲!”那偷酒賊雖說每次實際喝到嘴巴裏的並不多,但多次下來,積少成多,早已有些醉態,整張臉已經成了桃花狀,“麻圓兒,再說,你的那一份兒,就都成了少爺我的了!”
“咱也沒說什麽呀,少爺,您這也太貪心了嘛。”
“麻圓兒,少爺我貪心,你今天才知道啊,晚了!對不起,此事一旦泄露,少爺就說是你給我偷來的,少爺我錯就錯在‘樂享其成’。”
那叫麻圓兒的小廝氣得要哭了,一雙淚汪汪的大眼睛空洞無神,覺得人生苦短啊,跟了這貪心貪玩貪酒的少爺,簡直是倒了八輩子的血黴!
但反過來想想,跟著少爺這麽多年,吃香的喝辣的,走遍南中各地看遍山川美景,卻也享盡人間清福,想想,還是好處多一些,也就釋然了。
歎一口氣,真心實意地勸慰道:“少爺,咱家也不缺這點銀子,何必呢您?傳出去,多沒臉啊,真要讓老爺知道了……想想,小的我就感覺屁股上火辣辣的。”
“放心!”那偷酒賊無所謂地拍拍麻圓兒的肩膀,寬慰道:“這一次,真出事兒,少爺我一肩挑了,怎麽樣,夠意思不?”
誰知道那少爺不說這句話還好,一說出口,叫麻圓兒的小廝頓時就漲紅了一張小臉兒,大聲嚷嚷起來:“少爺您又來了,哪次您一肩挑了?最後,不都是俺屁股挑了?”
“關鍵是少爺我倒是想挑,他們不敢打我呀,你怪我?”
“他們不敢打您的臉,卻敢打我的屁股,哎,少爺,但願這次能打得輕一些,罷了,罷了……”
各類蜀錦品類倒是繁多,品相自然也是很好的,但沈騰卻都不認得。鐵器樣品,則都是沈騰出初稿,郡守府緊急打造的鐵鍋、鐵壺、鐵鏟子、燒火鉗子,還有一把後世的砍柴刀。反正,都是日常生活用品,想到什麽就是什麽唄。
然後,沈騰帶來的茶葉餅子。
說起這茶餅來,還鬧了很大的笑話。
本來,沈騰和老王伉親手製作了幾百個餅子,有方,磚形狀的,有圓餅形狀的,也有小圓餅的,金元寶的……
二人的約定,這幾百個餅子作為昆明郡茶葉倉庫的鎮庫之寶,誰也不準動。
但沈騰臨出發前,卻帶著十幾個關門弟子去了一趟庫房,這些小家夥們實在手癢得厲害,控製不住,便每人連偷帶搶地,搞了十幾個出來,這十多人,算下來就是一百好幾十個餅子!
終於有機會報複一下隔壁老王,小家夥們一個個興奮得臉上都冒出油光來。
等聞風趕來的老王伉看著庫房裏的滿地狼藉,欲哭無淚,破口大罵了好幾天……
今天,這些餅子,其中的部分,便成為展覽會的樣品,被老呂披紅掛綠,放在展台上了。
最中間,又是那個披紅掛綠的天水佳釀酒壇子!
昆明郡過來的水果幹倒也有一些,各種錦繡香囊倒是琳琅滿目,讓人眼花繚亂。
沈騰最遺憾的是這些普洱茶樣品根本就沒有時間發酵,效果不夠理想。新茶餅,看起來倒是足夠新鮮,但老茶的色澤深沉,滋味醇厚,茶湯更是如成年的紅酒,飽含著溫暖的氣質。這些,都是新茶餅所比不了的。
蜀鹽,自然是雷打不動的南中人民必需品,但這裏距離大海不遠,海鹽過來並不比井鹽過來困難,而且南中也有少量井鹽生產,藏蕃高原更是到處都布滿了鹽湖。
所以,在永昌郡這裏,蜀鹽不過是一個添頭罷了,上不得正席。
沈騰曾經專門與話癆郡守談過蜀鹽的銷售問題。
他提了兩點,第一,將蜀鹽進行分類,分級,其實就是將蜀鹽中有些特殊的,進行“高端化”,人為地製造出“奢侈品”的概念來,讓這些豪酋大族頭人們為其買單。
沈騰舉了個例子,蜀鹽普遍呈淡黃泛白色,但其中有兩口井產出的鹽卻是美麗的紫色。
沈騰自然知道,這不過是井鹽裏麵富含了某些呈現紫色的元素而已,但在這個時代,根本不需要解釋,直接高端化,奢侈化,品牌化,然後,將價格提到普通人根本連看一眼都要打自己嘴巴子的地步,保證有很好的效益。
但這個提議,被老爺子無情地拒絕了。他認為沈騰這樣做“缺德,非常缺德!會折壽的。”最後,來一句,“生兒子沒屁眼!”
沈騰恨不得叫那小李飛刀過來,一飛刀飛死這老家夥算了,老子還連女朋友都還沒有呐,怎麽就生兒子沒屁眼了?
沈騰的第二個提議,和興古郡那邊一樣,在曲靖成立醃製肉類的工廠,專門醃製豬肉,特別是豬腿,隻用川中井鹽,其他鹽一律不要,醃製品三年起步,存放在山洞裏,一舉多得。
這個提議,受到老爺子的極高讚譽,並且保證會很快著手實施。
老爺子笑眯眯地說:“這下好了,生兒子有屁眼了,放心,隻管生!”
來參觀的人數比三天前多了不知道多少倍,郡內各地的蠻酋酋長洞主,漢姓大族等,都有來參加的。甚至南向的緬地佛國暹羅等地過來的商人,恰逢其會,也都積極踴躍地參加了這次展會活動。
看著這寒酸到不能再寒酸的展會,沈騰都覺得臉色火辣辣地,他都不好意思進去,在教會每個展品旁邊站立的美女講解員如何講解推銷商品之後,便借故肚子疼,直接跑外麵去了。
幾個顯眼包卻樂此不疲,像是發現美洲新大陸一般,興奮得不要不要的。
當然,展會的治安由郡尉府負責,向他們借調了部分悍卒過去,其餘的,也都做了展品——在展覽會外麵的廣場上,整齊劃一,士卒刀槍林立,戰馬桀驁不馴,將蜀漢最恐怖的戰力狠狠地炫耀了一番。
那三個顯眼包對於這次活動感興趣,其實也很好理解。
包子來自蜀漢政治豪門,但自從爺爺張飛去世後,張家已經沒落得厲害,隻不過靠了皇後娘娘張氏撐腰,才勉強算是豪族一員。而在財富一道,張家說起來眼淚直掉的,除了皇帝的一些賞賜,和張紹的工資收入外,其他收入基本等於零。
所以,這包子號稱蜀漢第一紈絝,其實很多時候,兜裏比臉上還幹淨。隻不過人家的地位在那裏,那些兜裏多金的人在他麵前,根本就不敢拿金銀說話罷了。
包子結巴是結巴,但卻一點也不傻。一個成天和李球這樣豪門子弟在一起廝混的紈絝,要說對於財富對於金錢沒有期待,那必然就是自欺欺人。
南中這一路行來,騰哥兒的多次出手,點石成金,若包子還沒有開悟,那也實在太小瞧了人家張家的嫡長孫。
黃崇李球不必說了,本來就出身於豪商之家,渾身四萬八千個毛孔裏都流淌著飽含了金銀銅錢的血脈,對於騰哥兒這一路的“點石成金”,早就口水流到地上去了。再遇到這樣別開生麵的勞什子“展覽會”,恨不得將每一個細節都刻畫進眼球上去,將來帶迴去,說不定就是家族生意的大助力。
這裏麵的很多東西,本就是人家家族盛產或者說主要經營的品種,而有些東西,意義則大不同。
蜀漢帝國建國之初,為了狠抓巴蜀“鐵人三項”,專門設立了“司金校尉”,主管的不是金,也不是銀,而是專管鐵業;還專門設立了“司鹽校尉”,專管鹽業;還另外設置了錦官衙門,甚至在成都南城錦江邊專門建立了錦城,設置錦官,負責管理蜀錦行業的管理和稅務的征稽。
呂氏的商業主體,便是蜀錦。
大量的蜀錦通過呂氏的騾馬商隊,被輸送到緬國、暹羅、天竺,甚至更遠的地方大夏國(古羅馬),隻不過從天竺到大夏國,則是阿拉伯人做了搬運工罷了。
所以,品類繁多的蜀錦成為展覽會的主角,毋庸置疑,這也是人家這個大地主呂氏的大手筆。近水樓台先得月,此話果然不假。
意料之中的,老郡守又一次無賴地“無中生有”的這一壇子“天水”再次成為最亮眼的存在。
郡守說的很明白,整個永昌郡守府接下來一年的供應量也就區區2000壇,分成10個標的,每個標的200壇,價格是每壇10兩黃金,折合成白銀100兩,其他任何貨幣貨物一概不接受。
永昌郡城內有的是商品兌換的地方,吃虧占便宜看你的本事,騾馬行那邊,任你有千頭萬頭大牲畜來,一樣能給你消化得幹幹淨淨。
但有價格,並不代表你有錢就能拿到,還是那句老話——價高者得!
多少人都在背地裏將這姓呂的老驢子郡守的祖宗十八代都問候了n多遍,這老狗也不知道吃錯了什麽藥,動輒就是一個——價高者得,搞得大家互相競爭之下,多付出太多的金錢!
老家夥說的很清楚:“一人最多可得三個標的,多則無效!”
如此一來,即便你有錢,想壟斷,也變得完全沒有可能了。
其實老呂凱打的什麽主意,沈騰最清楚。
這裏麵很多規則潛規則,都是出自他這個刻意被人忽略的家夥,比如現在的“價高者得”,求的便是一個“高端”“稀少”。當初,他苦口婆心地對話癆老人說:“物以稀為貴”,現在我們任何一項貨品的產出,都根本沒有量,技術也還沒有穩定,如果一開始就當做地攤貨爛了大街,將來,即便你想賺錢,也不可能了。
老爺子一開始是堅決不同意。
按照老爺子的意見,茶葉是無限多的,隻是老子還沒有去昆明郡去下單采購罷了;蜀錦是無限多的,隻是老子還沒有去成都下單采購罷了;白酒是無限多的,隻是老子還沒有去興古郡下單采購罷了……
經過多輪苦口婆心地談判、磋商、威逼利誘、擺事實講道理、妥協……終於,老爺子須發皆張怒發衝冠地一拍桌子:“就這麽定了,以你小子的為準!生兒子沒屁眼!”
然後,老爺子陰惻惻地笑了,過來拍了拍沈騰的肩膀,道:“小子,婚配否,我老呂家的,要不要考慮下?”
看著那張一笑起來皺紋能夾死蚊子的老臉,沈騰頓時感覺一陣寒意,他這個時候才迴過味道來,原來這一輪又一輪的所謂的“談判、磋商、威逼利誘、擺事實講道理、妥協……”,都不過是老爺子的伎倆罷了,人家是在故意“套路”他的,目的就是從他這個“少不更事”的愣頭青身上套出更多的東西來。
“老而不死是為賊”,沈騰狠狠剜了他一眼,迴了一句自認為是最狠最惡毒的話語。老爺子卻笑嘻嘻地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哈哈哈,你小子以為南中二石,是好相與的麽?切——”
說完,老爺子捋了捋花白的胡須,得意地轉身就走,腳步輕快得像一隻成精的千年老狐。
對“天水”10個標的的競爭已經到了白熱化的狀態。
中間酒壇子早已經被打開,濃香撲鼻,滿室皆是。旁邊還放了許多小酒杯,還有綠竹酒吊子,有意向者,隨意取用。
期間甚至發生了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有個家夥為了偷酒,拿了疊得厚厚一遝的麻布在手上,借了取酒之際,拚命往麻布上澆酒,然後,偷偷轉身到人少處,將麻布使勁兒擰幹,一次便是小半碗的“天水”被他截了胡,私藏起來。
旁邊看場子的人都沒有發現這家夥的貓膩,又因為當初規則裏就沒有說不允許人家多次品嚐,所以,這家夥每次喝那麽一點點,走了;迴來再喝那麽一點點,還做出許多品酒高手的動作來,閉目,仰頭,屏息,迴味,長歎,深唿吸,點點頭,陶醉……一係列標準動作下來,讓人不得不佩服這小子真是好酒量。
後來,還是林豆豆和張俊這兩個機靈鬼小妮子發現了端倪。
要知道,這壇酒可是他們當初藏在李劍波的行李中那最最最珍貴的兩壇之一,卻被呂老壞蛋偷去的。在這兩個小妮子的心裏,別人每喝一口,那就是在她們的心頭剜去了一塊肉一般。
師傅不好意思在現場,躲旁邊傷心去了,她們倆自認有義務將這壇子酒看顧好,至少這壇酒究竟產生了多少價值,該讓師傅知道才是,也好消減一些她們心裏的怨憎不是?
所以,當他們發現這年輕人的酒量好的過於出格的時候,便盯上了他。
也怪這年輕人長得實在過於標致了些,身材高挑,眉清目秀,一身青白衣,漿洗得幹幹淨淨,整個人顯得清清爽爽,神情之中卻又帶有些許的輕佻,放浪不羈。
一旦注意了,就感覺這家夥深不可測,因為他每次品酒時,動作嫻熟無比,且如出一轍——先拿起酒杯,放在疊好的麻布上,取酒,倒酒,然後,用另外一隻手取過酒杯,昂首挺胸,倒酒入喉。
那動作,用“帥氣無匹”都有點配不上他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在頭部了,但這兩個小妮子卻發現他的另外一隻手上滴滴噠噠,落下許多水酒來。
再仔細看,這小子的左手呈兜狀,將那麻布緊緊兜住,那些酒水實在太多,沒兜住,從手指逢兒裏掉落下來。
二人心疼得肝也疼心也痛,恨不得當即上前給他來一個“過肩”,或者“鎖喉”,關於如何將這俊逸偷酒賊拿下,這兩個小妮子已經想了不少於二十五種手段,但這個場合,實在不適合動粗。
還好,是這兩個小妮子發現了那偷酒賊,若是包子他們,估計當初就給“殘廢”了。
二人繼續盯梢,帶著異常的激動和驚喜。
那偷酒賊裝作無所事事,來到旁邊僻靜處,趁人不備,將麻布上的酒水擰進一個酒碗,再將那酒倒進一個酒葫蘆裏,拿著葫蘆的小廝口裏一個勁兒地嚷嚷:“少爺,夠了,少爺,夠了!再多,裝不了了!迴去,咱得被老爺打死……”
“噤聲!”那偷酒賊雖說每次實際喝到嘴巴裏的並不多,但多次下來,積少成多,早已有些醉態,整張臉已經成了桃花狀,“麻圓兒,再說,你的那一份兒,就都成了少爺我的了!”
“咱也沒說什麽呀,少爺,您這也太貪心了嘛。”
“麻圓兒,少爺我貪心,你今天才知道啊,晚了!對不起,此事一旦泄露,少爺就說是你給我偷來的,少爺我錯就錯在‘樂享其成’。”
那叫麻圓兒的小廝氣得要哭了,一雙淚汪汪的大眼睛空洞無神,覺得人生苦短啊,跟了這貪心貪玩貪酒的少爺,簡直是倒了八輩子的血黴!
但反過來想想,跟著少爺這麽多年,吃香的喝辣的,走遍南中各地看遍山川美景,卻也享盡人間清福,想想,還是好處多一些,也就釋然了。
歎一口氣,真心實意地勸慰道:“少爺,咱家也不缺這點銀子,何必呢您?傳出去,多沒臉啊,真要讓老爺知道了……想想,小的我就感覺屁股上火辣辣的。”
“放心!”那偷酒賊無所謂地拍拍麻圓兒的肩膀,寬慰道:“這一次,真出事兒,少爺我一肩挑了,怎麽樣,夠意思不?”
誰知道那少爺不說這句話還好,一說出口,叫麻圓兒的小廝頓時就漲紅了一張小臉兒,大聲嚷嚷起來:“少爺您又來了,哪次您一肩挑了?最後,不都是俺屁股挑了?”
“關鍵是少爺我倒是想挑,他們不敢打我呀,你怪我?”
“他們不敢打您的臉,卻敢打我的屁股,哎,少爺,但願這次能打得輕一些,罷了,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