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看到《平蠻指掌圖》的時候,馬忠第一時間想到的是,魏延南下,是皇帝陛下親自做的局,因為這《平蠻指掌圖》隻存放於成都的宮中,丞相府中留有一份副本。
如果是這樣,一切就都很好解釋了——丞相去世,南中局勢必然糜爛,而皇帝陛下用軍中第一人的老侯爺做局,悄然南下,坐鎮南中,一舉將所有的魑魅魍魎都拿下。
——這簡直就是和自己三人一模一樣的謀劃啊。
《平蠻指掌圖》一直作為國家重寶,放置在丞相府和皇宮內府,若不是皇帝陛下做局,怎麽可能到了魏延手裏?
蔣琬?
不可能!
蔣琬本是文官出身,一直在丞相府任職,很少上到前線,對於其軍事謀劃能力,說實話,還真不放在這幾人的眼裏。
楊儀?
去去去。
此次,楊儀雖然被諸葛丞相選定為托孤人,並且很好地完成了丞相的遺囑,帶領幾萬大軍安然返迴漢中,但要說到兵行險著,與魏延合謀,假戲真做,千裏潛行,直取南中……
楊儀根本就沒有這個本事!
可不是幾位將軍小看了楊儀,而是楊儀以往的工作性質決定了。
他是一個很好的製度製定者,和執行者,更是一個非常傑出的後勤管理大師。
但是,對於戰略謀劃,戰術執行,戰場各處細節的把控……他還真的是個門外漢!
這世界,能文能武的人,看似很多,但真正做到傑出的,又有幾人?
諸葛亮自然是不必說。
孫吳還有個周瑜。
至於魯肅,其實魯肅更傑出的,是國際關係的處理。
有一點就很能明白說明了,魯肅的大都督任上,可有打過什麽仗沒?
馬忠,當初能作為諸葛丞相南中平叛的東路軍的總指揮,那可不是諸葛丞相的病急亂投醫,而是人家憑借實打實的戰略謀劃和戰陣應變能力而得來的。
要知道,當時出征南中的,還有魏延趙雲這樣的老將軍們呢,他們都沒有撈到一路軍總指揮這樣的位置。
而馬忠,卻硬生生地虎口拔牙一般,將一眾老將軍們都擠落神壇。
馬忠的崛起,相對張嶷張翼等年輕人來說,要更晚一些。
夷陵之戰後,馬忠在白帝城見到劉備,劉備深談之下,不由得老懷大慰,興奮地對別人說:“我失去了黃權,卻得到德信,老天爺終究還是公正的啊!”
而張嶷,在這一代年輕的戰將們中間,早已經穩壓幾乎所有人一頭!
張嶷的特點,謀略深沉周密,而在臨陣之際,卻又詭詐多變,善於行險。
並且他的行險,與一般人的行險不同。
別人的行險,像是“弄險”一般,總讓人揪心不已,但張嶷的行險,卻是常態,是血脈裏與生俱來的天性,而且總能在最複雜的狀況下,找到最險卻又最有效的方法來,並且在事後進行複盤的時候,大家還不得不豎起大拇指對他說一聲:“牛逼!”
因為他的選擇,總是最好的那一個。
張嶷弄險,已經成了張氏風格,帶有濃重的張嶷特色,別人學不來,也不敢學。
沈騰現在不在這裏,若他知道張嶷的故事,也會不得不說一句:“天才!”
張嶷和馬忠的搭檔,是一絕。
馬忠做謀劃,張嶷也參與,但在最後執行環節,張嶷擁有絕對的話語權和靈活度,並非對頂頭上司馬忠不尊重,而是在各種預置的因素發生變化後,馬忠給予了張嶷全部的靈活處置權力。
而張翼,與馬忠和張嶷二人相比,更年輕一些,戰績也稍微弱一點,但也是跟隨趙子龍將軍征戰多年的“老同誌”了。
並且,作為益州土著代表之一的張家新生代最傑出的人物,被蜀漢朝堂寄予厚望,期間有幾年,離開軍隊,專門放到各個地方上去曆練,最後,得以出鎮南中,成為新一任的庲降都督。
隻是他來的機會不好——出身本就不是南中人,蜀漢北伐多年沒有成果,整個帝國財政即將破產,一代強權人物諸葛亮即將離世,益州土著們蠢蠢欲動……
這個節骨眼兒上,南中的豪酋們心裏在想什麽,根本就不用猜,用腳後跟都能想得到的……
所以,上任伊始,張翼的步子邁得有點大了,扯到蛋疼,也就可想而知。
這才有了更加老成持重的馬忠將軍接任庲降都督一事發生。
關於老將軍魏延的來訪,三位堪稱傑出的年輕將軍們一時之間,患得患失,憂慮惆悵。
而現在……
假如魏延謀反是真,來賺我南中,而那地圖,是偷盜而來的呢?若說其中有預謀,則也不是不可能的。堂堂的征西大將軍南鄭侯,想要丞相府的一幅地圖,恐怕也不是多大的難事兒吧。
如果是這樣,則南中危矣!
馬忠的額頭上,滲出密密麻麻的汗珠來。
魏延卻依然談笑風生,道一聲:“淡定!都坐下!”
三人盡管心思各異,但還是在魏延的威勢之下,不得不坐下,卻哪一個不是如坐針氈?
“算了,就不和你們打啞謎了!”
魏延長長地歎了一口氣,道:“真是無趣啊,無趣!當年老夫和子龍將軍漢升將軍他們一起時,那種默契感,是再也找不到啦!”
老魏的話裏,有自豪,也有落寞,這一刻,他是真的感覺到自己老了,風風雨雨幾十年,歲月是把殺豬刀,人事凋零,轉瞬間,老一輩,就隻剩下自己了。
“自古美人如名將,不許人間見白頭”,清朝趙豔雪的《悼金夫人》詩,一舉將人間最不堪的兩件事情講述得透徹無比,將軍百戰死不怕,最不堪,便是死在政治之上。
而真實的曆史中,被玩弄而死的武將,比比皆是。
戰國時期四大名將,除了王翦之外,白起、李牧、廉頗,都死於政治事件,而非戰陣之上。
其他,如此者,多不勝數。
隻不過,目前在座的三人,自然沒法完全體會到老將軍的最真切的感受罷了。在於他們,正是大好的年華,無數的功名利祿,等待著他們去攝取。
正所謂“一將成名萬古枯”,都是後人對於前人的感慨,而對於當事人而言,誰會有時間去感慨這個東西!吃多了撐得吧。
老家夥入戲太深,眼睛竟然濕潤了起來。
對麵三人雖然不能完全理解老魏,但聽到他提起子龍將軍,漢升將軍,俱都站立起來,躬身行禮,一句話也不敢說。
是真不知道說什麽才合適。
“坐下,是老夫的傷感寂寞,不是你們的!你們傷感寂寞個什麽勁兒!”
老魏端起茶碗,喝了一口水,平複了一下心情,道:“老夫行的確實是‘金蟬脫殼’之計,但卻不敢犯下‘欺君之罪’,所以,老夫南下,唯一最了解詳情的,就是陛下!這圖冊,也是陛下著人給老夫的。
——這下,你們這些小王八蛋該放心了吧!”
話說到這裏,馬忠等三人再也不敢矜持,再次恭恭敬敬地給老侯爺行了軍人之禮。
“好了,也該給你們介紹下,這幾個小子了。”魏延迴身,向隨他進來的三人招招手,道:“呶——你們,自己和三位將軍見禮吧,老夫我累了,整天和你們這些小王八羔子一起瞎混,著實不易啊!”
那邊,三人連忙向三位將軍行禮:“張遵、李球、黃崇見過三位將軍!”
其實大家本來就不算是很陌生。
蜀漢帝國本就不大,能夠出彩的出挑的年輕人,確實也也很有限,彼此都在成都這塊地兒上折騰時,轉個身,估計都能來一個擦肩而過。
蜀漢第一代人中,以諸葛關張趙馬黃魏等人為首,自然人盡皆知。接下來一代人中,蔣琬楊儀薑維吳懿廖化王平等人,算是帝國翹楚。
而到再接下來的一帶中人,則就是目前匯聚在庲降都督府中的這幾位了。
對於第二第三代核心人物們來說,第一代人物早已經成了傳奇,無論用怎樣的恭敬態度對待他們,都不為過。
但是,也就是在張翼張嶷他們所在的這個時代,蜀漢帝國紈絝群體才開始嶄露頭角,而其中風頭最勁的,則就是眼吧前兒的這幾位“爺”了。
張遵,江湖匪號“包子”,前車騎將軍張飛張翼德的嫡長孫,如果不是他爹張苞死得早,讓叔叔張紹襲了爵位,這張遵就是下一代的侯爺!
即便是這樣,成都依然有許多人遇見了,都自覺叫人家一聲“小侯爺!”
這小子和軍隊裏的人,天然親近,但軍隊裏的將軍們,卻被這小子禍害得不輕,他家那位“夏侯某某”的大名,可都是在軍隊裏放火給燒出來的咧。
一想到著名的“夏侯某某”,誰還敢不對這小子“畢恭畢敬”兼“敬而遠之”。
而且,這小子的姑姑,可是當今的皇後娘娘呢。
李球,前任庲降都督李恢的親侄兒,幾乎算是南中豪門李氏留在成都的人質,更是李氏在成都府的利益代言人!
在這南中,估計這年輕人說一句話,可能比他們這三位將軍都好使!
黃崇,確是尷尬,原鎮北將軍黃權的嫡長子。
見到黃崇,不僅別人尷尬,就連黃崇自己,也是尷尬,不知道說什麽好。因為他的親爹,當年蜀漢先帝時代的鎮北將軍,現在還在曹魏那邊活得風生水起,如那魏文帝一度“出則同車入則同席”。
黃權,不管他是因為什麽原因迫不得已降魏,在軍隊裏,都是不可饒恕的“叛國之徒”!
還是魏延的一句話幫尷尬的雙方都解了圍——“這娃娃不錯,老夫很看好他,這今後啊,都別他喵地糾結在他父親的那點破事兒上麵!”
黃崇的眼淚頓時再也止不住就流了下來,悄悄背轉身,擦拭起來。這可能是蜀漢帝國軍方有史以來,第一次有高層對黃崇,甚至是
對他皇家做出這個明確的、友好的表態。
其實,在於魏延而言,一直對黃氏家族沒有什麽好感,他自己是外來人,是荊州幫最後一杆大旗,而黃家,卻是益州幫的諸多帶頭大哥中的龍頭,雙方本來就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矛盾糾葛,即便彼此沒有直接矛盾,間接的糾葛也是千絲萬縷的存在。
但是沈騰在分手前,卻悄悄對魏延道:“老魏,這黃崇,我十分喜歡,有機會的話,你這老家夥得給他撐撐腰才是。”
魏延這輩子都沒有想到,會有機會去捧那惡心人的黃家的臭腳!但對於沈騰這小子,他是一百個相信,一百個願意。
既然那小子都這樣說了,自己自然要給他這個麵子。
他哪裏知道沈騰那小子是兩世為人,知道這黃崇和李球,以及張遵等人,在真實的曆史上,都是蜀漢亡國前戰死的那一批人。
——那是蜀漢軍人最後的榮光!
——那,更是蜀漢帝國最後的遮羞布!
當他們光榮戰死後,成都方麵當即舉城宣布投降,可憐錦城十萬兵,更無一個是男兒!
所以,老魏今天就借這個機會,將態度明確了,馬忠張嶷張翼等人,也就不再糾結於黃權降魏之事,對於黃崇這個落落寡歡的年輕人,自然會不吝一個笑臉了。
這就是老魏的威信所在。
而其實,這庲降都督府中的三人之中,除了犍為張氏相距較遠外,馬忠和張嶷都是巴郡南充人,與黃氏所在的閬中相距本就不遠,他們這多少代人,可都是吃這閬中黃氏的鹽巴長大的,隻不過他們二人都出身小門小戶,純粹靠自己的努力奮鬥才有了今日,真說起來,卻與那黃氏有著說不清道不明千絲萬縷的關係。
既然話都說到這個份兒上,包子他們三人便也撈到一個位置坐下來,也有一碗茶水喝了。
對於麵前的三位將軍,作為豪門出身的三位年輕人,卻一點也不敢小覷。別看他們在成都府是紈絝,可以整天邁著王八步橫衝直撞,堪稱人擋打人佛擋殺佛的角色,但他們這些人豪橫是豪橫,卻一點也不傻瓜,坐鎮南中平夷城的幾位年輕將軍都是戰場上廝殺出來的漢子,哪裏是他們這些紈絝可以輕視的?
他們的眼神裏,自然就帶有一種尊敬,甚至崇拜、渴望的色彩來。
其實他們這些二代子三代子們,未來進入軍營,成為將軍,甚至為國捐軀殞命沙場,都是必然的。
這是他們的責任。
更是他們的宿命。
隻是因為張遵的特殊身份,目前,還任其在野蠻生長而已。
包子張遵的特殊情況,就不必再贅述了。
李球,卻是南中豪族李氏放在成都府了代表,這是美其名曰的說法,其實類似“家族人質”,這是地方豪族們向朝廷表達忠心的一種方式,更是一種態度。
所以,作為“家族代言”的李球,自然要有作為“人質”的自覺,囂張但不跋扈,橫行但不霸道,該出頭的時候絕不能做縮頭烏龜,該忍讓的時候絕不錙銖必究,豪門的氣度要有,家族的利益要爭,豪門的氣派要足,大族的規矩要懂,豪門的關係要維護,家族的生意門路要拓展……
說實在話,做“人質”也好,做“代言”也罷,需要的可不僅僅是勇氣,骨氣,犧牲精神,更是一種技術活,一個事情處理不好,自己的性命都有可能不保,甚而讓整個家族受到無妄之災,更是分分鍾的事情。
李球,年紀輕輕,卻做得非常出色,甚至遠遠超出黃氏族人的預期。
要說,人家是就有這個天分。
所以,年紀輕輕的李球,人稱“李七郎”,現在在南中李氏族人中,已經是下一代最傑出的才俊了。
在成都府,年輕一代的紈絝們中間,但凡消費場合,“埋單七郎”的名聲更是如雷貫耳。除非特別特殊場合,否則,消費之後,隻要提一句:“自有我球哥來埋單”,或者“七郎會來埋單”雲雲,都能脫身走人。
而黃崇呢,就不說了,先帝爺都照顧有加的黃權之子,大家也就不好說什麽了。
而今天,尊貴如張遵、李球、黃崇這樣的士家子,都跟隨著老侯爺來到南中,由此一來,先前所有對老侯爺的猜忌,都該拋棄才是。
魏延招唿所有人都圍攏過來,興奮地搓著雙手,擠眉弄眼神秘兮兮地問道:“小子們,說說,這棋局,下的有多大?看看能網住什麽樣的大魚……”
老家夥一邊說著,一邊肆無忌憚地擦了擦胡子,好像流了口水一般,哪裏還有一丁點征西大將軍南鄭侯爺的形象,完全像個老潑皮。
隻是,在座的,一個個都在心裏嘻嘻地笑,卻誰也沒有那個膽子說出口罷了。
庲降都督府中,一片熱烈祥和的氛圍,蕩漾開來……
如果是這樣,一切就都很好解釋了——丞相去世,南中局勢必然糜爛,而皇帝陛下用軍中第一人的老侯爺做局,悄然南下,坐鎮南中,一舉將所有的魑魅魍魎都拿下。
——這簡直就是和自己三人一模一樣的謀劃啊。
《平蠻指掌圖》一直作為國家重寶,放置在丞相府和皇宮內府,若不是皇帝陛下做局,怎麽可能到了魏延手裏?
蔣琬?
不可能!
蔣琬本是文官出身,一直在丞相府任職,很少上到前線,對於其軍事謀劃能力,說實話,還真不放在這幾人的眼裏。
楊儀?
去去去。
此次,楊儀雖然被諸葛丞相選定為托孤人,並且很好地完成了丞相的遺囑,帶領幾萬大軍安然返迴漢中,但要說到兵行險著,與魏延合謀,假戲真做,千裏潛行,直取南中……
楊儀根本就沒有這個本事!
可不是幾位將軍小看了楊儀,而是楊儀以往的工作性質決定了。
他是一個很好的製度製定者,和執行者,更是一個非常傑出的後勤管理大師。
但是,對於戰略謀劃,戰術執行,戰場各處細節的把控……他還真的是個門外漢!
這世界,能文能武的人,看似很多,但真正做到傑出的,又有幾人?
諸葛亮自然是不必說。
孫吳還有個周瑜。
至於魯肅,其實魯肅更傑出的,是國際關係的處理。
有一點就很能明白說明了,魯肅的大都督任上,可有打過什麽仗沒?
馬忠,當初能作為諸葛丞相南中平叛的東路軍的總指揮,那可不是諸葛丞相的病急亂投醫,而是人家憑借實打實的戰略謀劃和戰陣應變能力而得來的。
要知道,當時出征南中的,還有魏延趙雲這樣的老將軍們呢,他們都沒有撈到一路軍總指揮這樣的位置。
而馬忠,卻硬生生地虎口拔牙一般,將一眾老將軍們都擠落神壇。
馬忠的崛起,相對張嶷張翼等年輕人來說,要更晚一些。
夷陵之戰後,馬忠在白帝城見到劉備,劉備深談之下,不由得老懷大慰,興奮地對別人說:“我失去了黃權,卻得到德信,老天爺終究還是公正的啊!”
而張嶷,在這一代年輕的戰將們中間,早已經穩壓幾乎所有人一頭!
張嶷的特點,謀略深沉周密,而在臨陣之際,卻又詭詐多變,善於行險。
並且他的行險,與一般人的行險不同。
別人的行險,像是“弄險”一般,總讓人揪心不已,但張嶷的行險,卻是常態,是血脈裏與生俱來的天性,而且總能在最複雜的狀況下,找到最險卻又最有效的方法來,並且在事後進行複盤的時候,大家還不得不豎起大拇指對他說一聲:“牛逼!”
因為他的選擇,總是最好的那一個。
張嶷弄險,已經成了張氏風格,帶有濃重的張嶷特色,別人學不來,也不敢學。
沈騰現在不在這裏,若他知道張嶷的故事,也會不得不說一句:“天才!”
張嶷和馬忠的搭檔,是一絕。
馬忠做謀劃,張嶷也參與,但在最後執行環節,張嶷擁有絕對的話語權和靈活度,並非對頂頭上司馬忠不尊重,而是在各種預置的因素發生變化後,馬忠給予了張嶷全部的靈活處置權力。
而張翼,與馬忠和張嶷二人相比,更年輕一些,戰績也稍微弱一點,但也是跟隨趙子龍將軍征戰多年的“老同誌”了。
並且,作為益州土著代表之一的張家新生代最傑出的人物,被蜀漢朝堂寄予厚望,期間有幾年,離開軍隊,專門放到各個地方上去曆練,最後,得以出鎮南中,成為新一任的庲降都督。
隻是他來的機會不好——出身本就不是南中人,蜀漢北伐多年沒有成果,整個帝國財政即將破產,一代強權人物諸葛亮即將離世,益州土著們蠢蠢欲動……
這個節骨眼兒上,南中的豪酋們心裏在想什麽,根本就不用猜,用腳後跟都能想得到的……
所以,上任伊始,張翼的步子邁得有點大了,扯到蛋疼,也就可想而知。
這才有了更加老成持重的馬忠將軍接任庲降都督一事發生。
關於老將軍魏延的來訪,三位堪稱傑出的年輕將軍們一時之間,患得患失,憂慮惆悵。
而現在……
假如魏延謀反是真,來賺我南中,而那地圖,是偷盜而來的呢?若說其中有預謀,則也不是不可能的。堂堂的征西大將軍南鄭侯,想要丞相府的一幅地圖,恐怕也不是多大的難事兒吧。
如果是這樣,則南中危矣!
馬忠的額頭上,滲出密密麻麻的汗珠來。
魏延卻依然談笑風生,道一聲:“淡定!都坐下!”
三人盡管心思各異,但還是在魏延的威勢之下,不得不坐下,卻哪一個不是如坐針氈?
“算了,就不和你們打啞謎了!”
魏延長長地歎了一口氣,道:“真是無趣啊,無趣!當年老夫和子龍將軍漢升將軍他們一起時,那種默契感,是再也找不到啦!”
老魏的話裏,有自豪,也有落寞,這一刻,他是真的感覺到自己老了,風風雨雨幾十年,歲月是把殺豬刀,人事凋零,轉瞬間,老一輩,就隻剩下自己了。
“自古美人如名將,不許人間見白頭”,清朝趙豔雪的《悼金夫人》詩,一舉將人間最不堪的兩件事情講述得透徹無比,將軍百戰死不怕,最不堪,便是死在政治之上。
而真實的曆史中,被玩弄而死的武將,比比皆是。
戰國時期四大名將,除了王翦之外,白起、李牧、廉頗,都死於政治事件,而非戰陣之上。
其他,如此者,多不勝數。
隻不過,目前在座的三人,自然沒法完全體會到老將軍的最真切的感受罷了。在於他們,正是大好的年華,無數的功名利祿,等待著他們去攝取。
正所謂“一將成名萬古枯”,都是後人對於前人的感慨,而對於當事人而言,誰會有時間去感慨這個東西!吃多了撐得吧。
老家夥入戲太深,眼睛竟然濕潤了起來。
對麵三人雖然不能完全理解老魏,但聽到他提起子龍將軍,漢升將軍,俱都站立起來,躬身行禮,一句話也不敢說。
是真不知道說什麽才合適。
“坐下,是老夫的傷感寂寞,不是你們的!你們傷感寂寞個什麽勁兒!”
老魏端起茶碗,喝了一口水,平複了一下心情,道:“老夫行的確實是‘金蟬脫殼’之計,但卻不敢犯下‘欺君之罪’,所以,老夫南下,唯一最了解詳情的,就是陛下!這圖冊,也是陛下著人給老夫的。
——這下,你們這些小王八蛋該放心了吧!”
話說到這裏,馬忠等三人再也不敢矜持,再次恭恭敬敬地給老侯爺行了軍人之禮。
“好了,也該給你們介紹下,這幾個小子了。”魏延迴身,向隨他進來的三人招招手,道:“呶——你們,自己和三位將軍見禮吧,老夫我累了,整天和你們這些小王八羔子一起瞎混,著實不易啊!”
那邊,三人連忙向三位將軍行禮:“張遵、李球、黃崇見過三位將軍!”
其實大家本來就不算是很陌生。
蜀漢帝國本就不大,能夠出彩的出挑的年輕人,確實也也很有限,彼此都在成都這塊地兒上折騰時,轉個身,估計都能來一個擦肩而過。
蜀漢第一代人中,以諸葛關張趙馬黃魏等人為首,自然人盡皆知。接下來一代人中,蔣琬楊儀薑維吳懿廖化王平等人,算是帝國翹楚。
而到再接下來的一帶中人,則就是目前匯聚在庲降都督府中的這幾位了。
對於第二第三代核心人物們來說,第一代人物早已經成了傳奇,無論用怎樣的恭敬態度對待他們,都不為過。
但是,也就是在張翼張嶷他們所在的這個時代,蜀漢帝國紈絝群體才開始嶄露頭角,而其中風頭最勁的,則就是眼吧前兒的這幾位“爺”了。
張遵,江湖匪號“包子”,前車騎將軍張飛張翼德的嫡長孫,如果不是他爹張苞死得早,讓叔叔張紹襲了爵位,這張遵就是下一代的侯爺!
即便是這樣,成都依然有許多人遇見了,都自覺叫人家一聲“小侯爺!”
這小子和軍隊裏的人,天然親近,但軍隊裏的將軍們,卻被這小子禍害得不輕,他家那位“夏侯某某”的大名,可都是在軍隊裏放火給燒出來的咧。
一想到著名的“夏侯某某”,誰還敢不對這小子“畢恭畢敬”兼“敬而遠之”。
而且,這小子的姑姑,可是當今的皇後娘娘呢。
李球,前任庲降都督李恢的親侄兒,幾乎算是南中豪門李氏留在成都的人質,更是李氏在成都府的利益代言人!
在這南中,估計這年輕人說一句話,可能比他們這三位將軍都好使!
黃崇,確是尷尬,原鎮北將軍黃權的嫡長子。
見到黃崇,不僅別人尷尬,就連黃崇自己,也是尷尬,不知道說什麽好。因為他的親爹,當年蜀漢先帝時代的鎮北將軍,現在還在曹魏那邊活得風生水起,如那魏文帝一度“出則同車入則同席”。
黃權,不管他是因為什麽原因迫不得已降魏,在軍隊裏,都是不可饒恕的“叛國之徒”!
還是魏延的一句話幫尷尬的雙方都解了圍——“這娃娃不錯,老夫很看好他,這今後啊,都別他喵地糾結在他父親的那點破事兒上麵!”
黃崇的眼淚頓時再也止不住就流了下來,悄悄背轉身,擦拭起來。這可能是蜀漢帝國軍方有史以來,第一次有高層對黃崇,甚至是
對他皇家做出這個明確的、友好的表態。
其實,在於魏延而言,一直對黃氏家族沒有什麽好感,他自己是外來人,是荊州幫最後一杆大旗,而黃家,卻是益州幫的諸多帶頭大哥中的龍頭,雙方本來就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矛盾糾葛,即便彼此沒有直接矛盾,間接的糾葛也是千絲萬縷的存在。
但是沈騰在分手前,卻悄悄對魏延道:“老魏,這黃崇,我十分喜歡,有機會的話,你這老家夥得給他撐撐腰才是。”
魏延這輩子都沒有想到,會有機會去捧那惡心人的黃家的臭腳!但對於沈騰這小子,他是一百個相信,一百個願意。
既然那小子都這樣說了,自己自然要給他這個麵子。
他哪裏知道沈騰那小子是兩世為人,知道這黃崇和李球,以及張遵等人,在真實的曆史上,都是蜀漢亡國前戰死的那一批人。
——那是蜀漢軍人最後的榮光!
——那,更是蜀漢帝國最後的遮羞布!
當他們光榮戰死後,成都方麵當即舉城宣布投降,可憐錦城十萬兵,更無一個是男兒!
所以,老魏今天就借這個機會,將態度明確了,馬忠張嶷張翼等人,也就不再糾結於黃權降魏之事,對於黃崇這個落落寡歡的年輕人,自然會不吝一個笑臉了。
這就是老魏的威信所在。
而其實,這庲降都督府中的三人之中,除了犍為張氏相距較遠外,馬忠和張嶷都是巴郡南充人,與黃氏所在的閬中相距本就不遠,他們這多少代人,可都是吃這閬中黃氏的鹽巴長大的,隻不過他們二人都出身小門小戶,純粹靠自己的努力奮鬥才有了今日,真說起來,卻與那黃氏有著說不清道不明千絲萬縷的關係。
既然話都說到這個份兒上,包子他們三人便也撈到一個位置坐下來,也有一碗茶水喝了。
對於麵前的三位將軍,作為豪門出身的三位年輕人,卻一點也不敢小覷。別看他們在成都府是紈絝,可以整天邁著王八步橫衝直撞,堪稱人擋打人佛擋殺佛的角色,但他們這些人豪橫是豪橫,卻一點也不傻瓜,坐鎮南中平夷城的幾位年輕將軍都是戰場上廝殺出來的漢子,哪裏是他們這些紈絝可以輕視的?
他們的眼神裏,自然就帶有一種尊敬,甚至崇拜、渴望的色彩來。
其實他們這些二代子三代子們,未來進入軍營,成為將軍,甚至為國捐軀殞命沙場,都是必然的。
這是他們的責任。
更是他們的宿命。
隻是因為張遵的特殊身份,目前,還任其在野蠻生長而已。
包子張遵的特殊情況,就不必再贅述了。
李球,卻是南中豪族李氏放在成都府了代表,這是美其名曰的說法,其實類似“家族人質”,這是地方豪族們向朝廷表達忠心的一種方式,更是一種態度。
所以,作為“家族代言”的李球,自然要有作為“人質”的自覺,囂張但不跋扈,橫行但不霸道,該出頭的時候絕不能做縮頭烏龜,該忍讓的時候絕不錙銖必究,豪門的氣度要有,家族的利益要爭,豪門的氣派要足,大族的規矩要懂,豪門的關係要維護,家族的生意門路要拓展……
說實在話,做“人質”也好,做“代言”也罷,需要的可不僅僅是勇氣,骨氣,犧牲精神,更是一種技術活,一個事情處理不好,自己的性命都有可能不保,甚而讓整個家族受到無妄之災,更是分分鍾的事情。
李球,年紀輕輕,卻做得非常出色,甚至遠遠超出黃氏族人的預期。
要說,人家是就有這個天分。
所以,年紀輕輕的李球,人稱“李七郎”,現在在南中李氏族人中,已經是下一代最傑出的才俊了。
在成都府,年輕一代的紈絝們中間,但凡消費場合,“埋單七郎”的名聲更是如雷貫耳。除非特別特殊場合,否則,消費之後,隻要提一句:“自有我球哥來埋單”,或者“七郎會來埋單”雲雲,都能脫身走人。
而黃崇呢,就不說了,先帝爺都照顧有加的黃權之子,大家也就不好說什麽了。
而今天,尊貴如張遵、李球、黃崇這樣的士家子,都跟隨著老侯爺來到南中,由此一來,先前所有對老侯爺的猜忌,都該拋棄才是。
魏延招唿所有人都圍攏過來,興奮地搓著雙手,擠眉弄眼神秘兮兮地問道:“小子們,說說,這棋局,下的有多大?看看能網住什麽樣的大魚……”
老家夥一邊說著,一邊肆無忌憚地擦了擦胡子,好像流了口水一般,哪裏還有一丁點征西大將軍南鄭侯爺的形象,完全像個老潑皮。
隻是,在座的,一個個都在心裏嘻嘻地笑,卻誰也沒有那個膽子說出口罷了。
庲降都督府中,一片熱烈祥和的氛圍,蕩漾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