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騰現在才鬧明白,魏黑子這家夥看起來傻大個兒一個,光長身子不長腦子,其實人家精明著呢,攛掇著讓將主自己來麵對一群誰也惹不起的紈絝和自己家三位“爺”,自己有多遠就躲多遠。
沈騰這邊胡思亂想著,哪裏知道其實大家的目光基本上都一直在他身上打轉。
魏家那三個如花似玉的大姑娘,同樣如此,眼神兒幾乎就沒有離開過他。
這可以理解。
沈騰本來就長的高大健壯,相貌說不上十分英俊吧,不出彩,但也絕不算拿不出手的那種,屬於很皮實,很耐看的那種。
更因為沈騰來自後世,身上有一種這個時代的年輕人身上難得的淡然氣質。
而氣質這東西,本就是個虛無的概念,說不清楚道不明白,更學不會。沈騰的這種氣質,讓他無論麵對什麽樣的人,都顯得從容不迫,氣定神閑,遊刃有餘。
更因為曾經的特種兵經曆,讓他的精氣神裏無一不透露出一股子昂揚自得的英武之氣。
正因為如此,沈騰和魏延之間的關係就顯得很是奇特。
他對魏延,既有對於一代帝國締造者們的尊重,也有對命運不公者的悲憫情懷,更有知心朋友一般的理解和支持,還有一種情愫,是他難以言說的,就是對於老魏,他內心深處有一種天然的親近感,貌似父子之情的那種情結。
這情結讓他很享受,甚至可以說有些自覺地陷入其中難以自拔。
雖然他嘴巴上總是“老魏老魏”“挨千刀的”胡亂叫著,還總是說要“遠離老魏”之類的話,但內心深處,他舍不得。
他也常常想,假如自己就是這個時代的人,有沒有機會比魏延他們做的更多更好?
答案是否定的。
每一次,都是否定的。
他沒有魏延他們那麽純粹,沒有魏延那種對先帝劉備那麽純粹的崇拜與癡迷,更沒有魏延那樣為了一個不明了的未來舍生忘死奉獻一生的精神。
魏延,即便在群星閃耀的三國時代戰神們之中,也是少有的具備宏偉大局觀的人,這一點,甚至可以說,他遠超關羽、張飛,遠超黃忠、馬超,唯一可以和他並肩的,整個蜀漢,恐怕就隻有常勝將軍趙子龍!
但是,很遺憾,論資曆,他比不過關羽張飛,也比不過趙雲。論奉獻,他比不過黃忠。論名氣,在這幾人麵前,他魏延隻是一個小弟弟。
而當他好不容易熬成大哥大的時候,最信任他的先主劉備的時代已經過去了,蜀漢帝國來到諸葛亮時代。
而諸葛亮對於年輕人的喜愛,則是毫無保留的。
他著力培養蜀漢下一代,首先選擇的是關興張苞這些人。
在諸葛亮的布局裏,魏延的價值,隻是給這些年輕人保駕護航的。
你是長輩,你不需要再去證明什麽,蜀漢未來更需要這些年輕人快點成長起來。
偶爾,做一做救火隊員,也是魏延的職責之一。
也就是說,其實,從諸葛亮時代開始,魏延就已經“被犧牲”了。
確切地說,魏延是一個純粹的人。
這樣的人,往往也是一個愛較真的人。
所以,他和諸葛亮之間發生了諸多矛盾分歧,但這些矛盾分歧都是關於北伐戰略方麵的矛盾,無關私人情感。
有些矛盾分歧卻恰好證明了魏延戰略眼光的高超。
比如,第一次北伐期間,關於戰略要地街亭的守衛人選問題,魏延主動要求自己去,但諸葛亮最後選擇了馬謖。
結果,就不多說了。
而有些矛盾分歧卻很難說明誰對誰錯。
比如魏延那個最著名的,但卻胎死腹中的“子午穀奇謀”。
而恰恰正是因為這個沒有結果的謀略,讓一向較真的魏延耿耿於懷。
“子午穀奇謀”隻是戰術問題,說到底,諸葛亮和魏延之間最大的分歧,其實還是北伐路線的選擇,以及戰爭與政治的契合度問題
諸葛亮每一次選擇的都是先“出祁山,占隴西,居高臨下戰關中,最後圍長安城”的路線。
簡單點說,就是“先隴西後關中”。
而魏延則認為西線隻能是虛晃一槍,你即便占據了隴西又如何?人家曹魏就重兵屯於長安堅城,任你在隴西折騰,最後,你還能如何?
注定是竹籃打水一場空的結局。
與其這樣,還不如直接把眼光聚焦到長安城上。
拿下長安,占據關中,還怕那隴西不俯首帖耳?
諸葛亮一直沒有同意魏延的戰略戰術選擇。
結果是怎樣的呢?
結果就是諸葛亮五出祁山,占隴西,最後,都功虧一簣,無功而返,甚至連長安城的城牆影子都沒有看到過。
最後一次,已經到了渭水河邊,但直到諸葛亮累死在五丈原,同樣沒有看見長安城牆的影子。
作為後世人,一想到《三國演義》,一想到《三國誌》,一想到這個風雲際會的時代,第一撥被想到的人中,絕對沒有魏延。
甚至,當你想到魏延的時候,幾乎都是當做一個笑料來記憶的——“腦後反骨”這樣的事情,沈騰相信偉大睿智如諸葛亮者,絕對不可能說出這樣的話來。
這樣的話一旦說出口,就等於把一個人的終生都否定了。
他沒有說,不代表他不能做。
先帝時代的魏延,是一方大員中表現最為出彩的。
但在諸葛亮時代,魏延看似爵位級別不斷上升,但手裏的兵權卻被剝奪得一幹二淨,成了一個最著名的打醬油的角色。
若非心裏淤積了太多的怨氣,他也不至於總是和楊儀一個文人過不去。
魏延的高光時刻並不是他敗郭淮破曹真,而是他安坐漢中太守那幾年,將漢中打造得銅牆鐵壁一般,讓曹魏根本不敢來犯!
也正是因為魏延在北方的固守,打造的固若金湯的漢中防線,才使得劉備敢於在東麵發動夷陵之戰。
——這就是底氣!
……
吃,喝,吹牛,打屁……無論哪個時代,這樣的時間總是過得很快。
很多年輕人都已經有些醉意了,但因為有魏延在這裏,卻也不敢過於放肆。
紈絝們的護衛家將們自成一群,在另外一邊吃喝著。
倒是魏延家的三個姑娘悄悄指指點點地和老魏說著什麽。
老魏被幾個不聽話的丫頭攪得豹肉沒吃多少,豹子腿已經被仨丫頭偷吃光了,酒卻是喝了不少,舌頭都快捋不直了。
他衝著沈騰招招手,嚷道:“小子,過來正式認識認識,這是三花四花五花,這是沈騰,你們叫騰哥兒……”
“咦——難聽死了,叫三爺四爺五爺!”
老魏也懶得和姑娘們較真兒,起身要去旁邊僻靜處放水。
老家夥前前後後都已經放了三次水了。
幾個姑娘卻兀自和老爹開著玩笑,拉著老魏不撒手,要和老爹拚酒。
“這奇葩的父女!”沈騰不禁一陣好笑。
漢朝時代的女人,是真的很開放。
甚至可以說,他們的開放,遠遠超出人們的想象,縱馬狂奔,縱酒放歌,那都是小事兒一樁。
老魏好不容易擺脫了姑娘們的糾纏,搖搖晃晃地向外走去,魏黑子和包子連忙跑過來,一邊一個攙扶著他走遠了。
沈騰也準備去放一下水。
這個時代的酒水,說實在話,真的很難對沈騰造成傷害。
在後世,他這樣的年輕人,喝酒必喝高度酒,低於43度的,誰喝呀。
當然,夜場裏,啤酒除外。
而蜀漢時代的酒水,卻是真正的不折不扣的“酒釀”,度數也就相當於後世的啤酒,度數低的,7、8度的樣子吧,度數高的,也就12度左右。
喝啤酒,在後世的年輕人,不叫“喝”,叫“吹”,都是以“箱”為單位的。
為什麽會是這樣的呢?
很簡單,蒸餾白酒的方法還沒有被發明出來。
也許已經出來了,但遠遠沒有普及。
老曹的那句詩“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最後成了白酒出現的符號,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但這幾天下來,沈騰喝到的,盡是些酒釀一般的東西。
而在後世,白酒的釀製方法,幾乎是公開的秘密,尤其是西南地區,重慶以及雲南貴州等地,鄉鎮上多的是小鍋爐,老百姓自己挑了高粱過去蒸酒,幾乎家家都儲存至少幾百斤糧食酒,請客之時,更是以用自己家的蒸酒為榮。
白酒的釀製,關鍵在酒曲。
而白酒,可不僅僅是用來喝的,還可以醫用消毒。
比如,沈騰肩膀上被豹子撓了一下,傷口處如果有高度白酒清洗的話,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感染。
這個時代的創傷藥裏,鬼才知道都有什麽成份。
沈騰能感覺到軍醫給自己上的金瘡藥裏,貌似有熟石灰的成份,否則不至於傷口處火辣辣的痛,並且皮膚幹燥得厲害。
當然,止血的效果,那也是賊拉的好。
而且,這個時代也沒有傷口縫合的習慣,軍醫就是將破裂的肌肉強行擠壓在一起,上藥包紮。
沈騰可以理解他們,因為沒有消毒條件的話,縫合手術,可能就是再次感染的根源所在。
“如果給老子一個機會,迴去就將真正的白酒給整出來,別的不想了,就做一個三國時代的白酒大王吧!”
沈騰正胡思亂想著,準備起身隨著老魏的方向過去放水。
這酒已經喝了兩囊了,隻是覺得肚子脹得慌,卻一點醉意也沒有。
就在這時候,魏延家的三朵花一人拎著一個酒囊就過來了,一起衝沈騰做了一個拱手禮,嘴裏說著“騰哥兒,老魏說你很厲害,比比?”
一邊說,一邊舉起酒囊要和沈騰拚酒了。
沈騰也真是醉了。
他的印象中,中國漢唐時代的女子確實大膽潑辣開放,但他真的沒有想到,竟然大膽潑辣開放到如此地步——在老爹的軍營之中,公然拎著酒囊和男人拚酒!
老魏不來,自己肯定難以脫身,沒辦法,沈騰隻好轉身應戰。
他舉起酒囊,晃一晃,裏麵傳出“咣當咣當”的聲音來,估計還不少,爽朗地大笑一聲,道:“三位美女小姐姐,怎麽喝?單挑,還是群毆?”
沒想到沈騰輕描淡寫地一句“小姐姐”,卻將三姐妹逗的十分開心,因為別人很難這樣直接稱唿她們,她們真正的名字是那該死的“魏三花魏四花魏五花”!
“單挑”“群毆”這虎狼之詞又足夠非常新鮮,幾位小爺的感覺,那叫一個酸爽勁爆!
五朵金花自己平常互相之間的稱唿也不外乎“該死的魏二”“該死的魏老五”之類的,今天,被打豹英雄騰哥兒主動稱唿了“小姐姐”,三人頓時便眉開眼笑,隻見牙不見眼的。
風景這邊獨好。
從三個年紀上講,她們和包子他們差不多,魏五還小幾歲,讓人家叫她們為“爺”,那是因為包子那批人吃了她們無數的拳腳和酒肉之後,才會偶爾改口一下,權做應付的。
更多的時候,是叫她們的本名,故意惡心她們。
今天,騰哥兒的一句“小姐姐”,讓她們開懷不已。
魏三嚷一聲:“哪有怎麽喝?就是一直喝!”
魏四也不甘示弱地說道:“隻要喝不死就往死裏喝!”
魏五跟了一句:“倒下的,不是好男兒!”
魏五的話,差點沒把沈騰給氣笑了。
這句話顯得隻是針對自己的,人家無論倒下還是躺下,都不是男兒。
但沈騰才不會計較這其中的小九九。
四人頓時就對著“吹”了起來。
看著這三姐妹舉著酒囊狂飲的模樣,沈騰不禁為老魏頭疼不已。
再一想,人家老魏都不頭疼,他這算操的是哪門子的心呦,純屬於吃鹹蘿卜操淡心不是?
繼而又想,要是老子將白酒給整出來,說不定還能將這三姐妹打造成這個時代的網紅女呢。
無論哪個時代,女子要麽不端杯,要麽不停杯。
不端杯的女子滿世界都是,但不停杯的女子,沈騰同樣遇到過幾個,是真的不知醉的那種。
那個世界的他曾經遇到過一個女子叫做皮文麗的,重慶江津人,稱自己小時候,家隔壁就是酒廠,沒事兒偷著跑進去玩兒,玩兒玩兒就喝了些頭道酒,然後就趴在酒糟堆上睡著了,滿村的人找,打著燈籠火把折騰到半夜,才在酒廠裏找到她,醉的一塌糊塗,睡得一塌糊塗。
這樣的環境裏長大的女子,真的是“不停杯”,“不知醉”。
沈騰還是高看了魏三魏四魏五仨。
老魏的一潑尿沒撒完,自己家的三個姑娘已經被沈騰給灌得暈暈乎乎了。
不過,沈騰幾乎沒有做什麽事兒,都是人家自己主動灌自己的。
估計老魏在這裏,她們沒有機會放開喝,等老魏去放水,就趕緊抓緊時機喝上了。
等老魏搖搖晃晃地走迴來的時候,發現奇葩的一幕場景——
沈騰站在中央,手裏拎著一個酒囊,一副手足無措的樣子,三個姑娘有兩個趴在他兩邊肩膀上,疼得沈騰呲牙咧嘴的,卻也脫身不得;另外一個姑娘正在場地中央打醉拳,其實是站立不穩,左一下右一下,搖搖晃晃,還好,總是在將將倒地之前,身子又歪到了另外一邊去。
就這,手裏拎著的那個酒囊,卻抓得死死的。
黃崇趙廣等人興致勃勃地嗷嗷叫著,假如不是在老魏的地盤上,估計也都下場一起狂歡去了。
站都站不穩的,權當做是舞蹈的,正是魏三花,她一邊晃悠著,一邊結結巴巴地:“老弟兒,衝著你和我家老魏關係不錯,你這個老弟我收了。這樣吧……以後,你就跟著我三爺混……混……誰敢惹你,給你三爺說,我替你削他……老魏不是個東西……竟然把你藏起來……不告訴我……”
魏延的酒意頓時就醒了。
他是被自己家姑娘硬生生地給氣醒的。
他掙脫了魏黑子和包黑子的攙扶,虎步上前,一把揪住沈騰的後背衣襟,大吼一聲:“好小子,趁著我老魏放水的功夫,就來禍害我家姑娘是吧,說,喜歡哪一個?”
魏延的話將沈騰嚇了一跳。
別說是沈騰了,所有聽到這句話的人,哪一個不被他的話嚇得沒差點噴出一口老血來。
沈騰傻愣愣地看看魏延,又看看那三個姑娘,狡黠地一笑,指著魏延道:“老魏,你還是不是人啊——”
魏延又是“哈哈哈”三聲大笑。
周圍的笑聲頓時再也抑製不住了。
沈騰這邊胡思亂想著,哪裏知道其實大家的目光基本上都一直在他身上打轉。
魏家那三個如花似玉的大姑娘,同樣如此,眼神兒幾乎就沒有離開過他。
這可以理解。
沈騰本來就長的高大健壯,相貌說不上十分英俊吧,不出彩,但也絕不算拿不出手的那種,屬於很皮實,很耐看的那種。
更因為沈騰來自後世,身上有一種這個時代的年輕人身上難得的淡然氣質。
而氣質這東西,本就是個虛無的概念,說不清楚道不明白,更學不會。沈騰的這種氣質,讓他無論麵對什麽樣的人,都顯得從容不迫,氣定神閑,遊刃有餘。
更因為曾經的特種兵經曆,讓他的精氣神裏無一不透露出一股子昂揚自得的英武之氣。
正因為如此,沈騰和魏延之間的關係就顯得很是奇特。
他對魏延,既有對於一代帝國締造者們的尊重,也有對命運不公者的悲憫情懷,更有知心朋友一般的理解和支持,還有一種情愫,是他難以言說的,就是對於老魏,他內心深處有一種天然的親近感,貌似父子之情的那種情結。
這情結讓他很享受,甚至可以說有些自覺地陷入其中難以自拔。
雖然他嘴巴上總是“老魏老魏”“挨千刀的”胡亂叫著,還總是說要“遠離老魏”之類的話,但內心深處,他舍不得。
他也常常想,假如自己就是這個時代的人,有沒有機會比魏延他們做的更多更好?
答案是否定的。
每一次,都是否定的。
他沒有魏延他們那麽純粹,沒有魏延那種對先帝劉備那麽純粹的崇拜與癡迷,更沒有魏延那樣為了一個不明了的未來舍生忘死奉獻一生的精神。
魏延,即便在群星閃耀的三國時代戰神們之中,也是少有的具備宏偉大局觀的人,這一點,甚至可以說,他遠超關羽、張飛,遠超黃忠、馬超,唯一可以和他並肩的,整個蜀漢,恐怕就隻有常勝將軍趙子龍!
但是,很遺憾,論資曆,他比不過關羽張飛,也比不過趙雲。論奉獻,他比不過黃忠。論名氣,在這幾人麵前,他魏延隻是一個小弟弟。
而當他好不容易熬成大哥大的時候,最信任他的先主劉備的時代已經過去了,蜀漢帝國來到諸葛亮時代。
而諸葛亮對於年輕人的喜愛,則是毫無保留的。
他著力培養蜀漢下一代,首先選擇的是關興張苞這些人。
在諸葛亮的布局裏,魏延的價值,隻是給這些年輕人保駕護航的。
你是長輩,你不需要再去證明什麽,蜀漢未來更需要這些年輕人快點成長起來。
偶爾,做一做救火隊員,也是魏延的職責之一。
也就是說,其實,從諸葛亮時代開始,魏延就已經“被犧牲”了。
確切地說,魏延是一個純粹的人。
這樣的人,往往也是一個愛較真的人。
所以,他和諸葛亮之間發生了諸多矛盾分歧,但這些矛盾分歧都是關於北伐戰略方麵的矛盾,無關私人情感。
有些矛盾分歧卻恰好證明了魏延戰略眼光的高超。
比如,第一次北伐期間,關於戰略要地街亭的守衛人選問題,魏延主動要求自己去,但諸葛亮最後選擇了馬謖。
結果,就不多說了。
而有些矛盾分歧卻很難說明誰對誰錯。
比如魏延那個最著名的,但卻胎死腹中的“子午穀奇謀”。
而恰恰正是因為這個沒有結果的謀略,讓一向較真的魏延耿耿於懷。
“子午穀奇謀”隻是戰術問題,說到底,諸葛亮和魏延之間最大的分歧,其實還是北伐路線的選擇,以及戰爭與政治的契合度問題
諸葛亮每一次選擇的都是先“出祁山,占隴西,居高臨下戰關中,最後圍長安城”的路線。
簡單點說,就是“先隴西後關中”。
而魏延則認為西線隻能是虛晃一槍,你即便占據了隴西又如何?人家曹魏就重兵屯於長安堅城,任你在隴西折騰,最後,你還能如何?
注定是竹籃打水一場空的結局。
與其這樣,還不如直接把眼光聚焦到長安城上。
拿下長安,占據關中,還怕那隴西不俯首帖耳?
諸葛亮一直沒有同意魏延的戰略戰術選擇。
結果是怎樣的呢?
結果就是諸葛亮五出祁山,占隴西,最後,都功虧一簣,無功而返,甚至連長安城的城牆影子都沒有看到過。
最後一次,已經到了渭水河邊,但直到諸葛亮累死在五丈原,同樣沒有看見長安城牆的影子。
作為後世人,一想到《三國演義》,一想到《三國誌》,一想到這個風雲際會的時代,第一撥被想到的人中,絕對沒有魏延。
甚至,當你想到魏延的時候,幾乎都是當做一個笑料來記憶的——“腦後反骨”這樣的事情,沈騰相信偉大睿智如諸葛亮者,絕對不可能說出這樣的話來。
這樣的話一旦說出口,就等於把一個人的終生都否定了。
他沒有說,不代表他不能做。
先帝時代的魏延,是一方大員中表現最為出彩的。
但在諸葛亮時代,魏延看似爵位級別不斷上升,但手裏的兵權卻被剝奪得一幹二淨,成了一個最著名的打醬油的角色。
若非心裏淤積了太多的怨氣,他也不至於總是和楊儀一個文人過不去。
魏延的高光時刻並不是他敗郭淮破曹真,而是他安坐漢中太守那幾年,將漢中打造得銅牆鐵壁一般,讓曹魏根本不敢來犯!
也正是因為魏延在北方的固守,打造的固若金湯的漢中防線,才使得劉備敢於在東麵發動夷陵之戰。
——這就是底氣!
……
吃,喝,吹牛,打屁……無論哪個時代,這樣的時間總是過得很快。
很多年輕人都已經有些醉意了,但因為有魏延在這裏,卻也不敢過於放肆。
紈絝們的護衛家將們自成一群,在另外一邊吃喝著。
倒是魏延家的三個姑娘悄悄指指點點地和老魏說著什麽。
老魏被幾個不聽話的丫頭攪得豹肉沒吃多少,豹子腿已經被仨丫頭偷吃光了,酒卻是喝了不少,舌頭都快捋不直了。
他衝著沈騰招招手,嚷道:“小子,過來正式認識認識,這是三花四花五花,這是沈騰,你們叫騰哥兒……”
“咦——難聽死了,叫三爺四爺五爺!”
老魏也懶得和姑娘們較真兒,起身要去旁邊僻靜處放水。
老家夥前前後後都已經放了三次水了。
幾個姑娘卻兀自和老爹開著玩笑,拉著老魏不撒手,要和老爹拚酒。
“這奇葩的父女!”沈騰不禁一陣好笑。
漢朝時代的女人,是真的很開放。
甚至可以說,他們的開放,遠遠超出人們的想象,縱馬狂奔,縱酒放歌,那都是小事兒一樁。
老魏好不容易擺脫了姑娘們的糾纏,搖搖晃晃地向外走去,魏黑子和包子連忙跑過來,一邊一個攙扶著他走遠了。
沈騰也準備去放一下水。
這個時代的酒水,說實在話,真的很難對沈騰造成傷害。
在後世,他這樣的年輕人,喝酒必喝高度酒,低於43度的,誰喝呀。
當然,夜場裏,啤酒除外。
而蜀漢時代的酒水,卻是真正的不折不扣的“酒釀”,度數也就相當於後世的啤酒,度數低的,7、8度的樣子吧,度數高的,也就12度左右。
喝啤酒,在後世的年輕人,不叫“喝”,叫“吹”,都是以“箱”為單位的。
為什麽會是這樣的呢?
很簡單,蒸餾白酒的方法還沒有被發明出來。
也許已經出來了,但遠遠沒有普及。
老曹的那句詩“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最後成了白酒出現的符號,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但這幾天下來,沈騰喝到的,盡是些酒釀一般的東西。
而在後世,白酒的釀製方法,幾乎是公開的秘密,尤其是西南地區,重慶以及雲南貴州等地,鄉鎮上多的是小鍋爐,老百姓自己挑了高粱過去蒸酒,幾乎家家都儲存至少幾百斤糧食酒,請客之時,更是以用自己家的蒸酒為榮。
白酒的釀製,關鍵在酒曲。
而白酒,可不僅僅是用來喝的,還可以醫用消毒。
比如,沈騰肩膀上被豹子撓了一下,傷口處如果有高度白酒清洗的話,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感染。
這個時代的創傷藥裏,鬼才知道都有什麽成份。
沈騰能感覺到軍醫給自己上的金瘡藥裏,貌似有熟石灰的成份,否則不至於傷口處火辣辣的痛,並且皮膚幹燥得厲害。
當然,止血的效果,那也是賊拉的好。
而且,這個時代也沒有傷口縫合的習慣,軍醫就是將破裂的肌肉強行擠壓在一起,上藥包紮。
沈騰可以理解他們,因為沒有消毒條件的話,縫合手術,可能就是再次感染的根源所在。
“如果給老子一個機會,迴去就將真正的白酒給整出來,別的不想了,就做一個三國時代的白酒大王吧!”
沈騰正胡思亂想著,準備起身隨著老魏的方向過去放水。
這酒已經喝了兩囊了,隻是覺得肚子脹得慌,卻一點醉意也沒有。
就在這時候,魏延家的三朵花一人拎著一個酒囊就過來了,一起衝沈騰做了一個拱手禮,嘴裏說著“騰哥兒,老魏說你很厲害,比比?”
一邊說,一邊舉起酒囊要和沈騰拚酒了。
沈騰也真是醉了。
他的印象中,中國漢唐時代的女子確實大膽潑辣開放,但他真的沒有想到,竟然大膽潑辣開放到如此地步——在老爹的軍營之中,公然拎著酒囊和男人拚酒!
老魏不來,自己肯定難以脫身,沒辦法,沈騰隻好轉身應戰。
他舉起酒囊,晃一晃,裏麵傳出“咣當咣當”的聲音來,估計還不少,爽朗地大笑一聲,道:“三位美女小姐姐,怎麽喝?單挑,還是群毆?”
沒想到沈騰輕描淡寫地一句“小姐姐”,卻將三姐妹逗的十分開心,因為別人很難這樣直接稱唿她們,她們真正的名字是那該死的“魏三花魏四花魏五花”!
“單挑”“群毆”這虎狼之詞又足夠非常新鮮,幾位小爺的感覺,那叫一個酸爽勁爆!
五朵金花自己平常互相之間的稱唿也不外乎“該死的魏二”“該死的魏老五”之類的,今天,被打豹英雄騰哥兒主動稱唿了“小姐姐”,三人頓時便眉開眼笑,隻見牙不見眼的。
風景這邊獨好。
從三個年紀上講,她們和包子他們差不多,魏五還小幾歲,讓人家叫她們為“爺”,那是因為包子那批人吃了她們無數的拳腳和酒肉之後,才會偶爾改口一下,權做應付的。
更多的時候,是叫她們的本名,故意惡心她們。
今天,騰哥兒的一句“小姐姐”,讓她們開懷不已。
魏三嚷一聲:“哪有怎麽喝?就是一直喝!”
魏四也不甘示弱地說道:“隻要喝不死就往死裏喝!”
魏五跟了一句:“倒下的,不是好男兒!”
魏五的話,差點沒把沈騰給氣笑了。
這句話顯得隻是針對自己的,人家無論倒下還是躺下,都不是男兒。
但沈騰才不會計較這其中的小九九。
四人頓時就對著“吹”了起來。
看著這三姐妹舉著酒囊狂飲的模樣,沈騰不禁為老魏頭疼不已。
再一想,人家老魏都不頭疼,他這算操的是哪門子的心呦,純屬於吃鹹蘿卜操淡心不是?
繼而又想,要是老子將白酒給整出來,說不定還能將這三姐妹打造成這個時代的網紅女呢。
無論哪個時代,女子要麽不端杯,要麽不停杯。
不端杯的女子滿世界都是,但不停杯的女子,沈騰同樣遇到過幾個,是真的不知醉的那種。
那個世界的他曾經遇到過一個女子叫做皮文麗的,重慶江津人,稱自己小時候,家隔壁就是酒廠,沒事兒偷著跑進去玩兒,玩兒玩兒就喝了些頭道酒,然後就趴在酒糟堆上睡著了,滿村的人找,打著燈籠火把折騰到半夜,才在酒廠裏找到她,醉的一塌糊塗,睡得一塌糊塗。
這樣的環境裏長大的女子,真的是“不停杯”,“不知醉”。
沈騰還是高看了魏三魏四魏五仨。
老魏的一潑尿沒撒完,自己家的三個姑娘已經被沈騰給灌得暈暈乎乎了。
不過,沈騰幾乎沒有做什麽事兒,都是人家自己主動灌自己的。
估計老魏在這裏,她們沒有機會放開喝,等老魏去放水,就趕緊抓緊時機喝上了。
等老魏搖搖晃晃地走迴來的時候,發現奇葩的一幕場景——
沈騰站在中央,手裏拎著一個酒囊,一副手足無措的樣子,三個姑娘有兩個趴在他兩邊肩膀上,疼得沈騰呲牙咧嘴的,卻也脫身不得;另外一個姑娘正在場地中央打醉拳,其實是站立不穩,左一下右一下,搖搖晃晃,還好,總是在將將倒地之前,身子又歪到了另外一邊去。
就這,手裏拎著的那個酒囊,卻抓得死死的。
黃崇趙廣等人興致勃勃地嗷嗷叫著,假如不是在老魏的地盤上,估計也都下場一起狂歡去了。
站都站不穩的,權當做是舞蹈的,正是魏三花,她一邊晃悠著,一邊結結巴巴地:“老弟兒,衝著你和我家老魏關係不錯,你這個老弟我收了。這樣吧……以後,你就跟著我三爺混……混……誰敢惹你,給你三爺說,我替你削他……老魏不是個東西……竟然把你藏起來……不告訴我……”
魏延的酒意頓時就醒了。
他是被自己家姑娘硬生生地給氣醒的。
他掙脫了魏黑子和包黑子的攙扶,虎步上前,一把揪住沈騰的後背衣襟,大吼一聲:“好小子,趁著我老魏放水的功夫,就來禍害我家姑娘是吧,說,喜歡哪一個?”
魏延的話將沈騰嚇了一跳。
別說是沈騰了,所有聽到這句話的人,哪一個不被他的話嚇得沒差點噴出一口老血來。
沈騰傻愣愣地看看魏延,又看看那三個姑娘,狡黠地一笑,指著魏延道:“老魏,你還是不是人啊——”
魏延又是“哈哈哈”三聲大笑。
周圍的笑聲頓時再也抑製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