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街頭。


    此次的跨馬遊街,既有紈絝們的自發組成,其中,隱隱的,也有官方的默許成分。


    據小道消息,宮裏的那位貌似樂見其成。


    還有說的更明確的,尚書令大人那邊專門開了綠燈的。


    說什麽的都有,其實大家也都從中嗅出了各自不一樣的味道,隻不過,大家都選擇了不說而已。


    一眾跨馬遊街的紈絝,內心也各是各的滋味。


    魏氏的五位爺自不必說了,自豪溢於言表。幾人皆是一身軍裝模樣,上紅衣下黑裳,一襲紅黑披風,腰懸寶刀,腳蹬小牛皮的戰靴,兩位大爺長發成束衝天起,另外三位爺髡發發型,沒有任何發飾,隨風飄搖,端的是颯爽英姿,英武神氣!


    其他紈絝們也有樣學樣,有的一身錦繡扮相,有的也做軍裝打扮,但無一例外地,都腰裏懸了利刃,彰顯自己的英武之氣。


    蜀漢帝國,好的就是這口!


    蜀漢帝國的氛圍就是這樣,這裏沒有單純的文武之分。就連諸葛亮這個讀書人的楷模,人家的頭銜也是軍師將軍。楊儀等人也一樣,護軍將軍的頭銜少不了。


    成都最好的酒樓被紈絝們包了下來,其他賓客全部驅離,這些人也無話可說。魏氏“五朵金花大破間諜案”的故事,早已經在成都府內被傳揚得家喻戶曉路人皆知。因此,給英雄讓個座,不應該的麽?


    觥籌交錯。


    張明宇端著一碗酒上來,這家夥本來是紈絝群中賣相最好的一個,個頭高挑,唇紅齒白,但現在卻一臉的黑線。


    “五位爺:走一個!”


    張明宇的臉上一點喜慶之色也沒有,說話也甕聲甕氣地,哪裏有一點恭賀的氣息!


    魏氏五位爺哪裏不知道這張明宇的小心思。


    張明宇一向將自己的兄長張翼當做人生楷模來的,一門心思想要找機會在戰陣之上殺敵立功。


    張家本是漢初三傑之一的張良後裔,前漢末年,張家的一支輾轉來到蜀中犍為郡武陽縣定居,繁衍已有三百年之久,也早已經成為土著中的傑出代表。劉璋父子治蜀時期,這張家就是蜀中最大的絲綢大家,豪橫不遑多讓。


    當初,劉備入川,幾乎遭遇到益州土著們的集體抵製。原因很簡單,劉璋父子暗弱,治蜀等於一句空話,真正的蜀地,都是人家這些土著大佬們在治理,那劉焉劉璋父子不過是一個人性圖章罷了,為什麽要你一個真正的梟雄來當家做主?


    所以,劉備入川時,蜀中土著們全部用腳投票。卻獨獨這老張家出了一個敗家子——張翼。


    張翼年紀輕輕,被劉備集團專門征召做了書佐,這本是劉備集團向土著們遞出的一根橄欖枝,誰知道這張翼還真就上了心,私自假傳家主“聖旨”,帶了張家的家丁私兵500人,直接殺奔漢中。劉備如獲至寶,當即將這小將軍任命為趙雲的副將,紮紮實實地參與了漢中之戰中最為知名的“漢水之戰”。


    當時,趙雲與黃忠商議,由黃忠前去曹營截糧,到了約定的時間,黃忠沒有返迴,趙雲前去接應,留下守營寨的,便是這位新鮮出爐的小將軍張翼。


    趙雲挾黃忠返迴,後麵曹操親帥數萬大軍前來,企圖一舉將這背水一戰的漢營將士全部趕到漢水中去喂魚,卻被趙雲來一出單槍匹馬立營門,而身後營門大開,偃旗息鼓,無一兵一卒的假象,頓時將曹操嚇住了。


    後,曹兵退走,趙雲領兵銜尾追殺,大敗曹軍,斬殺過萬。


    此一仗,緊緊跟在趙雲將軍身邊的,便是小將軍張翼,也就是張明宇的兄長。


    張家出了這麽一個妖孽子,一舉將蜀中土著領袖張家推向十分尷尬的境地,人家本來是到處給劉備集團搞破壞的領頭羊,誰知道自己家的嫡長子率領500私兵直接到了前線,與劉備來了一個肩並肩!


    張翼的事跡在刻意地宣傳之下,蜀中人盡皆知。


    其他家族迅速與張家劃清了界限,由此,張氏族群也不得不捏著鼻子,選擇與劉備“肩並肩”。


    當然,張家也因此獲得諸多利益,政治上經濟上,收獲頗豐。


    張翼是弟弟張明宇心目中的楷模,人生榜樣。


    但此次的南中之行,張翼在紈絝群中的表現,連他自己都不滿意,滿以為有機會兄長那樣,抓住機遇脫穎而出,但結果呢,甚至連魏氏三位爺的貢獻也比不上!


    被女人比了下去——這讓張明宇尤其不能忍。


    這一次,大破間諜案,魏氏五位爺的出彩表現,更是讓張明宇羞愧無比。


    大家本都是紈絝圈子裏的一員,政治上,張家的張翼是帝國大力培養的千裏馬萬裏駒;經濟上,張家是犍為郡第一等的絲織大戶,也是蜀漢境內最大的絲織巨匠,豪奢之處,無人可敵。


    但在自己這裏,卻總是難以出頭,這讓張明宇心裏十分難受憋屈。


    “人家魏氏幾位爺,明明隻是女娃,卻破獲如此大案,自己也整天在成都各處晃悠,為什麽那出頭的就不是我張明宇!”


    張明宇性子倔強,做起事情來,往往瘋魔一般地執拗,又因在族內排行老三,也因此被紈絝們稱其“張三瘋”。


    “這碗酒喝了,哥哥我就南下, 不混出個人模狗樣的,老子就不再迴來見你們!”


    別人說這句話,可以不信,但張三瘋子說得出來,他就一定做得出來。


    魏老大很有些不舍,其實更多是擔憂:“你真的,決定了?”


    張明宇點點頭。


    “行,那咱也就不勸你了,但是,”魏三鄭重地看著張明宇,一字一句地說,“我希望你去見見騰哥兒,沒壞處!”


    “我知道。”張明宇舉了舉酒碗,默默喝完,轉身離去。


    張明宇的離去,隻是酒宴上的一個小小插曲,絲毫不影響其他紈絝們的盡情發揮。


    大家輪流上前敬酒,說些吉祥話,有的誠心誠意,有的虛情假意,但總的來說,破獲間諜大案,對於所有人,尤其是成都豪門,都是一件天大的喜事。具體詳情雖然沒有對外公布,但關於地道、圖冊等,卻早已經被各豪門知曉。


    所以,豪門們自發地派人往魏氏侯府送了許多貴重禮品,這心意是實打實的,毫不摻假。


    每個人心裏都有數,人家把你家府邸巨細全部畫圖成冊,斷然不會是為了好玩是吧,即便不認真思量,也都覺得後背涼颼颼的。


    得意的人有五個,失意的人更多。


    當初大家本來都是成都紈絝圈子的一員,魏氏幾位爺之所以有一席之地,不過是仗了其本是女兒身卻自甘紈絝豪放罷了,算是紈絝圈子裏的幾朵奇葩,充其量也就是個點綴花瓶。


    但這幾個月下來,魏氏幾位爺隱隱然有了群體上位者的氣象了。


    南中之行,魏氏三位爺的表現有目共睹,但凡去了南中的,無一不讚譽有加。即便那些沒有去的,也無一不對幾人豎起大拇指。


    而現在,間諜大案的破獲,直接將魏氏推上了風口浪尖。


    如果說張明宇是最失落的那一個,則趙廣就是第二個,無人能比。


    一眾紈絝中,若論尊貴,趙廣排第二,沒人敢稱第一。


    因為他的老爹叫——趙子龍。


    在後世的蜀漢“五虎上將”裏,趙雲無疑是最出彩的那一個,人稱“虎威將軍”。這稱唿源於漢江之戰之後,先帝讚其“子龍一身都是膽”。


    而真正的蜀漢曆史上,並無所謂“五虎上將”一說,蜀漢將軍軍銜大體依照漢製——


    第一等:與三公同級的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開國元勳中,唯張飛任車騎將軍。


    第二等:四鎮(鎮東大將軍鎮西大將軍鎮南大將軍鎮北大將軍,四鎮大將軍之下,設四鎮將軍)。


    第三等:四征(征東大將軍征西大將軍征南大將軍征北大將軍,四征大將軍之下,設四征將軍)。


    第四等:前左右後四將軍。


    再後麵,便是各類雜號將軍如:安漢將軍、興漢將軍、蕩寇將軍、綏軍將軍等。


    其中比較複雜的,則是都護、護軍將軍等;而更複雜的,則是各類軍師將軍,比如,諸葛亮任軍師將軍,卻又淩駕於所有將軍之上。


    趙雲一直都不在最頂級的將軍序列,但若從職位上來看,則趙雲又一直都處於最核心的位置。


    蜀漢軍隊分四府一軍,四個都督府,這個軍,便是中軍,與四府出於相同的地位。趙雲便是中軍護軍將軍,屬於中央直屬軍的編製。


    趙雲曆任中護軍、征南將軍,鎮東將軍,封永昌亭侯


    在蜀漢內部也好,或者說在整個三國政壇也罷,趙雲的大局觀都是出類拔萃的存在,屬於頂尖的那幾人,估計也就孫吳陸遜可以與之相媲美。


    趙雲去世後,長子趙統繼承其爵位,官至虎賁中郎督,行領軍將軍;次子趙廣此時卻還是白丁之身。


    作為趙雲的兒子,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所以,趙廣心中無一日不充滿了上陣殺敵的強烈欲望,隻是年紀尚輕,家中一直不放他出去。


    趙廣就整日在渴望激情夢想與平凡鬱悶的糾葛之中掙紮徘徊。


    上次去到南中,趙廣算是真正體會到了軍陣廝殺的酣暢淋漓快感,但是,一迴到家中,當即被老娘雪藏了起來,再不得外出一步。


    今天,借著給魏氏姊姊恭賀的機會才得以外出,見到這個場麵,心裏的鬱悶更加無以複加。


    “敬了這碗酒,咱就和各位爺說再見!”趙廣舉起酒碗一飲而盡,丟下酒碗,轉身就走。


    張明宇和趙廣的離開,在這熱鬧的人群中,根本就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魏氏幾位爺怎麽也沒有想到,因為她們破獲間諜大案一事,卻引發了諸多蝴蝶效應——張明宇開始了自己的瘋狂冒險之旅,趙廣開始自己的軍旅生涯——皆源於此。


    尚書令公事房。


    費禕笑著對蔣琬道:“說不得,就著這件事兒敲打敲打魏氏,也是理所當然。否則,這往後啊,魏氏遲早要吃大虧。”


    蔣琬指著費禕道:“誰說不是呢。但魏氏的事情,除非你我親自登門,否則,誰去?人家都已經吃了閉門羹,這才交到咱們這裏。”


    費禕道:“好了,好了,您老大動動嘴巴,我去跑斷腿還不行嗎?”


    蔣琬笑了:“被你發現了?”


    “你尾巴一翹,我就知道你……算了,惡心。”


    “你自己那兵部的事情都處理完了?”


    “兵部哪裏有什麽事情?其實要我說,公琰,你沒有發現嗎?現在幾乎是我漢建國以來最好的時代,東南西北中,都出現了很好的跡象,不是嗎?”


    蔣琬沉吟了一下,點點頭,道:“文偉說的是。丞相去世後,我等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但這幾個月過去了,卻忽然發現,咱們仿佛已經度過了當初的那段危機四伏的日子。可咱倆,”他指了指彼此的胸口,“咱倆也沒有做什麽事兒嘛。”


    “對嘍。”費禕笑起來,“我最近也一直在認真思考這些事情,丞相去世到現在,蜀漢發生了許多事情,有好事也有壞事。但最後,基本都轉化為好事。根子在哪裏呢?值得我們好好思考一番,總結一番。”


    “一動不如一靜,斯為真理。”


    “的確如此。魏氏這邊,其實也沒有什麽,幾個女娃娃,跋扈是跋扈了些,但那又怎樣?老魏這多年辛苦付出,算是給娃娃們積了些福報,陰差陽錯地,瞎胡鬧竟然立下如此大功,嘿嘿,想想,不得不開心咧。”


    “文偉,我倒不是不為這幾個娃娃開心,我隻是擔心,由此而後,這些二世子三世子們都因此而更加肆無忌憚,異想天開,立功不成也無所謂,萬一惹禍上身,卻不是將父祖輩多年的犧牲付出毀於一旦!”


    “防患於未然。嗯,在這一點上,公琰你比我思量得更加周到。”費禕端起茶碗,抿了一口,道,“以那李氏的性子,此刻幾個丫頭怕不都已經皮鞭加身了吧。我去看看,這幾個娃娃可是寶貝啊,要不,我去給你蔣家搶一個?”


    “那都是爺,我擔心咱家的兩個小子根本就無福消受咧。”


    蔣琬家教極其嚴厲,堂堂的尚書令府上的兩個兒子出門連一輛牛車都沒有,甚至連一件像樣得體的衣衫也沒有,以至於他們出門,即便亮明了身份,也沒有人相信他們是尚書令大人的兒子。


    蔣琬不是不喜歡魏氏的幾個姑娘,但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人家幾個姑娘到蔣家來,絕對不可能習慣蔣家人這種清貧生活,到時候,要麽蔣家門風變質,要麽魏氏姑娘遭罪,最後,注定是悲劇一場。


    費禕也知道蔣琬的心思,對於這樣的事情,他也無能為力。


    強扭的瓜不甜。


    其實,費禕同樣以廉潔著稱,隻不過有蔣琬這個珠玉在前,就顯不出他來了。


    整個蜀漢政壇,自諸葛亮開始,就形成了這種風氣,甚至到後麵的董允董和薑維等人,皆是如此。


    費禕也不迴自己的府衙內,直接衝外麵叫一聲:“讓主管這個案子的功曹過來,我有話問。另外,派人去南鄭侯府傳話,就說本尚書很快就過去拜訪老夫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星落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倔強的紐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倔強的紐扣並收藏星落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