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蘭城。


    且蘭王宮。


    這樣的酒宴一連進行了幾日。


    轉眼間,第二天便該是那魏侯爺說好的出發去攻打庲降都督府所在地平夷城的日子了。


    一大早,豪酋們便都自覺來到西城門外聚集。


    豪酋們都帶著自己的蠻兵,熙熙攘攘地,擠占在道路兩側,這裏一堆,那裏一坨,吵吵鬧鬧的,都等著看那魏侯爺兌現諾言,帶兵前往平夷城。


    “有魏侯爺那幾百悍卒精騎打頭陣,咱們怕他個鳥!”


    “即便萬一出現危險,這姓魏的後生將事情搞砸了,咱自己想跑路,也就是一扭頭的事情,鑽進山林之中,那些漢家子能奈我何!”


    “哼,真要那樣,說不定,自己還能順手牽一些精騎悍卒迴去,這不也是一大收獲麽?”


    ……


    抱著這樣那樣心思的人,不知道有多少,甚至就連態度最為積極不過的且蘭王,也很難說不抱有這樣的小心思。


    他的兵卒自然是最多的,心裏的想法也幾乎如出一轍:“去到那平夷城下,能打仗自然是好,而假若能撿到一些便宜,也未嚐不是一件好事情。我且蘭城,來者不拒哦……”


    其實,這些豪酋們都很清楚,平夷城是什麽地方?


    那裏的物資早就堆成了山。


    假如,真要是能打進去的話,據說,他們這些人坐著吃躺著喝,能吃喝上許多年都不帶挪窩的。


    還有更加令人振奮的消息傳來,蠻王阿裏紮部竟然已經進了平夷城,據說是庲降都督府主動邀請的——兵力不足的表現唄!


    心虛了,庲降都督府心虛了,卻恰好中了蠻族豪酋們的計謀,竟然將咱們南中蠻王阿裏紮的幾百蠻人都帶了進去,哈哈哈……


    想想,都激動得渾身戰栗!


    打進平夷城,這輩子吃不完穿不窮——這個便宜,該是撿定了的!


    而這個時候,真正最興奮不過的,卻是吳彥祖。


    經過吳彥祖最近一段時間的調度,孫吳的一支軍隊早在幾天前已經悄然來到牂牁郡附近隱藏起來,並且,這支隊伍都已經提前換做流寇的裝扮,準備趁著這趟渾水摸一次大魚。


    要摸,就摸大魚。


    所以,迄今為止,就連那些自認為是吳彥祖親密戰友的如劉胄等人,對於吳彥祖的這個安排,也都毫不知情。


    此次行動,吳彥祖隻是個牽頭的人,真正的主導者,則是零陵郡守。


    當然,他也有將整個行動計劃報了上去,隻是,還沒有等到上麵的答複,行動就已經開始了。


    時間,真的不等人啊。


    這支軍隊不多,隻有3000人,且都是步卒。


    零陵郡能夠調動如此多的一支軍隊出來,已經殊為不易了。


    他們這一次目標中最大的魚,自然是協助這流浪子魏侯爺禍亂南中,最好能將南中國建立起來,但又不能讓這姓魏的獨自掌握了南中,最好能將南中分化為若幹個小國,統一歸屬孫吳為好。


    最不濟,也要將這魏侯爺帶迴去,作為獻給孫吳大皇帝陛下的一份尊貴禮物。


    計劃中,這支隊伍其實有多種選項。但協助攻打平夷城,肯定是最糟糕的選擇。


    哪怕他們就扮做流寇,放開手腳在南中大肆搶劫一番,將所有的罪名都推到南中豪族或者漢人軍隊身上去,效果也比直接去攻打平夷城好。


    反正,隻要南中亂了,就好。


    至於怎麽個亂法,誰在乎!


    沒有具體目標的仗,才是最舒服的仗。


    此次帶兵的,卻是一員年輕將領,孫吳建武將軍丹徙侯孫桓的兒子孫誌。


    孫桓,字叔武,孫吳的大皇帝孫權族內人,父親孫和。


    孫桓自小儀容端正,器懷聰明,博學強記,應對得體,被孫權稱為“宗室顏淵”。


    在夷陵之戰中,孫桓建立首功。


    其堅守夷陵城,將蜀漢的軍隊死死拖在城下,吸引了諸多軍力而不能動彈。


    其更在孫吳大都督陸遜吹響反攻的號角後,率先衝出夷陵城,從蜀漢軍隊的腹內發力,給了劉備軍隊重重的一擊。


    孫桓親手斬殺蜀漢大將張南馮習,最後,更是將蜀漢好不容易鼓動前來助戰的蠻王沙摩柯斬殺在夷陵道上。


    夷陵之戰結束後,論功,除陸遜大都督外,以孫桓居首。


    但是,孫桓卻很快就去世了。


    孫桓的兒子孫誌,現在零陵郡做參軍。


    此次,郡守也是為了刻意地抬舉他,便讓他做了這個帶隊的首領,誌在鍛煉孫誌,也算了對孫家的一種拍馬之舉罷。


    孫誌的軍隊,就藏在牂牁郡往南去的那片區域。其目標直指牂牁郡南的興古郡。


    而在孫誌藏身的不遠處,隔著幾個山穀,卻有另外一支隊伍正急急趕來,領頭的,卻是一個赤裸著上身,斷發紋身,肌肉虯結的蠻族漢子。


    ——此人正是武陵小蠻王虎牙,戰死在夷陵道上的蠻王沙摩柯的兒子。


    武陵蠻世世代代都居住在湘西一隅,以裏耶古城為核心。


    而裏耶古城地處酉水河畔,東北向連接沅江,可以順著水路入長沙,再入長江。東南向,連接珠江水係,順此水道,可以下番禺,入南海,一望無際。


    也就是說,裏耶古城這裏,其實就是湘西苗寨一帶向外的核心交通要道。無論東西南北,都要經過此地,堪稱交通要道。


    ——這,就是武陵蠻族之所以蠻橫霸道的底氣所在。


    也正因為如此,武陵蠻族一向都是蜀漢和孫吳爭相交好籠絡的對象。


    當初,夷陵之戰之前,蜀漢皇帝劉備專門派遣最得力的侍中馬良前往此地,說動了蠻王沙摩柯帶兵參與夷陵之戰。


    但是,結果很遺憾,沙摩柯及所帶幾千兵一個不剩地全部戰死在夷陵道上。


    即便如此,武陵蠻還是在不多的幾年時間裏,再度崛起,成為湘西蠻族中最強大的一支。


    而詭異的是,孫吳政權也並沒有因此而對武陵蠻進行徹底清剿,甚至還私下裏給予武陵蠻族很多幫助。


    說到底,不是武陵蠻怎麽樣,而是裏耶古城這一帶,地理位置實在是太重要了。


    孫吳地方政府想要直接占領裏耶古城,其實並不難,但難的是如何在這裏長期立足下去。小小的裏耶古城,周圍卻全是連綿的群山環繞,大部隊進來住不久,小部隊進來出不去。


    至於官僚前來駐紮管理,算了吧,武陵蠻們能保證他們今天晚上睡下去,就再也見不到明天的太陽。


    對,武陵蠻族就是這麽蠻橫霸道!


    當初,沙摩柯戰損在夷陵道上,武陵蠻一下子元氣大傷,周圍蠻族頓時如同吸血螞蟻般,撲砍上來,將武陵蠻的土地部族吞噬得七七八八的。


    甚至小蠻王虎牙也被其他部落綁架而去。


    眼見著裏耶古城便要易主。就在這時候,來了一支不知名的武裝,將周圍的蠻族全部打敗,重新將沙摩柯的兒子虎牙扶植起來,做了新的蠻王,甚至還將他的至親族人全部找了迴來。


    武陵蠻總算又逐漸恢複了些元氣。


    而這支神秘的武裝力量,背後站著的,便是南中李氏。


    李氏,成為虎牙背後的經濟靠山,幫助武陵蠻打開商路,由此,周圍一些小的部落逐漸依附在虎牙大王手下,武陵蠻的氣象,已經快要恢複到夷陵之戰前了。


    蠻族人人皆戰士,屬於藏兵於民的典型模式,下地是農民,上路是客商,上山是戰士,所以,蠻族部落王國實力的大小,基本上都是以人數的多少來界定的。


    但要想人多,必須有雄厚的經濟實力,所以,蠻族中,豪酋們都是以擁有一定礦產或者大量可以耕作的土地為基礎的。


    武陵蠻這裏,得益於地處蜀漢和孫吳交界處,既然是兩國的緩衝地帶,則就可以大做兩邊的生意。


    李氏給武陵蠻了一筆財源滾滾的生意,即食鹽和蜀錦。


    蜀中盛產井鹽,西部低地蠻族,很多都是吃川鹽,曆史上所謂的茶馬古道,其實最初便是以販賣食鹽為目的的。


    後來,才有了茶。


    整個南中地區,基本上吃的都是蜀鹽,除了靠近大海的那一部分區域。


    李氏作為南中第一大豪族,食鹽生意自然不會放過,而李氏既然做了,其他人,至少在建寧這裏,就難以插手其中。


    與南中交界的孫吳的零陵郡貴陽軍這裏,吃的,也是蜀鹽。


    而蜀錦,在整個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都是不折不扣的硬通貨!


    有了食鹽和蜀錦這兩大進項,短短十多年,虎牙一族就已經成為牂牁與零陵郡之間最大的蠻族部落。


    牂牁事變,且蘭國立,劉胄自然不會放著如此大的一個蠻王不管,也多次與虎牙聯絡,但都被虎牙以“族弱人少,隻求生存”為理由給搪塞過去,劉胄也沒有辦法。


    劉胄與虎牙相比,各有優劣。


    劉胄占據的牂牁,是且蘭河流域最大的河穀平原所在地,耕地之多之好,恐怕也隻有昆明郡滇池一帶及蠻王孟獲所在的三江口一帶可比。


    不僅如此,這裏還是河運能力最好的一段,四通八達。


    而虎牙占據的武陵蠻族裏耶古城這裏,卻正好處於且蘭河穀的中遊,即便你劉胄,再往下遊走,無論哪個方向,便要看人家虎牙一族的臉色了。


    劉胄的牂牁郡,也就是他建立的且蘭國這裏,人多勢眾,要考慮各種物資的生產種植和調運,但虎牙那裏卻不考慮這些。


    他隻考慮有能力把守住這條且蘭河即可,一旦失去這個能力,武陵蠻當即就沒有了存在的價值和理由。


    所以,虎牙的武陵蠻,考慮的隻有一件事情,就是如何保證自己部族的強大蠻橫。


    這一次,借著魏侯爺的到來,吳彥祖的介入,孫吳勢力的幫助……等等一係列因素下,劉胄再次聯絡武陵蠻虎牙小蠻王,希望他能夠一起攻打參與庲降都督府,既為了加大力量,保證自己一舉成功,也為了徹底將虎牙大王的武陵蠻族拉上自己的戰車。


    虎牙沒有同意出兵。


    但實際上,他早就帶著3000蠻兵遠遠地追在孫誌這支軍隊的後麵,隻是一直沒有露麵罷了……


    日上三竿。


    早已過了約定出發的時間。


    若幹人馬都聚在在大道兩邊,將且蘭城西門出來的路堵了個嚴嚴實實,就連且蘭王和吳彥祖都在這裏等候多時了,卻不見那魏侯爺和三位小姐大駕光臨。


    眾人的臉色越來越難看了,自然說什麽的都有。


    十月的日頭,在南中,依然熱得夠嗆。


    而蠻族人,本就最無耐心,組織紀律性又差,時間一長,就再也難以控製,甚至許多咒罵的聲音都傳了出來。


    “這不是忽悠咱們的嘛!”


    “那小侯爺行事也忒不像話了!”


    “該不是那流浪子自己將牛皮吹破了吧。以至於連人也不敢見了?”


    ……


    劉胄和吳彥祖的臉色越來越難看了。


    催促魏侯爺的人一撥又一撥的去了,迴來;迴來了,又去。


    反反複複的,就是一句話,魏侯爺說了,叫大家——“稍安勿躁”。


    “我草你m!”終於,有豪酋實在忍不住,叫了起來。


    這一句咒罵出來,就表明豪酋們再也忍耐不住了,而那些普通的蠻族士兵們,早就坐在地上東倒西歪的,罵都懶得罵了。


    浪費口水!


    劉胄的心裏早已經將這流浪子魏六的祖宗十八代都問候了一遍又一遍,但他畢竟是且蘭王,不能表現得太過分,隻能強做鎮定。


    他不斷和身邊的吳彥祖嘀咕著,“是不是這魏侯爺害怕了?不想出兵了?害怕了?”


    此時,有手下來報,城外的軍營裏,前幾日,那數百精騎都已經不見,一個人影子都沒有了——這,這,又是幾個意思?


    吳彥祖此時也是麵麵相覷。


    他哪裏知道這狗日的魏氏子那裏出了什麽意外,以至於軍隊都沒有了,他們還安然待在城裏不出來?


    ……


    終於,在眾人幾乎罵得口幹舌燥之際,才見一撥人馬緩緩走來,卻不知那狗日的侯爺是誰?


    瞧他那施施然的樣子,很多人看向他的目光,已是不善,恨不得將他生吞活剝了才好。


    至於那幾個水靈靈的漢家女子,如果能摸上一把,必然能掐出許多水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星落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倔強的紐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倔強的紐扣並收藏星落門最新章節